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王洋揉着有些发酸的腿,实在是想不明白这货怎么会对这些东西有那么大的兴趣,几乎每个库房他都要去钻一圈这才罢休,不然哪需要绕那么久的时间。
你真的想要见识?其实我这里倒是有个好点子,只是我现如今需要前往陕西边镇,怕是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回来,这个点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不过贤弟你既然有兴致,倒不妨试一试。
什么好点子,先生你赶紧说说。赵佶顿时眼前一亮凑了过来。
你知道滑轮组吗?王洋朝着赵佶笑眯眯地问道。
滑轮组?那是什么鬼。赵佶的表情顿时变得十分迷茫地摇了摇头。滑轮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组了。
我给你看一件小东西王洋站起了身来,走到了不远处的一个立柜前打开之后,从里边取出了一个盒子拿到了案几之上搁下。
这些,这些小轱辘就是滑轮不成?赵佶有些愣神地看着王洋从里边拿出了两大两小四个圆形的钢铸体。
它们不是轱辘,它们的名字就叫滑轮,至于它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个试验,你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用途了。
第489章 不是戏法也不是妖法,而是科学(第二更)
第489章
你能够提起起多重的重物?王洋朝着那赵佶问道。
赵佶想了想之后,翘起了一根手指头。一百斤没有问题,若是再多的话,怕就得吃力了。
那就行了,七郎,你领两个人,去取三百斤重的钢锭过来,另外顺便去拿杆大秤过来。王洋朝着那吴七郎吩咐道。
赵佶一脸懵逼地看着王洋,实在不明白这位老司机想要搞什么鬼,赶紧大声的声明道。三百斤?先生你这是要干嘛,小弟就算是用了吃奶的劲也最多能够提起一百五十斤的重物,再多可就真不行了。
嘿嘿,你着什么急,难不成我还能把那三百斤都压你身上?到时候你就知道这滑轮组的妙用了。现在,请恕我先暂时保密。
不大会的功夫,吴七郎等人顶着一头的臭汗,各自担着一百斤的钢锭来到了王洋的办公室处。
另外还拿来了王洋所需要的大铁勾与大秤。王洋先是让那吴七郎站到了案几之上,将那个铁勾死死地钉在那根结实的横梁之上,然后将一个大滑轮挂到了上面之后,又拿来了麻绳,然后开始穿过滑轮
赵佶可谓是一头雾水,可问题是王洋就是不告诉他,只是让他等着看结果。直到将所有的滑轮搞定之后,然后在最下面的那滑轮勾子上挂上了一个用来装钢锭的坚固竹筐。
三百斤钢锭,虽然很沉重,但是,其体积却不是很大,那个坚固的竹筐装进了三百斤钢锭之后,甚至还有空余。
王洋这边朝着那赵佶歪了歪脑袋。怎么样,先去试一试,那竹筐的重量够不够三百斤。
我?赵佶指了指自己的鼻尖,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王洋,表情简直就像是刚吡了狗似的。
殿下,只是让你去试一试,又没说非要让你拿起来。王洋笑眯眯地鼓励道。
赵佶最终只能硬着头皮上前,然后站在了竹筐前开始使劲,好吧,赵佶的小脸都涨红得跟那猴子屁股似的,可愣是没有办法将那竹筐给提起来。
不行了,实在是不行了,三百斤,肯定有三百斤重,这绝对没有疑问。连试了好几下之后就显得有些气喘吁吁的赵佶退了回来扶着案几直喘气。
那殿下您再来试着拉一拉这根绳子,看看你能不能把那三百斤重的钢锭给提起来。王洋脸上的笑容仍旧显得那样的神秘。
还玩?不行不行,先生我真是提不起来。赵佶差点就想翻着白眼晕过去。
殿下,你一定行的,就像我这样,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你看,多简单,多轻松,就这么上上下下的。王洋继续保持着神秘的笑容,然后开始拉动了绳索。
然后,赵佶就看到,王洋这货居然只是单手,拉动着那根通过了滑轮组的绳索。而那装着三百斤重钢锭的竹筐,居然就那么轻若无物的上上下下。
看得赵佶的眼珠子都瞪成了长安的大雁塔。你,你会变戏法?
你来试一试,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戏法,来吧殿下,你可以做到的。王洋朝着赵佶招了招手。
这一次赵佶再不客气,大步地窜到了王洋的跟前,接过了那条绳索,拉起,然后就看到了那一筐刚才差点让自己屎都憋出来,却偏偏提不到分毫的竹筐,仿佛变得只有几十斤的重量。
稍稍一用力,就可以看到那三百斤重的竹筐就渐渐的离开了地面被自己提了起来。赵佶一脸懵逼地一松手。哐的一声闷响,竹筐狠狠地砸在了地板上,把室内的三人都给吓了一跳。
赵佶不好意思的赶紧连声道歉,然后不信邪地过去又拿手提那竹筐,竹筐仍旧是毫不动摇。可是当他再一次拉到绳索,那竹筐又再一次的离地而起。
这,这难道不是戏法而是妖法?!赵佶感觉已经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特么的,自己居然也会妖法了不成?
