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苏东坡终于受不了了,没日没夜被那些无数的旧党官员攻讦,一怒之下向太皇太后提出了请求外调,不过皇太后当庭婉劝其留下。

    但是,这果然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苏大大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原本还想着回到了朝堂之后大干一场,可没想到,自打自己伤好上班之后,天天这么捣腾,谁能受得了。

    苏大大只是满脸的热血和正气,又不是王洋这样的厚脸皮,被人骂多了心灰意冷了,觉得与其在朝堂呆着还不如到外地去更逍遥一些。

    赵佶砸了砸嘴,无可奈何地叹息了一声。是啊,任谁让人这么成日的往身上泼脏水,谁也受不了,而且这几年来,东坡先生出仕地方,过的反倒更逍遥痛快,哪像这朝堂,成日里勾心斗角,争取夺利

    虽然王洋很希望苏东坡这位文学巨子能够留在东京汴梁,但是自己最多也就只能够劝说几句,听不听在于对方。

    不过,以苏偶像那种见路不平就喜欢一声吼的脾气,留在朝堂里边,的确很容易得罪人,若是到了地方,以他苏学士的美名,再加上他在朝在野所拥有的威望,想必肯定能够过得比在帝都还要逍遥才对。

    朝堂之上的旧党,怕是也很希望这位旧党的疾先锋还是最好在各地继续流窜逍遥的好,总比成天在朝堂之上叽叽歪歪,攻讦自己人要好得太多。

    东坡先生的事情咱们管不了,不过这蹴鞠社比赛的事情,你这位堂堂的端王殿下可得上点心,来,给你看样东西王洋走到了旁边,打开了一个木箱子,从里边取出了一个圆布兜。

    这不就是蹴鞠球吗?咦,感觉这个似乎与咱们平时踢的有些不同,感觉好像要沉一些。赵佶接到了手中,感受着这个表面是由六角型的皮革蒙成的崭新皮球,满脸新奇地忍不住开始用脚颠了颠。

    好,感觉真不错,弹性十足,可就是感觉有些沉了,不像咱们之间的那种蹴鞠球轻灵。赵佶不愧是球场上的老司机,很快便找到了这种结实的皮球的缺点。

    那是因为之前咱们的蹴鞠球更多是用来玩花活的,所以以轻灵为主,而轻便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果踢得稍远,球就容易发飘,不容易控制,而且因为蹴鞠球内的填充物和缝制不合格的原因,容易破损,常常一场球踢坏一两个也是常事

    但是这种蹴鞠球却不会,它用的是最好的硝制牛坡,而且都经过了手工缝制,里边的填充物既不是吹了气的猪尿泡,也不是那种容易受潮茅草,而用的是更坚韧的竹条编制而成。

    这样的球,其结实程度可是要强过那咱们平时的蹴鞠球,不会再出现咱们前两天大力射门之时脚出球破的尴尬局面。

    那行,小弟我先去试上一试,看看是不是真的如兄台所言一般赵佶用脚麻利的一挑,用手接住了球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窜了出去。

    赵佶来到了门外那片空地之上就开始兴致勃勃地颠起了球,看到王洋一脸无奈地也出来之后,吆喝了一声,然后脚背一送,把这个新球直接挑飞起来朝着数丈外的王洋飞过去。

    王洋迎着来球出脚一带,稳稳地将球停住,看到对面那兴致勃勃不停冲息勾手的赵佶,怎么看都像是在期待迎接飞秀的边牧一般,嗯,还好赵佶不知道边牧的形象,不然说不定这货会很好奇的把舌头伸出来比划一下。

    王洋一个潇洒的小摆腿,将球给踢了过去。而赵佶果然稳稳的接住。这家伙干脆让那梁师成和童贯这哥俩给他当对练,玩到满头冒汗,这才恋恋不舍地窜回了屋子里边灌了一大口凉水。

    先生,这种球着实不错,虽然比起过去的蹴鞠球要重些,可是度却变快了不少,而且弹性十足不愧是昏君,除了干皇帝,做其他的都很有水平,至少只是玩了一会之后就能很有经验地评价了这种新球与老蹴鞠球之间的区别。

