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说来也有点讽刺,像赵佶这种皇家贵胄,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爱情的。或许历史上赵佶和李师师确实是相爱的,但现在的赵佶,都不知道情为何物。不过文青就是文青,虽然赵佶未尝知晓“情”,可并不阻碍他对“情”的想象。甚至赵佶有那么一刹那间想要脱离皇位争夺,然后找一个情投意合之人渡过余生。

    高俅心中却对张正书的做法嗤之以鼻:“假惺惺,伪君子!”

    事实上,汴梁城中也有不少人是这么看张正书的。

    无端端的,张正书又成了众矢之的了。

    当然了,为张正书鼓掌的人也不少,因为李师师终于肯公开露面了!而且,还会带来各种才艺。这消息一经走漏,整个汴梁城的文人圈子又发疯了,都想一观李师师的风采。但是到了和乐楼一打听,劣质纸张印刷出来的门票都水涨船高,被宋朝版本的黄牛卖得超过了一贯钱。很多穷酸文人连入场费都不舍得给,只能叹息无法目睹李师师芳容了。

    演出的前一个时辰,李师师被汹涌而来的人群吓到了。

    “若桃,外间很多人么”

    若桃悄悄地打开了窗户,只一眼就看到了下面黑压压的人头,吓了一跳:“姊姊,外间真的好多人啊!”

    李师师也忍不住了,好奇地站到




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绪不稳
    “可姊姊你走了,我怎么办啊”若桃快哭了,她开始有点无助了。“要不,姊姊你也带我走罢!”

    李师师调笑无忌地说道:“唉哟,小若桃也动春心了么难道也想做张小官人的小妾”

    “才不是哩!”

    若桃嘴上反驳着,但却没有多少说服力。毕竟在若桃心中,早就想着和李师师共同进退了。李师师现在算是张家的人了,那若桃自然也想进张家。但是进了张家之后怎么办,若桃就不清楚了。

    其实,若桃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思是怎么回事,至于喜欢张正书那也无从谈起。但若桃知道,她是一定要跟着李师师的,不管李师师做什么决定。自从若桃成了娼籍之后,她就一直跟着李师师,把李师师当成了亲姊姊。李师师也把若桃当成亲妹妹看待,一想到分别也是不舍的。或许,这也是李师师不舍得这么快离开和乐楼的原因吧!

    李师师心中却是在想,如今若桃虽然身段不错,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什么的还差了老大一截。即便是再努力一年,怕也是没有什么长进。这样的小丫头,怕是做不了大角儿了,只能混口饭吃。如果李师师拿钱给若桃赎身的话,也不用天价赎身费,估摸着几百上千贯钱就行了。这些钱,李师师自己就能拿得出来。

    “说谎都不眨眼的,算了罢,姊姊有机会跟阿姆提一下,给你赎身就是了……”

    李师师假装叹息了一声说道,“你这害人不浅的小妮子啊,姊姊的体己钱,都败给你了!”

    若桃笑嘻嘻地说道:“若是姊姊向张小官人要,多少都能要到罢”

    “我……不想用他的钱。”

    李师师到底是与众不同的女子,“我要自己挣钱。”

    若桃有点闹不清了:“可是姊姊,别人不这么看啊”也对,在别人的眼中,李师师就是“傍上大款”了,钱银什么的,随便花。若桃的意思是,既然大家都认为你是如此了,何必自己找罪受呢

    “你还小,不知男人的心思。张小官人不似一般男子,他甚至鼓励女子出来做工的。你没瞧见么,超市也好,银行也罢,大抵上都是小娘子居多。我听闻他还有个纺织厂,陆续纺织出了暖和且厚实,颜色还艳丽的布匹,这个纺织厂里,都是女工,一个男子都没。”李师师越是了解张正书,就越觉得张正书深不可测,“你想想看,能有如此气魄雇佣这般多女工的男子,又怎么会瞧得起那些只会伸手要钱的女子”

    心思还是很单纯的若桃,被李师师这么一说,立即回过神来了:“唉哟,姊姊你可真厉害,这都看得明白!”

