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百余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
第八百七十八章:汇报表演
这些文官们一路过来,极尽嘲讽这皇家军校,甚至把皇家军校说得一文不值,浪费钱银。张正书在一旁,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有些时候,是用实力说话的。口舌之争,完全没有必要。赵煦也向张正书投来询问的眼神,张正书回敬他一个放心的神色。于是,赵煦也就放心了。
揭牌仪式很简单,赵煦对着那群禁军军官勉励了几句话,就匆匆把山门牌坊上的匾额蒙着的红布拉了下来。
说句实话,这也是禁军军官们第一次“得见天颜”,激动得不能自已。
赵煦亲手揭牌之后,再说了几句场面话,接着就是汇报表演了。
随着这些禁军军官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昂头挺胸地走了出来,把赵煦等一干大臣都吓得不轻。这些禁军军官们一边齐步走着,一边齐声喊道:“保家卫国,匹夫有责!”、“忠君爱国,奋勇杀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怎生做到的”
“若是这成了战阵,岂不是无敌天下”
“瞧不出张大夫还真有两下子……”
……
当然了,也有人酸溜溜地说道:“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这等阵型,碰到敌人,全都乱套!”
……
赵煦皱眉问一旁的张正书道:“这有何用”
张正书义正言辞地说道:“没啥作用,就是看着有气势!”
赵煦:“……”
当然了,赵煦也不是三岁小孩子,能被张正书三言两语就蒙混过去了。果不其然,这些配着长枪、弓弩的禁军军官们,在看到旗手挥动旗帜之后,他们立即开始变阵,变成了两列,长枪如林。随着一声猛吼——“杀”!!!
长枪如同蛟龙出水一样,猛地向前戳去,一戳,一搅,收回,动作干净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一列刺上面,一列刺下面,分工明确,动作宛如一人。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专门对付骑兵的阵列。第一列长枪手,专门刺马上的
的骑兵;第二列长枪手,专门杀马。
然后,鼓点开始变急促了,这些长枪手开始稳步向前,来到了靶子前面。
旗手又是挥动旗帜,队列立即变成了三列,飞快地放下了长枪,拿出了背在背后的弓弩。
上弦,瞄准!
鼓点变重了,第一列弓弩手射出了弩箭,立即退后装填,第二列弓弩手上前射击,射完之后又立马退后,待第三列向前……如此循环往复,不到半刻钟,每人十支弩箭都射了出去,前方八十步到一百步之内的范围,全都密密麻麻插满了弩箭。这还不算,弓弩手再次把弓弩背好,捡起地上的长枪,排成一字长蛇阵,奋力地投掷了出去。长枪很重,只能掷出十余步。但因为长枪很重,却可以深深插入黄泥地里。
赵煦都惊呆了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武器丢出去,刚想询问的时候,那些禁军军官们从腰间掣出了陌刀。
没错,就是陌刀,李家村冶炼作坊用模具生产出来的陌刀。
只见这些禁军军官们只有三招,劈砍,直捅,上挑。虽然简单,但是这三式却用得虎虎生风,配合一声声喊杀声,威势十足!
嗯,事情到了这里,已经算完了。待得金锣敲响后,这些禁军军官们面不改色,陌刀护在身前,唱着《精忠报国》,然后缓缓后撤。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百余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
第八百七十九章:不想干了
“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对你们说,你们已经从地狱逃脱了,但未来怎么样,我不敢保证。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只有你们继续忠君爱国,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那么官家必然不会亏待你们。或许未来你们会踏上战场,或许会作为一场战役的指挥官,或许在后方做着情报、后勤工作……但不管怎么样都好,从皇家军校出去的学员,官家必然会给予大用。这是一定肯定以及确定的事。莫要辜负这个出身,你们并不比文官们差。
希望在未来,皇家军校以你们为荣。”
张正书说得很平淡,但下面的学员却怔怔地听着,不知为何突然流下了热泪。
“喝酒喝酒,最后敬你们一杯,祝你们前程似锦。对了,如果以后打输了仗,别说我是你们的老师,我丢不起这个人!”
说完,张正书敬了他们一杯“仙醁”果酒。然后,快速地吃起菜来。
他知道,一旦底下那些兔崽子们反应过来的话,一定会把他灌醉的。赶紧吃完,溜乎者也!
果不其然,有人很快反应过来了。只见最前排的董成虎猛地站了起来:“报告,教官!”这一声,大概用了他生平最大的气力,差点没把张正书给吓着了。
“说!”
