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只今
一腔邪火正没处发,当下指着卫宜宁的鼻子骂道:“你个臭丫头!好死不死的到这来显什么魂!”
卫长安今年已经十八岁,长得很像包氏,脸上有几颗浅白麻子是当年出天花时留下的,一双桃花眼游移不定,一看就是个好色之徒。
他气冲冲的走上来,对着卫宜宁兴师问罪。
他本来是不会把卫宜宁放在眼里的,但因为今天的事被他她撞破,少不得要警告她一番。
自来大周的风俗:长辈身旁的侍婢,除非是长辈开口赐予晚辈,否则作为晚辈的绝不可私自染指。
便是从伦常的角度讲,包氏身边的丫鬟侍奉卫宗镛是理所应当,做小妾也好,做通房丫头也使得。
可卫长安未经母亲的允许,私底下就和春莺有了首尾,这件事若传出去,治他个“淫辱母婢”的罪,丝毫不为过。
卫长安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凶神恶煞的呵斥卫宜宁。
“告诉你,若不想被踢出门去,就闭紧了嘴巴别乱说!”卫长安像呵斥流浪狗一样呵斥着卫宜宁。
 
第十二章 绮罗丛
这天午饭的时候,卫宜宁终于见到了智勇公府如今的一家之主卫宗镛。
卫宗镛四十七八岁,个头不高,身材壮硕,一张黄表脸两道八字眉,实在有些其貌不扬。
卫宗镛一直觉得自己在仕途上不能高升,很大程度是受自己这副尊容影响。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员外郎已经算是高职了,可卫宗镛显然不满意。
卫宜宁的父亲卫宗钊身材颀长,面如冠玉,长相比卫宗镛不知体面了多少。
卫宜宁上前来请安,卫宗镛态度很是淡漠,不过略略问了几句,着实算得上敷衍。
因为卫宗镛在,卫家人都在一起用膳,桌上安安静静的,没有人说话,
梅姨娘脸上讪讪的,卫宜室卫宜家还在祠堂跪着,老爷却连问都不问。
她当然不可能向老爷求情,这样只会惹得包氏不悦。
虽然卫宗镛是一家之主,可这内宅里,还是包氏说了算。
更主要的是自己如今不得宠,说了多半也是白说。
卫宗镛如今最喜欢的两个孩子就是小妾柳氏所生的卫康安和卫宜宝,宜室宜家和她们的母亲一样,在这个家里其实是挺尴尬的存在。
梅姨娘的眼光落在一旁静静吃饭的卫宜宁身上,心情好受了几分,她的两个女儿再怎样也比这个五小姐强。
梅姨娘在这府中活了将近二十年,知道这外人眼中的锦绣堆绮罗丛其实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兽窟。
别看都是公府小姐,可一样分三六九等,像卫宜宁这样的,尚且不如上等丫鬟受人尊重。
卫宜宁吃过饭回了自己的住处,春纤恰好往屋外泼水。
因为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午间往院子里泼水,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斗大青砖铺就的地面漫了一层水,把卫宜宁的绣鞋弄湿了。
春娇难免有些不过意,按照平时的规矩,都是等主子进了房间之后,再往地上泼水。
春纤却等不得卫宜宁回来,她只想快些忙完手上的活,好歇个午睡。
卫宜宁的鞋子湿了,她也只当没看见,扭身把铜盆放好,先一步进屋去了。
卫宜宁眼睑微微落了几分,但并不是因为愤怒,她嘴角微微扬起,像是看到了什么好笑的事。
春娇服侍卫宜宁换了鞋袜,出来悄声对春纤说:“你差不多也就行了,再怎样也是她是主子咱们是下人。你慢待她,人不说她怎样,只会说你不本分。”
春纤不以为然,一边抬头逗弄廊下的鹦哥一边冷笑道:“我是奴才不假,可却是智勇公府的奴才,不是她五小姐的,就凭她也配使唤咱们!”
