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刺杀太子殿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月落苍梧


第九十六章 本宫不瞒你
    屋子里有些闷,长长帷幕垂到地面,不露一丝风。

    苏蔷坐在外面歪着头打盹,但凡内里有一些动静,她就往内瞟一眼。内侍曲芳垂首站在帷幕前,一张脸惨白颓然,细汗铺满了额头。

    时不时的,外面有人轻手轻脚走进来,附在曲芳耳边说上什么。曲芳总是摇摇头或挥挥手,制止传话的人再说下去。终于,他不耐烦道:“殿下如今生死未卜,这些事都放一放吧。”

    “什么事”苏蔷斜睨一眼,淡淡道。

    曲芳脸上有一瞬间的迟疑,看了一眼死寂般的帷幕,走到苏蔷身前,躬身道:“朝里的事,如今有人报上来,下面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做。”

    “哦。”苏蔷揉了揉眉头,看了眼烛光照射下标记时辰的铜壶滴漏,该是已经子时了。这个时候费尽心思来到东宫,所报的必然是要事,且这事要在明日晨起早朝前定下来。

    太子以前也是这样吗大半夜的还见人,还议事,如此熬着,不病才怪。

    “让他进来吧。本宫问问是什么事。”苏蔷淡淡道,随即站起来,示意身后的小清伺候她整理衣裳妆容,这便换了个位置,坐在桌案上首。

    曲芳似乎要说什么,看苏蔷这样,只好吩咐小内侍带人上来。

    他垂头微微抬眼,心里有些忐忑。

    太子妃虽然颇有些不同,可是若论闺阁女红,太子妃该是京城首位,但是如今论朝中事,太子妃恐怕什么都不懂吧。

    罢了,如今太子尚在昏迷,他们这些奴才做不了主,就听听太子妃怎么说。

    外面的殿门小心翼翼打开,内侍引着一个男子进来。

    他竟然穿着上朝才穿的朝服,手里拿着朝笏,看来是准备在太子这里得了指示,直接便去上朝了。

    跟着内侍进来,看到曲芳示意他拜见的人是个女的,这人当下便神情微微怔了怔。那微怔的神情只是一瞬,他便撩起袍子跪了下来。

    “微臣朱学臣给太子妃殿下请安。”他三十来岁,如今跪下请安,神情淡然沉静,看起来颇有几分风骨。

    苏蔷知道这个名字。

    朱学臣,曾是国子监主薄,现为国子监祭酒。她记得因为国子监祭酒人选的问题,摄政王李璋还来过东宫一趟。当时太子使诈,让李璋以为另一个候选的王沛是东宫的人,李璋多疑,朱学臣才官升几级成了国子监祭酒。

    果然,他是太子的人。

     



第九十七章 事情这么办
    面前的人朱学臣第一次见。

    她跟一般的皇族贵胄相比,身上多了些英姿勃勃的气息。如今这么坐着一问一答,却又似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军。

    朱学臣目光微敛,沉声道:“兵部侍郎罗冽,微臣想要举荐给太子殿下。”

    不说这人本就是太子的人,而说是想要举荐给太子的。看来这人并不信任自己。

    也是,自己在他们眼里,是吏部尚书的女儿。

    苏蔷一笑,问道:“那么明日早朝,朱大人要在朝堂上举荐吗”

    朱学臣忙摇头道:“还是要问太子殿下的意思。”

    “哦,”苏蔷点头,“如今太子殿下醒不过来,朱大人你要不要听听我的意思。”

    朱学臣按下心中的疑虑,忙点头称是。

    “依本宫见,明日,哦不,已经过了子时,是今日了。今日早朝,你们谁也不要举荐,只默默听着就好。”

    “这……”朱学臣面露迟疑。

    这一次王宣虎被陛下亲自革职查办,正是自己人上位的好时机,怎么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呢。

    “因为本宫觉得,如今不光是摄政王,恐怕就连陛下,也等着听朱大人你明日举荐谁呢。”

    朱学臣脸色一白。

    苏蔷抬眼看了看曲芳,缓声道:“今日朱大人着急忙慌地跑来这里,绝逃不过宫中诸多眼线,你是东宫的人这件事,瞒不过了。”