错,这既不是戏法也不是妖法,而是物理。王洋缓缓地摇了摇头之后,表情十分严肃地翘起了食指,无比凝重地说道。
物理又是什么鬼?赵佶满脸迷茫地看着王洋,越发地觉得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仿佛身后边都有光环在闪烁。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王洋很老司机地解释道。
就像当年刚刚上初中接触到物理学时,那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一般严谨。而这滑轮组,就是物理学里的一种实用性的体验。
滑轮组是由多个动滑轮定滑轮组装而成的一种简单机械,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的省力多少由绳子股数决定,其机械效率则由被拉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及摩擦等决定。
看到那赵佶仍旧是一脸迷茫的模样,王洋不禁幽幽地轻叹了一声,然后走到了一旁边,拿出了一本书,走到了赵佶的跟前递给了他。
《墨经?这东西,跟这物理有关系吗?
你自己看看吧,这《墨经里边,就有着关于滑轮的记载,而王某亦是从中获得了灵感的来源,复制出来墨子他们当时所使用的这种滑轮。
公元前三百八十八年,墨墨翟(人称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著作《墨经中就有关于滑轮的记载。
并且在里边详细地记载了,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是变形的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中心轴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是变形的不等臂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实际中常把一定数量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滑轮组。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很多的科学经籍都被渐渐地没于尘埃之中,因为这里是军器监,与百工有关系,所以这里才会出现这样的书籍。
第490章 祝你抓那小梁后给陛下端茶送水(第一更)
第490章
王洋闲得蛋疼的时候就拿这样的书籍来消磨时光,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边发现很多后世仍旧在广泛使用的物理知识与物理技术。
而王洋询问了整个军器监的人,这些家伙们居然对这种东西似乎都没什么兴趣,认为这些东西既跟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让王洋的内心十分的愤慨,同时也考虑到了大宋的军器制作,其实真的很需要这东西,更重要的是,后世的弓弩,可都是大量的使用了滑轮组的。
所以王洋自打升起了这个念头之后,就让人先打造了一副滑轮组,但是结果还没来得及开始搞发明创造,自己就要离开了。
而赵佶的出现,倒让王洋觉得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所以决定拿出来诱惑赵佶,现在看到这货两眼都在冒星星的模样,果然这货对于这些新奇玩意真的很有兴趣。
想不到古代的先贤居然就已经发明了这样神奇的物件,这,这实在是太让人敬佩了。赵佶看罢那一截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描写之后,也不禁感慨万千地道。
王洋吐了一口胸中浊气之后缓缓地道。你想,我大宋的床弩,一次拉动,需要九牛之力,而若是有了适合的滑轮组之后,怕是一头牛都可以替那床弩上弦
对啊!赵佶的眼睛已经从放光,都快要变成放绿光了,下意识地又拉了拉那根绳索。对了先生,那还能不能让这东西便得更轻呢?
当然可以,因为滑轮组的省力多少由绳子股数决定,其机械效率则由被拉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及摩擦等决定。王洋点了点头答道。
也就是说,当有十股绳子的时候,那么,你想要拉起这三百斤的重量,就只需要耗费三十斤的力气。
不过,绳子的股数,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毕竟绳索越多,你需要拉动的距离就越长
先生,那什么我还是不太明白,要不你给我从头讲起好不好?赵佶看着王洋眼巴巴地道。我真的很想知道这里边的原理。
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好好说一说吧,首先,咱们从最基本的东西说起王洋倒没有想到赵佶会如此爱好学习,无奈之下,也只能硬起了头皮当起了一回物理老师。
还好他的物理知识总算是没有交还给老师,而赵佶这家伙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的确脑子够活,能够举一反三。
甚至王洋给他写下的那些物理公式,他都很快便能够活学活用。这着实让王洋暗暗砸舌,这位赵佶要是被扔到后世去,绝对是一位典型的学霸级人材。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原来道理居然如此的简单,只要通过这个公式,就很容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结果。赵佶在理解了那些公式之后,很快便能够独立地测算出结果。
然后,为了证明他的结果没有问题,甚至还亲自动手,在王洋的指点之下,亲自动手改动了那滑轮组绳索的股数,果然,通过了绳索股数的变化。
使用的力量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而拉动的绳索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赵佶一脸崇拜地再一次朝着王洋深深地一礼。古人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先生所教的这些东西,着实让孤,就好像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不必如此,这些知识,其实也是来自于古代的先贤们,我只不过是稍作了一些整理归纳罢了。王洋很装逼的谦虚道。
但是怕是只有先生您,才会注意到这些东西与现实的结合,若非是您,这些古人的知识,又怎么可能会得以重见天日。赵佶继续满脸崇拜地道。
看他那副亮晶晶的崇拜目光,就差跪下叫爸爸了,身为未婚少年,王洋当然不会允许他这么做,重要的是王洋很担心那样的话,刚死了还不到十年的神宗皇帝的棺材板很有可能会压不住。
而王洋安抚了这位激动得过于嗨皮的端王殿下之后,开始跟他说起了自己的想法与理念,而赵佶听得极其认真,甚至干脆就拿出了纸笔,将王洋之言都详详细细地记录在纸面上。
王洋所说的大部份都是关于滑轮组与弓弩结合的相关理念和构想,一直说到了华灯初上,而赵佶拿他亲手记录的笔记交给王洋审阅过之后,赵佶这才一脸难舍地揣着这份笔记一起离开了军器监。
这才离开了办公室,就看到了办公室外,已然是一身绿色官服的那高俅与李逾正在那里跟吴七郎一起吹牛打屁。
你们什么时候过来的?赵佶抬起了脑袋看了一眼天色,唯有今天,他觉得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边畅游,真有一种不愿意上岸的感觉。
都来了快有半个时辰了,不过老吴说你们在里边研究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就没有进去打扰你们,特地在这里等着呢。李逾朝着这边一笑解释道。
对了清俊兄呢,他怎么没来?
