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哦,难道这里边,还有什么哀家不知晓的内情不成?高滔滔虽然对于王洋想要让天子下诏一事没有什么报怨,可是心里边却也隐隐有些不太舒服,圣旨又不是儿戏。
重要的是,天子赐婚这样的恩典,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得到机会,而你王洋得到这样的机会,居然还想让天子把三个女人的名字都加上去,这是什么鬼?
皇祖母您莫非忘记了,王巫山失去记忆之后,就发现自己是在一间叫做怡红楼的馆阁里
而那柳依依,正是那位怡红楼的女老板的闺女,此女子虽然出身青楼,却是知书达礼,行孝有嘉,王巫山当时身无分文,又因为失去记忆,孤苦无依,正是柳姑娘一直对王巫山照顾有加。
而且,之后更是那柳姑娘明里暗里不知道替王巫山做了多少事情,一直督促王巫山去参加科举,希望他能够入仕,用以一身栋梁之才,为国效命
虽然王巫山科举之路多次被阻,那柳依依与李师师却都一直为其后盾,不致使其意冷心灰,总算没有让这样的俊才没于民间
至于李师师那凄惨的命运,赵煦也从自己那位八卦的十一弟赵佶口中得知了全部,父亲刚刚亡故,后母害怕李师师这位未成年少女会与其争产,在其父尸骨未寒之时,刚刚过了头七,就将那李师师卖给了人贩子。
而这位姿容俏丽,又聪慧可人的女子,若不是遇上了王洋,怕是其命运,真不知道会有多凄惨。
听罢了柳依依与李师师的故事,原本心里边对王洋升起了一丝不悦的高滔滔现如今非但没有对王洋再有半丁点的成见。
倒是越发地觉得王巫山此人能够如此,实在是可称为真男人也。
显贵之时,能不忘昔日之恩,这样的事情,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看来,方才哀家还真错看他王巫山了。
说起来,李师师那小妮子的身世,着实太可怜了些,居然会遇上这样的继母,着实让人可恼,徐得功,你且着人去查问一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良人发卖为婢,看来有些人实在太大胆了
娘娘放心,老奴一定会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徐得功听出了高滔滔那蕴而不发的怒意,心中微凛,恭敬地一礼之后,快步朝外而去。
第484章 咱们的技术还有改进的余地(第一更)
第484章
至于那柳依依,虽出身贱籍,却如此识大体,使我大宋得王巫山这样的栋梁之材,功劳不小啊
那皇祖母您的意思
这份诏书,当写,而且,得好好写,不能太过简单,要让他王巫山知道陛下你对他的看重与信任才是高滔滔仔细地琢磨了一番之后缓缓言道。
不仅仅是赐婚,更要加恩才是,官家莫要忘记了,这元祐弩之功,朝庭可是还没有任何的表示呢。
赵煦用力地点了点头恭敬地答道。皇祖母说的是,孙儿一定会好好思量思量,定然不能叫王巫山这样的贤才心寒才是。
怎么样,测试到今天,这钢弩有什么问题没有?得到了天子的承诺之后,斗志满满的王洋窜回到了办公地点,然后找来了白署令与张署令,开始询问起公事来。
没有任何问题,现如今试制出来的钢弩一共是十五把,初了最开始的那两把之外,新试制出来的钢弩弩臂都重新进行了切割,重量减轻了不少,但是效力仍旧与之前并无二致。
而且从最开始至今日,十五把元祐弩的试验发射量都已经超过了三百发,试射到现在,都未见有什么问题。白署令当先开口禀报道。
若是神臂弩的话,就不可能经受得到这样高强度的试射,一般一把神臂弩,超过一百发,便需静置两日方可再使用,不然,很容易让弩臂出现问题。而且,一把神臂弩,最多也就能够射五百发,五百发之后,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弩臂就需要更换了
而元祐弩由于是整块钢板,所以根本就没有发现其有裂纹或者是什么问题。
王洋点了点头,现如今连续试射的次数已然超过了三百发,正在向神臂弩的五百发进逼,金属也会有金属疲劳,但是,却还是远远的强于需要用多种复合材料粘合在一起的木质复合材料。
所以,王洋对于钢弩臂的元祐弩充满着坚定的信心。
继续进行试射,接下来,五把继续保持每天百发的试射,五把每日五十发试射,五把每日三十发,然后看看这些元祐弩的极限是多少。另外,弩坊署可用的弩身和弩机有多少
回大人,弩机有十万发,弩身有一万五千之数
一万五千,嗯,还有剩余的复合弩臂是吧?那些剩余的就先不用拿来组装了,先搁着,白署令,有件事情本官想问一下,这弩坊署的工匠应该也是不少的吧?
