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就在董成虎说这句话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原来,是赵煦和文武百官、各国使臣出场了。

    “快去准备!”

    张正书立马对董成虎说道,董成虎也不敢怠慢,立正说道:“是,教官!”

    什么是军人什么是职业军人什么样的军队,才算得上是一支精锐之师即便有“兵法精通”技能的张正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军人都要有一个特质,那就是雷厉风行。或者说,还有一个就是绝对服从命令。这样的军队,才称得上是一支精锐之师。如果按照《孙子兵法》里的解释,就是“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兵法的道理大多都是相通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真正打赢一场,或者成为百战不败之师。

    可知易行难,想要在宋朝培养出这样的兵卒,还是有点困难的。别的不说,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宋朝,肉类的提供根本不到位。张正书在制定禁军校尉伙食的时候,特意加大了豆制品的分量,才让这些禁军校尉没有脱离营养。可想而知,这培养这么一支精锐,到底需要多少资源了。

    军队就是一个吞金兽,再多的钱银丢进入,怕是都听不到一个响。没办法之下,宋朝只能堆人数了,庞大的禁军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张正书给了赵煦另外一条新路,那就是精兵路线,只要




第八百九十六章:区别待遇
    要知道,从宴射制度开始之后,宋辽和各国之间比射一事,已经进行了几百次之多。而宋朝能获胜的次数,在正史上能找到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罢了。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那些伴射的人,大多都是籍籍无名的士卒校尉之类的小卒小官,所以并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但不论怎么看,情况都不容乐观——因为这一次,辽国是有备而来的,西夏也是有备而来的!

    “要不让彭元量去射好了”

    别人不知道,赵煦却是知道的,彭元量的射技跟何灌也差不了多少!

    最关键的是,彭元量能开三石弓,何灌都做不到这样的事。

    只不过赵煦转念一想,还是不用了。虽然历代宋朝皇帝对宴射都很看重,但输赢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最多损损脸面罢了。可万一彭元量的底细被别人知道了,那要对付赵煦就容易多了。赵煦不是傻子,这种亏本的买卖他不干。

    就在赵煦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瞥见了藏在人堆里的张正书。

    “去,把那姓张的小子给朕拿过来!”

    赵煦气不打一处来,他还以为张正书在忙活着军事演习一事呢,不曾想这孙子居然在悠哉游哉地和一个武臣聊天,看模样还是手舞足蹈的。赵煦哪里忍受得了,这可是关乎大宋脸面的事啊!射箭,赵煦不认为宋人能比得过靠弓箭讨食吃的契丹人、党项人。所以,赵煦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早就做好了比射落败的心理准备。

    但是,赵煦不能忍的是,军事演习可是关乎大宋挽回脸面的所在啊!要是不能先声夺人,赵煦还有脸在这南御苑待下去

    不多时,彭元量真的把张正书提溜过来了。

    没办法,在这变态死太监的手中,张正书弱得像一只鸡。好在彭元量的身法厉害,很多人只以为他们是好朋友。殊不知,彭元量是一手扯住张正书的腰带的。来到赵煦面前,彭元量才放开张正书的腰带。

    张正书嘴里咒骂一声,不得不拿手提着裤子,避免掉了下去——没办法,给死太监拉松了。

    “臣参见陛下,恭请圣安。”

    张正书随随便便地说了一句例行公事的话,然后抬头看着赵煦,并没有发现赵煦有什么暴毙的迹象。不过这也能理解的,就好像前一世张正书猝死一样,谁会想得到一个看起来健健康康的小伙子,居然会说没就没了

    “废话少说,朕问你,交代你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赵煦恶狠狠地盯着张正书,仿佛要吃人一样。

    张正书却风轻云淡,平平常常地回了一句:“官家,我都办妥了,随时可以开始。”

    半信半疑的赵煦皱眉问道:“为何你在这,还有心思闲聊!”

