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这些使臣在汴梁城中,除了洽谈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参加节日祝贺等外,朝廷派人陪同还组织他们参观京城名胜古迹、参加文体活动和举行多种名目的宴请等;此外,还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贡赐贸易”,允许购买大宋珍宝和物货。

    末了回去后,还有不少赏赐。

    这是不是“人傻钱多速来”

    很明显就是!

    可惜,赵煦不听张正书,不然的话,早就取消赏赐了。

    这些使臣组团前来,对大宋是一种战术上的侵扰。因为接待各国使者,入宋境后送到京城止,其费用大多由各州府地方财政开支,这种接待往来使者负担是十分沉重的,所花费用不可胜数,建立亭馆,调发农工,侵渔商贾,所到之处,民怨沸腾。

    朝廷为什么不管呢

    因为腰杆子不硬啊,只能任由这些使臣在大宋境内胡作非为了。哪怕是他们公然杀了人,除了包拯包黑子外,没人敢拿他们入狱的。再加上现在宋夏辽三国关系紧张,地方更不敢逾越了,只能好吃好喝待着。

    这些事张正书早就知道了,也冷眼旁观,看看这些使臣到底想干嘛。

    要知道,经过一年的对峙,西夏已经贫敝不堪,再这些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的。只要赵煦撑得住,继续拖下去,保管让西夏国内先乱起来了。只不过,张正书很怀疑,赵煦到底还能不能撑到那时候。

    果不其然,根据新闻探子的消息,在元正大朝会上,西夏和辽国的使者频频发难,要求宋朝退却兵马。可惜赵煦也好,章惇也罢,只是充耳不闻,顾左右而言其他。

    张正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已经大年初二这一天了。

    当日,《京华报》就报道了这一则消息,登时激起了宋人的爱国热情,甚至有些冲动的,都对着驿馆丢石块了。这都算了,门口的禁军还立即避开,连捉人的心思都没。闹得那些辽国西夏使臣




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年初二
    ;

    只见曾瑾菡斜着眼睛笑着,用柔荑攀住张正书的肩膀按摩说道:“那也是郎君不努力罢了,与我何干”

    看得自家娘子如此,张正书当即傻了,可惜的是,等会要去汴梁城拜见泰山泰水,不能过过瘾,张正书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这是……你这招数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妹妹教的啊,郎君,你觉得疲累好点吗”曾瑾菡虽然不算熟练,但胜在那一股青涩,是哪一个男人都抵抗不了的。张正书很明显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自然是受不住这个,只能艰难地控制住自己,说道:“以后这种事少学一点,都不学好,这是要变坏的……我去看看四轮马车备好没……”

    看到张正书落荒而逃的模样,曾瑾菡笑了,但笑中有点泪花。

    能忍到如此地步的男人,怎能不让曾瑾菡去托付终身

    其实张正书也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大年初二这一天要回娘家。

    按照宋朝这会的说法是,大年初二是“迎婿日”,也是嫁出女回娘家孝敬父母的日子。当然了,还有什么“开年”、“祭财神”等等习俗,就不一一而足了。甚至曾文俨派人来提醒过好几次,大年初二这一天,必须回一趟娘家。

    为啥呢因为张曾两家都是商贾,“祭财神”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时日。

    没说的,老丈人都这么说了,张正书只能照做。备好礼物,带上曾瑾菡,四轮马车就出发了。

    不到一个时辰,四轮马车开进了汴梁城,因为人多,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好不容易进了城,已经过了中午时分了。幸亏张正书准备好了糕点茶水在马车上,不至于挨饿。穿过拥挤的人群,总算回到了景明坊之中。

    “姑爷来了!”

    随着僮仆的高声唱喏,曾家瞬间热闹了起来。

    曾信骥率先迎了出来:“好妹婿,好妹婿,来就来了,带甚么礼物”

    张正书也不为杵,笑了笑拱手说道:“二哥,新年好啊!”

    这时候,难得从酒色中走出来的曾信韫也过来和张正书寒暄了两句,而他们的妻子,则把曾瑾菡拉过去讲体己话了。好不容易,曾文俨也走了出来:“贤婿,你来了快,屋里请!”

    不得不说,曾文俨的态度比之前客气多了,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感觉。张正书也有点感慨,这做了官之后,别人已经对张正书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哪怕张正书还是以前的张正书,可他们再也不会掏心窝子跟张正书讲话了,生怕惹怒了张正书。

    可张正书毕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思,一个作揖到位,礼数也到位地说道:“见过泰山!”

    “好,好,好!”