    “那是你不知晓罢了,小官人的正妻,也是个绝顶聪明之人。我听说那《射雕英雄传》,也是她主笔的,字字珠玑啊!前不久到了全书完结之时,还一度卖出了十万份报纸哩!而且新的小说也在连载了,《笑傲江湖》也是她写的。不仅如此,那曾娘子还是个贤内助,听闻她能看账,能打理超市,甚至还能为小官人分忧。我怕是没有那等本事,可自己挣些钱,让小官人知晓我也不是那种只懂依赖,只想悠然过下半辈子的人……”

    若桃的眼中都是星星,那个崇拜啊:“姊姊思虑得真是周到!”

    不过,若桃转念一想,却很是担忧地问道:“若是姊姊一直呆在和乐楼,那小官人会不会……”

    虽然若桃的话没有说全,但李师师也知道她想说什么了。



第八百五十八章:秋夜长
    这时候,楼下的“文人骚客”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李师师被人赎身了,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万一李行首幡然醒悟,知晓了不能跟一个商贾子,而选择一个读书人呢那他们岂不是有机会了

    或者是:你是商贾,我亦是商贾,说不定我砸更多的钱,李行首就归我了!

    各怀心思,都在等着李师师登台表演。

    唯独那些和乐楼的艺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酸溜溜地说道:“这人命真好,贴上了一个镶金的富贾,还有这般多人捧着她!”

    “也不见得她哪里好了,要胸没胸,要屁、股也没屁、股,一看就是不好生养的货色!”

    “也许是床、上功夫厉害哩要不然能把这么多人迷得这般神魂颠倒的……”

    ……

    好在,李师师也是有朋友的,不少人也帮着说话了:“若是没有她,你们能登台拿钱今日赚的,怕是比你们以往三日赚的都要多罢大家都是苦命人,能有姊妹脱离苦海,你们却如此讥讽,不知安了甚么心肠!”

    女子间的战争,向来比真刀真枪还要犀利。在后台的争执,别人瞧不见,但李师师隔着老远也能听到一些的。想起张正书那句话:“不管你出于多好的心,天底下总有一些怨你恨你,巴不得你倒霉的人。你不用去理会她们,只需要‘问心无愧’就好了。”

    “问心无愧,问心无愧……”

    李师师默念了两遍,心绪神奇地再次稳定了下来。这一次,她的身上散发出来的,是无比的自信和雍容华贵的气质。甫一登台,和乐楼中登时鸦雀无声。

    这气场,即便是张正书都惊艳到了,这是他只在后世看到一些天后级别的歌手才有的气场!

    曾瑾菡也被折服了,她第一次觉得,女人和女人之间,确实是不能比较的。

    不是说曾瑾菡自卑了,认为自己不如李师师。而是曾瑾菡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女人是分为很多种的。而像李师师这种,则注定要吸引很多男人。曾瑾菡转念一想,这般优秀的女子,都被张正书吸引了,岂不是更加说明了自家夫君的优秀不得不说,宋朝女子的思维,确实和后世的女子不太一样。曾瑾菡都算“离经叛道”了,却还是跳不出这个樊笼来。

    李师师的台风太过大气,这个大气,就足以折服很多人了,让人生不出一丝亵渎的心思。就如同大雪山上的雪莲花一样,看似柔弱,实则内里有傲骨。这样的女子,不同于其他莺莺燕燕,给那些“文人骚客”眼前一亮的感觉。人都是猎奇的,更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所以才造就了李师师有如此众多“粉丝”,上至朝廷百官,下至走夫贩卒,都津津乐道。

