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一顿酒喝到将近一更时分,王洋这才随着同样有些醺醺然的李格非一家辞出了苏府。

    像东坡先生这样的人,不应该再受那些人的羞辱。与李逾李格非父子同车而行的王洋不禁感慨地道。

    可是,实在不知道能不能说服先生愿意致仕李格非点了点头。五十多岁的苏东坡虽然精神很好,可是须发之间,已然杂夹了银丝,年纪真心不小了。

    王洋也不禁有些默然,是啊,像东坡先生这样意志坚定的人,还真不知道会不会听劝。这让王洋不禁希望那些旧党最好能够多怼一怼东坡先生,最好让苏偶像心灰意冷,主动致仕,那就太完美了。

    哪怕是他的政治生命结束,可并不代表他的影响力就此消退。毕竟,只要他活着一天,苏东坡这三个字,就足以让大宋朝野都不敢小窥。




第331章 筹备中的汴梁春季蹴鞠大赛(第二更)
    第331章

    《东京侯报仍旧在免费奉送,而数量已经从第一期的五千份加印到了第三期的一万两千份,仍旧是供不应求,因为《东京侯报这种新颖的排版和诱人眼球的内容,让它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而更重要的是,不少曾经看过《东京侯报其中一期的读者,开始向身边的朋友们打听,谁有之前和之后的《东京侯报,拿来共享一下,好歹能够让在上面看到的那些故事可以连贯起来,一睹为快。

    而这个时候,省试的榜单终于公布了,李逾与赵佶此二人居然赫然在列。兴奋之下的赵佶直接就邀请诸位狐朋狗友找了东京汴梁数一数二的酒楼,大摆酒宴,以祝贺自己通过了省试。

    省试已过,接下来,就是殿试了,只要殿试不出意外,那殿下您可就是我大宋朝立国以来,第一位宗室进士了。高俅看着跟前那嘴都已经笑得合不拢的赵佶,不得不佩服。

    虽然赵佶这位亲王殿下有些不着调,但是不可否认,其才学的确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哪怕是经常以调戏赵佶这位粉嫩小鲜肉为乐的陈杰,这一次也难得的主动夸奖了这小子总算是没有丢大宋宗室的脸。

    吃吃喝喝,气氛很嗨皮,省试一过,剩下的殿试已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只要不在当天感冒发烧,出门让狗咬了,或者是下车时摔断了腿。

    只要你能够安安稳稳地抵达到了殿试现场,发挥基础水平,那么,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天子门子,大宋的国家栋梁。

    于是,话题开始跑偏,转移到了蹴鞠之上。提起了去岁的蹴鞠比赛,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不甘愿。

    嗯,去岁由于组队的时间太短,虽然之后参加了正式比赛之后,也赢了几场,但是最终还是因为配合不够默契,再加上连续两场比赛,赵佶因为伤风而无法上场,最终连前八都没进去。

    可惜想要一雪前耻,还得等上大半年才行。高俅这位蹴鞠的狂热粉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等那么长的时间,不行,那岂不这大半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吗?赵佶一听此言,脑袋摇得跟泼浪鼓似的。

    李逾一想,也不禁有些犯愁地道。万一咱们兄弟三人都入仕为官,到时候被朝庭委派地方,那咱们的万红蹴鞠队岂不就凑不齐人手了,我还想着要一雪前耻呢。

    李迵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道。那怎么办?难道咱们把去年咱们东城那边的那些个拔尖的球队都叫过来,一个个的赛上一回?