    曾文俨见张正书给足了他面子,当即笑得见牙不见眼了,热情地招呼起张正书来。倒是只有曾信骥这个大舅哥,一如既往地对待张正书,没心没肺的。大抵上是因为他神经大条,或者是被张正书坑得太惨,心理不平衡吧反正张正书倒是觉得曾信骥是个爽快人,也是个直汉子,可以交交心的。

    坐下寒暄了一番,大抵上也是吹捧张正书的无聊话题。

    曾文俨一边吹捧张正书,一边吹嘘自己的眼光是多么毒辣,一眼就相中了张正书这个“贤婿”,恨不得张扬得全世界都知道。

    也是,张正书现在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还立下了不少功劳。只要他不作死,赵煦能保他一辈子。毕竟不是谁都是先知者,知道赵煦寿命无多的。要知道今年赵煦才二十五



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年初二
    ;

    只见曾瑾菡斜着眼睛笑着,用柔荑攀住张正书的肩膀按摩说道:“那也是郎君不努力罢了,与我何干”

    看得自家娘子如此,张正书当即傻了,可惜的是,等会要去汴梁城拜见泰山泰水,不能过过瘾,张正书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这是……你这招数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妹妹教的啊,郎君,你觉得疲累好点吗”曾瑾菡虽然不算熟练,但胜在那一股青涩,是哪一个男人都抵抗不了的。张正书很明显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自然是受不住这个,只能艰难地控制住自己,说道:“以后这种事少学一点,都不学好,这是要变坏的……我去看看四轮马车备好没……”

    看到张正书落荒而逃的模样,曾瑾菡笑了,但笑中有点泪花。

    能忍到如此地步的男人,怎能不让曾瑾菡去托付终身

    其实张正书也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大年初二这一天要回娘家。

    按照宋朝这会的说法是,大年初二是“迎婿日”,也是嫁出女回娘家孝敬父母的日子。当然了,还有什么“开年”、“祭财神”等等习俗,就不一一而足了。甚至曾文俨派人来提醒过好几次,大年初二这一天,必须回一趟娘家。

    为啥呢因为张曾两家都是商贾,“祭财神”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时日。

    没说的,老丈人都这么说了,张正书只能照做。备好礼物,带上曾瑾菡,四轮马车就出发了。

    不到一个时辰,四轮马车开进了汴梁城,因为人多,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好不容易进了城,已经过了中午时分了。幸亏张正书准备好了糕点茶水在马车上,不至于挨饿。穿过拥挤的人群,总算回到了景明坊之中。

    “姑爷来了!”

    随着僮仆的高声唱喏,曾家瞬间热闹了起来。

    曾信骥率先迎了出来:“好妹婿,好妹婿,来就来了,带甚么礼物”

    张正书也不为杵,笑了笑拱手说道:“二哥,新年好啊!”

    这时候,难得从酒色中走出来的曾信韫也过来和张正书寒暄了两句,而他们的妻子,则把曾瑾菡拉过去讲体己话了。好不容易,曾文俨也走了出来:“贤婿,你来了快,屋里请!”

    不得不说,曾文俨的态度比之前客气多了,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感觉。张正书也有点感慨,这做了官之后,别人已经对张正书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哪怕张正书还是以前的张正书,可他们再也不会掏心窝子跟张正书讲话了,生怕惹怒了张正书。

    可张正书毕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思,一个作揖到位,礼数也到位地说道:“见过泰山!”

    “好,好,好!”

    曾文俨见张正书给足了他面子,当即笑得见牙不见眼了,热情地招呼起张正书来。倒是只有曾信骥这个大舅哥,一如既往地对待张正书,没心没肺的。大抵上是因为他神经大条,或者是被张正书坑得太惨,心理不平衡吧反正张正书倒是觉得曾信骥是个爽快人,也是个直汉子,可以交交心的。

    坐下寒暄了一番,大抵上也是吹捧张正书的无聊话题。

    曾文俨一边吹捧张正书,一边吹嘘自己的眼光是多么毒辣,一眼就相中了张正书这个“贤婿”,恨不得张扬得全世界都知道。

    也是,张正书现在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还立下了不少功劳。只要他不作死,赵煦能保他一辈子。毕竟不是谁都是先知者,知道赵煦寿命无多的。要知道今年赵煦才二十五



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争
    “这般说来,贤婿做这个官,岂不是危险重重”



    曾文俨有点吃惊地问道,在他看来,官场不应该这样才对啊也是,在宋朝的普通人看来,官员都是高高在上的,操纵着普通百姓的一切,不然怎么被称之为“父母官”呢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朝官,更是不得了,简直是高不可攀。www他们每天悲天悯人,每天为国鞠躬尽瘁……反正,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张正书很明确地告诉曾文俨,官场里面简直是世间最龌龊,最藏污纳垢的地方。



    甚至于,监牢都比不上看似富丽堂皇的官场,那种肮脏的利益勾当,比起汪洋大盗、绿林好汉所做之事,官员为恶要可恨得多。“泰山,你是不知道那些文官私吞公款,贪污受贿起来是多么疯狂,哪怕他们真的洁身自好,可家里人呢能忍得住不狐假虎威,不去做为非作歹之事吗”



    曾文俨也过了天真的年纪,被张正书这么一说,也醒悟了过来“唉,原来这官如此难做!”



