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那岑氏非但没有让胡婆子掏钱,甚至还悄悄地给胡婆子塞了五十贯钱,本意是想让胡婆子把李师师贩到外地去,可谁曾料想得到。
那胡婆子一开始倒是拍着胸口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却贪图京师便利,再说了,像李师师这样的小姑娘,不在京师汴梁这样的繁华之地出售,难道还要拿去那些偏僻之地去卖不成?
这太不符合商业规律,于是这位胡婆子就决定在汴梁将李师师给卖掉,结果就是遇上了王洋。
这是那个人贩胡婆子签字画押的证词以及户部吏员认罪的证词,还有那岑氏签字画押的证词。那岺氏将李家小娘子买给了胡婆子之后,第二个月,就改嫁给了一个姓王的商户,不过经本县着人仔细查访,确认那姓王的商户与李家小娘子的家世无涉,而那李寅也的确是因病过世
胡县令拿出了两份签字画押的证词,恭敬地递到了王洋的跟前。而王洋道了声谢之后接过开始仔细地研读起来。
看着摘去了官帽,但是一身官服未解,高大健硕的王洋坐在对面仔细地研读着那些证词,胡县令不禁有些感慨万千,去岁之时,王洋这家伙才只是一个初露头角少年才子,只不过是跟那些权贵结交罢了。
可是这才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却已然是堂堂的正五品开国子爵,如今其寄禄官已然加至正六品的奉直郎,而其职官已然是从六品的军器监少监,听说其这一趟前往陕西,更是成为了位卑权重的文官监军。
昔日的升斗小民,短短不到一年,已然成为了正五品开国子爵,这样的升官发财速度,怕是绝对是大宋开国以来首屈一指的。
这样的人物,自然也就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开封县县令可以得罪得起的。而自打那天有宦官赶到了开封县,找到了自己,着令开封县查明那李师师的身世来历之时,还特地泄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这位李师师现如今可就是王洋这位天子和太皇太后身前的大红人的侍婢。
而这事情已经都捅到了太皇太后和天子那里去了,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胡县令的冷汗直接就下来了。直接就开始连夜开始着手查办。
足足忙了一天多的时间,抓人,审问,一直到拿到所有相关证言证词,仅仅只花了一天多的功夫,就绝对是胡县令担任这开封县县令以来,查办案件最快的一次。
而且还为了示好于王洋,特么亲自窜上门来禀报这个好消息,现在看起来,似乎自己还真是做对了。
多谢胡县令能够还师师一个清白,王某代她谢过胡大人了王洋看罢这些证言证词,抬起了头来感慨地道。李师师早已经伏在了柳依依的怀里边哭成了泪人,被柳依依连哄带劝的扶着离开了客厅。
不敢当,下官可万万担不起,说起来,李小娘子的遭遇,还是因为本县管束不严,以致发生了这等人伦惨剧,那李小娘子若非是遇上了王大人您,怕是其命运
现如今,胡婆子岑氏以及那名书吏都押在了本县大牢之中,下官此番前来,一来是为了禀报大人此案已经水落石出,还有就是将李小娘子的良籍身份送过来,另外玉是想要听一听大人觉得应当如何处置此三人?
王洋眼皮轻抬,看向胡县令,而胡县令陪着笑脸,讨好地看着王洋,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依胡大人之见,按宋律,此三人应当如何查办?王洋想了想之后,斟酌着问道。
按律,略卖良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
由此,人贩胡婆子罚没贩李小娘子所得,予李小娘子以作赔偿,其刑当绞;吏员王某当去职,罚钱十万予李小娘子以作赔偿,其行流三千里;至于李寅继室岑某,因已有身孕,故当减等,不过李寅之染坊房产皆予李小娘子以作赔偿
不知大人觉得这样的处置可还满意?说到了这胡县令眼巴巴地看着王洋,这已经是他所能够想得到的在规则内办得最仗义的一起案件了。
王洋不置可否地朝着胡县令说了一声报歉,让他稍等,这才便转身走了出去,果然,柳依依搀扶着那李师师二人就守在门外。
第492章 这货怎么又出现在朝堂上了?(第一更)
第492章
看到了李师师那副梨花带雨的可怜模样,王洋轻叹了一声之后温言问道。师师,你想怎么样,告诉主人,我一定会替你好好出这口气。
谢谢主人,能够洗脱我的冤屈,能够让那些坏人受惩罚,师师就已经很满足了。李师师绽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道。
那岑氏嫁给先父,也不过是贪我父亲的财物罢了,而今,那些财物都已经拿回来了,师师就再没什么遗憾了。
好,那就这么办吧。不过师师你可不许再哭了,这可是喜事才对,眼都肿得快看不清人了,那可如何是好?