    嗯,既然觉得不错,那到时候,咱们就把这种球列为比赛用球了。王洋点了点头,回头就让那几个皮匠加紧制作。

    好歹是一场投资近万贯的大赛,比赛用球没有个三五百,怎么也得有一两百个。因为现如今的球都是手工制作,为了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比赛场上无球可踢,每场比赛都会准备五六个球。

    《东京侯报的第五期赠接近三万份,仍旧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被一扫而空。而现如今,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谈论着《封神演义里的那些人物,不论是那个白发才迎娶了个又丑又恶的肥婆的姜子牙。

    而正是因为有了像《封神演义与《一千零一夜这样的故事的存在,反倒使得《东京侯报的第六期,也就是终于开始收费的第六期居然没有出现所有人想象中的那种销量大跌。

    第六期的《东京侯报共三万份,而不到中午时分,只卖三文钱的《东京侯报就被无数的《封神演义与《一千零一夜的读者们一扫而空。




第334章 销量非但不减,而且还稳中有升(第二更)
    第334章

    而重要的是这些日子,《东京侯报的热销,同样也带动了那些酒肆饭馆里边的说书人的风向。

    有些说书人干脆就将王洋创作的《封神演义拿来当成评书,的确也很是吸引了一帮的听众。

    还是慈悲的周文王,酷烈的商纣王,又或者是那位祸国殃民的妲己。每一个人物都显得那样的活灵活现。

    这样的故事,已然开始在整个东京汴梁流行开来,甚至可以说是风靡东京,听闻单单是那国子监诸学,就拿下了差不多一千份的销量。

    不过在那里读书的学子加起来怎么也有三四千人,人人识字,再加上太学里的学子之中,相当一部份都是王洋这位昔日太学第一掐架王的铁粉。

    自然对于他所编撰的故事很是吹捧。当然,国子学那边的学子们则是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王洋的报纸,甚至还大言不惭王洋完全就是胡编乱造,简直就是丢大宋文学青年的脸。

    不光是这些家伙,不少人拿到了这份报纸之后,一面唾沫星子横飞的将王洋批驳得体无完肤,一面却又津津有味的期期都去拿回来看。

    哪怕是到了第六期开始收费之后,一听居然才三文钱,决定每隔五天都要掏三文钱一面欣赏一面吐槽,以符合自己是一位优秀的高大上的传统文人士子的风骨。

    虽然有褒有贬,但是《东京侯报的销量却一直不减,反倒是一直稳中有升。

    而其他的小报看到了《东京侯报的销量,自然是眼热不已,自己小报的销量少的一两千份,多的也不过五六千份。

    虽然要价是王洋的《东京侯报的七八倍甚至是十倍,可问题是人家的销量却那么的大,而且重要的是每一期的《东京侯报上近万的文字,就足以让那些私办小报的书坊老板瞠目结舌。

    不过很快就想到了天子千秋寿诞之时所宣布的王洋所进献的那种叫元祐印刷术的神奇印刷术。

    虽然关于元祐印刷术,很多人都认为不过是忽悠,可是那些书商和书坊的老板却在见识了这份《东京侯报的印数之后,早已经不敢等闲视之。

    而在数面派了人手作为代表去求见王洋,想要获得这元祐印刷术而不得之后,他们已经开始在考虑采取其他的方法,或者是渠道

    李师师和柳依依,这两个漂亮妞依仗着近水楼台先台月,每天都会在晚饭后守着王洋,不停的催更《封神演义。

    好歹让我休息一天行不行?这段时间,我可是每天写六七千字,这手腕都疼了,而且白天忙活那么久,晚上又得给你们写东西,要点上那么多根蜡烛,你们难道就不觉得浪费吗?王洋一脸苦逼地打了个饱吧,绝望地瘫倒在了那张榻上。

    奴家不觉得浪费就行,你写出来,正好让奴家跟妹妹跟你把把关,替你看看有没有错漏之处,难道还不好吗?柳依依笑容份外妩媚地将王洋抬起来比划的右手搁在了自己浑圆的大腿上,轻轻地给他揉搓着手腕。

