画堂归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只今
卫阿鸾一见卫宜宁等人,先是盯住了,继而叹息一声。
邵楠三兄弟慢慢低了头,知道母亲是动气了。
“你们都回去歇着吧。”朱太夫人疲惫道:“我不碍事的。”
话虽然如此说,但明显气虚力弱,黯然得很。
&
第三百二十八章 翻覆
382
冬月初八,智勇公府嫁女。
外人不知道就在一天前府里死了人,看如今喜气洋洋的场面,就算有人说也没人信。
包氏又做回了那个端严雍容的公爵夫人,亲自接待了当阳伯府和左尚书家的迎亲队,并把双生女权送出了府。
这两桩婚事虽然是张氏一力主持,但碍于她修行的身份,正式场合一向是不出席的。
所以今天没有看到她,也没有人感到觉得奇怪。
徐家和左家都是招人代为接亲的,因为那两位新郎官一个重病一个呆傻了都没法出来见人。
等到迎亲队伍离了门前,包氏才容出空儿来去伺候朱太夫人。
那张氏疯疯癫癫,虽然捆着却终日胡说八道,又骂又唱,很是吵人。
包氏向朱太夫人请示了,请了郎中来给她开了镇定的方子。
那药喝下去不消一刻人便会昏睡过去,要四个时辰左右药力才会失效。
不管怎么说她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整天那么捆着也不行,所以给她服了药后,只要昏睡便叫人把绳子解开。
包氏经此一事,越发老练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桑姨娘还好,她一向安份守己,她对谁都构不成威胁,故而也没有人防着她。
陈姨娘也还罢了,她和包氏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在包氏最狼狈的时候,她也没干过落井下石的事儿。所以这时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最提心吊胆的就是何紫云了,以前仗着有张氏撑腰,她和包氏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如今张氏倒下去了,包氏重新掌权。她自然心惊肉跳,生怕包氏找机会向自己发难。
因此这些天她想尽了办法陪在朱太夫人旁边,像是冻怕了急着钻热灶火的冻猫子。
“夫人,那姓何的小贱人是万不能留的。”国妈妈对包氏说:“咱们须得趁老爷没回府之前把她给解决掉。”
国妈妈虽然死里逃生,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可狠辣的心性却没丝毫变化。
只是她的身体比之前衰弱了不少,动不动就眼前发黑浑身虚汗。
“我心里有数,现在还不能动她,”包氏呷了一口参茶缓缓地说:“不能太明显了。”
双生女出嫁的第三天,本该是回门的日子。
包氏头一天就叫家里的下人把一切应用之物都打点好,不管怎么说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然而天还没亮,当阳伯府的人就来报信说当阳伯去世了,卫宜室嫁过去将将三天就成了寡妇。
徐家报丧的人刚走,包氏便赶紧装束,准备去徐家奔丧,如今府里能出去的也只有她。
谁想包氏前脚出了智勇公府,卫家的后院竟然失火。
好在只烧了一间院子,就是关押张氏的那一处,烧死了几个下人,张氏自己也被烟呛死了。
身上没有别的可疑的伤,手里握着燃了一半的火绳,众人都说是她放的火。
因为死了人自然要经官,张氏已死,谋害卫宗钊的事也就只好随她去了。
包氏难免有些分身乏术,好在卫阿鸾这些日子一直陪着朱太夫人,顺便帮着料理一些智勇公府的事。
按理说张氏亡故该给卫宗镛报信,毕竟是他的生母,且有诰命在身,卫宗镛是要守孝的。
包氏向朝廷上报了,又花了银子打点了人,最后皇帝批复说虽然孝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像了
384
卫阿鸾回到邵府先去给婆婆请了安,卫宜宁也随着她跟邵家人见了礼。
随后来到卫阿鸾的院子,卫阿鸾去栉沐,卫宜宁则在房中看书。
不一会儿邵桐跑了过来,见了卫宜宁道:“我娘是不是为难你了”
卫宜宁摇头一笑:“没有,姑姑就是问了问,并没真的责怪我。”
邵桐缓口气道:“那就好,外祖母还好吧我明日不去部里,想去探望探望。”
又说:“那张氏一命呜呼,依我看多半还是包氏做的,那老婆子才不肯自寻死路呢!包氏和她水火不容,自然要趁机要了她的命,也算是给外祖母一个交代。”
“这结果也没什么不好,”卫宜宁放下书卷道:“否则让她疯下去,一时半会也弄不出个结果。更主要的是还要时常防范她,亦或是等到老爷回来,又难办。”
“老三真是个竹筒子脾气,”邵桐咂嘴道:“竟把宏安的事情说了出来,回来我和大哥都说了他,他也后悔的跟什么似的,可终究还是瞒不住了。”
“刚才小姑姑还跟我说要见一见宏安呢。”卫宜宓轻叹一声:“按理说见见小姑姑倒是无妨的,只是这件事不能再让更多人知道了。”
“我明白,到时就说是应爵的小友,和他一起进府玩玩儿,没人会疑心的。”
“这样也好,”卫宜宁知道这样已经算是很好的办法了:“告诉三哥哥也不必自责,很多事情都是因缘际会,既然已经如此,便打起精神去应付以后的事吧!”