    “带队的又不是我,而检阅部队的是你,最多我跟在你后面而已。如此,我不在这,我能去哪”张正书反问道。

    赵煦一愣,先没有追究张正书语言上的顶撞,而是有点不敢相信:“朕……去检阅”

    “难道官家要放弃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吗”张正书嘿嘿笑道,“这可是大大露脸的事哦!也是时间太紧了些,不然的话,那些军官回到原本的岗位,又能训练出一模一样的士卒来。到时候,随时能拉起一支五千人的受检部队,保管让那些……额,你懂的,让那些人跌碎一地眼珠子!”

    &nb



第八百九十七章:宴后
    这一次的宴席,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因为是款待各国使臣,所以规格是最高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按照国宴最高级别来布置。皇帝赵煦的座位,在正中间,座前为“御茶床”也就是餐桌,桌上陈设着珠宝做的人工花枝、若干盘珍鲜水果,还有仅供观赏的果盘,盘中是蜜饯水果、雕花瓜果叠成的宝塔。至于臣子的,就没有这么好的装饰了。

    大臣和各国使臣的桌子,在皇帝宝座的对面,配上高座凳,铺锦垫,每座前各列一张矮桌,陈设雕花或蜜饯瓜果堆垒的果盘。这样的高坐凳只有第一行有,其后的三行则改为矮坐凳,三人坐一张桌子。没错,张正书的位置就在这里。至于其余大臣以及各国低等随员的座位设在大殿之外、两旁偏殿的廊檐之下,一样是三人一桌,桌上摆设环饼、油饼、枣塔垒成的“看盘”,纯为装饰,不许真吃。此外尚有更为低阶的军官,如陪射禁军,则是在“山楼”之后排设席面。真是天子请客,倾朝赴席,人数众多,场面格外的浩大。

    整场宴会的持续时间相当之长,以致必须分成上下场,称为“前筵”与“后筵”。上半场一共为饮五盏酒的环节,下半场则为四盏酒。这是宋朝国宴的标准,从第三盏酒起,才开始上主食。

    也就是说,喝一盏酒才开始上一道菜。每一盏提供的吃食从三种到五种不等,大都包括一种烤肉或烤串,汤羹或水饭、带汤米线一道,以及类似包子、烧卖的带馅点心,烧饼或肉饼,甚至会包括什锦咸菜。这些简单的菜式,主要考虑上菜便捷,摆设整洁美观,与宴人吃起来也利索乾净,避免吃相不雅。但要说多好吃嘛,却不一定了。

    也是从第三盏酒起,会有一场花样纷呈的短暂表演,依次为杂技、类似群口相声的“杂剧”片段、男子蹴鞠、女童群舞等等。

    这种安排不仅为了场面漂亮,也是留给大家吃饭的时间。但是表演结束后,群臣还是起身谢恩的。所以整个宴会都在不断起身、行礼、归坐当中重复,谁也不可能吃个踏实。要说这参加宋朝国宴,规矩是最多的,也是吃不饱的。再加上持续时间太长,一顿饭能吃一个时辰,吃完又开始饿了。

    说来也奇怪,张正书觉得这样的国宴,居然有点像后世的法式西餐而不是中餐,为啥众所周知,法式西餐每桌都有服务员和服务助手提供服务,而宋朝国宴喝酒则有宫女在一旁提供服务;法式西餐每上一道菜都得撤掉前面的菜,宋朝国宴喝酒则是每上两道菜就撤掉前面的菜;法式西餐最讲究菜品和酒品相搭配,宋朝国宴喝一杯换俩菜,酒品和菜品一样很搭配。你看看,这宋朝国宴吃饭像不像在吃西餐

    而且,分量也不够,如果是一个文官,怕是吃不下那么多。可如果是一个武臣,特别是很能吃的武臣,保管回去还得加餐才行。

    不过嘛,宋朝国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打包带走回家吃。按照习惯,没吃完的食品事后可以由大臣们带回家,再分赠给亲友知交,以示皇恩雨露均沾。

