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刺杀太子殿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月落苍梧

    内府护卫们紧跟在他们身边,一个个小心谨慎,生怕出什么乱子。等到了外面街道,更看到数十人守卫在京兆府外,一个个如临大敌。

    “殿下出一趟门也怪不容易的。”待苏蔷和李琮一起上了马车,她掀起帘子往外看了看,神态颇有些戏谑。

    “嗯,不容易。”李琮含笑点头,身子微微靠在车厢上。

    “是有多少人想着刺杀夫君你啊。”或许是得了阿狂心情转好,苏蔷笑眯眯道。

    不知为何,车厢内的气氛忽的凝滞片刻,接着李琮脸上的笑僵住,看着苏蔷道:“你叫我什么”

    “什么”苏蔷反问了一句。

    “你刚才,叫我……夫君”马车内灯盏明亮,苏蔷看到李琮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他欺身过来,伸出手臂围住苏蔷的肩膀,目光深深道:“爱妃这称呼很好,以后可以每日里都这么叫吗”

    苏蔷整个人僵住一瞬,接着把他推开,眉头微蹙道:“是我口误了,该唤您太子殿下。”

    李琮撇嘴笑了笑,松开了些围合的手臂,低头道:“爱妃夜闯京兆府,所为何事”

    苏蔷抬头看他。

    许是伤还未痊愈便出来奔走的缘故,李琮的神色比平日里还要苍白一些。车厢里燃着香料,把他身上的药草味道掩盖了些。此时他看过来的神情里带着几分玩味和几分试探,倒是让她觉得有趣。

    “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她懒散地倚靠着轿厢,神情疏淡道:“本宫迷路了呢。”说着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看李琮盯着自己,便又道:“太子深夜出行,也不是专门为了来给我解围吧。忘了告诉殿下,若殿下不来,那陈照临多半已经被我虏获,出京兆府还不是轻而易举。”

    李琮笑着拱了拱手,“爱妃好手段,爱妃好厉害。”

    神情里没了戏谑,倒是有激赏之意。他脸上的笑荡漾开来,倒是有平日里不曾显现的活泼生动。

    说起来,他还是个少年人,却成日泡在药罐里,又思虑深重杂务缠身。如今这样,倒是好看了不少。

    苏蔷看着他,先是笑了笑,接着又叹了口气道:“可惜辅国公不愿意丢掉这些俗务,离开京城。”

     




第八十六章 安排下去了
    “都安排下去了”摄政王李璋站在一棵冬青树下,接过章朔递过来的热茶,神色淡淡的。

    章朔垂头“嗯”了一声,恭谨道:“按殿下的意思吩咐过,应该出不了乱子。”

    “应该……”李璋在嘴里砸吧着这句话,唇角一缕笑:“也就是说连你都没有把握。”

    章朔脸色沉沉,坦白道:“陈大人以前没有为我们做过事,这是第一次,属下不得不担心。”

    李璋回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抿回过头去,淡淡道:“丹书铁契的事,若不是你消息灵通,本王还不知道呢。父皇若想甩掉这个麻烦,这次就不会帮崔胥说话。只要宫里那边不帮忙,难不成他还能逃脱”

    “是,”章朔道:“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又何况一国公哉。”

    天子犯法

    李璋轻蔑地笑了。

    在他心里,天子便是法度。

    崔氏一族一日不除,便迟早是个祸害。打仗离不开他们笑话,他李璋,便是血雨腥风在杀场上活下来的。

    既然皇族会打仗,要什么弄权的将军。

    “太子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他静默片刻,开口问道。

    章朔摇了摇头,轻声道:“听说整日待在东宫,连校场都不去了。自己的教引师傅,也引荐给太子妃练功夫。”

    “哦”李璋脸上带着意外,“太子妃何时要练功夫了”

    “就是这几日的事。”章朔道:“朝廷这几年尚武,学习拳脚功夫的富家子女倒有不少,兴许太子妃也感兴趣了。”

    李璋眉头紧紧皱起来,手里的茶水忘了喝,很快便凉了。

    “本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他冷然道:“派去东宫的探子怎么样”

