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这样的情况,不是可能会出现,而是一定会出现。不过,赵佶就不一样,首先,他对自己充满了崇拜之情,是自己的超级铁粉,肯定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干这样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端王殿下,少年天子最信任的亲弟弟这层身份,那些旧党大佬们哪怕是现在把持了朝政,但是也绝对也没有那种能够威逼得堂堂亲王屈从于他们淫威,让他们在军器监的甲坊署和弩坊署胡作非为的能力。
所以,此事,很有殿下您,方才能够让王某放心,亦能够让陛下放心。王洋十分恳切地总结道。
听到了这,一开始就面露难色的赵佶沉吟半天,看到了王洋这位偶像那一脸殷切的期盼,一咬牙,心一横,重重地点了点头。既然是先生之托,官家信任,那我便接下来,只是,万一做不好,岂不是会误了军国大事?
殿不不必担心,真正要做事情的,其实是下面的署令吏员工匠等人,而殿下您所需要的,就只是掌控全局,不要让外人干扰到那军器监甲坊署与弩坊署的运作
赵佶想了想,不禁松了一口气。这倒是没问题,先生只管放心,孤一定不会让你和官家失望的。
多谢殿下援手,对了,其实我这里,倒是还有一个难题王洋眼珠子鬼鬼崇崇一转之后,脸上的喜色又再一次变成了烦忧。
先生还有什么难题?该不会又是让小弟我又去背负什么重责吧?听得此言,赵佶的表情瞬间变得比王洋还要苦逼,看得王洋差点想打人。
你特么好歹也是一位堂堂王爷,遇上大事非但不知道迎男而上,呃呸呸,是迎难而上,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殿下你能够替我担下那军器监的重担,我已经很欣慰了,哪还能够劳烦你,我只是在烦恼另外一个职务,应该举荐何人
哪个职位?赵佶下意识地问了一句道。
将作监右校署令,莫要忘记了,那才是之前王某的本职工作。王洋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道。之前我还希望能够干这份工作干到将整个开封汴梁的匽厕沟渠改造工作都干完再收手,可是眼下看来来,唉
你没有去找清芳兄?赵佶这家伙的眼珠子陡然一亮,一副很兴致勃勃到近乎于兴灾乐祸的模样凑到了王洋的身边小声地问道。清芳兄我就觉得很适合,不可先生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看着这位损人不利已,或者是准备要五十步笑百步的憨货,王洋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果然三观不正是个大问题。
之前我倒也是这么考虑的,不过殿下你可不要忘记了,我很快就会成为清芒兄的妹婿。若是举荐了他到这个位置上
赵佶的眼中明显的很失望,但是他也不得不点了点头。这倒也是,那些旧党官员一个二个盯着先生你一言一行的样子,都快赶上咱们蹴鞠赛场上的盯人中卫了。这要是有点什么问题,很有可能他们就会不停的攻讦
所以,他们弟兄二人,王某是没有办法举荐,而殿下你再如今也是重担在身了,唉
王洋的演技果然不是盖的,至少赵佶真的相信了,然后这货目光一扫,落在了那高俅的身上之后,顿时两眼一亮,一拍自己的前额,洋洋得意地笑了起来。先生,你怎么忘记了,还有一人啊。
你是说,高修德?可他是你的属官,我若是举荐了他,那殿下你
我当然同意啦,他为人做事都很机灵,重要的是,他其实也一直很想要为朝庭效命,只是没有找着适合的机会罢了。而这右校署令就是京官,反正到时候,咱们兄弟几个还能够一起在蹴鞠场上叱诧风云就好
听了赵佶这话,王洋只能够心服口服地冲这货翘起了在拇指,不得不服。这家伙所考虑的不是怎么精忠报国,而是怎么才能够更方便的吃喝玩乐。
然后赵佶就忍不住朝着梁师成打一个手势,让他把那高俅给叫了过来。高俅一脸不明所以地来到了赵佶跟前一礼。这个时候,赵佶清了清嗓子笑眯眯地道。修德,之前你不是一直告诉孤,你想要做些事情吗?
