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那时,王寒虽然只有九岁,却已觉得人生十分无聊……遇到郑智这样敢打姐夫的“狠角色”,顿时来了兴趣。跨越十来个胡同,和“郑智”偶遇,想收了这小弟。奈何郑智太硬,明明比王寒还小一岁,只肯做老大,理直气壮道:“只有我大哥才是老大。”

    王寒不稀得和郑世子计较,随即弯腰,一番吹捧,和郑智混到了一起。

    这些事郑亨便不知了,但他政治觉悟还是有的,立即招来手下:“甘肃总兵王俭成,可有被召回”

    “禀侯爷,暂无此消息。”

    郑亨示意他退下,自己沉吟不语。

    郑智戳了戳郑世子,郑世子摆手,郑智立即乖得像只猫儿。郑亨却不放过他,问道:“你刚才说,泰宁候次子和陛下哭诉他身上有官职,可以直面陛下”

    不用郑智回答,郑亨自己改口:“不对!他能面圣,陛下最为勤恳,哪有功夫管这等小事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郑智哪知道怎么回事啊,郑世子接口,道:“是泰宁候晕倒,陛下去了陈家,亲家公说出去的。”

    这么一说,郑亨就懂了。

    泰宁候晕倒,耽误正事不说,陛下离得这么近,不去瞧一瞧不合适。如此一来,浪费陛下太多的时间,陛下高兴才怪。这世上,就是过世的皇后娘娘,想叫陛下分神,也得分时候。

    知道缘故,郑亨很快有了主意,与郑智道:“换身朴素一点的衣裳,随我去陈家。对了,你大姐家那个庶长女,不过是个女人罢了,随意丢院子里吧,别叫她坏你名声。”

    “不行!”郑智总听郑世子的,那也是因为这哥哥靠得住,一直待自己好。郑亨这个爹,在他看来就是个符号。毫不犹豫拒绝后,郑智补充了句,“她进我院子才是坏我名声!”

    不听话的儿子郑亨神色一凛,看向长子,责问:“这就是你教的弟弟”

    郑世子立即训斥郑智:“智儿,怎能用这种语气父亲说话,快道歉。”

    “我对父亲不敬,请父亲责罚。但父亲所言之事,恕难从命。”郑智如是道。

    郑亨再没想到三字的视线在兄弟俩之间来回游动,最后停在郑世子身上,问道:“你能如此待老三,为何就不能接受老二对你来说,不都是兄弟么”

    郑世子轻笑,笑容鄙夷,因道:“父亲,二弟拿什么和三弟比我娘去了,您又那么年轻,续娶乃人之常情,母亲再生的弟弟妹妹,别人如何能比”

    郑智附和:“大哥说的是。”

    郑亨闭上眼睛,放弃和长子的对抗,颓然道:“罢了,随你们吧。换套衣服,跟我去陈家。”

    泰宁侯是长辈,郑亨给予他极高的敬重。根本不给泰宁侯说话的机会,直接动手收拾儿子,一鞭子一鞭子地抽。泰宁侯、二老爷齐齐喊停,郑亨就是不停手,直到十鞭子抽完。

    “亲家老太爷,可还满意”

    &nb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镇开平
    身为靖难名将,郑亨拥有直接进宫面圣的权利。从泰宁侯府出来后,郑亨直接去了皇宫。也不说要见皇帝,就干站在湖畔,一声不吭。

    人都是有缺点的。

    郑的缺点,约莫是不会爱人,但这不是说他不爱。母亲的早逝,使得这个家不完整。但那没关系,他和父亲两个人,过得很好。

    真的。

    比方说,在他十九岁那年,厌倦兵戎生活的郑老爷子,以老了为由,让他继承了密云卫千户。如今,三十年过去了,父亲还好好地活着,他也不曾介意。听父亲的话,做让他高兴的事,就是他爱父亲的方式。

    发妻吴氏是母亲替他定下的亲事,成亲不到两年,长子就出生了。在他正式入营时,妻子又有了身孕,三年抱俩的意思。在郑亨看来,他们夫妻二人的日子很好,但妻子总是不开心。父亲提点他,母亲年轻时也是,总爱和娘家人说话。他受到启发,常请吴家人来做客,妻子便有了些许笑容。

    是以,郑亨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丈夫。

    如果没有那件事。

    郑亨是武者,属于需求比较多的。吴氏三年生俩,身子骨大不如前,且总是有孕,照顾难免不周。吴氏同娘家姐妹那里学了个法子。郑家有一个小院,隔了养着几个女子。她们不用做事,也不能出门,就等着郑亨的莅临。

    郑亨同时待妻子歇下后,才去小院。漆黑的夜晚,某一间小屋,燃起一盏灰暗的灯光,郑亨便会去进去。像是吃饭一般,吃饱喝足后便离开,从不留宿。女子也没有生育的机会,那种感觉,极少极少的人能常年承受。如果哪个女子想走,郑家便放人。

    有出,便有进,吴氏安排好,郑亨负责享用。至于她们的长相,不需要放在心上的人,郑亨并不曾在意。有一位女子,强撑了三年后,实在受不了,去求吴氏放自己离开时,撞上了郑亨。