那家伙自下午就窜到苏学士府上去了,至今未归呢李逾很是无奈地说道。
他还真的想去边镇啊。王洋不由得翻了一个白眼,得,正所谓天下要雨娘要嫁人,由着他自个呗。
一票人又窜到了酒楼里边吃吃喝喝,而赵佶这位得瑟小王子便讲述起了今日给王洋颁发圣旨之时的场景。
先生您还不知道吧,这一次给你升官,满朝文武大臣几乎就没有谁站出来反对的,看样子,他们只是希望你能够离开汴梁,离开朝堂就好。
他们这么做,最多也就只能是逞一时之快罢了,先生如此年轻,而且还这样的功勋卓著,若是到了边镇,再立上一些功劳。到了那时候再回朝堂,怕是他们肯定会后悔今日的举动。老谋深算的高俅心情极好,所以话也多了起来。
赵佶这货又第一时间跳了起来,举起酒杯大声叫嚷道。不错,我等就提前预祝先生马功成功,在那陕西边镇建功立业,争取能够大败西夏宵小,就算是抓不到那西夏国主,好歹也把他老娘那个背弃我大宋的老太婆给抓回来献俘。
对对对,就是要这么干,咱们祝贺贤弟你抓到那小梁后,得胜归来,让那小梁后给陛下端茶送水而贤弟你定能拜将封侯。
王洋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帮子损友的祝福,特么的几十万人里边去抓个小梁后,你们还真把我王大官人当成无所不能,内裤外穿的超人不成?
第491章 卖良为贱者,其刑当绞(第二更)
第491章
而王洋这才回到了府中,此刻这才刚刚下了马车,就听到了一声惊喜的欢叫声,然后,一个比过往显得更加的敏捷和迅速的身影一下子就从那台阶之上跃了下来。
吓得王洋赶紧下意识地抬起了双手,这才接住了李师师这傻丫头。你这丫头,小心别到时候撞到车子上,撞傻了怎么吧?
师师就算是撞傻了,主人你也会养师师的是吧?李师师抬起了头来,王洋这才看到了异样,李师师的两只眼睛竟然肿得跟桃子似的。
师师你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我,主人帮你报仇。王洋心里边顿时腾起了一股子炽热的怒意,轻轻地扶着李师师让她站直之后,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生怕吓着她。
主人,没有人欺负我,真的
是没有人欺负师师,只不过,开封县县令大人为了师师妹妹的事情,亲自过来了,现在人正在里边等候王家哥哥哥您呢。
是为了你家里的事情是吗?王洋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朝着李师师望过去,李师师甜甜一笑,一个劲地在那里点头,可是那泪水又止不住地留了下来。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去。王洋紧了紧牵着李师师的大手,大步地朝着宅院内走去,就看到了那正站在阶前朝着这边张望过来的开封县县令,之前可是打过了几次交道的。
下官开封县县令胡某见过状元公,深夜造访,实在是不好意思,只是,李家小娘子的事情,上峰有令,越早处置完毕越好,所以下官只能冒昧来访,还请状元公勿怪才是。
无妨,快快有请王洋这才松开了牵着李师师的手还了一礼,与这位胡县令一同进入到了客厅之中。
很快,这位胡县令便径直单刀直入地说明了情况,意思就是,经查验,开封县户房的一名小吏收受了那已经过世的李寅继室岑氏的贿赂,把李师师给发卖给了人贩胡婆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