今日可是有机会了,只是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到将作监右校署去?
将作监右校署?高俅微微一愣,看到王洋那副似笑非笑地表情,瞬间就回过了神来。
不错,修德兄想必也知道,王某怕是不久之后就要离开京师前往边镇而去,可是,之前的那些重担,我又放心不下,现如今我已经拜托殿下接下了军器监甲坊署和弩坊署的重担。
但是,将作监右校署令一直没有一个适合的人选,倒是殿下极力的推荐了修德兄你。所以现在,就是想要问一问你的意见。
高俅不由得大喜,不过,看到跟前的赵佶,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按捺住了内心的澎湃情绪,恭敬地朝着赵佶一礼。多谢殿下抬爱,多谢巫山先生看中,只是,殿下您这边
你若是愿意就去吧,这边商务印书馆的事情,到时候孤可以委给梁师成童贯他们,反正现如今孤也是有官职的人,天天需要到衙门去公干,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左右。
第487章 环庆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第二更)
第487章
听得赵佶此言,唤了高俅过来的梁师成顿时两眼一亮,与那童贯都不禁面露喜色,然后,两个那满满殷切与期盼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高俅的身上。
看到了那两双都快要发绿的眼珠子,还有那两张激动得都快要变得狰狞的表情,饶是高俅这样的老司机也忍不住觉得脊梁发寒。
既然殿下这么信任,而先生您有这么看得起,那俅定当竭尽全力,定不教殿下和先生失望。
快快起来,不必如此,王某一直视修德兄为友,你若是也把我当成朋友就切莫如此。
对对,以后你虽然不是孤的属臣,但我们仍旧可以同殿为臣,何况这右校署就在汴梁,等到了秋季蹴鞠大赛的时候,你可也不许拿什么公务烦忙来作挡箭牌哦。赵佶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赶紧申明了一句道。
殿下您的吩咐,小臣岂有不从命的道理。高俅喜笑颜开地道。
这个时候,梁师成与那童贯都赶紧挤了过来恭喜高俅,很快,高俅就成为了这帮子损友的攻击目标,奈何高俅的酒量不如王洋,一轮下来,就已经目光呆滞了,一干损友这才悻悻罢休。
妹夫,你们这次要去陕西边镇,能不能也捎上我一个,让我也去看看热闹啥的赵迵这家伙打量着这帮子家伙,也不禁心痒难耐地朝着王洋贼笑道。
休得胡闹,就你小子,上次不是说一定要考中进士才入仕的吗?李逾的眉头一紧,顿声喝道。
李迵翻了一个白眼,无可奈何地道。。当文臣有什么意思,我若入仕,就是想要像妹夫一般,能够到边塞之地去,好好的见识见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你想入武职,你觉得伯父会同意吗?李逾很头疼地道。李迵这家伙的性情太过跳脱,父亲让他去太学他也不愿意,让他去科举这货也不愿意,一心只希望着能够成为像韩琦范仲淹那样文采风流的儒将。
李迵猛灌下了一大口酒,神情很是苦逼地道。问题是,我不是考什么进士的料。倒是那些兵书杂科,我倒是信手拈来。何况,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才是我的梦想。
赵佶目光扫了一圈这里的人,除了凌老大这位原汴梁著名球星,以及自己身边的两名宦官之外,似乎就只有他赵迵一人无官无职了。
总算慢慢地从方才那一波攻击之中恢复过来的高俅拿湿毛巾狠狠地擦了擦自己的额头之后想了想。若是贤弟你真的想要入武职,其实倒也不难,不要忘记了,被任命为陕西防御安抚使的是谁
只要你能够说动了苏学士,先在他的身边呆着,以现如今苏学士之权势,难道还不能保举你一官半职?
