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等到那太皇太后高滔滔休息,徐得功亲自将孟瑶娘送入了春秋宫之后,招来了一名心腹小宦官,一阵低声吩咐之后。
小宦官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快步而去,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小宦官已然换上了一身杂役的服饰,离开了皇宫,朝着民坊而去。
尚书右仆射刘挚有些愣神地看着手中的一张小小的纸条,跟前,却是早已经丢官罢职的赵挺之,以及朱光庭这二位。
刘相,此事我们必须得赶紧合计合计,该当如何行止,不然,若是太皇太后真的动了心思,那咱们这些年来的努力可就都白白浪费了。朱光庭双目死死地盯着跟前的刘挚说道。
怎么会这样刘挚站起了身来,手里边却仍旧死死地拿着那张写着字的小纸条,满脸皆是难以置信。
太皇太后,绝非朝三慕四之人,不然,昔日先帝在位之时,她老人家就一直反对新法,哪怕是与先帝闹得关系颇僵,志犹不改。
自先帝离世之后,正是太皇太后,尽逐朝中奸侫,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第466章 不能再让那黄口小儿如此继续下去(第一更)
第466章
看到位高权重的刘挚那副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赵挺之朝着朱光庭望了过去,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就是,看到了没,老夫没说错吧?
朱光庭想了想之后,顾不得外臣不得交结内臣的这个隐秘被拿到前台来,朝着刘挚小声地道。若是刘相你实在不相信,下官可以替你引荐一人,只要此人现身,刘相你肯定会知晓我二人所言非虚。
何人?刘挚抚着自己花白的长须,一双鹰目不怒自威的落在了朱光庭的身上。
娘娘身边最受信重的大总管徐朱光庭只说到了这便住了口,双目壑定地看着刘挚。
刘挚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陡然双眉一扬,有些不悦地瞪了朱光庭一眼,不过,喝斥之言,最终未有脱口而出。
缓缓地踱步良久之后,刘挚这才转过了身来,看着朱光庭道。那就请朱大人你设法让老夫见一见那位徐大总管才是。
既然刘相答应了,那下官一定会将此事办成。只是,若是有了徐总管之佐证的话,那刘相您觉得
刘挚闭上了双眼,悠悠地长叹了一声之后,凝重地道。此刻说这些为时尚早,先等老夫见了徐总管再说吧不过,不管怎样,定不能让那些与民争利,肆意妄为的奸侫再踏入朝堂一步。
大宋的老百姓,再也经不起像先帝年间那样的折腾了。老夫便是拚却了性命,也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朱光庭与赵挺之二人离开了刘府之后,同登上了一辆马车缓缓前行。朱光庭的表情显得极为阴沉,手指头轻轻地敲击着马车之中的小几。
光庭老弟,刘相这里咱们已经走过了,不过,咱们还得再到吕相和范相那边再走动走动才是
朱光庭忍不住朝着赵挺之询问道。正夫兄,你觉得,徐总管会不会是想要报复那小子,才会编造出这样的谎言来?
