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夫悦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大人,不是减,是增。”
路知府一愣,抓起粮簿仔细看了一眼,上头果然写着“增产”俩字。带着疑惑,路知府细细看起具体粮赋。水田基本持平、麦子大豆基本无收、玉米亩产两石。
宛平增产原因找到了。
曾知县一听玉米的产量,立即反驳:“不可能!玉米抗旱,不喜水,今年不可能这么高的产量。”
顾知县淡定地说:“曾大人若是不信,可去宛平种玉米的人家确认一番。”
曾知县没说话呢,路知府肃容,正色道:“是要确认,本府亲自去。”
马不停蹄走访了六日,路知府所闻皆是“减产”的消息,那些农夫各个不平:“我们顾大人明明说一亩能产两石四五斗,实际不过两石一二斗。”
是以,这一番走访,与其说验证宛平粮税的真实性,倒不如说路知府亲自给了百姓一个说法。路知府不停地跟大家说:“你们今年赚了啊,别人家还饿肚子呢!”
如此说了百余户人家,路知府也发现不对了,这帮人虽是告状,却没一丝不满。恰那日听闻一人得意地说:“能得知府大人几句安慰,够我说上一辈子了。”
知道真相的路知府只想落泪……
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他只好非常大方地吞下血泪,鼓励大家:“明年宛平若能增产三成,本府亲自巡田一月!”
北方军事调动暂告一段落,永乐皇帝不曾歇息,想着顺天府就在眼前,便让人宣了路知府觐见,开口便是:“顺天府今年收了多少石粮”
路知府忙道:“顺天府今年雨水多,税粮仅有八万石。其中,宛平治下,靠着玉米增产了五千石。”
“哦”永乐皇帝来了兴趣,问道,“那玉米竟是旱涝保收”
当然没这等好事,听罢路知府的解释,永乐皇帝想起初至顺天那场闹剧,又让人去传顾知县。宛平县署比府衙还要进,半个时辰后,顾知县便进了行宫。再出来时,已由正七品宛平知县,升作从五品的顺天同知,即日上任。
至于功不可没的宋海棠,皇帝陛下那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管这个,路知府主动接过奖赏宋海棠的活计。
顾知县、不,应该说是顾同知,他升职后立即招来县丞章平,将吏部调令递给了他,并道:“仔细瞅瞅。”
章平恭敬接过,略看几眼,两只手忽然抖啊抖的,差点将调令抖落。
顾同知说:“圣上本要吏部另派知县过来,是本官力保你坐上这位置。章兄,宛平我可交给你了。”
说到最后,顾同知声带哽咽,满满的不舍。在他的感染下,章平也是老泪纵横,因道:“大人放心,下官拼了性命前程,也要护住宛平。”
见他一副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事到临头
顾御史为官十载,却已换了三个地方,将来就更难说了。他做知县时住县署,在应天府做御史之际,却是赁的宅子,这会儿,自然也是赁的。
谢氏笑道:“我们已习惯,不碍的。”
买房子难,赁房子却相对容易一些,尤其是顺天府近年来外来人口极多的情况。自然,这价钱嘛,没那么便宜。顾遥节俭惯了,觉得浪费。她将本意掩饰了一把,笑道:“爷爷不知何时才到,三婶和姐妹们多住些日子,叫我也有个伴,可好三婶若是执意搬走,便是觉得在这受拘束了,才非走不可的。”
谢氏竟然颔首,还道:“是啊,就是受拘束。你三叔不在,你爹倒是三天两头回来,又没多余的院子,分开些更好。”
这个,男女大防,顾遥无法说你不用介意。憋了会儿,她低声道:“可是出去住,浪费银子。”
谢氏听了这话,笑得直不起腰来,待笑够了,方道:“银子本就是使的,花些也是对的。且,那费的是三房的银子,你操哪门子心”
顾遥:……
未几日,谢氏还没搬走呢,顾御史归来。一听堂兄升职,已搬回顾宅,当即决定搬走。不过,他不是和顾遥说的,而是和顾知县讲的。
“陛下已在北京待了一年,迁都之意十分明显。大伯父有伤在身,南下到太康着实远了些。不若把他接到北京,再把家里人接到北京,于此安家落户。”
这相当于阖家搬迁,可这不是件小事啊。对顾同知和顾御史来说,他们二位倒无所谓,本来就常年不在家。但是对顾老爷子和一直没出过省的二老太爷来说,这太不同了。顾同知不是很有把握,因道:“二叔和我父亲,岂能同意”
顾御史道:“我知此事不易,但是,圣意已经很明确了。顾家即便不能阖家北上,二哥也要将妻儿都接来才是。”
顾同知信他有鬼,因道:“妻儿接来,我娘便来;我娘来了,二叔二婶能不心动如此,只剩大嫂和珏哥儿在家,这如何使得”