    章朔的脸色微白,想了想道:“太子表面上喜欢寻事虐杀仆役,其实他借着这名声



第八十七章 今晚别睡觉
    李璋清冷的眸子里一簇火苗窜起。他冷眼瞅着章朔,等他的解释。

    “暗卫来报,说是太子和太子妃出宫闲逛,去京兆府走了一趟。由于没刻意避人,动静不小。”章朔垂着头,面有惭色。

    做为摄政王府的心腹幕僚,他一没有料到太子会亲自去见陈照临,二没有探到太子跟陈照林谈些什么。

    似乎从太子婚娶后,对他的推断自己就总是失误。不光是太子,摄政王跟以前也有些不同了。

    一个苏蔷,影响如此之大吗。

    他皱着眉头,低头等摄政王的训话。

    “跟太子妃一起……”李璋淡淡道,“你去尚书府一趟,让苏大人问问发生了什么事。”

    章朔点头应了一声是。

    李璋却又道:“不行,现在宫门已经落锁,苏大人递不进去消息。”他沉思片刻,“还是直接去问陈照临,他应该不敢说假话。”

    明日便是开堂审案的时候,时间紧急,不能出什么岔子。

    “是,”章朔道:“属下亲自跑一趟。”

    “你去做什么”李璋已经有几分怒气。

    章朔立刻想明白了。

    吩咐陈照临做事的是兵部尚书王宣虎,摄政王府在暗处,根本没必要出面。

    章朔又应了一声,这才静静退了出去。

    不到一个时辰,王宣虎便出现在京兆府陈照临值宿的寝室外。

    陈照临是个文官,平日里注重早睡早起,认为养生是顶重要的事。今日先是被太子夫妇吓出一身冷汗,好不容易泡了澡睡下,还没睡半个时辰,便又被人唤醒。

    他揉着眼出来,看到椅子上正襟危坐的是兵部尚书王宣虎,忙一边打哆嗦一边迅速整理了衣装。

    王宣虎正低头喝茶。若不是他也需要茶水吊着精神,这京兆府的茶根本入不了他的喉咙。此时看见陈照临来了,示意长随屏退了左右,把那茶水丢在桌案上,冷哼了一声。

    陈照临忙上前请罪。

    王宣虎把嘴里残留的一片茶叶吐出来,皱眉瞅了陈照临一眼,冷声道:“听说太子殿下来了,不知有何示下。”

    开门见山,免得浪费时间。

    陈照临这才想明白对方为什么来。

    这是担心太子做什么事吧。难道太子会护着辅国公

    “没有说什么。”陈照临老老实实答道,“就来溜达一圈,便带了太子妃殿下回去。”

    王宣虎武将出身,脸上的神情不做伪,闻言横了横眉毛,深深地看了陈照临一眼,冷冷道:“陈大人不会是糊弄本堂吧。”

    陈照临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怀疑自己了

    原来王尚书跑这么一趟,是有这个原因。

    本来兵部内讧,尚书要借机会除掉辅国公,他就觉得这事有些惊险,没想到自己答应了做事,还被怀疑有他。顿时陈照临的心里有些不自在。

    如今看王宣虎这么慌里慌张过来,只是因为太子来了一趟那么处理掉辅国公到底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还是只有他们兵部这么倾轧呢。

    他肯冒险为之,全因为揣测这件事是皇帝的意思。可看如今的形势,太子亲自过来转了一趟,回头就把王宣虎吓成这样。难道皇帝陛下还不想废掉辅国公

    毕竟……

    辅国公府这些年只是被削权,如果辅国公真死了,在兵部便无人能制衡王尚书,在战场则无人能胜过摄政王。

    难道这是摄政王一人的意思……

    陈照临的睡意全醒了。

    不过他只是揣测,口中还解释道:“这事下官也觉得有些奇怪,太子殿下的确没有跟下官说什么。不过,”他顿了顿,又道:“太子妃殿下倒是见了辅国公一面,说了什么不清楚,后来太子妃殿下一个人从里面出来,并没有把辅国公带出来。”

    “哦”王宣虎的眉毛皱得更紧了。他眯了眯眼,心里思量片刻。

    太子妃苏蔷,是吏部



第八十八章 今晚不消停
    书房内灯烛明亮,红木大书桌后歪歪斜斜靠着一个人。他的手里拨弄着一把小刀,腿翘起来,脚踩在桌面的纸张上。

    陈照临不认识这人。他穿一身灰色的武士服,用白棉布裹腿,塞进粗皮长靴里。这人乍看模样周正,只是那一双眼睛阴冷地看着他。

    因多年问案,陈照临见的人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他识得那双眼睛,那是一双见多了死尸的眼睛。

    见到陈照临进来,他慢条斯理地朝小刀上吹了一口气。一片白色的物什在小刀上晃了晃,轻飘飘的。

    陈照临看的清楚,那是一张信笺。

    信笺……

    他大惊之下细看,确认了自己的怀疑。

    那是王宣虎写给自己的密函,是密谋栽赃陷害辅国公的密函。

    他的腿先是软了软,又马上意识到眼下尚不知道对方是谁,露怯过早。

    自己好歹也是堂堂四品京官,有面圣私禀的皇宠,怎么能被这莫名其妙的人吓破了胆子。对,自己不能怕。这人就算拿着密信,然而让他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想到这里,陈照临站直了身子,大喝一声:“阁下何人擅闯京兆府是什么罪罚你可知晓还不快出来受罚!”