他徐得功若真有这样大的胆子,又岂能在太皇太后的身边活得到今日?赵挺之横了朱光庭一眼说道。
朱光庭想了想,点了点头,一想到了那个罪魁祸首,脸上顿时浮起了一层戾气。那个黄口小儿,的确是个极大的麻烦,再这么任由他嚣张跋扈下去,怕是今上与娘良都会被他的花言巧语给蒙蔽住。
赵挺之很满意地看到了老友那一脸的腾腾杀气,抚着长须,语气显得十分的低沉。到了那时候,怕是其所带来的危害,比过去之新党更烈。
不错,无论如何,这样的宵小之徒,都不能再任由他留在朝堂之中,汴梁之内。朱光庭一想到过去与王洋交锋所带来的种种屈辱,就深感无比蛋疼。
特么的自己现如今,仍旧是不少文武大臣眼中的笑柄,现如何,害得自己每一次朝会之中或者是之后入厕之时,都会下意识地东张西望,生怕王洋那个混帐东西又窜出来。
让自己现如今都出现了尿潴留尿不尽的症状,吃了药也不见好,心理阴影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点。
何况这小子才多大,现如今,每一次只要提及王洋那厮,少年天子绝对会第一个蹦出来替他说话。
就连太皇太后现如今也是对他宠信有加,更是对他委以重任,而今更是听闻,这货又鼓捣出了一种叫元祐流水作业法的手段。能够让军器监甲坊署一年可以生产出四万余套的大宋元祐甲。
而且大宋元祐甲的成本,只相当于过去的大宋铁甲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大宋王朝各路的甲具所一起生产的总量量,都仅仅只有未来汴梁甲坊署的四分之一。
而过去,甲具所的生产,带来各路的不仅仅只是能够装备军方的将士们,更是能够让地方官员能够从中捞上一笔钱,虽然不多,但好歹有钱可捞。
但是现如今,因为汴梁甲坊署的产量突飞猛进之后,其他各路的甲具所的存在,就显得意义不大了。
而太皇太后有意准备裁减各路的甲具所大部份预算,不再由各路的甲具所制作新甲,而只负责对过去的旧甲进行维护以及保养。这让不少从中得利的官员们很是气极败坏,可是,却又找不到适合的理由来反对。
不过,当从那徐得功徐大总管那里获知,正是因为王洋那个混帐东西的进言,还有他所发明的那种什么元祐流水作业法,才使得大家损失了一个财源。
所有人的不满都已然集中到了王洋的身上。可问题在于王洋如此受天子和太皇太后的信重,而且其入仕不足一年,其所立下的功勋却又数不胜数,可谓是令人发指。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扭转太皇太后以及天子对王洋的好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无法扭转的情况下,王洋要是出点什么事情,那必然会惹得天颜震怒,到了那时候,自己等人可是承受不到太皇太后的怒火。
不仅仅是朱光庭与那赵挺之,旧党的诸多骨干大佬们之间的走动突然变得频繁了起来,而目标所指,正是那犹自未觉,仍旧热火朝天的在那军器监甲坊署内干得热火朝天的王洋。
但问题在于,想要对付王洋这么个小小的七品小官,必须要有恰当的理由,甚至是罪名。可问题是,着人上书弹劾王洋身份不明,没用,反倒被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重要的是,太皇太后真的跟天子在王洋的问题上站在了同一阵线。
弹劾王洋私铸铠甲的那两名御史又再一次上书,结果惹恼了太皇太后,直接被贬谪往岭南之地去了。
而这样的风潮,亦引起了王洋身边同伴们的警惕,这一日休沐,端王府内大摆酒宴,以贺端王赵佶因为大宋元祐甲一事而得到了朝庭之赏。
不过,酒过三巡,赵佶抹了抹嘴角的酒渍,便朝着王洋说道。先生,官家让我提醒你,这些日子,最好谨慎一些,莫要再生事端。因为这段时间,那些朝中大臣就跟中了邪术似的,把目光都盯在了你的身上。
嗯?王洋有些愕然的抬起了头来。这段时间王某一直都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既没招谁也没惹谁,那些家伙盯着我干嘛?
第467章 狂撒狗粮的大宋天子(第二更)
第467章
先生或许不知旁边的高俅清了清嗓子说道。弹劾您的奏折居然层出不穷,有说您身份不明,疑为他国之细作的,也有说你私铸甲具当按律治罪的,也有弹劾你不敬上司,冲撞上官,以致军器监卢大人受惊染恙,卧病于床的
王洋差点失笑出声来,轻蔑地撇了撇嘴道。那些家伙不会是闲得蛋疼了吧?这些事情的真实情况,陛下和太皇太后又不是不知道。
陛下和太皇太后自然知道先生你是什么样的人,可是先生,莫要忘记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说起来,那些王八蛋还不是因为先生您太过劳苦功高了,让他们这些老东西看得两眼发红,总想要找你的茬。得瑟小王子赵佶一脸义愤填膺地道。
这可如何是好?李逾不禁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王洋之后,眉头紧锁起来。虽然王洋与自家妹子尚未成亲,可是李逾却已把王洋看成了自己的妹夫,自然不希望这家伙出事。
这有什么,春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王洋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道。多谢诸位兄弟关心,在王某看来,对方闹腾得越是厉害,只会越惹得太皇太后与陛下心烦而已。
何况王某的所作,皆是为我大宋的江山社稷,那些人最多也就是捕风捉影罢了,难道还能够成什么事不成?