    一个时辰过后,宴射就开始了。

    幸好只是九杯酒而已,再加上宋朝的酒度数不高,与会伴射的武臣都没有喝醉。

    当然了,也没有人敢喝醉,万一误了大事,不得晋陞官职那是小事。万一被皇帝怪罪下来,罚俸流放,那才是真的冤。

    这时候,张正书分明看到赵煦给他使了个眼色。

    张正书心领神会地明白了赵煦的意图,缓缓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席位。

    来到殿外,张正书找到了早已经吃饱喝足的董成虎:“准备好



第八百九十八章:演习开始
    “这……是如何做到的”

    文武百官还好,毕竟他们见过了一次,可各国使臣就懵圈了,这都是啥阵势啊怎么可能这么整齐呢不管从哪里看,都能看到这一个方阵排成了一条直线。哪怕是明晃晃的枪头,也神奇地保持在了一条直线上。单单是这种压迫感,都能让人喘不过气来。

    张正书也有点惊讶,想不到平时训练都拿不出来的精气神,反而在这样的一次军事演习上,居然超水平发挥了,这真的是一个意外之喜!

    “官家,准备开始阅兵了。”

    张正书小声地提醒着赵煦,赵煦点了点头,说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简单,官家你乘着辇车过去,来到阵前说一句‘将士们辛苦了’就行。”

    张正书的话,让赵煦有了底气。

    不多时,赵煦的龙辇开始缓缓动了起来,慢慢地追赶了上去。这时候,来到校场正中的禁军校尉们已经在董成虎的口令下停止了前进,齐齐转过身来,面对着赵煦那驶来的辇车。“不动如山!”赵煦近距离接触之下,才发现这些禁军校尉真的是脱胎换骨了,穿着这么重的甲胄,却没有一点晃动。

    其实,赵煦不知道,这些禁军校尉被张正书训得早就形成了神经反射了。之前那三个月的魔鬼集训,站军姿是这些禁军校尉们练习最多的,也是被罚最多的。没办法,张正书这个教官太变态了,不管是蚊叮虫咬,还是雪花落入颈项,但凡动一下,那就单独拎出来做俯卧撑。

    别说动了,笑都不行。

    张正书为了训练他们,特意在他们站军姿的时候说笑话。谁要是笑了的,惩罚翻倍。

    这甚至导致了很多禁军校尉练就了不言不笑的神奇能力,现在一动不动片刻,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赵煦的龙辇驶过去后,也没有人教他,他自己举起了右手,挥手示意道:“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宋,为陛下,冲锋!”

    即便只有区区三百来人,可齐声呐喊的威势,却足以掀翻屋顶。这样的军队,把赵煦都吓了一跳,对左右的张正书和章惇说道:“精兵,这绝对是精兵!”

    张正书笑而不语,这就算是精兵了怕是赵煦没见过大场面啊!

    恍惚间,张正书想起了后世在电视上看**阅兵的那种热血沸腾,那才是真正的精兵!十万挑一,身高、身材都是相差无几的兵卒,再配合齐步走,那才真的震撼。现在这个场面,太小儿科了。不过即便是这样,都足够震慑各国使臣了。张正书回头看了看,那些各国使臣都若有所思的模样。

    “官家,你下令说,演习开始!”

    张正书继续提醒道,他深知,在这个关头是不能抢赵煦的风头的。

    赵煦也不客气,说道:“演习开始!”

    “保家卫国,杀!”