张正书还没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呢,含糊其辞地说道。
“教官,我们越是跟你学习,就越是知道自己的之前太过狂妄自大。我还想跟着你,继续学习兵法!”这是董成虎心里的大实话,他早就领悟到了,张正书以区区两百皇城司亲从官,每次都能把他们揍得满地找牙,这绝对不是侥幸,而是实力的碾压。要知道,皇城司亲从官们比起他们来,已经不能算是弱旅了,甚至可以说是正面相抗,绝无胜算那种。不管是从训练,还是精气神上,都有老大一截差距。可张正书就是用这区区两百人的皇城司亲从官,把三百六十人的禁军军官们羞辱了一遍又一遍。
哪怕是在蹴鞠场上,也是张正书赢多输少。
这些禁军军官们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佩服,再到崇拜,不过用了三个月时间而已。
董成虎甚至有种错觉,哪怕他再跟张正书学习一辈子,都无法把本事学个十足十。
“免了,我怕我会被气死。”
张正书勉强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说道:“你们有你们的前程,官家早已定下,我是无法左右的。当然了,如果想留下来的,可以写个书面申请,我拿给官家看一看。至于我,可能不会在皇家军校出现了。”
“为甚么!”
董成虎觉得很惊讶,“难道官家……”
“嘘,甚么话,国家需要你,你还问为什么吗”张正书虎着脸教训道,“我自然是另有调任。对了,记住,你们即便回到禁军当中,怕也是要自己担任教官的。我编写了一本《步兵操典》,你们按着上面的来学习,来训练手下的士卒就行了。”
还没说完,底下那些军官们就已经一涌而上,把张正书团团围住了。“你们想干嘛”张正书声音都点发颤了,“你们不要乱来啊……”
……
很不幸,张正书最后还是没逃过被灌醉的命运。
当然,张正书也很鸡贼,没有真的醉倒,都是在演戏而已。不演戏不行啊,那些丘八打仗不玩命,喝起酒来却是不要命的。他们不要命,张正书却很惜命,跟他们玩不过。这不,连在果酒里掺水的把戏都要使出来了,才避免醉得不省人事。
要不是天色已晚,张正书不能进入汴梁城,说不定张正书现在就已经溜了。
待得
第八百八十章:一介懒人
“就知道你会这么问,账本在这里了,自己看吧。”张正书从未把那一万贯钱放在眼中,贪污什么的更是无从谈起了。“以后,官家你作为山长,时不时到皇家军校转悠一圈,说几句场面话就行了。这样,我敢担保,那些军官对你的拥戴是发自内心的。”
赵煦自然是极为心动的,能获得军官们的效忠,那绝对是哪个皇帝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也罢,你不想做这个教官,朕准了。但,接下来军校要怎么运转,你得给个说法罢”赵煦也很无奈,这个臣子是挺好用的,办事很实在,可就是太懒了。或者说,太过明哲保身了,不想沾染一点因果。只是赵煦想不明白,为何张正书一开始要和文官闹得那么僵
“这是优秀学员的名单,你把这些人留在军校,他们就能担任一个合格的教官。”张正书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递给赵煦,然后淡淡地说道,“只要你不降低伙食标准,保证能批量培养起军官来。只要中低层军官都是忠于你的,军队就会牢牢掌控在你手中了。”赵煦虽然内心激动不已,但表面还是很平静的。
“你都做甩手掌柜了,朕再给你安排个甚么差事好呢”
赵煦有点捉狭地看着张正书,不怀好意地说道。
“免了,我一介懒人,官家你还是放过我吧!”张正书连忙摆手说道,开玩笑,都被他免费榨取了劳动价值三个月,还想继续
赵煦想了想,好像真的没啥适合张正书的职位了。当然,因人设岗的事大宋多了去,只要赵煦想用张正书,给他设计一个岗位也是很平常的事。但考虑到张正书几个月没回家了,赵煦也没有立即派遣工作。
“也罢,待得元宵后再说此事。”
张正书松了口气,赵煦这算是法外开恩了。
“但是,你得帮朕参详一番,夏国遣使来朝,辽国也即将派遣使臣过来,这……说明了甚么”赵煦有点举棋不定,难以捉摸西夏和辽国的意思。
“敢问一下,如今西北战事如何了”
这三个月来,张正书是真的与外界断绝了联系,更别说接触“黑客”,得知西北战事消息了。
“还是对峙当中。”
赵煦叹了口气,“想要灭亡夏国,不容易啊!”