听了王洋之言,在场诸人也都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高俅更是打量着王洋笑道。以先生这年余来的功勋,怕是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们,都没有几人能够赶得上的。
不错,单单就是那几个元祐,就足以让所有人闭嘴才是。赵佶亦是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答道。
似乎没有出乎王洋的预料,不过半个月的功夫,攻击王洋的风潮终于渐渐地平息了下来,应该是那些家伙们终于明白,在少年天子与太皇太后坚固的信任面前,一切的攻击,都是纸老虎。
王洋非但无损分毫,甚至于,还以区区七品军器监丞的身份,在军器监卿卢大人卧病在床期间,代理主持军器监工作。虽然仅仅只是一点虚名,甚至王洋自己都不在意。
而卢大人也在卧病在床十来天之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而王洋在此期间,一次都没有出现在军器监的官衙,一直在那甲坊署工作,有时候还窜到御街去查看御街的道路铺装情况。
不过饶是如此,却也更加的让那帮一直想要把王洋给赶出朝堂,赶出东京汴梁的那些旧党官员们越发地对王洋充满了戒备之心。
不过,想要对付王洋,却又没有太多的手段,毕竟王洋跟那些官场厮混了几十载的老污龟们相比起来,简直纯洁得就像是一张白纸,亦不贪污,又不**。
几乎就没有什么漏洞可以让那些人抓住加以攻击的。而王洋仍旧老神在在,该干工作的时候就干,干完了该嗨皮就继续嗨皮,例如现在朝会之后,王洋这货又出现在了这皇宫之内继续刷存在感。
该我,都别动,嘿嘿嘿,朕可是先到终点了。罚酒罚酒,你们三个谁都不许赖皮。赵煦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最后一枚棋子,填满了自己跳棋目的地的最后一个眼之后,兴奋地大手一握,大笑出声来。
哎哟,早知道我就不该把那枚棋子跳过去。王洋见此情形,不禁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前额道。
让棋果然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既要让对方觉得势均力敌,又还必须要有赢有输,重点还得激起对方的斗志与兴趣。
现在少年天子赢下一局都如此的兴奋,足以得见这盘棋下得惊险万分。
陛下真厉害,方才臣妾都险些以为是王大人要赢了。旁边的孟氏娴静地将自己的棋子搁下之后,不禁嫣然笑道,明眸流转,目光落在了赵煦的身上。
这些日子以来,天子赵煦与孟氏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亦是越发地显得亲密了许多。这让王洋有些懵逼,他似乎记得自己的记忆之中。
这位孟皇后与赵煦这位大宋天子之间的关系似乎应该是很不和睦才对。但是现在,从二人时不时就眉目传情,狂撒狗粮的架势来看,实在是不符合历史的记载。
九哥你这棋技可是越发地见涨了,唉,臣弟我就没有赢过您一盘。赵佶则是一脸懊恼地端起了酒杯,将杯中的美酒尽饮。
哈哈,十一郎,若是论起这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为兄的确不如你,不过,这棋盘之上,倒是为兄我要胜你一筹。赵煦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显得愉快起来。
看到孟氏浅抿了一口杯中佳酿之后,想到孟氏酒量甚浅,便抬手虚压,示意她少饮一些。孟氏则显得有些心虚地看了一眼赵佶与王洋,似乎见得二人没有注意这边的情形之后,稍松了口气。