哦,人家只是开心嘛,太开心也会流眼泪的李师师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缩了缩脖子把脑袋给拱进了柳依依的怀中闷声闷气地道。
王洋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柳依依轻抚着李师师的背部,朝着王洋抬了抬下颔。王家哥哥你快进去吧,师师妹妹有我陪着呢
嗯,也好,那我先进去了。王洋朝着柳依依点了点头,这才转身回到了厅中,看到那一脸忐忑的胡县令,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对方。
胡县令总算是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拍着胸脯向王洋保证,最短两天,最长三日,一定就会把案子完结,把该交予李师师的赔偿都交到李小娘子的手中。
这才起身告辞而去,王洋则代李师师谢过了这位十分热心的胡县令,亲自将其送到了大门之外,这才返回了宅院,对那李师师好一番抚慰,总算是让她平复了心情。
但是主人,师师还是想跟你在一起,不想和你分开,好不好?睁着那双红肿的眼眸,李师师的模样越发地显得可怜兮兮。
当然好了,我自然是求之不得,我也不希望你会因此而离开。虽然年纪小了点,而且还那么瘦
主人,你不许这么说我,人家现在小,可是以后会长大的,唔其实哪里都会大的说到了这,李师师可不止是眼睛红了,就连俏脸和脖子都红的快连成一片了都。
登徒子,人家师师还那么小,你就这么调戏。柳依依仍不住伸手轻轻地戳了王洋的腰眼,轻嗔薄怒的风情,就连那城墙都遮挡不住。
王洋嘿嘿嘿地笑着,此刻觉得自己的心情无比的舒畅。另外还有一桩好消息,不过天子既然还没有颁丰圣旨,那就暂且先把这个消息留到天子颁旨之后。
清晨,王洋早锻炼完毕之后,洗漱了一番换上了那一身依旧显得十分崭新的官服,然后跟柳依依与李师师这一大一小两位美人儿挥手道别,这便登车而去。
而当车停在了宫门之外后,王洋这一身绿色官服的从车上跳了下来,顿时吸引了不少还没有进入宫门的文武大臣的目光朝着这边投来。
这小子怎么又在这里出现了,难道又想要搞事情?朱光庭正好就在不远处,看到了王洋之后,原本呼吸着清新的早晨空气而显得有些愉悦的心情瞬间就变得很不美丽。
难道他又搞出了什么元祐物件来了?旁边,一位旧党大佬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小声地嘀咕道。
这小子一出现,为什么我总感觉总没有好事。另外一位旧党大佬忍不住摇了摇头,难道今天又要掀起什么风波,然后大家又要被这个小年轻啪啪啪的打脸不成?