    声音甜润得犹如那麦芽糖一般甜腻,水汪汪的眼眸总是那样的勾魂荡魄。看得旁边正在冲茶的李师师一个劲地猛撇嘴,又让依依姐姐给抢先了。

    好是好,可问题是我那报纸五天才发不过三千字,可你们这么催更,我都已经都快写出结局了,这样好吗?王洋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有气无力地道。

    真的?!一大一小两个姑娘不由得异口同声的惊呼道。

    当然,喂,你拉我起来干嘛?王洋没想到自己这边话音刚落就让柳依依生生给拖了起来。

    既然快要到结局了,那你还不赶紧写,写出来了,正好让咱们姐妹也看个痛快,省得一天几千字的,心痒痒的真是难受。柳依依很理直气壮地道。

    王洋终于明白,女人一旦不可理喻的时候,讲什么样的道理都没用。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两个女人将那案几挪过来,替自己细心地摆上了纸和羽毛笔。

    嗯,王洋写短文啥的时候,用的是毛笔,但是写小说这种东西,用那玩意,怕是给他一天都写不了六千字,而他更擅长的,还是那种用碳做的碳笔,或者是这种用鹅毛制作的羽毛笔。

    虽然柳依依很鄙夷王洋明明是一位书法家,却为什么经常在写字的时候不愿意用毛笔而喜欢用这些古怪的玩意。

    不过看在这家伙用这种新奇的羽毛笔一天能够撸出六七千字的份上,也就懒得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之前曾经柳依依提出过这个置疑,不过在王洋花了一个时辰,结果连一千个字都没写完,最终让柳依依认识到了码字工人这个形容词果然很恰如其份。

    就像现在显得十分专注的王洋,羽毛笔尖与那纸张的接触沙沙作响,而那些漂亮的行书则一个个的显现出来。

    虽然这家伙写东西的时候,老爱忘记偏旁部首,或者是有些字总是写得不伦不类,害得每次柳大姑娘一边津津有味的看内容,一面还得替他修改。

    不过王洋也没办法,前世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写简体字,虽然在写毛笔字的时候,王洋会很注意,可是一拿起了非毛笔类的硬笔时,就习惯性的会把那些简体字落笔于纸上。

    王家哥哥,方才你说这报纸的印数还要增加?柳依依打量着跟前目光专注地落于宣纸之上的王洋,眼波流转。

    嗯,当然还要增加,报纸这东西,本就是薄利多销的,印数越多,成本越低,印数在三万份的时候,咱们的成本其实已经下降到了每份报纸不过半文钱。

    虽然我们报纸的价格远远的低于那些小报,但是我们的数量却能够保证我们所能够赚到的钱不会比那些小报少。

    王洋头也不抬的一面继续爬格子一面答道。

    对了依依,现如今新楼那边的生意怎么样?我这段时间忙着蹴鞠大赛的时候,这都快有五六天没过去了。王洋下笔如飞的撸了差不多两千个字后,忍不住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还不错,姑娘们的舞技现如今是越发的娴熟了,只是咱们的新戏,每隔一个月就要一换,这才真是够辛苦你的。柳依依满脸心疼地看着跟前的王洋说道。

    王洋现如今倒是不管老楼那边的事,不过新楼那边却一直由他主要操办,哪怕是现如今他已经决定走仕途,但问题在于,歌舞的编导,仍旧是王洋为主。

    他要弄出曲子来,弄出大概的舞蹈动作,然后再由那些姑娘们去自行琢磨,之后王洋还会对姑娘们的编舞进行审核。



第335章 主人你看,姐姐她凶我(三更求订阅)
    第335章

    虽然很多事情,柳依依已然能够代劳,但是很有多关键性的东西,还是得由王洋出面。再加上那蹴鞠社的事情,还有《东京侯报以及那印刷坊的事情,而且还有准备大约不到两个月就要开始的殿试。