    “当然难做了,像我这等正直的官,百分百是被排斥的……”



    张正书开始在自己的脸上贴金了,但索要政策来获得利益时,他比谁都积极。www



    没办法,张正书太清楚中国的国情了,从古至今皆如此公平都是相对的,而如果你能得到某项政策,那么就能打破公平。从汉朝时的“盐铁专卖”到宋朝的“榷酒”、“榷茶”,都是政策导致的不公平。



    能抓住政策的人,都暴富了。只要政策不变,或者没有改朝换代,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但如果他们太过放肆,侵害了国家利益,损公肥私,改朝换代了,他们也会被打入尘埃的。当然了,从汉到唐这千余年间,还是有世家门阀可以存在这么久的。但宋朝之后,他们就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唯一不变的,还是政策致富这一条最轻松的路。



    曾文俨也被逗乐了“贤婿果非常人!”



    曾信骥却撇了撇嘴,他还记得当初是谁把他坑得差点连老婆都没了。张正书正直这句话说出去,整个开封府都没有几个人相信!想想之前张正书都做了什么好事吧,横行霸道不说,还当街调戏良家妇女,在菁楼里争风吃醋……哪一件不是天怒人怨的事



    这种人还正直鬼才相信!



    反正曾信骥是绝对不信的,谁爱信谁就信去。



    曾文俨叹了口气,说道“若贤婿如此不合群,如何能在朝堂立足”他的意思,自然是担心张正书被排挤,被陷害,如果是这样,他曾家怕是也要受到牵连的!



    “那倒是不用怕。闪舞www”张正书想了想说道,“我现在是武臣了,只要我没有触碰到文官的权力,他们是不可能把我弄垮的。再说了,我现在背后是将门,得罪我等于得罪整一个将门,整一个武臣,他们也要掂量掂量。文可以压着武,但不能灭了武,这是官家的底线。”



    张正书已经把实情说了出来,不管是哪一个宋朝皇帝,都不会坐视文官把武臣灭了的。这样的话,他屁股下的皇位是最先坐不稳的。如果哪一个皇帝不握紧手中的兵权,那他就等同一个傀儡了。刘邦为何杀韩信,赵匡胤为何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稳固皇位!



    别看宋朝的武臣好像很憋屈,但其实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武臣的地位是低了点,但俸禄啥的都没有被亏待过。如果文官打压得狠了,皇帝还会拉偏架,帮帮武臣。说起来,看似做武臣委屈了,其实并不然。不然的话,狄青也不会以武将身份做到了枢密使了。





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
    就在他们谈着做官的事,聊得兴起的时候,突然外面闯进来一个僮仆,说道“姑爷,报社的人找你!”



    “嗯”



    张正书有点奇怪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不成“泰山,我出去瞧瞧……”



    话音刚落,那报社的一个僮仆就闯了进来“小官人,天使来了!”



    “卧槽,什么,鸟人来了!”张正书第一个反应就是长着翅膀的鸟人,难道真的有那种生物的存在!



    那僮仆愣了愣,不明所以地说道“甚么鸟人”



    “不就是天使吗”



    张正书也愣了,难道不是鸟人



    “小官人,天使是天子使臣……”那僮仆快哭了,“就等着小官人你回去复旨哩!”



    “额……”



    好吧,是张正书想差了,他总算记起“天使”是何物了,在宋朝这会,天使就是个宣旨的宦官。闪舞www“那个泰山啊,官家不知道又要我做什么差使了,我先回去看看。姝儿先留在你这里吧,或许等会我就回来了……”



    这话只是个敷衍,以赵煦的性子,怕是这差事不会简单了。



    京华报社离曾家并不远,急急脚几步路片刻便走完了。www回到京华报社,立即看到了一个小黄门,端着圣旨在候着张正书。“张大夫,话且不多说,圣旨在此,你先领了,再与咱家进宫一趟,陛下召你觐见……”



    张正书满头黑线,这赵煦还挺会使唤人的,先前都说了这段时间让他休息一下的,现在又让他干活,真的是出尔反尔!摊开圣旨一看,张正书大概明白什么事了,稍稍思索一下,然后说道“走吧,此事怠慢不得……”



    此时,大宋皇宫里,赵煦还在福宁殿踱着步子,十分焦躁的模样。



    一旁伺候的宫女,纷纷垂着头,一动不动的,生怕惹来赵煦的不快。而彭元量也在一旁垂着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似的。



    “彭元量,你再派人去催催!”



    赵煦是真的急了,冲着彭元量大声嚷道。



    “陛下,稍安勿躁,想来张大夫很快就到了……”彭元量也是无奈啊,这赵煦的急性子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陛下,你且坐下,若是这般疾走,万一染了风寒,怕是不美啊……”



    赵煦眼睛一瞪“都火烧眉毛了,朕哪里还静得下来”


1...197198199200201...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