大人,弩坊署要比甲坊署还要稍大一些,工匠有一万三千八百九十三人。
岂止是大上一些,我甲坊署工匠不过万人,你这边都快要一万四千了。张署令一脸羡慕地看着白署令道。若是我甲坊署能够再多一些人手的话,元祐甲的产量
王洋笑了笑。张署令,本官询问白署令,就是为了此事。
白署令不禁有些傻眼,看了一眼那同样一脸错愕,惊喜交加的张署令之后,这才朝着王洋道。大人,您是想从我弩坊署调人?
不错,我是想要从你这边调一批人手,之前你不是告诉我,说是你们那边从事于弩臂和弓臂制作之人超过五千之数,另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弩机浇铸的工匠吗?
你留下那些制作弓臂的,然后再从弩臂工匠之中最其最精英出挑者留下,从弩机浇筑的工匠之中也挑选一批,让他们到甲坊署那边去,看看能不能够直接使用钢水浇铸弩机,毕竟铜弩机虽然坚固耐用,而且很耐锈蚀,但是其造价不低吧?
这倒是,一个铜弩机,大约需要耗铜半斤,若是换成钢铁的话白署令顿时眼前一亮,这倒真是个办法。铜这玩意对于大宋而言,绝对是最稀缺的货币金属。
不仅仅是用在货币上,在战争方面也有大量的需求,例如弩机,为了讲究其坚固性和耐腐蚀性,一般都会使用青铜铸造而成。
但是,半斤铜,就相当于是五百钱,而想一想那钢弩臂整个弩臂的造价都不过三百钱,若是这弩机也能够换成钢铁制品的话,元祐弩的成本,又能够减少不少。
犹豫了半晌之后,白署令终于下定了决心。漆作那边可以抽调一千人弩臂作那边下官可以抽调一千五百人,另外就是弩机作那边的话,最多也就只能抽调三百人,毕竟弩机作那边原本的工匠就不是很多。
接近两份千八百人,嗯,足够了王洋砸了砸嘴之后,点了点头。这些工匠虽然都没有制甲的经验,但是好歹都是心灵手巧之辈。
另外就是现如今采取了流水线作业法之后,只需要他们到新岗位上实习上小半天,就完全可以胜任新的工作岗位。
那这样,张署令你这边再按排一条生产线,然后从其他生产线上抽调三百名骨干精英过来,一个带十个,以老带新,争取能够让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熟悉业务。
另外,这是最新的流水作业法,再加上白署令这边所提供的人手,咱们甲坊署的日产元祐甲的数量,至少还能够再提升一个档次。
如今我大宋准备出兵西夏一雪绥德城之耻,而我大宋虎贲若需披坚持锐,全赖二位与诸多工匠们的努力,还请二位能够在此关头,助王某一臂之力。
大人放心,我等定然竭尽全力。
官衙里边忙碌之后,王洋又马不停蹄地窜去苏东坡的府邸去找到了苏学士,直接很干净利落的告诉了苏学士自己的想法。
既然你去寻了陛下,想必也该知晓了,最终这个月月底,你我就要离开京师,时间这么短,来得及吗?苏东坡不禁有些发愁地抚着长须道。
事急从权,还请学士助小子一臂之力。小子已经请陛下到时候下旨赐婚,虽然时间是着急了一些