咦,这个办法好。李迵愣了半天之后,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之上,然后推开了雅间的房门,说是要去苏府拜访苏学士。
最终被王洋等人给拖了回来,丫的喝得跟条死狗似的,你这是去救人还是准备去蹭床?
真的想要那什么,先跟你自家老爹和叔父通个气,再去寻苏学士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好说歹说总算是把这货给劝住,至于李迵酒醒之后会不会照大伙的谋划去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少那时候大家都出事不在现场,李迵的老爹就算是想要责怪人也抓不到证据。
第二天,王洋就窜进了皇宫,告诉了天子自己心中的右校署令的人选,赵煦听闻是端王府的参军,而赵佶自己也是同意了,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只是告诉王洋回去等消息就行。
而等到了第三天,王洋这才来到了军器监,刚刚处理了一些积累的杂务,就有圣旨到达。王洋的寄禄官加至正六品的奉直郎,然后是补军器监少监,权知环庆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一职。
听着这一长串的官名,王洋直接就懵逼了,军器监少监是从六品,可是要比正七品的军器监丞要高出一个品阶,但是那个权知环庆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
这么长这么坑爹的官职名,王洋愣是记了三遍才记住,等到那位马尚马公公宣旨完毕之后才告诉了王洋这环庆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一职是什么鬼名堂。
负有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边防及州郡不法事之责,事无巨细,皆得按刺。每年一次赴阙直达奏事。如有边警急报,不时驰驿上闻。并许风闻言事。
王洋听罢马尚公公的解释,意思就是自己的身份就相当于是皇帝委派到环庆路的特使,而且还是身份公外的特务?唔总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另外,到时候,还请王大人多多关照解释完毕之后,这位面相极嫩的马尚马公公却突然朝着王洋一礼。
王洋顿时满脸愕然。我关照你?小马公公你这话从何说起,难道你的老家是环庆路的?
马尚两眼不禁一黑,半天才无可奈何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王大人,因为陛下准备委派咱家为环庆路都监,到时候,咱们可就是要一起供事喽。而陛下可是多次叮嘱咱家,一定要多听王大人之言。
这个环庆路都监又是什么鬼?来来来,小马公公,你也甭急着走,咱们先好好聊聊,我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来着。
小马公公被王洋直接给生生又拖回了办公室内,另外两名陪同前来宣旨的宦官,以及禁军们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守在了门外大眼瞪小眼。
而那些军器监的官员们看到了这一幕,皆是面露诡色,不愧是愣头愣脑的今科状元,那些宦官可不是轻易能够得罪得起的。
可是看王洋那副熟络的模样,还有那位前来宣旨的公公方才的言语来看,王洋在少年天子的眼中的份量,要远远的重过这些常年陪伴左右的宦官。
恩宠之厚,恩遇之隆,实乃老夫平身仅见啊卢大人听到了下人的禀报之后,除了感慨这么一句之后,就不再多言。
这环庆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又简称为走马承受公事,不仅仅是陛下委派的特使,更担负着监军之职,而咱们的这个环庆路都监,亦属于是监军之职。
第488章 它们不是轱辘,它们叫滑轮(第一更)
第488章
一般而言,这以内侍官或三班使臣以上武官充任。差遣品级在正七品上,序位虽然在在转运使副使判官提点刑狱提举学事常平官之下,仅在通判之上。然因其负有监查诸官之职,正所谓位卑权重
这位小马公公虽然年轻,不过这思路倒是十分的清晰,而王洋详细地讯问了这位马尚马公公之后才知道,苏学士到时候他会直接前往环州,所以,他与马尚这二位监军也会一同前往环州。
不过除此之外,王洋还有另外一个责任,那就是那一千工匠,将会由他这位军器监少监负责。
叽叽歪歪半天,口干舌燥的马尚马公公总算是解释完了王洋的提问,匆匆道别而去,而离开之时,还特地提醒了王洋一身,让他明日早朝之时入宫谨见,天子还会有一道恩旨。
等那小马公公离开之后,一大票的军器监同僚们纷纷窜出来刷脸恭喜王洋,一口一个王少监的,要么叫是叫状元公的,王洋只能客客气气的寒暄了老半天这才把这帮子人打发走。
而这个时候,卢老大人这才施施然的出现,自然也是恭喜王洋成为了军器监少监,又说了一大堆勉励的话。
王洋这还正要跟卢老大人寒喧客套的功夫,就听到了一声熟悉的高喝声。王少监,下官来也!