    朱学臣吸了一口凉气,看见曲芳微微点了点头,恨不得顿足叹息。

    “故而朱大人举荐谁,在摄政王眼里,那人便是你们的人,而在陛下那里,便是你们参与党争的铁证。你觉得好吗”

    朱学臣的脸红了又白,脖子都粗了些。这种浅显的道理,他应该早就想到的。都是因为太子昏迷,他一时间乱了手脚,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可是兵部原本就在摄政王手里,如今有可能换换主子,怎么不叫他心急。想到这里,他站起来躬身道:“还请太子妃殿下赐教。”

    面前的女子脸上笼起一层浅浅的疲惫,她想了想,比手示意朱学臣站起来,温声道:“举荐罗洌的事,要交给一个陛下信任的人做。陛下第一信他从未参与党争,第二信他眼光独到,为社稷着想。”



第九十八章 信物长这样
    室内静默一瞬,空气似凝固般让人窒息。

    “朱大人”一旁的曲芳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朱学臣这才似乎大梦初醒般恍然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就是不知道司马老先生是否愿意帮忙。”

    “这不是帮忙。”苏蔷沉默少许,淡淡道:“罗洌这些年行事稳妥,做官持正,用人唯材,当得起尚书之位。不过司马长临认不认识罗洌,却是两说了。”

    “那……”朱学臣神情满是遗憾,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如今六部之内已经有四部唯摄政王马首是瞻,兵部更是摄政王的死忠。若能在这么要紧的位置换上自己的人,说不定便扭转了局势。

    苏蔷静静看了看遮挡住太子李琮床榻的帐子,眉头微蹙,良久才渐渐舒展开。

    “本宫给你一样信物。”她缓缓道。

    正垂头苦思冥想的朱学臣猛然抬头,带着几分探究看向端坐着的苏蔷。

    信物……

    难道年纪尚小的太子妃竟然跟前宰辅有什么交情可是司马长临被囚禁时太子妃尚小,他们应该没有交集才对。

    说是信物,该是玉玦或者印鉴吧……

    朱学臣这么想着,看到苏蔷把手探进广袖,拿出一把匕首来。

    他的眼睛猛然睁大。

    没错,尽管殿内光线昏暗,他也没有看错。

    堂堂太子妃,竟然从袖子里随便一掏,便掏出一把匕首来。

    他忍不住拿眼睛瞄了瞄在一旁静静侍立的内侍曲芳,却见曲芳微垂着头,脸上是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情。

    这神情里,还隐隐有些——得意

    苏蔷可没有理会朱学臣怎么想。

    她把匕首放在桌面上,轻轻推了过去。

    朱学臣忙双手接过,粗粗看了看。

    手掌大小的匕首,做工精良,刀柄用细细的金丝缠绕成奇怪的纹路,倒是没有别的特别之



第一百章 止步于门前
    和微郡主郑素微近日里颇有些心事重重,今夜探访东宫,更是如此。

    引路的内侍手里提着一盏灯笼,看眉眼有几分眼熟。只是眼熟便是不妥,因为太子身边的人她都是能叫上名字的。

    “你是伺候在太子身边的”郑夙微轻手理了理鬓发,淡淡问道。

    “回郡主殿下的话,奴婢是伺候在太子妃殿下身边的,领了个小管事的差事。”模样俊俏的小内侍停下脚步,恭敬回话。

    和微郡主脸色一僵,开口问道:“往常太子养病都在暖阁,今日宿在寝殿了吗”

    “可不是!”内侍脸上竟然有几分试图掩饰的喜色,“太子如今不大在暖阁住了,且这一次病症较轻,便没有去暖阁。”

    “轻吗”和微郡主停下脚步,神情微怔道:“太后殿下听说今日东宫慌成一团,难道是下人报错了”

    内侍脸上也疑惑片刻,缓了缓道:“今日太子的确头晕得厉害,不过晚上已经醒过来,晚膳也用过了。”

    和微郡主微微点头,笑笑道:“如此便太好了,不过太后殿下吩咐了,一定要见到人才行。”