有了天子加恩,这样一来,倒也不显得过于唐突,行了,老夫就替你跑一遭吧。你且回府去等消息,明日再过来就是,记得多带美酒过来
听到了苏东坡这句话,王洋不由得大喜,有了苏东坡这位老司机这句话,事情几乎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折了。
第485章 被王洋推进火坑的赵佶(第二更)
第485章
王洋出了苏府之后,想了想,干脆与吴七郎一同前往蹴鞠社,果然,赵佶这厮果然就在这里,正带着童贯与梁师成还有高俅与那李氏兄弟二人正在球场之上飞奔。
这哥几个看到王洋难得的出现在了这边,纷纷停下了动作,朝着场边行来。看到这帮子家伙一个二个满头臭汗气喘吁吁的模样。
王洋不禁打趣道。想不到诸位大人为国为民,日日流汗又流泪,着实让王某汗颜尔。
哈哈,流汗是真的,不过流泪可不成。李逾这位未来的大舅哥一脸风骚地把贴在脸上的发丝往后拔去。话说王巫山你这段时间可是忙得都快脚不沾地了,怎么会有闲暇窜到这边来?
自然是想你们这些弟兄们了呗。王洋也不禁有些唏嘘地道,自打春季蹴鞠大赛之后,自己来到这万红蹴鞠社的次数还真是屈指可数。
没办法,谁让自己那么能干,一人身兼数职,还得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创作工作,实在是忙啊
忙得特么的差点连赶在离开京师之前成亲的时间都没有。
我们方才可是说好了的,哪一组输,另外一组请酒,可惜现在,让巫山兄你给打断了李迵这货挤眉弄眼的朝着旁边那哥几个道。
不错,先生,正所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就你来请客如何?得瑟小王子赵佶嬉皮笑脸地道。
这倒是没问题,不光是请你们,凌老大,通知蹴鞠社所有的弟兄们,一柱香之后,一起到上次咱们去的那间酒楼吃酒,王某请客。王洋哈哈一笑,也懒得矫情,径直吩咐道。
很快,整个蹴鞠社内尽是欢呼雀跃之声。赵佶等人顿时一脸的愕然朝着王洋望了过来。
只有那李逾很老司机的嘿嘿嘿笑了几声。看来某人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嘿嘿,多谢舅兄吉言。王洋也不客气,直接一句舅兄过去,这下子,这帮家伙全都恍然过来。
还有我,我呢我呢?李迵这货也直接窜过来凑热闹。
得,二位舅兄,赶紧快去洗洗吧。王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李迵一脸得意之色的朝着远处走去,一面得瑟不已地大笑起来。王巫山居然成了我的妹婿,哈哈哈
你只是堂兄好不好?他才是我的妹婿。李逾看到李迵那副快要得瑟上天的模样,忍不住怼了一句过去。
堂妹婿也是妹婿啊,这有什么,怎么,难道你不觉得有一个今科状元的妹婿很开心吗?