春娇听她这么说,也不好再深劝,这春纤平日里就有些眼大心空,如今不满跟了卫宜宁,常在举止言谈中带出几分。
又何况见卫宜宁性子温吞,只当她好欺负,更不收敛。
卫宜宁每天午睡半个时辰,睡醒后就坐在窗边看书,也并不去别的院子里走动。
晚饭的时候,卫宜室卫宜家这对双生女才被放了回来。
两个人膝盖已经跪肿了,饿得眼前冒金星。还得陪着小心向包氏请安,包氏连正眼都不给,只说了句下不为例。
只有在看向卫宜宁的时候,她们才敢毫不掩饰心中的恶意。
好似家犬受了主人的责罚后只能摇尾乞怜,却转过身朝着行人狂吠。
“臭丫头,我们两个四只眼睛看着你,看你能走运多久!”卫宜家的杏子眼含着幽怨的光,她越想越觉得自己之所以会绊倒卫宜宛,绝对是卫宜宁使坏撞到了自己的脚。
&n
第十三章 解梦
朱太夫人夜来一梦就有了心事,早起就跟如意念叨。
如意已经拿话宽慰了一早上,可朱太夫人心中还是怔忡不安。
“你们都是读书识字的,可知道我的这个梦该怎么解”朱太夫人问道。
恰在此时,卫长安也过来请安。
朱太夫人便也拿这话问他。
卫长安名义上虽然是天天上学,可在书房里做的都是些胡闹的勾当,论真才实学一首像样的诗也做不出。
此时见祖母问他,少不得硬着头皮瞎编:“祖母如今身体好了,想来是想吃鸡汤了,回头打发人去厨房告诉一声,叫他们煲了浓浓的鸡汤给您送来。”
朱太夫人听了,忍不住冷笑一声说:“敢情是我这老婆子嘴馋了,你莫不如说我是黄鼠狼精转世,专爱吃鸡。”
一句话怼得卫长安满面通红,啜喏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宜宓,你觉得呢”朱太夫人把脸转向了卫宜宓。
“祖母,依孙女看来这雄鸡是身体康旺的象征,想来您近日病退身安,阳气大盛,故而会做这样的梦。”卫宜宓面带微笑,娓娓道来。
卫宗镛的几个孩子里,卫宜宓算得上是个出类拔萃的。
容貌上佳,琴棋书画也说得过去。虽然读的书没有卫宜宛多,但胜在头发比她的多。
如今她的这番回答,虽算不得高妙却也算是迎合了老人的心理。
所以朱太夫人听了之后,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说什么。
卫宜家踌躇了片刻,绝得不能放过这个讨好朱太夫人的机会,赶紧说道:“祖母这个梦自然是个大吉大利的好梦,一定是神仙降福给您老人家。”
卫宜室紧随其后附和道:“不错,这一定是祖母福寿昌隆的征兆。”
“哼!”朱太夫人唇边两道极深的法令纹因为不悦显得更深,咳嗽了一声,一旁的如意赶紧拿过银唾盒来。
朱太夫人向里吐了一口浓痰,又漱了口才说道:“拍马屁和稀泥,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我这把老骨头整天七病八痛,说什么福寿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朱太夫人信梦却不信神佛,她觉得梦是人心感应,跟神佛没半点关系。
早在自己的儿子卫宗锋夭折的那天夜里,朱太夫人已经跪在佛像前水米未进六七天,她虔心祈求,甚至愿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儿子的性命。
但命运交还她的只有儿子弱小冰冷的尸体,从那一刻起,朱太夫人再不相信世间有神佛存在。
因此这对双生女的话,显然是触到了太夫人的忌讳。
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两个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很是尴尬!
“五丫头,你说呢”朱太夫人又把这个难题抛向了卫宜宁。
和其他几个人相比,卫宜宁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一直在认认真真的喝茶吃果子。听到朱太夫人问她,才不慌不忙的把口中的点心吃完,又喝了两口茶。
“真是饿死鬼投胎!”卫宜家小声咒骂道:“这么会儿功夫一盘子点心都快被她吃完了,饭桶一个!”