    声音洪亮冷肃,陈照临自觉不错。

    对面的人斜斜地看过来,正了正身子,淡淡道:“府尹大人见我拿着这信笺,却不屏退左右,是想让在下读出来吗”

    他说着抽出信笺,眼神落在纸张上,细细看了看,又做样子皱了皱眉,‘唉哟’一声道:“青天白日的,青天大老爷就在我面前,在下莫不是犯了癔症,看到的这都是什么啊”

    说着把那信笺在空中摆了摆,又用手指弹了弹,似要扔掉又似不舍般收了回来。

    陈照临又急又怒。

    才应付了一个王宣虎,又来了个泼皮无赖。

    他算是看明白了。

    这人压根不怕自己。

    不仅仅是因为他握住了自己的把柄,还因为他的背后肯定站着什么人。

    若不然他应该也能知道,如今身陷京兆府,被人随便找个由头杀了是轻而易举。

    “你们下去吧。”他冷声屏退左右。如今这形势,自己还是要沉住气,听听他要说什么。

    对面的人这才站起来,打了个恭,眯眼道:“多有得罪了陈大人,在下名阿饶,在摄政王手下做事。”

    他说着抬手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印信,在陈照临面前晃了晃。

    拇指般大小的青玉,在上面印刻了一支箭。

    这印信陈照临也有一枚,是他之前答应帮摄政王做事时,传信的人郑重其事交给他的。

    “王爷……”他口中喃喃。

    阿饶把手里的信笺交还给他,温声道:“王爷不方便来,命在下跑一趟。”

    “王爷的意思是……”陈照临赶紧接过信,粗粗瞥了一眼的确是那封密信,便立刻放进袖袋。这人肯把密信还给自己,而不是要挟,看来并无恶意。

    阿饶看陈照临把密信收好,脸上带着些惋惜的神情,温和道:“王爷的意思是,陈大人快要死了。”

    他说的云淡风轻,脸上却是笃定的神情。似乎这件事将要发生,他只是告知,并不想改变什么,也不是为示警。

    “什么”陈照临只觉得脑门一冷,似被人泼了一盆冰水。今日真是片刻也不得消停。

    “陈大人如此聪明,仕途十年便蹿升京兆府尹,难道不明白太子带着太子妃来见辅国公,是谁授意的”阿饶这才规规矩矩坐下,神色郑重道。

    “这……”陈照临吞吞吐吐。

    “我再问你,卷入兵部倾轧,对陈大人你有什么好处”阿饶又道。

    陈照临的魂魄回来几缕,这才回答道:“本官克己奉公,绝无私心。”

    &nbs



第八十九章 来吧看热闹
    天刚蒙蒙亮,京兆府外便聚集了等候开堂审理案情的京城百姓。

    先是有三五成群的站在府衙外低声谈论,再是有过路的凑热闹聚过来。没过多久,就有特地为这案子赶过来的,密密麻麻挤占了整条街。

    等陈照临饿着肚子从宫里出来,想要买一碗豆腐脑充饥的时候,发现往常搭在巷子口的豆腐脑摊子已经空无一人。隔壁卖烧饼的说,豆腐脑摊子已经挪到京兆府门口去了。看那情势,不等天亮就卖完了。

    “你怎么不也过去卖烧饼”

    “炉子里有火,被人赶回来了。”

    也是,谁也不愿意看场热闹被烧焦衣服。

    陈照临啃着一张干饼子从侧门回了京兆府,无论如何,他如今心里已经有了底,开堂审案之前还是先垫点东西,免得这一场大戏给唱坏了。

    巳时未到,京兆府内便忙乱起来。

    先是衙役按惯例把苦主、被告、证人等一律带至大堂旁的小房间里,且隔离开来,免得还未见面便生事端。再是陈照临迎了前来陪审的大理寺卿。众人又等了不久,摄政王李璋便到了。

    李璋行止从简,只带了两名随从,且是自己骑马来的。
1...171819202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