    不行,那样有意思吗?连观众都没有,踢起来实在是没什么激情赵佶第一时间就否决了李迵的建议。

    东京汴梁,也就只有秋天才有那样的比赛?王洋摸着下巴满脸愕然地问道。

    嗯,那是几位赌档的老板一块合办的蹴鞠赛。陈杰这位老司机接口答道,这下子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陈杰的身上。

    我家夫君也是在里边投了份子的,我自然知道。陈杰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样的比赛,赚的其实也不是很多,也就只是凑个趣罢了。

    那干嘛不弄大一些?王洋砸了砸嘴,端起了一杯美酒一饮而尽。若是弄成东京汴梁的春季蹴鞠大赛,吸引东京汴梁的球迷们都来欣赏,而且还能够从各个方面挣钱。

    陈杰斜了王洋一眼,哧笑道。小老弟你该不会是说笑吧?投这样的球赛,赚也就赚一些小钱罢了,也就是赌个输赢什么的,那些蹴鞠社每有都还得给一笔钱,剩下的几家赌档一平分下来,就没有多少了。

    王洋不禁兴趣大增,朝着陈杰虚心请教起来,而在场的都是职业级别的蹴鞠爱好者,纷纷摆出了洗耳恭听的架势。

    陈杰这位老司机自然没什么可隐瞒地,便把他们这些赌档老板合伙办蹴鞠赛的目的给说了出来,因为蹴鞠大寒虽然场次多,但是,却都是当场卖彩计彩,所以,每一场球赛其实赚的都不是很多。

    除非是有某只球队的铁粉或者是狂热粉丝,才会一掷千金的赌胜负。

    再加上还要给球队的分润,例如蹴鞠魁首能够拿到三千贯,第二名能拿两千贯,第三名一千贯,其他参赛球队也都有三百贯的收益。

    剩下的利润然后几家老板再分一分,几乎每家赌档三千来贯的收益,这对于日进斗金的赌档而言,捣腾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赚到这么点,实在是有些得不尝失。

    只不过这几位赌档老板也都是蹴鞠迷,这点小钱虽然看不在眼里,却也聊胜于无。

    难道你们就没有赌哪一只球队成为冠军的赌彩,或者是猜进球之类的赌彩?王洋忍不住问了一句道。

    这样的赌彩,还真没有。陈杰断然地摇了摇头,看着跟前若有所思的王洋,不禁来了兴致。怎么,莫非王老弟你有什么好点子不成?若是真的能够赚上一笔,陈某倒可以说服我家夫君出资资助比赛。

    其实想要赚钱,倒也不难,不过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重要的是过去的比赛,你们都没有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所以才会只赚那么点小钱。王洋砸了砸嘴之后,看到了一票万红蹴鞠社的队员们。

    其实比赛,特别是足球比赛想要赚钱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了,例如,可以通过自己办的那份《东京侯报来对比赛进行宣传和广告。

    并且再弄个蹴鞠比赛专栏,先期为比赛造势,并且对于新的蹴鞠赛事进行着详细的讲解与介绍,若是想要赌彩的话那就更简单了。最低一个铜板起,最高一贯止,而能够在开赛之初,押中冠军的,则能够获得高达三十二倍的赔率。

    也就是说,如果你押了一贯某某队获得冠军,如果该队真的获得了冠军的话,那么押中者就能够获得三十二贯的回报。

    另外还有就是输赢奖进球奖,小组赛比分奖等多种彩票以供人选择购买

    随着王洋之言,听得一帮数学不太好的蹴鞠社队员昏头昏脑,但是陈杰却两眼越来越亮。

    例如王洋所说的那种分组比赛方式,就让陈杰标查觉到了其中的好处,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赛程,而且他提出的将整个东京汴梁分为东西两个赛区。

    两个赛区最后的决出来的第一二名争夺魁首与二三四名的名次。另外,可以打造一个十分精美的奖杯或者是奖盆什么的作为这一项赛事的胜利者标志等。



第332章 你特么的善人个毛线(三更求订阅)
    第332章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金银铜的小奖章,作为奖励前一二三名的蹴鞠队队员作为个人的荣誉奖励,这样一来,更能够激发那些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和他们的斗志。