卫家的几个孩子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卫宜宁,朱太夫人此时显然已经不高兴了,她还是这样一副轻慢的态度,真不知一会儿她会怎么死。
他们当然不同情卫宜宁,只是想看看热闹。朱太夫人不讲情面是出了名的,更别提对卫宜宁这样的小辈。
“祖母,这个梦当然是个好梦。”卫宜宁面带浅笑,不紧不慢的说:“应该是有人要被召回京城了,不日将来拜见祖母
第十四章 看好戏
卫宜宁的话说得不软不硬,让卫宜宓心里头虽不痛快,却又找不到借口发作,她一向自视甚高,又有那对孪生女在旁边,所以也就一笑走开了。
“姐姐,你看她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难道她真的能掐会算”卫宜家不放心地问。
“能掐会算个大头鬼!她要是真有这本事,她爹娘就不会死了。”卫宜室翻了翻眼睛说:“这回是她自己送上门来的,咱们就送她个顺水推船的人情好了。”
这对双生女长得虽然一样,卫宜家却不如卫宜室聪明。听了这话还有些不明所以:“我们还送她什么人情”
“当然是帮她好好宣扬宣扬了,”卫宜室忍不住得意的说道:“叫人人都知道五姑娘给老太太解了梦,老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卫宜家到了此时方才明白卫宜室打的是什么主意,忍不住拍手叫好:“对对对,就是这样!把她捧的越高,到时候才会摔的越惨。”
让府里所有人都知道卫宜宁是如何解的梦,到时候她想抵赖也抵赖不掉了。
等到老太太一腔欢喜落空,众人自然有好一堆的风凉话来奚落她。
虽然不至于让卫宜宁受皮肉之苦,但起码会留下一个“信口胡说”的坏印象,更是得罪了朱太夫人。
因此姐妹两个逢人就说道这件事,再加上朱太夫人不断地打发人出府去打听消息,不上三天全府上下都被这件事搅闹得不得安生。
智勇公内宅,从包氏起都有些不满。但碍于朱太夫人,所以谁也不敢说什么。
“瞧着吧!这事如今已经闹得沸反盈天,倒要看卫宜宁怎么收场。”卫宜室娇笑一声说道。
“谁让她说大话吹牛皮,”卫宜家细细的叹了口气,把一朵珠花从头上摘下来拿在手中把玩了几下又插了回去,说道:“四妹妹烫伤也有些日子了,估计也好的差不多了,咱们何不去把这件事告诉她,让她也高兴高兴。”
“这回算你脑子转的快,”卫宜室轻快地笑道:“趁这会儿没什么事,咱们拿些点心去看看她。”
卫宜宛的烫伤已经没有什么大事了,但烧掉的头发却没有那么快长出来,所以她还是不愿见人,哪怕是平时和她关系不错的卫宜家卫宜室。
所以当这两个人不请自来的时候,卫宜宛寡白的脸色就显得更加难看。
“四妹妹在这屋子里不闷的慌吗”卫宜室浅笑着说:“我看你这伤已经不碍事了。”
“二姐姐好兴致,”卫宜宛凉凉的说:“我都说了不见人,你们怎么还是来了”
“四妹妹,你这一身的伤是拜谁所赐”卫宜家赶紧上前说道:“你病着的这些日子我们也不好过,先是罚着去跪祠堂,时不时被夫人训斥,心里又觉得对不起你,别提多难受了。”
卫宜宛听她这么说,也不好再逐客了。
卫宜室在椅子上坐下来,悄声对卫宜宛说:“你可知道那位五姑娘最近闹出的新闻吗”
“那个蠢货怎么了”卫宜宛气哼哼的问,要不是她现在见不了人,早出去教训卫宜宁了。
卫宜室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还不清楚这件事。
卫宜宛因为受了伤,脾气更加不好,伺候她的丫鬟们每日里提心吊胆,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谁有那闲情逸致去对她嚼舌头
“哎哟,说起来真是个大笑话!”卫宜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声音清脆,所以她高兴的时候特别喜欢咯咯娇笑。
卫宜宛见她笑得这么开心,知道卫宜宁
第十五章 浇油
卫宜宛打扮好了,跟两个孪生女一起往包氏住的正房来。
吃饭的地方就在包氏正房的东花厅。
花厅中央一张黄花梨束腰的长桌,上首正中摆着一张大圈椅,是专给朱太夫人坐的。
下手左右两张直背交椅,是卫宗镛和包氏的座位。
余下的则都是凳子,男子坐方凳女子坐梅花凳。
彼时,朱太夫人和包氏已然在那里了,卫宗镛依旧在外头应酬。
卫宜宛因为已经好几天没有向朱太夫人请安,故而急忙上前问候。
这些日子,朱太夫人的脾气较往常和善了许多,见了卫宜宛就问她:“四丫头,你的伤都好了吧”
卫宜宛赶紧答应道:“多谢祖母挂念,宜宛已经没事儿了。前几天祖母派如意姐姐给我送的栗粉糕比外头买的好多了,就是平常府里头厨子做的也没有这样好。”
朱太夫人听了一笑,说道:“我这几日精神好,想起小的时候在仁勇公府里有个青州的厨子,做得一手好糕点。因为我格外爱吃他做的栗粉糕,出阁的时候曾经打发人问他是怎么做的。到现在了模模糊糊的还记得,叫他们照样做,倒真做出那么几分意思来。”
“祖母的记性真好,几十年过去了还记得这样的小事。”卫宜室也笑着说:“可见人逢喜事精神爽。”
几个人正说着话的时候卫宜宁缓步走了进来,给朱太夫人和包氏请过安,便转头向卫宜宛说道:“四姐姐安好,许多日未见了。”
卫宜宛看了她一眼,见她穿着打扮不像刚进府时那样寒酸,竟颇有几分世家女的气度,少不得妒火又起,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
“多谢五妹妹挂念,”有朱太夫人在跟前,卫宜宛自然得有所收敛,语气懒懒的说道:“听说五妹妹越发能干了,竟然能解梦,莫不是神仙转世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