    一桩桩一样样,都需要让王洋去做。哪怕是印刷坊那边已经交给了小牛管事,而蹴鞠社主要还是由凌云那个老司机负责,而怡红楼新楼这边由自己把控。

    可即便如何,王洋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咦,你怎么了,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看我?王洋看到柳依依看向自己的目光之中充满了疼惜,不禁一愣。

    王家哥哥,这段时间累坏了吧?柳依依轻启朱唇,关怀地问道。奴家方才突然想起,你最开始到这里的时候,成日都很悠闲,可是现现如今诸事缠身

    也还行,大部份的事情都交给专业人事去做,我只是负责大概的方向就好,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王洋搁下了手中的笔之后,吐了一口胸中浊气。

    幸好自己不是诸葛亮那种诸事亲历亲为之人,而且是自己每件事情更多都只是启个头,然后就扔给那些人。

    例如一开始王洋还属于是蹴鞠球队的队长中坚,不过到了现如今,他更多是以一位教练的身份出现,而非球员吐着舌头累死累活的在草地上狂奔。

    不然,说不定没几年自己就得呕心泣血倒在工作岗位上了都。

    你若是太过辛苦的话,有些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做吧,不管怎么样,身体是第一位的。柳依依看着王洋那张英俊的脸庞,心疼地小声劝道,似乎真有些瘦了。

    真的?王洋两眼一亮。

    当然。难道奴家还是假关心你不成?看到王洋那副不着调的模样,柳依依气呼呼的轻捶了这家伙一拳嗔道。

    那什么你会用这种笔吗?王洋这货不愧是打蛇随棍上的一流人物,一脸贱兮兮的笑容,拿着那只笔在柳依依的跟前晃了晃。

    柳依依妩媚地横了王洋一眼,葱白一般的手指提起了那只鹅毛笔落于旁边一张空白的宣纸之上,很快,柳依依三个字便出现在了宣纸之上。

    你还真会用?王洋不禁一愣,虽然王洋在后世知道,但同是毛笔字写得好看的人,硬笔书法一定不会差,可问题在于这个时代几乎除了那些木工之外,几乎就没有人使用硬笔。

    毕竟在华夏文学圈子里,但凡是书法,就应该以毛笔书就。

    奴家何等样人,区区鹅毛难道还能难得住奴家不成?柳依依很得意地扬了扬黛眉笑道。

    依依姐姐这段时间都在练字呢,就是用主人你发明的这种鹅毛笔练习。小耳报神李师师第一时间揭露道。

    本想冲王洋得意显摆,结果没想到李师师这丫头片子直接就揭了自己的短,柳依依忍不住瞪了李师师一眼。

    小丫头以最快的速度钻到了王洋的怀中。主人你看,依依姐她凶我。

    胡说什么,谁让你揭别人的短好了,依依姐姐那么可爱那么善良,怎么可能凶你。王洋无奈地笑了笑,抬手揉了揉李师师那丫头满脸的青丝,简直就跟哄小宠物似的。

    柳依依哼了两声。就是,你还不一样悄悄的在学吗?别以为姐姐我看不见。

    好了师师乖,赶紧起来,好让依依姐姐过来坐帮主人抄录,一会依依姐手酸了你就接上。王洋赶紧做和事佬道。

    想比起要坐得笔挺的爬格子,躺在榻上,吃着水果与零食,依靠灵活的嘴皮子讲故事果然是不要太逍遥。

    对了,姑娘们那边的蹴鞠舞编排得怎么样了?再过几日,汴梁蹴鞠大赛的开幕式可就要看她们的了。

    这个你就放心好了,你吩咐下去的事情,奴家还有楼里的姑娘们有谁敢不尽心的。

    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报纸造势与宣传,让喜爱蹴鞠的汴梁百姓们对于这种报纸上说的欢赏性要比过去的蹴鞠更胜一筹的蹴鞠大赛越发地期待。

    重要的是,大宋上至皇家,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欢关扑,也就是赌博。对于买赌彩也是很上心。

    而对于这一次东京春季蹴鞠大赛的各种新颖的玩法也是份外的好奇,而在二月末,汴梁春季蹴鞠大赛,便在那位于东京汴梁城中部的最大的一家蹴鞠场拉开了帷幕。
1...136137138139140...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