“要是这么容易灭一国,天下早就一家独大了。”张正书也不奇怪,问赵煦是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因为赵煦对西北战事只是知道个结果。以现在张正书“兵法精通”的眼光,看一个结果有啥用要是能知道更多细节,说不定张正书就能推出灭夏计划了。“即便是把整个天下都占了,那不过百年又会分崩离析。”
赵煦一愣:“为何”
“各种原因,其中百姓因素最大。”张正书叹了口气,“在不能有效传递政令的前提下,朝廷根本无法有效管理地方,百姓自然离心离德,最后自行崩溃。这里面的关键制约,就在交通。其次,是文化和语言的障碍。除非,朝廷愿意让儒者深入中原之外的地方,传经绶道,不然的话,不用二十年,占领地就会发生文化冲突,最后会引发崩溃……”
在张正书看来,儒家的最大
第八百八十一章:献殷勤
战车这个东西,看似被淘汰了,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看看后世的坦克就知道了。
集防御力、机动性、强大火力于一身的坦克,在陆战上面,绝对是能形成一股钢铁洪流的。
为什么汉人想不到用战车去打骑兵呢
这里面有很现实的原因,就是钢铁产量不够。看似大宋的钢铁产量不低,但实际上平摊到每个宋人头上就显得很少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宋朝人口多嘛。再加上之前钢铁质量低、铁矿石质量低、冶炼技术不过关,所以战车这东西,自然就是被搁置了。不过,张正书是有办法的,比如把攻城用的轒辒车加上一块钢板,组装起来,就能对抗骑兵了。更绝妙的是,这样的轒辒车还能一车多用,里面可以变成运粮车,再加上射击孔,还能变成一件攻城利器。
当张正书讨来笔墨纸砚,给赵煦画出了棱堡、轒辒车的设计图后,赵煦眼睛都瞪大了:“这……这绝了!”
肯定绝啊,这简直是我能打你,你打不到我,世间还有比这更无赖的东西了吗“也是有缺陷的,怕火攻。”张正书很清醒,他自然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无敌的武器。“而且,机动性也不够,如果对方不跟你打,基本上是找不到决战的机会。当然了,只要把路修到草原上,再竖起几座棱堡,就相当于在草原上钉入了几颗钉子,足够让党项人、契丹人喝一壶了。”
赵煦哈哈大笑道:“大善!张卿,你果然是天纵奇才,朕果然没看错人!”
“计策我也献了,那我可以安心做一个富家翁了吧”张正书试探性地问道,“我还得加大投入,为官家你生产水泥哩!”
“……”
赵煦的笑容僵住了,他还打算重用张正书呢,现在被张正书这么一搅和,他脑子都要停止思考了。
“不准!”
赵煦恶狠狠地说道,“朕老实告诉你,你握有这等利器,还想置身事外门都没有!”
“……”
张正书也能猜得到,即便他没有献计,待得赵煦,或者朝中大臣发现了水泥的妙用,他一样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别的不说,单单是张正书掌握的高超冶炼技术,也足够引起赵煦注意了。“那臣请假一个月休息休息,这总可以吧”
现在隆冬腊月的,赵煦也用不到张正书,想了想,也很爽快地批了张正书的假。
但是张正书想不到的是,他已经“深得圣眷”了,赵煦决定派出一支千余人的禁军,专门护卫李家村。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防止水泥配方的泄露,都值得赵煦这么做了。
“那小子练兵这么厉害,千余人丢过去给他,说不定还能练出一支精兵来……”这是赵煦想占便宜的想法。
出了皇宫的张正书,一刻都没停留,径直往“京华报社”跑去,浑然不顾周围百姓的目光。
武官在街上狂奔,这是多么稀奇的事啊,见此奇景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指指点点的。
然而让张正书泄气的是,回到京华报社才发现曾瑾菡不在报社里。
再一问,才知道年关将近,曾瑾菡自然是要回张家庄过年的。
一拍脑袋,张正书才明白过来,还有这回事。没办法,张正书只能换了身衣裳,往和乐楼走去。为了讨李师师欢心,张正书还特意挑选了礼物——是最新款的手袋。这一款浅黄色的手袋,应该很适合李师师的气质。待得进入了和乐楼,张正书立马成了焦点所在。
“哟,那不是张小官人嘛!幸会幸会!”
&n
第八百八十二章:会错意
“那个没啥,就是想和小官人认识认识,在下是城南程氏米行,程坤。”
“小官人,你年少有为,在下想和你交个朋友,在下乃勤劬书局的柯篰风。”
“张小官人,现在你名满汴京,谁人不知你的大名啊,在下童有银,请多指教!”
……
好家伙,一个个都是不差钱的主。虽然比不上“大桶张家”,但是在汴梁城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这样的人物都想巴结张正书,无非是为了钱银,或者就是女人。想到女人,张正书立马就提高了警惕:“好说好说,今日我尚有要事,日后再和诸位煮酒详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