这些,顾同知能想到,顾御史自然也想到了,他说:“重要的就是大侄儿。大伯重病,大哥也被卸了官职,正是用大侄儿的时候。这几个孩子里头,大侄儿和二侄儿的读书天赋,相对差一些。既如此,不若叫大侄儿入伍,也是一条出路。”
顾同知脸色不是很好。
顾御史口中的大侄儿是顾大老爷的嫡长子顾琛,二侄儿不是别个,却是他的长子啊。不管自己做父亲的是否合格,可是哪有父亲不希望儿子出息的大房的儿子可以从军,自己这一房,不读书出仕,便知能做个田舍翁了。
顾御史自然想到这一层,因道:“二侄儿如今不过十六岁,两次县试不过,想是压力过大,二哥不若带在身边,松快些,兴许反有更好的效果。”
顾遥大哥、顾家二爷为何压力大,还不是因为三房年仅十四岁的顾琅,已过了县试,成了一名秀才。顾同知想到自己打小在堂弟的光辉下艰难成长,决定不管如何困难,誓要将长子带来。
心动便行动,顾同知去找路知府请探亲假。
探亲假,理论上,每人每年都有的,只此去太康路途遥远,顾同知从未用过。路知府算了下距离,结合顺天府春耕的日子,统共给了他三个月的假。
顾遥听了这个消息,忽然有些打怵。
长久以来,一直盼着一家人团聚。可偏偏事情到了眼前,出了沈姨娘没死这档子事。没死就罢了,关键是,顾西的意思,因为淇国公败兵,死了太多人,像沈鸥这样出身不好、但本人还算有能耐的,将会被重用。届时,沈姨娘再以沈夫人出现……
父亲他老人家,情何以堪自己,想是也不受待见了。她和郑智本来就差着极大的鸿沟,现在,生母的品性出现了“问题”,郑家该更看不上自己了……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生存之本
宋海棠道:“我估摸着你手头这会儿得有四五百的银子吧菜棚子那里,前前后后我赚了五六十两,你只多不少的;启蒙书店这两年也有不下百两进账,你又有家里贴补,只怕更多。今年姚飞飞把启蒙书店开到了江南,再有几个月,江南收益一到,你我手头的银子便更多了。”
“你这么了解我,合适么”顾遥吐槽了句,随即道,“你猜的比较准确。只是,蒙学馆那里要留一二百备用,下剩的,我能动的只有三百两银子。话说回来,你究竟要做什么”
宋海棠不答反问:“你说,我们生存之本是什么”
“自己有本事呗。”
“这是废话。”宋海棠十分肯定地说道,并不饶弯子,直接道,“生存之本,是我们究竟做了什么。过去几年,你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投资了我。”
顾遥不同意,因道:“我有认真读书,别说读书无用的话。任何时候,读书都不会没用。我不读书写字,保定候孟善哪会认我作孙女”
事实面前,宋海棠只得改口:“好吧,那我换个说法,你做得最正确的事,是投资我。”
岂料,顾遥还是不同意,她说:“我认为自己做的最有正确的事,就获得父亲喜爱。不过呢,近来才知道,自己能成功,一个是努力的缘故,最重要的,只怕还是因为生母的缘故,因而颇有些悲伤。”
“喂,你够了!不要在意细枝末节,听我说完。”
“你说,你说。”
宋海棠深呼吸一口,道:“我呢,现在也算稳定了。将来,自然要求更好的发展了。姚飞飞今年不回家,不过是赖着不肯嫁人而已。嫁人这一步,却是早晚的事。我如今有了女户,我的意思,我们三个另整一份事业,与姚家无关的事业。这样,即便姚家扣了启蒙书店,我们三个也有另外一份保障。”
这倒是,宋海棠不愧是三个人里头最理智的。
“我这没意见,那和飞飞约一下,谈下具体的吧。”
姚飞飞正被父亲姨娘逼得烦得不了,一听顾遥召唤,赶紧溜了。姚父只得叹息,和周姨娘道:“好好劝劝她,婚事由不得她的。”
周姨娘为了儿子,咬牙应了。
姚飞飞听了二人所言,坦言:“这的确很好,只这样一来,我能出的银子有限。我所有的私房加起来,不超过一千两。年底江南的钱收上来后,我多给顾遥争取一些。”
就着顾同知升职的风,此事并不难。
至于做什么,姚飞飞道:“衣食住行,不管怎样变,还是这四个靠得住,以及,女人的钱好挣。”
顾遥顺着这个思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以北京为总部的话,目前来看,衣不具有优势;在大明现有的户籍管理政策下,行能赚到的也有限,我们将来可以扩展到行,但以行为创业方向,不合适;住的话,早十年在顺天府投资房产,定能赚到,如今却是有些难了,买地买房资本实在太高。”
宋海棠便道:“既如此,那就吃的吧,男女老少都离不开的。”
姚飞飞也爽快,随即拍板:“那就开个酒楼。明年年初汇总总银子,钱多就买酒楼;钱少,租店面也能做。”
计议已定,三人玩了一日,各自散去。