    郑亨竟然问吴氏:“你家亲戚”

    那女子,当场就泪奔了,再也没出现在郑家。

    那是一次普通的“进餐”,又是一次“特殊”的进餐。遇到阻碍时,郑亨便以为妻子又给自己换人了。事毕,女子却喊自己“姨父”。

    睡了妻子的外甥女,造成既定事实,吵吵嚷嚷数日,郑亨除了给她名分,还能怎样何况,张氏,她很快就查出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龙凤双生,郑家上下高兴坏了。

    除了吴氏。

    吴氏能接收很多女子,却受不了那人是自己的外甥女。张氏因年幼双生,身子极其虚弱。是吴氏的姐姐,亲自来照料姑娘的。那是自己的姐姐,又有母亲劝说,吴氏认了。

    伤害自己最深的人,便是自己在乎的人。

    张氏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强,吴氏却同秋日的百花一般,慢慢凋零。

    “陛下宣武安侯觐见。”

    内侍尖锐高昂的声音,唤醒了沉浸在回忆中的郑亨。郑亨起身,去见永乐帝,因道:“陛下,微臣有错。当年不识女子,有了一双庶出儿女。意外生出的庶子庶女,不得两个嫡子喜爱,闹了笑话。今日,又没认出三子……这会儿,三子该怨恨微臣了。”

    “你竟然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你……”

    永乐皇帝指着郑亨,说不出更多的话,最后索性转移话题,道:“叫你回来,非朕一时之气。开平复开三年已久,驻军组建缓慢,民耕几乎不存在。长此以往,开平怎能是大明的开平郑亨,朕要你去开平,整一只像宣府一样的队伍、耕一片如辽东一般日渐肥沃的土地。”

    “微臣,誓不辱命!”

    郑亨声若洪钟,表示着自己的决心。他就是这样的人,所有事,在他心里,都不及守卫国土重要。永乐皇帝轻叹一声,道:“你啊,唉



第一百二十二章 短暂团聚
    江氏不若张氏受宠怎么看出来的呢简单。妻妾归来的第一晚,郑亨于张氏处安歇。

    晨起,郑智去给江氏请安,正房之人,从主子到下人,皆面色如常,不知是气度问题还是习以为常,总之,郑智什么都没瞧出来。是以,郑智以为父亲昨夜宿在这里。他近日实在不想见郑亨,于是问江氏:“娘,父亲走了吗”

    “这孩子,什么称呼!”江氏嗔了一声,却没要求儿子改正,道,“你父亲他不在我这。饿吗想吃什么都说出来,娘叫人去做。”

    面对江氏,郑智不自觉撒娇:“我喜欢吃什么,娘不记得了不成”

    江氏强忍泪意,道:“只要你喜欢的不变,娘一辈子都记得。”

    早饭是江氏母子三人一同用的,一桌子东西,十之**,都是郑智喜欢的。那十之一二,则是胖乎乎的郑聪喜欢的。郑智大口地喝着粥,眼睛错也不错地看着吞肉粒的弟弟。

    一大早起来就吃肉,这弟弟,能不肉乎

    “四弟,你见过猪吗”

    郑聪以为哥哥考自己,吞下肉后,道:“见过!”

    郑智满意颔首:“吃什么补什么,吃这么多猪肉,你很快就会和猪长得一样了。”

    像猪

    漂亮的郑聪接受不了这样的设定,“哇”一嗓子哭了出来。江氏完全是本能的,拍了郑智一巴掌,怒道:“你没事惹这小祖宗做什么!”

    虽然只是拍了后背,郑智依旧很委屈,认为母亲偏心弟弟。待过了半个时候,郑聪依旧在哭,任凭郑智改口,江氏如何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流泪”,统统哄不好。最后还是他自己哭累了,睡去了,才作罢。

    郑智轻吁一口气,叹道:“这小子怎就这么能哭呢!”

    江氏也很想知道的说,没了魔音在耳,江氏也没多少胃口了,看郑智吃完后,与他说起正事,因道:“昨晚你嫂子派了身边的人,与我说了些家事。侯爷,没有认出你来,你很委屈,可是其实很没必要。有个事,我也是近几年才发现的。”

    挥退下人,江氏低声道:“越是漂亮的脸,你爹越记不住。在没发现这个之前,娘不知流了多少泪。哎……”

    郑智不信,因问:“那他怎认得弟弟”

    若论颜值,郑智自愧不如,甚至觉得母亲也不若弟弟漂亮。

    “你爹认识你大舅舅,你弟弟,照着他长的。”

    首次听到母亲说外家人,郑智忙问:“弟弟像大舅舅,那我呢还有,大舅舅他们都在金陵吗”

    江氏心里咯噔一下,不敢正视郑智,磕磕巴巴道:“你,你怎知,娘是金陵人”

    “大哥告诉我的。”

    江氏立即道:“娘不在的时候,你大哥、大嫂待你可好”

    想起那二人,郑智仰头,笑道:“他们对我很好。唔,也不好,大哥有时候很严厉。他自己的拳脚练得普普通通,却总是找人教我;他自己不爱读书,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偏说娘识文解字,硬逼着我读四书五经。娘,我是真不喜欢读书。”

    不喜欢读书还真像你爹啊,江氏如是感慨道,却未把话说出口。这时,郑智又说了句:“大哥让我明年就去参加武举。”

    “什么!”