    当然了,这也要归功于李师师的“实力”超群,她的小曲唱得是天下一绝。

    颜值可能会老去,但实力却是会沉淀下来的。

    这也是李师师能迅速火起来的缘故,哪怕是被张正书搅和了李师师的首秀,李师师还是不可阻挡地火了。

    张正书也是感慨,或许成名有幸运的成分,但有实力的人始终都会发光的。

    李师师上台后,瞧见了一脸笑意的张正书,在不远处用柔和的眼光看着她,李师师的心就更加平静了。再一看旁边的曾瑾菡,也全无恶意,更没有一般妒妇的幽怨目光,李师师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看来小官人的眼光确实独到,这样的女子,也才能让小官人另眼相待吧”

    走到台前的李师师,雍容大气地施了一个万福,清脆的声音轻轻地送到了各人的耳中:“奴家谢过诸位官人,赏脸前来观看和乐楼首次汇



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场
    张正书自然不会接这个茬,要不然又将会引起“战争”的。本身两女之间就有种若有若无的敌对情绪了,要是张正书再傻得撩起两女的敌对情绪,那就真的是家无宁日了。

    悠悠的琴声,如怨如诉,如泣如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请原谅张正书读书不多,有点词穷,只能想到苏轼的《赤壁赋》里的名句。

    不过,这句话用来形容李师师的琴声是最好不过了。高超的琴技,让张正书感慨,有些东西真的很讲究天赋的。若是叫张正书却学弹古琴,怕是学个好几年都不会有啥成就,能弹得了一首《小星星》都算不错了。说起来,张正书想起自己唯一会的乐器——吉他,也是会弹一首《小星星》而已,还弹得断断续续的。

    “是了,我可以打造一把吉他的啊,称之为‘六弦琴’,号称西洋乐器的啊!”

    张正书一拍大腿,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也是展露才华的一部分。虽然张正书不太会弹吉他,可他有系统啊!系统里肯定有不少吉他谱的,到时候张正书教会李师师看吉他谱,就能抄几首吉他谱给她拿出来秀一秀了。以李师师的音乐天分,估计不用一个月就能上手了吧

    别的不说,张正书还能用手工打造一架钢琴,打造小提琴、大提琴……反正那么多西方乐器,随便拿几样出来,都可以秀好几年了。

    琴声悠然,可张正书的心思已经跳到了钢琴、吉他那里去了。

    曾瑾菡还以为张正书听得入迷了,心中暗自咬牙:“这郎君!不成,回去之后,我也要弹琴,让郎君见识一下我的琴技……但这首曲子,我怎么没听过难道是新曲么”

    一曲终了,李师师施施然地起身后,好久好久才爆发出掌声来。

    想想看,即便是张正书这样的“乐盲”,都能沉浸其中,可见李师师的琴技有多厉害了。要知道,满打满算,李师师也只有几个时辰的练琴时间罢了。“这样的才女,放在后世,妥妥是一枚创作型歌手啊!”张正书感慨了一声,李师师的嗓子是天生的歌后级别嗓音,清澈透亮,且极有穿透力。

    唱起小曲的时候,李师师绝对是能唱到人心里去的。

    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有幸听到李师师的演唱。为何呢因为技术问题,宋朝这会没有麦克风啊,也无法举办大型“歌友会”,只能小范围地表演了。当然了,如果像刚刚那样鸦雀无声,即便是三百多人的场子也是能唱一唱的。只不过不能持久,若是持久了,嗓子会受不住的。

    “郎君,接下来是返场了罢”

    曾瑾菡是知道流程的,因为《京华报》都给了一个版面宣传此事。

    张正书点了点头:“也不知晓打赏金额是多少,若是第一天就打赏不足,怕是师师她无法再登台返场了。”

    曾瑾菡嘟着嘴说道:“你不打赏么”

    “我打赏”张正书有点意外,难道曾瑾菡希望他打赏吗

    曾瑾菡却不说话,让张正书自己琢磨去。张正书却举棋不定,不知道曾瑾菡是什么意思。这会,张正书算是明白后世周星驰那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句台词了:“我个心又悲,个心又痛,八个老婆都如狼似虎,人家当我享尽齐人福,查实空虚寂寞兼且冻,兼且冻!”