邵桐闻言笑道:“五妹妹,你真是我见过最沉稳有气量的女子了。有些地方我都自愧不如,倘若你是男子,必会建立一番功业。”
卫宜宁摆手笑道:“二哥哥,你可别这么说,我真是无地自容了。”
两人正说着话卫阿鸾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邵桐忙上前请安。
卫阿鸾见了他脸上还带着气,可终究没发火,屏退了下人,说道:“你们以后有事万不可再这么遮遮掩掩的了,桐哥儿第一个欠打。”
邵桐委屈道:“做什么是我上头还有大哥呢。”
卫阿鸾道:“从来都是你胡闹,这次不用问,一定是你力主的。”
邵桐无奈的眨了眨眼睛,没再辩驳。
邵楠在世人眼中都是谦谦君子,在父母心中更是如此,自己则不然,多说无益,索性默认。
“你去把宏安接来,我看看那孩子,”卫阿鸾坐下道:“这么大的事多亏你们能瞒得住!”
邵桐和卫宜宁对视一眼,转身出去了。
也不过半个时辰就把韦应爵和卫宏安都带了来。
邵桐是韦应爵的姐夫,所以他带着这两个孩子进府没人觉得不对劲儿。
不过按照礼数,邵桐还是先带着他们两个去拜见了祖母和大伯娘黄氏。
这两位自然是见过韦应爵的,见旁边还跟着个一般年纪一般俊秀的孩子,不由得笑道:“这一位是谁家的哥儿竟没见过。好俊的模样,倒和应爵像是双生。”
邵桐忙说道:“这位兰小哥是应爵的小友,打金陵来的。”
于是邵家老太太便叫人准备了些见面礼,也不过是银锞子小荷包之类的,赏小孩子的玩意儿。
卫宏安依礼谢过了,吃了几口点心,又喝了碗茶,才随着邵桐往卫阿鸾的院子来。
一进门,邵桐便说:“母亲,我把人带来了。”
说着要把韦应爵领出去,谁想韦应爵不肯动,盯着卫宏安不说话,但意思很明显,卫宏安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松一口气
385
卫阿鸾听了又高兴又意外,连连夸赞道:“真是个聪明绝顶的孩子,将来必是成大器的!”
越看越爱,竟舍不得放手了。
一时丫鬟进来,捧了大红金漆托盘,里头放着一块上好的缂丝衣料,一只羊脂玉佩,一套太学专用的文房四宝并一把小佩剑。
“头一回见,没什么好的,拿着玩儿吧!”卫阿鸾笑着对卫宏安说:“以后想要什么只管对我说。”
卫宏安起身道谢,又推辞不要。
卫宜宁从旁说道:“既是姑姑赏的,却之不恭,你选两样留下吧!”