    江氏惊讶得站起来,郑智安抚她:“娘放心,我可以的。大哥什么都告诉我了,这几年,我一直很听他的话,非常努力。明年只是大哥想的,陛下到底开不开武举,尚不可知。”

    漫说武举,就是科举,永乐皇帝也是根据实际需求来的。登基七年举行两次会试,上一科本应在永乐五年开的,但是,朝廷实在太缺官吏了,便提前了一年,于永乐四年便举行了会试。

    至于武举,只在永乐四举行了一次武举。应试者均为武将子弟,换言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别离之吻
    蒙学馆房舍大概轮廓已经完成,正在最后的整修阶段。

    大明科举,县试之后可入官学。县试之前,没有官学只有私塾。私塾所授内容,顾遥归纳总结了下,主要为启蒙识字、四书通背、四书讲解、学习制艺四个阶段。

    顾遥便根据这四段,将蒙学馆分为天地玄黄四级,实际却只开了三级。

    能把制艺讲透的,至少拥有秀才的功名。蒙学馆找来的这几个秀才,四书讲解都不怎么出色,制艺更别提了。袁方说自己不懂制艺,顾遥也不好说他说谎,便只得空着天字堂,只开设了地、玄、黄三级。

    其中,黄字堂为识字阶段,预计人数最多,初留三个学堂。地字堂和玄字堂,各一学堂,三级统共五间教室。除了文化课,袁方兼了书画夫子,另有一间武学堂,等孟家归来后,从孟家找个人任夫子。

    条条规划仔细,就等孟善到了后,蒙学馆正式开业。

    最后一次和路夫人沟通后,路夫人问:“若有人想进天子堂呢”

    顾遥笑道:“我们这是蒙学馆,又不是书院,只说我们不讲制艺就是。”

    “也罢。”路夫人叹息片刻,问顾遥,“保定侯何时归来”

    顾遥笑道:“约莫半月左右。孟家昨日已有人入北京,安排孟爷爷入京一事。不过,来人说,是陛下已下旨让孟爷爷进京见驾的。孟爷爷请辞一事,还不知陛下允否。”

    这个,确实难讲。

    现成的例子,泰宁侯比孟善大了十岁,不还照样忙活着吗

    从府衙出来,顾遥又顺道去看了在建的蒙学馆一趟,袁方见着她,眉头紧皱。

    顾遥今岁已经十一,个子才开始抽条,便有了柳的风姿;原本圆圆的眼睛,横向拉长,因眼角上扬,添了三分妖艳;黑溜溜的眼球,随着白色的扩张,已是黑白分明,纯洁无瑕。

    简言之,从现在开始,便是进入不必胭脂水粉,偏又极致诱人的年纪。

    这不,一院子的男人,有些不讲究的,目光已变。袁方瞧在眼里,领着顾遥往外走,边走边道:“快些家去,放心吧,这里有我。”

    顾遥咧嘴笑,露出一口比别人整齐的新牙。

    很少小孩子在换牙期能做到不添那牙龈,顾遥不是小孩子,为了美丽,她做到了。这一点,宋海棠和姚飞飞都极为羡慕。在不能牙齿矫正的年代,她们两个已长成的牙齿,实在不由自家做主。

    顾遥笑道:“那是,有袁夫子在,我怎会不放心我呢,是专程来瞧袁夫子的。”

    袁方没好气道:“这话叫郑家那位听见,又该看我不顺眼了。”

    “他再不知道我在这里的。”

    “你确定”

    顾遥话音刚落,郑智踏进蒙学馆,声带冷意地问道。虽然对袁夫子没有爱情的感觉,但是吧,叫郑智这么一看,顾遥忍不住怂了。立即丢下袁方,上前问郑智:“你怎来了听说侯夫人也回来了,你都这么好看了,她也不差吧”

    说这话时,顾遥的眼睛,就没离开郑智。确切地说,从郑智进来,顾遥眼里再没了别人,这大大取悦了郑智。

    “乖乖在这等我一下。”说完,郑智走到袁方跟前,与他道,“我有话与你说。”

    顾遥好奇俩人的谈话,但是,男女有别,郑智又处于叛逆期的样子,既然避开了自己,听话为上策。不大会儿,两人走出屋子,袁方冲顾遥挥了挥手,转身进了后头。

    “你们说了什么你要带我去哪里喂喂,怎么还出城了呢”

    被丢进郑家马车后,不论顾遥说什么,郑智仿佛失声一样,只是拉着她的手,不言语。出城后,马车又狂奔了一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站在郑家马场,顾遥指着头顶上的日头,道:“酉时便落城门,这会儿快巳时了吧才出来就又要回去,有什么话,城里说不得”
1...3031323334...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