    另外,我那就,把那个风流眼那种过于狭小的球门改掉。改成之前我们所尝试过的那种宽两丈,高一丈的球门

    那么大的球门,岂不是跟漏了风似的?陈杰满脸的愕然说道。

    当然不会,因为会有一个特殊的球员会镇守在门前,叫做守门员,而且在球门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守门员不仅仅可以用脚,甚至可以用手去阻拦对方的射门

    随着王洋的解释,高俅这位蹴鞠狂热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不错,高某也觉得风流眼那样的球门,更适合玩花活,可若是两队相争的话,还是用球门来得更痛快。

    所有人都七嘴八舌地加入到了讨论当中,越讨论越是热切,虽然仅仅只是把球门从半空搁到了地面上,却是球员们获得了更多的进攻机会,而守门员能够手脚并用,自然也就增加了攻击方的难度。

    而陈杰津津有味地听了老半天之后,也不禁觉得,这么一改之后,对抗性的确是提高了不少,特别是之前王洋在万红蹴鞠社内所表演的那些什么香蕉球落叶球等各种射法方式,的确是可以极大的挑起观众们的情绪。

    虽然陈杰很愿意看到这种对抗性激烈的蹴鞠大赛,但是,单凭他家赌档,怕是难以操持。

    没关系,怡红楼还有万红精品成衣店都可以作为合作方。柳依依这位精明能干的女妖精也盘算了半天之后站了出来说道。

    如果真的要举办这样的比赛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先在我办的那《东京侯报上先期开始宣传,诸位以为如何?

    这当然没有问题,越早宣传越好。只是,咱们改变了蹴鞠赛的规则,其他的蹴鞠社还愿意来参加这个比赛吗?

    只要开得起钱,那就没有问题,既然万红成衣和怡红楼都愿意合伙,那么本次蹴鞠比赛之后的收益在扣除了所有费用之后,三家均分

    经过了数天紧张而又急切的商讨,东京春季蹴鞠大赛将会在在三月初开始,三月底结束,头名魁首的奖金高达五千贯之巨。第二名三千贯,第三名两千贯,第四名是一千贯。其余所有获邀的参赛队伍都将能够获得五百贯的参赛费。

    这样的比赛,可是比秋季比赛的各种奖金提高了一倍,重要的是还会有奖牌奖杯等物。

    而赛制,则是按着之前曾经听王洋喝酒的时候吹牛皮时说出来的那种上下半区赛制。也就是,东京汴梁以大宋皇宫为中轴线,城西为一个赛区,而城东一个赛区。

    每个赛区可报名的队伍达八只,之后,每四只球队为一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制,小组一二名出线,三四名淘汰。

    然后决出来的上下半区的八只球队仍旧各分一组,继续以小组赛的形式比拼之后,决出一二名晋级半决赛。

    东城区头名对西城区第二名,而西城区头名的对手则是东城区第二名。当决出胜负之后。胜者与胜者争夺头名,而负者之间争取第三名。

    身为万红精品成衣店,很欣赏王洋的各种营销模式的万彬听闻之后当即表示,万红成衣店很乐意成为出资方,更愿意免费地为参与比赛的十六只球队提供球服球鞋,甚至是其他体育用品。

    只是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由万红精品成衣店赞助比赛的东西,都必须迎上万红精品成衣店赞助这几个醒目的大字。

    因为此自上次赞助万红蹴鞠队以来,万红成衣店的营业额再创新高,连新店那边的销售也变得火爆起来。

    而之前的《东京侯报上的中缝广告,亦让万红精品成衣店的销售额继续走高,让万彬这位老司机明白了,广告营销的重要性。

    至于那殿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开始,也就是大约四月中旬之时,李逾自诩学霸,这段时间与其担心地等待结果,还不如好好的嗨皮一把,至于那赵佶就更加的没问题。