    “现在两个老婆都不是省油的灯了,还八个……”

    张正书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赶出去,最后还是打算按兵不动。为何呢



第八百六十章:观望
    返场表演很成功,但张正书在散场之前离开了座位,径直在后台左近,找到了一旁的观看的吕娘。

    吕娘一见到握着折扇过来的张正书,也大致明白了什么事。

    “小官人,奴家就知晓你会来的。”吕娘到底是风月场混的人,待人接物如同春风拂面,完全没有后世天、朝神剧里的老鸨那样惹人厌烦。毕竟菁楼也好,伎馆也罢,说到底都是服务类的行业。没理由宋朝的服务业那么发达和先进,到了菁楼酒店这里,反倒是落了下乘的。

    说实话,面对这样一个吕娘,张正书有火也难以向她发出来。

    毕竟这里是菁楼,张正书也不是之前那个愣头青了,平白地闹了笑话。

    “那首柳词小曲,是吕娘的意思吧”张正书知道吕娘是什么人,连试探都省了,轻轻地问了一句。这时候,返场的小礼品,由李师师亲手递给和乐楼的一个酒保,让他派送下去。那些个“文人骚客”、豪绅富贾看到了,一个个都眼珠子瞪出来了。

    要不是人多,他们能立即抓在手里,闻一闻上面那残留的香味。

    好吧,其实都是洒过香水的,李师师的体香再厉害,也不可能摸一下碰一下就把香气留在物体上了吧不用说,这又是吕娘的主意。不得不说,吕娘在洞察人心方面,比李师师还要厉害。大抵上因为吕娘是过来人,知道男人的心思。再说了,李师师都是吕娘教出来的,别的东西还好说,这洞察人心上,只会越老越通透。

    “不错,小官人可是觉得不妥”

    吕娘也有点忐忑,说实在的,李师师已经赎身了,她还反过来利用这一招,确实有点不地道。可吕娘人情世故见多了,自然知道和赚钱比起来,这种小手段简直不值一提。别的不论,张正书不可能因为唱了一首小曲,就认定吕娘做了什么吧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吕娘,你的意思我知晓,不外乎是想让师师保留更多的人气。但是,大可不必如此。”

    吕娘一愣:“难不成小官人还有妙法”

    张正书沉声说道:“只要走上了台,那么美貌已经是其次,技艺才是最主要的。若是贪图美貌,外面那些人何不去伎馆”张正书这话有点直白了,伎馆和菁楼,几乎是两码事。伎馆里,就没有一个清倌人,都是可以卖的。而且,里面的女子大多颇有姿色。正如张正书所言,如果想要姿色,何不直接点

    吕娘听了这话,居然点了点头:“小官人倒是瞧得通透啊!”

    “所以,就拿我自己来说,到菁楼来是要排遣寂寞,找个养眼的女子倾诉衷肠,或者想要附庸风雅罢了。倾诉衷肠,师师是绝对不会再做的了。但是,排遣寂寞,附庸风雅,或者是让那些人回去后有个能显摆的地方,师师却正好能满足他们。别的不说,师师的技艺,难道你还不知晓么如果师师每天都使不一样的路数,你觉得还没有客人么何必用这等暗示的小曲,平白地降低了师师的形象”

    不得不说,张正书这个“形象”论说到吕娘心坎中了。

    “小官人,你果真是做买卖的奇才!”吕娘感慨道,她在菁楼里混了这么久,却还没有张正书看得通透,实在惭愧。

    张正书却摇了摇头:“吕娘,说到做生意,特别是做男人的生意,你比我精通。就好比那首柳词,就是你把握到了男人心理的结果,效果也很好。再加上送出的小礼品,添加的座位,都是你的主意吧”

    吕娘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

    张正书正色道:“既然你有这样的才能,何不入股我的休闲会所,一起赚大钱
1...189190191192193...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