王巫山,你今日怎么过来了?而苏东坡此刻也看到了王洋,不禁笑呵呆地吆喝起来。
王洋赶紧快步走了过来,朝着苏东坡深施了一礼。见过学士,昨日陛下吩咐,说是让小子今日早朝过来听宣的
看样子,应该是有什么好事吧?你小子圣恩之隆,就算是老夫也深感妒忌啊,哈哈格非,你站那边干嘛,看看这谁过来了?苏东坡目光一扫,看到了不远处正在跟人不知道叽歪啥的李格非,便大声唤道。
老师,咦,巫山你怎么也来了?李格非也凑了过来,三个人一起凑在一块没说几句,宫门已然打开。
王洋朝着这二位告了个罪,退回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开始鱼贯而入。
而来到了那宣德殿外之后,王洋便停下了脚步,毕竟自己是来听宣的,不是站班议事的。不过赵煦倒也十分的体谅王洋,特地把那小马公公给派了出来跟他蹲一块吹牛打屁。
等着里边商量着朝政大事,足足过去了半个多时辰,终于等到了传诏王洋入殿。
微臣王洋,见过陛下,见过娘娘王洋撩起官袍前襟大步进入了殿中行礼之后,迎着那数十道目光站得笔直。
小王卿家,哀家与陛下也已经派出了不少的前往各地查巡,至今仍旧未能寻到你的家人故里。
而今,我大宋受那西夏挑衅,不得已要出兵征讨,而你也须随军出征
太皇太后犹如拉家常似的说了一大堆,但是话里话外,点出了王洋至今仍旧是孤身一人,又详细地询问了王洋自打出现在汴梁开始以来的生活。
着重的询问了一番那柳依依与李师师,听得那李格非的表情都显得有些揣揣不安起来,心说太皇太后这是搞什么鬼?自己闺女呢?自己心爱的闺女呢?
还好,很快太皇太后又问到了李清照这位大宋第一才女,王洋心领神会同样是一阵好夸奖。唔未来岳父就蹲旁边,自己要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还不如拿块豆腐把自己撞死得了。
娘娘这到底是要搞什么?又想着要给这小子加官进爵,难道是想要给那三位帮助这小子的女子赏赐?
谁知道,好好看着吧,我总觉得事情不简单。一位老司机摸着下巴说道。
陛下,小王卿家如此年轻,就这么为了我大宋如此兢兢业业,建立了这么多的功勋。而今又要因为西夏犯我大宋疆域而远赴那边塞,哀家觉得,咱们是不是应该
皇祖母说的极是,孙儿也是这样的想法,王巫山,既然那三位良家女子,都对你如此有情有义,那朕和我皇祖母,就替你拿一出主意你看可好?
天子与那太皇太后很有默契地一番表演之后,很快,便由一名宦官站了出来,拿出了早已经写就的圣旨宣读起来。
第493章 你特么还能给脸不要脸吗?(第二更)
第493章
开国县子朝奉郎军器监少监王洋节操素励,才德誉满汴梁,清约闻达朝野,经明行修,忠正廉隅,功勋卓著,近弱冠之龄无有妻室
意思就是,王洋这位老司机一表人材,气宇轩昂,而且才华高绝,重要的是忠诚于大宋,并且还为大宋立下了无数的功劳,而今,已经都快要二十岁了,却还没有媳妇,这太不科学了。
再加上王洋因为失忆,而不知父母籍贯,但是都已经到了这样的年岁,再不成亲,那就是违法,怎么办?总不能让一位功臣犯下这样的错误吧。这让皇帝陛下与太皇太后都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决定替王洋作主。
而朝庭大臣之中,李格非之女李清照乃是大宋少有的才女,行端仪雅,礼教克娴,盖李氏诗书传家,执钗亦钟灵毓秀有咏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闺。
故此,天子与太皇太后决定为王洋作主,认为二人乃是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李氏授五品诰命夫人,赐册赐服,垂记章典。
另外,有民女柳氏,对王洋这位老司机有救命之恩,在王洋最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给予了他许多的帮助,并且默默地关心着王洋的工作与生活。
这是赐婚吗?那柳氏和那另外一个李氏这又是什么鬼?这,这不合祖制啊。赐婚是赐婚,封媵根本就不需要出现在圣旨上那些官员们顿时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能怎么办?你觉得这样的事情,难道还能跳出去反对不成?