王洋听得此言,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僵,卢老大人正好是正面对着王洋身后边,看到了来人之后,亦不由得吃了一惊。老臣见过端王殿下,不知道端王殿下您到军器监
是卢监卿啊,快快免礼,日后,卢大人你可就是孤的上官了,孤奉旨,接任军器监丞一职,主持之前王巫山王大人的甲坊署与弩坊署的一应工作。赵佶赶紧还了一礼之后,解释道,一面示意身边的人拿出了公文递了过去。
您,殿下您居然跑到军器监来,这也太屈才了吧?卢大人的嗓音都快带上哭腔了,特么的刚刚把王洋这个瘟神给送别。结果,赵佶这位堂堂的亲王殿下又窜过来了,而且还是自己的下属。
这位可是天子的亲弟弟,跟天子的关系可谓是极好的,自己能管?还是敢管?
就卢老大人常年的处事作风,他实在是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胆量去管束一位堂堂的亲王殿下。
对了先生,还有陛下已经同意了你的举荐,高修德已经去了将作监那边,要接任右校署令一职了,所以不能赶过来给你道贺,不过没关系,一会咱们出去之后,大伙一起到汴梁最好的酒楼去好好的吃上一顿,今日小弟我请。
说到了这,赵佶似乎才注意到那位卢老大人不尴不尬地就站在旁边还没有离开,这货似乎没有半点尴尬地朝着卢老大人道。要不卢大人您也一起?
不用不用,你们年轻人去玩你们的,老夫这些日子身体一直不太舒服,可经不起折腾,那什么既然殿下您成为了我军器监丞,主持甲坊署与弩坊署之事,正好王少监还未离去,由他亲自给你交结公事正好,老夫就不掺和了
卢老大人寒暄一番之后拍屁股闪人,留下这哥们一起窜到王洋现如今的办公室里边去吹牛打屁。
坐了不到一会,让催促着王洋带他去弩坊署与那甲坊署看热闹,王洋自然不会拒绝赵佶的工作热情。招来了白署令与那张署令之后,在这二位的陪同之下到这两处军器监最重要的部门去查视。
赵佶这货倒是对于这些武器颇感兴致,碰上不认识的就不停的在那里问东问西的,就连那神臂弩与那元祐弩他都亲自去试射了一番。
足足花了近一个时辰,二人这才回到了王洋的办公室,这家伙还很意犹未尽拿着一个千里镜在那里看过来看过去的,这是方才这个无耻之徒,以要测试为名,生生半抢来的。想不到这军器监里边的新奇玩意还真是不少,这千里镜就是之前你研制那献给皇祖母的那种近视镜所生产的副产品是吧?
嗯,不过话说回来,你最好别老拿这玩意看近东西,这样你的视力很容易会受到影响。王洋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应了一句。
之前,千里镜就被按排到了军器监制作,而王洋又提供了好几个思路,一直到王洋当成军器监丞的那个时候,这种双镜筒的千里镜这制作出真正可以使用的成品。
相比起那种单筒的千里镜而言,双筒望远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两边的镜片的厚度透光度甚至是弧度都必须要尽量一致。
到现如今,这种双筒的望远镜也不过才有五副,而单筒的却已经制出了上百只。足以得见双筒望远镜的难度之大。
唉,若是小弟能够像先生你一样能够发明创作出新的事物就好了赵佶把玩着这个由一根皮带系着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双筒望远镜,很是爱不释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