顾遥先给宋家找女夫子。
顾同知不在,顾遥便从蒙学馆里头找人问,不过两日,就觅到了合适的人选。这人呢,顾遥也不算陌生,两家店周举人的小闺女。
小周氏嫁人时,周举人还是个老童生。小周氏的夫婿也是个童生,虽有才名,为人却很刚,折得那叫一个快,才二十就因得罪了权贵,叫人打死了。小周氏年纪轻轻守寡多年,直到周举人中举
第一百三十三章 土生土长
宋迎春虽不及秋菊待自己忠心,但是这个姐姐真没得说。
最开始的时候,宋海棠和秋菊一天还能吃一顿,迎春日日做针线,只要不晕就不吃。正长身子的宋迎春,也因这个导致发育不太好,瘦瘦小小的。
若是生在有钱人家,说一句弱不惊风,便也罢了。可张胜家也不是什么豪门,只能说中农罢了,又有二弟妹做陪衬,迎春这个大嫂就拿不出手了。嫁妆帮衬一点,很过分吗宋海棠禁不住想着顾遥日前说的话,获得父亲的喜爱,那心啊,别提多堵得慌了。
理智被情绪控制,宋海棠怒道:“没弟弟时爹只想着奶奶,有弟弟时,爹只想着弟弟。既如此,生养我们几个做什么是我们几个上杆子做你闺女的吗”
宋二郎叫她说得面红耳赤,因道:“我何曾不管了不是允了一半给你姐做嫁妆吗”
宋迎春虽难受,但到底不愿二妹为了自己同父亲争执,忙拉住宋海棠,劝道:“好女不穿嫁时衣,大姐也该像你一样争气,嫁妆少一点不碍的。”
眼睛还红红的少女说这这般话,宋海棠极其欣慰,但是,不该退让的,她绝不让。因为她的赏银不是十两八两,而是八十两!
宋海棠便道:“大姐这话对是对,只是,嫁妆能多一点,为什么不要”
海棠娘也想闺女好,就低声劝宋二郎,宋二郎委屈道:“不提宝生,就说二丫头,她亲事都定了,又能给这个家攒几个钱还有秋菊也十二了,再给她一份,到宝生,还能有什么”
宋海棠那个气啊,这个宋二郎,简直无可救药。
她说:“大姐都想着自己争气,您想给儿子家业,为什么不自己去挣凭什么叫我给家里攒钱我愿意给是我的事,您张口叫我给家里攒钱,却没这个道理的。我把话撂这,您挣得,我们姐妹三个一文不要!我挣的,你也休想拿走。”
眼看父女俩又要吵起来,宋秋菊摸出一块银子,放到桌子上,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宋二郎第一个说话:“你也学你二姐藏私房”
口气,自然是要多糟糕有多糟糕,宋海棠挺身而出,却被秋菊抢了先,小姑娘说:“前些日子顾家别院找人做衣裳、被褥,我也去了。独我做的,全被顾姑娘挑走了,这是周管事才与我的工钱。”
这个前些日子,已有许久了,还是顾御史一家到之前,顾遥给他们准备被褥之际的事。
宋迎春恍然大悟,笑道:“怪道你那些日子整日不见人影呢,原是做这个了。”
宋海棠呢,就更满意了,拍着妹妹的小脑袋,赞道:“非常不错,有你姐姐我的风范。”
能得到她的肯定,秋菊脸上的笑容无法抑制。顿了顿,她才又转向宋二郎,道:“爹,我不说比二姐强,也差不到哪去的。大姐夫是个有本事的,二姐夫如今在读书,将来也查不到哪里去。我呢,跟着周娘子读几年书,再让二姐找个读书人嫁了。这样的话,您三个女婿也会很顶用”
宋二郎默不出声。
不说别人,就说大侄儿媳妇的娘家。阮里正那边,若不是有个有钱的女婿,阮二那货哪来的本钱经商哎,可怜郑家,只兄弟两个,没个姐夫妹夫帮衬的。
宋秋菊下面那句,震惊了所有人。
“爹,你给我们姐三个的陪嫁,决定你三个女婿将来帮宝生的心。还是爹觉得,宝生到时候可以指着五十岁的你帮衬指着大堂哥、二堂哥他们帮衬”
宋海棠彻底傻眼,原来还能这样跟秋菊一比,她怎么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秋菊当家
宋大郎说:“我们两口子没多大能耐,再这样供着俩儿子读书,非得饿死不可。可是儿子眼看有了出息,哪能中断呢娶个有钱的媳妇回来,不求媳妇拿钱给家里用,供着自家男人读书,这总说得过去吧”
宋河的娘亲叶氏,听了这番话有些不忍,道:“这很好是不错。我们就这点家底,留下嚼头,下剩的田卖掉给老二娶亲,巧巧的嫁妆,又怎么办呢”
“卖什么田!”
宋大郎吼了句,悄然指了指西厢,自己大儿子的屋子,又指了指上房,宋婆子的住所,道:“娘那里我去要,儿媳妇那里,你去。”
夫妻二人计议已定,便分头行事。
孙子娶媳妇是大事,宋江娶媳妇时,宋老爷子还在,一把手摸了二十两银子出来给孙子娶媳妇的。这会儿老人家虽不在了,宋婆子再心疼银子,也不会抠着。可她真没多少活钱,抠抠半晌,才给了十两。阮四娘也出了十两,其中还有五两是阮里正贴补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