看到孟氏那副不好意思,怯生生的俏模样,赵煦脸上的笑容,眼神也越发地温柔。相比起其他在皇祖母宫中以及太后宫中的那些年轻女子而言。
孟氏或许算不上是最漂亮,也不是最懂得讨好自己的。但是,她很善解人意,而且诗书方面颇有才华,写得一手娟秀漂亮的书法。
另外重要的是,,她对于王大才子的才华与诗词十分的欣赏,这亦让赵煦有一种犹如找到了知己之感。一来二去的,两人的关系可谓是飞速升温。
关系是越来越亲密,这倒是让太皇太后高滔滔心里边十分的高兴,因为在那些年轻女子之中,她最看好的,正是这位孟氏女,所以,她能够得到天子的喜爱,自然是很乐见其成。
向太后这段时间,倒是频频的请少年天子往她的宫里去坐,轮番地将她教养的那些女子与赵煦接触。
最终,却没有哪一个年轻女子能够打动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或者应该说,那些女子之中,虽然也有几个让赵煦看着觉得顺眼的,不过,赵煦却已然认定,孟氏女才是自己最适合的皇后人选,这很是让向太后心情郁闷。
这些事情,自然都是传自于赵佶这位得瑟小王爷之口,王洋倒也挺替这位少年天子开心的,看来,现如今这位少年天子应该不会再像历史上一般视孟氏女这位皇后如仇寇。
在太皇太后高滔滔过世之后,便以最强烈的手段,将过去的一切通通推翻。大量的起用那些昔日的变法新党中坚。
而这些新党中坚之中,可是有相当一部份的官员人品实在是不咋的,特别像是蔡京之流的政治投机份子。
而就在王洋若有所思的当口,一匹狂奔的战马,载着一名披盔带甲的信使,由北而来打马狂奔,直入禁中
第468章 陛下之愿,亦是臣之志也(第一更)
第468章
什么?!之前还在与王洋与端王赵佶下跳棋下得十分嗨皮的赵煦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收到这样一个噩耗。
王洋也不禁有些目瞪口呆,西夏国得北辽援助兵甲粮草,西夏的梁太后遣梁乙逋再次发兵十万攻打大宋的绥德城,绥德城破,将士死伤过万,梁乙逋此刻正在俀德城一带掠劫。
得到了甜头的西夏国主政的梁太后不禁大喜,一面命正在掠劫的梁乙逋就地驻军,而她更是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离开了夏都,朝着绥德城进发,看样子准备要倾国而来,搞上一场大仗,说不定到时候,整个环庆路都会有危险。
年初之时,梁乙逋曾率军攻打绥德城,败北而还,而今,得了北辽之助,终使绥德城破,坏我大宋万余虎贲性命,更掠我大宋数万百姓,西夏蛮子,着实可恼可恨!赵煦脸色铁青,狠狠地将手中的茶盏掷于地板之上厉喝道。
陛下还请息怒,现如何最要紧的乃是该如何应对西夏对我大宋的攻势。王洋看到赵煦那副气得七窍都快要冒烟的模样,赶紧开口劝道。
是啊,陛下你还是要保重身体,两国交兵,胜负原本就是难料之事孟瑶娘那温婉的嗓音亦及时的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那满脸流露出浓浓关切之情的孟瑶娘,赵煦心中一暖,目光落在了王洋的身上。唉,这就是我大宋现如今的情势,西夏与那北辽狼狈为奸,左右呼应,我大宋,着实有些独木难撑啊
想我父皇经营多年,一直渴望平定西夏之地,还我大宋开国之初盛况,却最终
王洋看着这位愤愤吐槽不已的少年天子,忍不住隐蔽地翻了个白眼,现如今的大宋,并非是没有战斗力,但是的确是因为需要同时应付西夏与北辽两个劲敌,可谓是双拳难敌四手。
进攻西夏,怕北辽来侵,攻北辽,亦担心那西夏来犯,只能常年处于守势,可问题在于你只防守,那岂不是等于给了对方从容进击的机会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