    第四期的《东京侯报上,多出了一个蹴鞠版面,点明了即将要举办的东京汴梁蹴鞠大赛。

    报名地点地址也都写在《东京侯报上,当然比赛的赛程赛址,还有比赛规则等等。另外就是,必须是至少已经成立三年以上的球社,又或者是参加过去岁的秋季蹴鞠大赛的求社才有机会参加本次的春季蹴鞠大赛。

    这样就极大程度的杜绝了某些人看到有钱赚,就临时找几个同伴凑出一只队伍来蹭吃蹭喝赚参赛费的念头。

    一万多份报纸散播在东京汴梁的每一个角落,显得那样的稀疏,但是却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引起了东京汴梁城内所有蹴鞠社团的注意。

    哪怕是要添加一个守门员,哪怕是把原本那种名称听起来让人份外玩味的球门称谓风流眼改成了置于平地之上的大门球门。

    却也无法阻止那些蹴鞠社赶去报名的热情。嗯,太特么的热情了,第一时间,作为本次春季蹴鞠大社组委会办公地点的万红蹴鞠社的报名处,第一时间就有好几家蹴鞠社团所派来的代表给堵个正着。

    一开始还担心愿意参加的社团不够,可是眼下,这早上发布的报纸,到现在不会超过两个时辰,就已经有五家蹴鞠社团赶来报名。

    而等到了临近黄昏的时候,就已经有超过二十家的蹴鞠社团赶了过来询问。

    兴致勃勃自告奋勇要担当审核官的王大官人在听到了第一家蹴鞠社团的名字时就直接懵逼了。

    叫什么?

    小横桥下的老韩家

    我是说你们蹴鞠社团的名字。

    就是叫小横桥下的老曹家啊,我们蹴鞠社里边的人八成以上都是咱们老曹家的人,所以就取了这么个名,难道不行吗?

    王大爷一脸吡了狗的表情打量着跟前这位愣头愣脑的老曹家代表,咬着牙根恶狠狠地露出了一个狰狞的笑容。没问题,下一个。

    刘大善人。

    我特么问你社团名称,你特么善人个毛线?!王洋直接把手中的毛笔拍在案几之上愤怒地咆哮了起来。

    你,你发火干嘛,我们社团就叫刘大善人。因为是刘大善人花钱筹备的蹴鞠社,所以咱们就一直这么叫的那位刘大善人代表队的代表一脸无辜模样地看着王洋道。

    王洋看了这货半天,把笔直接扔在案几上拍屁股就走,特么的这个工作自己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第333章 物美价廉的《东京侯报》(第一更)
    第333章

    王洋回到了室子里,坐到了铁炉子边的榻沿,搓着手感慨万千。今天到底是什么鬼,风水不对?全都是这种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社团名字

    这样的社团名字很正常啊,万某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像咱们的蹴鞠社,名字不也挺有特色的吗?

    王洋想了想之后,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自己绝对不能屈从在那些丑恶势力的淫威之下。

    可那也比叫什么小横桥下的老韩家要好。这么长的名字,不行,得有限制。限定队名不能超过五个字,不然指不定一会再来一个‘东京汴梁西边小横桥东头的老韩家’蹴鞠队,这怎么整?

    咱们是不是管得太宽了?万彬看着满脸正义感十足的王洋,哭笑不得地问道。万一人家不愿意,那怎么办?

    改得也改,不改也得改,要不然他就别参加这场春季蹴鞠赛。王洋站起了身来就要过去通知报名人员,就在这个时候,却看到了赵佶这位端王殿下一脸八卦地窜了进来。

    巫山兄,大事情,朝堂上又出事了。刚一进屋赵佶就冲王洋大呼小叫地道。

    出什么事情了?王洋一愣。

    东坡先生今天玩了个大的,不想再留在朝堂之上,请求外调了。赵佶窜进了房间之后给自己倒了杯茶水一饮而尽之后说道。

    外调?看样子东坡先生顶不住压力了王洋不禁有些唏嘘,看样子,东坡先生又继续行走在历史的老路之上了。
1...135136137138139...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