卫宏安于是选了文房四宝和佩剑。
卫阿鸾道:“都拿着吧!回头叫人把衣裳做好了给你穿上,再配上玉佩。”
卫宏安躬身道:“多谢姑母厚爱,只是父母之丧未满,实在不可穿着华贵。”
“哟,我真是高兴过头了,”卫阿鸾自悔道:“这孩子真孝顺。”
回想起卫宜宁姐弟俩的穿着还真是不鲜艳,卫宜宁因为常在朱太夫人身边伺候,穿的还不算十分素淡。
卫宏安如今身上穿的是月白的里衣配着雪青的外衫,同色的发带束发。
虽是如此清冷的打扮越显得眉目分明,面容俊秀,好似玉雕出来的一样。
卫阿鸾只顾盯着观音保左看右看,邵桐在一旁上前说道:“母亲,如今天黑的早,我还是趁着有天光把这两个孩子送回去吧!你和宜宁妹妹也得回那边去伺候外祖母了,省得那边的人服侍得不够尽心。”
卫阿鸾虽然舍不得,却也知道不能久留观音保,因此说道:“也好,那就先送回去吧。顺便准备些礼物给钟公爷送去,就说等有了空闲我定登门道谢。”
卫宏安和韦应爵也施了礼,拜别卫阿鸾。
邵桐刚刚领着这两个孩子离开,黄氏便带着丫鬟随后到这边来了。
也不过是详细问一问朱太夫人的身体,顺便留卫宜宁在府上用饭。
卫阿鸾道:“我正要去跟嫂子说呢,不必准备我们两个的饭了,还要回那边去的,老太太如今离不得我们。”
黄氏知道如今的情形多客气也没用,便笑着说:“这是尽孝的事,我不敢耽搁,等老太太身体健旺了,好歹接到咱们府上住一程子。”
又对卫宜宁说:“五姑娘这些日子也受多了,越发有大姑娘的模样了。我叫厨房里准备了几样点心,你给老太太拿去,若有喜欢的记下来,回头叫他们做好了再送去。”
卫宜宁连忙道谢,同卫阿鸾穿好了大衣裳去邵老太太那边告辞,然后出门上车,径奔智勇公府。
在车上,卫阿鸾还是不住地念叨观音保,对卫宜宁说:“我一见这孩子就说不出的喜欢,过些天请两个宫里的御医来去给他看一看。其实很该把他接到咱们家来n在钟公爷的府上哪有人那么细心的照顾他毕竟还只是个小孩子。”
卫宜宁听了这些话,心里又喜又忧。但面色如常,温言细语道:“宏安年纪虽小却也吃过许多苦了,难得他自己刻苦用功并不娇气。如今在超勇公府上住着,习武学文,其实是十分难得的造化。我也巴不得能日夜守着他,可放眼整个京城,文韬武略有几个人能超过他如今的这两位师父去我们两个的身份尴尬,他只能凭自己的本事博取功名。还望姑姑体恤,我们必是不会再给长辈们添乱的。”
这一席话说得入情入理,卫阿鸾也听住了。感慨道:“宜宁啊,别看你年纪小,却是
第三百八十六章 病重
灯烛辉煌,锦衾帐暖。
卫宗镛坐在书案前,把家信揉成了一团,死死捏在掌心。
那信是包氏写的,信上说卫宗镛的生母张氏忽然疯掉接着意外亡故,如今停灵在家,等着他回京复命时再安葬。
“这个贱人!”卫宗镛恼怒的大骂道:“一定是她下的毒手!待我回去后一定要剥了这贼贱人的皮!我母亲身体从来无恙,如何会好端端的疯癫更不会自己放火把自己烧死!”
跟随他来的两个姨娘吓得不敢上前,她们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听卫宗镛的话也知道京城府里出了大事,包氏夫人又重新掌了家。
“给我磨墨!”卫宗镛强忍着滔天的怒意说道:“我需得修书一封警告那贱人,要她不可对紫云母子不利,否则我必要她的命!”
卫宗镛虽然不才,但因和包氏做了几十年的夫妻,也知道她究竟是个什么货色。
如今张氏不在了,何紫云母子便岌岌可危。他在外鞭长莫及,只能写封信吓唬吓唬包氏。
这封信在半个月后交到了包氏的手上,包氏看完了冷冷一笑,根本没当回事。
一旁的国妈妈问道:“老爷还真是护着那个姓何的小贱人,岂不知夫人要是想动她早就没她的活路了。”
包氏轻蔑的一笑说道:“看得出老爷这也是豁出去了,何紫云在生下孩子之前我是不会动她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这家业总得有人继承。”
尽管包氏心中尚有不甘,但自己的儿子卫长安已经没了,又不可能再生,只能像朱太夫人那样,让庶子袭爵。
当初她在卫宗镛的补药里常常放一些偏寒的药物,使之不能生育男胎。
但那主要是针对梅姨娘和柳姨娘,后来便不用了。
如今看来也是为自己留了后手。
“等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姓何的小贱人叫过来敲打敲打,让她安分守己的。”包氏悠悠然道:“就凭她还肖想公侯夫人的位子,她也只配做个奶妈子罢了。”
“夫人是最圣明的,若不是因为大少爷的事让你心灰意冷,也不会被这帮人钻了空子。”国妈妈说道:“如今这家里头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夫人的手心里攥着的。”
“唉!”包氏叹息一声,说道:“我这也是迫于无奈,若不如此,也早成了别人的刀下鬼。别说这些了,你明儿去看看宜宓,给她带些棉衣去。还有那几样素点心,一定要趁热。”
国妈妈答应着下去了。
转眼到了冬至,滴水成冰,鸟兽绝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