看着这位互怼的堂兄弟,王洋无奈地揉了揉眉心,也罢,由着这帮子家伙得瑟。
万红蹴鞠社自打拿下了春季蹴鞠大赛的冠军之后,这让万彬这位出色的商人越发地意识到了投资蹴鞠社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广告效应。
没有二话的直接就加大了投入,招贤纳勇,以至于原本只有四五十人的万红蹴鞠社已然有了近百员工。
酒楼之内,几乎尽是万红蹴鞠社的社员们呼朋唤友,推杯换盏。而王洋等人则在二楼雅间喝酒吃肉。
听闻了王洋要成亲,自然就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幸好这个消息没有被整个蹴鞠社得知,不然,光是让整个蹴鞠社的人每人一杯,就算是王洋酒量惊人,酒精含量达不到中毒标准,怕也因为摄入太多的水份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而引起水中毒。
饶是只有这帮子老兄弟们轮番进酒,也是把王洋给灌得面色发红。除了王洋准备要成亲的喜事之外,另外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王洋很有可能会离开京师,前往陕西边镇。
大伙那原本开心的笑容不禁消减了几分。先生你这一去,怕是今岁的秋季蹴鞠大赛就赶不上了赵佶不禁有些懊恼地道。
好吧,不愧是大宋王朝最优秀的蹴鞠前锋选手,果然很爱岗很敬业。
从汴梁到陕西边镇得有一千四百多里路,若是随同大军而行的话,怕是至少差不多要花半个月方能赶到。高俅砸了砸嘴,看向王洋的目光不无羡慕地道。
看看自己,现如今,仍旧只能是管理一些杂事,而看看王洋,不但深得天子和太皇太后的信任,短短不过数月,便已经是堂堂的正七品京官了,其升官速度之快,怕是翻遍大宋的历史,没有哪一位状元或者是年轻官员能够快得过他的。
而自己呢,已然二十余岁,眼看就要年近三旬了,却还是一事无成,不禁神色有些黯然。
王洋抿着美酒,亦注意到了那高俅的神色,之前,再来酒楼的途中,王洋倒已经询问过了那李逾的想法。
但是李逾此人更爱诗词歌赋,也很享受再如今的工作,并不愿意挪动,而且他也告诉王洋,咱们哥俩既然有了亲戚关系,你把我推荐到那个位置上去,并不是太妥当,很容易给人留下话柄。
王洋仔细一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最终,把注意力落在了高俅的身上,不过最终,王洋还是决定先询问一下赵佶的意见先。
毕竟高俅是端王府的属官,算得上是赵佶这位端王的臣子,王洋想要让高俅到右校蜀去,这不就相当于是在挖赵佶的墙角吗?
乘着大伙正喝酒吃肉谈天说地不亦乐呼的当口,王洋扯了扯赵佶,二人走到了窗边,王洋这边朝着赵佶小声地嘀咕起来。
不是吧,先生你居然把我推荐到军器监丞的位置上去了?赵佶的表情不由得一变,瞬间有些苦逼起来,自己现如今干的工作多好,既轻松又自在,成天空闲那么多,既可以吟诗作对,又或者找机会溜出来玩蹴鞠。
现在,王洋却一直子把自己推到了火坑,好吧,就算不是火坑,可那也好不到哪儿去,赵佶就好像看到了舒适安逸的官宦生涯正在远离自己而去。
没办法,这也不能怪王某,因为你才是陛下最信得过的人,不是你,陛下不放心把这副重担交给其他人啊。王洋强忍住要翻白眼的冲突,拍了拍赵佶的肩膀,很是语重心长地道。
这家伙果然不愧是历史上的昏君,干啥都能干出成绩,就是不能当君王。虽然因为自己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偏差,但是,赵佶这家伙到底是不是也由内而外的发生了变化,没有人知道。
第486章 遇上大事就该迎男而上嘛(第一更)
第486章
所以,王洋推荐他,其实是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希望看一看这家伙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是不是能干实事,做实事。其次的目的,才是因为他是当今天子的亲弟弟,既年轻而且又很愿意服从于少年天子的意志。
而且还跟自己的关系极好,不管怎么样,至少还应该能够萧规曹随,不至于像其他人一般会乱来。
若是那些旧党官员被安插到了这个位置上,不消说,肯定会想法设法中饱私囊,这还算好的,王洋最担心的是,那些老油条说不定会为了让自己再也回不到京师,而故意做一些小动作。
例如让元祐甲或者是元祐弩出现一些缺陷,再对自己大加攻讦,要求要恢复过去的神臂弩,让他们能够继续从中以饱自己的私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