唉,想不到太皇太后和陛下对他恩隆如此,幸好这小子快要远离汴梁了
就是,咱们也就别瞎掺合了,反正那是他王巫山的家事。你们看那边,李学正的表情似乎不太高兴的样子。
废话,哪怕是天子赐了婚,可是直接连媵都直接纳了俩,你要是李清照的老子,你能高兴?
若能够有王巫山这样的才俊做女婿,倒也咳咳
这个时候,圣旨的宣读总算是接近了尾声,总之你王洋一定要记住,给你赐了婚,连媵都给你配备上了,望你一定要兢兢业业,呕心泣血为国为民才是,千万不要辜负了陛下和太皇太后的美意。
格非你怎么这副表情,难道不高兴吗?得此良婿,若是老夫,开心还来不及呢。苏东坡这货看到了身边的李格非那副古怪的表情,忍不住拿肩膀轻轻撞了撞他低声问道。
李格非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陛下这份圣旨,学生怎么听着觉得那么儿戏,赐婚就赐婚,怎么连妾都一并给那什么了
足见你这位好女婿在陛下和太皇太后的眼中份量之重,连样一份略显得出格的圣旨都颁了下来。啧啧啧朝庭有多少年,没有给臣子赐下府邸了,你家女婿,这才几品,就能够获得一幢三进的宅院,老夫都觉得羡慕啊苏东坡呵呵一笑解释道。
话说回来,现在格非你应该头疼的是,该怎么替你家那掌上明珠准备什么样的丰厚嫁妆喽
老师你能不能正经一点?一想到这事,李格非也不禁有些头大,自己就这么一个闺女,嫁人自然不能过于寒酸,不禁又暗暗庆幸,幸好自己就这么一个闺女,要是再多有几个闺女,就按着大宋现如今厚嫁闺女的习俗,怕是自己非得连官袍都得当了不可。
为师这只是在提醒你罢了苏东坡这货嘿嘿嘿地坏笑着又悄悄地挪回了自己的位置站定。
而王洋此刻则是满脸感激与感动地拜伏于地,感谢天子与太皇太后的隆恩。而李格非也站了出来,作为李清照的老爹向天子与太皇太后表达了感谢。
不过,因为现如今到月末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哪怕是再简单的婚事,也不可能草草而就,另外就是天子加恩,赐给了王洋一座三进的府邸为成家之用,亦需要装修整理。
所以,王洋之前认为的特事特办又变成了遥遥无期
小王卿家李卿,正所谓事急从权,今小王卿家需要前往边关赴任,所以,哀家觉得先让他们把亲事给先订下来,待那王洋从边镇归来,再行嫁娶大礼,二位以为如何?太皇太后很是温婉慈祥地建议道。
还能怎么样,王洋本想说自己买下的宅院已经搞定,立马可以娶媳妇进家,唔怕是这么跳出来说的话,是不是显得太急色太羞耻了点。
王洋虽然脸皮厚,但并不代表他不要脸面,重要的是天子和太皇太后难得的给臣下赐下了一幢大宅院给你作新房,你特么的难道还能给脸不要脸吗?
最终王洋只得看了一眼李格非之后答道。微臣现如今乃是晚辈,一切听凭学正作主
你现如今应该改名叫岳父了,还学正,该罚请酒。苏东坡这老家伙唯恐天下不乱地起哄道,一票蜀党都顿时轻笑了起来。
王洋赶紧改口。对对对,是小婿失言了,一切听凭岳父作主。
李格非看着王洋那副窘样,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一切由陛下和娘娘作主便是。
等到了宣布散朝之后,一票蜀党,以及一些中立的大臣们,当然还有因为王洋大量的武器发明创造,对于王洋相当有好感的武臣们纷纷过来道贺不已。
王洋则扮出了一副谦虚恭敬的模样一一还礼不已,而李格非在诸人的恭贺声中,脸上的笑容倒是又多了几分。
至于那些旧党其他派系人士,因为与蜀党不和,与王洋更是算得上生死仇敌,所以根本不沾边,简直泾渭分明得厉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