    毫无预兆的又是一声齐吼,差点把马都惊了。好在给皇帝驾驶的是一个老把手了,才稳得住马匹,没有惊起来。

    赵煦也不敢待得太近了,耀武扬威地转了一圈,回到了看台之上华伞之下,坐着看演习。同时,和那些各国使臣交头接耳,但赵煦脸上的得意是掩盖不住的。真刀实枪的禁军校尉,这样的演习实在是太震撼了。即便看过了一次,赵煦也还是觉得热血沸腾。

    待得这些禁军以秋风扫落



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赢了吗?
    不到一刻钟的军事演习完毕后,对面的人形靶子早就满目疮痍。禁军校尉们阵形不乱,缓缓退场。可留给各国使臣的,全都是他们在校场上的英姿。只可惜,这是除了大宋以外,其他国家都无法模仿的办法。因为大宋的军人可以是职业军人,有朝廷的军饷供养着,可其他国家不行啊,要是养兵的话,这些国家怕是能破产!

    而且,他们有骑兵了,为何还要拖慢速度的步兵

    骑兵的好处是什么

    我不想和你打的时候,你都找不到我人影。看看汉朝出击匈奴,不还是以骑兵对骑兵获胜的吗骑兵的灵活、机动,早就被游牧民族掌握了。哪怕契丹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可游牧始终是大部分契丹人的选择。西夏也是如此,女真亦是如此。

    即便各国使臣看到了如此精兵,也只是暗暗戒备,却没有多么上心。

    “让诸位贵客见笑了,不过是小小表演罢了。”

    赵煦嘴上是这么说,但脸上的得意神情却暴露了他的内心。

    各国使臣、文武百官纷纷称赞,没办法,这是在一个非正式场合的外交,说错话可能直接导致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的。

    张正书看着他们尔虞我诈的场面,心中只是冷笑。这就是外交,都是以自己国家利益为上。但大宋就偏生例外,总是顾及脸面而不要实质。也难怪,宋朝的投降派那么多,还没打就自己先腿软了。

    有感于此,张正书对接下来的比射一点兴趣都没,因为这根本无伤大雅。

    个别宋朝武臣的射技高超,代表不了大宋整体的军事实力。即便在射箭场上赢了对手,也无法一时间改变宋朝军事孱弱的现实。宋朝的军事孱弱,是建立在军事制度上的,单单靠个人完全无法扭转。

    兴致缺缺的张正书,看着大宋射技最好的十个人在表演,确实很厉害。而且何灌也勇夺了第一,让各国使臣都纷纷拜服。没办法,何灌此人太厉害了,身高足足有一米九,张正书目测比自己高了一个头!要说是两米,也是完全说得过去的。再加上他一身腱子肉,看样子就知道是力大无穷之辈。也难怪他最多可以开三石硬弓。平常时,何灌都是用两石五斗弓的,一箭射出,两百步内都能穿甲。

    这样的神将,厉害吗

    当然厉害,而且大宋还大吹特吹,文官们也从不过问。

    为啥因为往年输得太多了,每次都是辽使,或者是西夏使臣获胜,让大宋倍感脸上无光。今年出了一个何灌,两百步远命中靶子,这绝对是一员神将!可惜的是,这样神将若是生在宋朝之前,哪怕是唐初,都有点用处。但在宋朝,个人勇武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因为打仗根本不可能再来一出阵前斗将。

    宋朝打仗,讲究的是兵卒间的配合,兵种的配合,说穿了就是大规模作战,个人再勇武,因素也被缩到很小了。

    拥有了“兵法精通”的张正书,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要想百战百胜,还是得从士卒的训练抓起。战争,说穿了拼的是人,而不是器。士卒的训练跟不上,自然是要战败的。别看契丹人、党项人整天放牧打猎的,其实这是他们训练的一种方法而已。这也难怪党项人和契丹人即便是临时拉凑的军队,都比宋朝厉害了。人家几乎是天天训练,而禁军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能练得出来才怪。

    “就看赵煦那小子会不会用我的《步兵操典》了,要是不会用,说再多也白搭……”




第九百章:不能让你过得太轻松
    这是必然的事,一个孱弱的王朝,注定是要被欺负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要想恢复汉唐荣光也很简单,打赢对外战争就行了。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连胜下去,国中百姓自然腰杆挺足。
1...199200201202203...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