    内侍忙道:“那是自然,郡主请随我来吧。”

    两人再往前走了些时候,甬道里只是星点的地灯,不过转过甬道到了花廊连起来的院落,灯火便盛了很多,也有不少宫女侍从提灯守夜。

    又行了半盏茶的时候,前面豁然开朗,寝殿到了。

    “你去禀报吧。”和微郡主在寝殿外的台阶下停下来,吩咐内侍前去禀报。

    内侍忙应声向前,抬眼看去,寝殿的门竟恰巧被人推开,一个身子粗壮的老妇抱着一盆水走了出来。

    &



第一百零一章 生与死之间
    引着和微郡主的内侍又毕恭毕敬地把她送出宫,接着脚下生风地小跑着回来,脑袋钻进寝殿,跟里面站着的曲芳回了信儿,不无钦佩地道:“殿下好计策,不费一点事儿就把探信儿的拦下了。”

    曲芳神色不变。

    用这热汤洗浴后掺杂着靡靡气息的浴桶气走和微郡主,倒是寻常的计策。只是苏蔷让他叹服的,是才入东宫不久,便看出了和微郡主对殿下的心思。

    看出来又不动声色,且能为我所用力度刚好。

    曲芳觉得,这不是寻常女子能做到的。

    这种运筹,这样的心计,不像自小养在闺中的。

    曲芳微微抿嘴,用抚尘点了点回信的人道:“银宝,殿下如今把你纵容得是颇没了些规矩。”

    这东宫的一举一动逃不过大管事的眼睛。

    自从太子娶了太子妃,东宫跟外面的通讯多了不少。奇怪的是,不见通往尚书府,倒是常在市井之间,看着像是探听消息。而张银宝每日里跑前跑后,俨然认定了主子,甚至不把他这个师傅放在眼里了。”

    张银宝嘻嘻一笑,垂下头来。

    曲芳也笑了,缓缓道:“你是师傅眼里的机灵鬼,不过也要晓得,这东宫还是以太子殿下为尊,你做事该有个分寸,该知道个进退。”

    当初是他把张银宝安排到太子妃身边做小管事,也是看着这孩子聪明机灵,知道深浅。

    张银宝忙红着脸应了,见苏蔷不在正殿,贴着曲芳道:“师傅教导小子的话,徒弟都记着呢。只是不知道师傅觉不觉得,自从太子妃嫁进咱们东宫,咱们宫里才有了鲜活气儿。徒弟跑上跑下,也盼着两位主子都好,都喜乐呢。”

    “还是没是个正形。”

    曲芳嘴角轻抿,心里却带着忐忑。

    医正把太子妃请进去已经有一会儿,却不见任何动静。

    不知道太子能不能挺过今夜。

    曲芳望了望外面微亮的天,启明星在巍峨的宫殿上方探出了个头。

    皇后娘娘。

    他在心里念叨。

    求您保佑大哥儿有厚福,有长岁。

    红帐深深,到了内里,渐渐换成尊崇的青蓝色,被烛火笼上一层赤黄的光。

    苏蔷站在床前,凝眉看向床上那一张白净



第一百零二章 定了个病症
    生死之间。

    苏蔷暗暗在心里赞同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医正。看太子如今的情形,可不就是生死之间吗

    以为要死了,却吊着一口气在。以为能好转,却连呼吸都快要探查不到。

    医正看太子妃正凉凉地盯着自己,忙躬身道:“请太子妃恕罪,看眼下,还是请宫中服侍皇帝陛下的太医掌院来看看比较好。”

    能说出这句话,大约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东宫的医正负责东宫太子的饮食起居、诊治医疗,每日里的医案会有专人送到太医院给掌院过目。不过据苏蔷探查,他们写医案向来是两份,给太医院的,总是把病症说得轻一点。

    这必然是太子吩咐的。

    虽然身患不治之症,却希望朝野上下认为他还能多活些日子。这小小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如今东宫医正已经觉得这事兜不住,需要上报上去了。

    “梁医正,”苏蔷缓缓道:“本宫不懂瞧病,自入东宫,也没有问过太子的病情。太子这样,是病情加重,还是又患了新的病症”

    梁医正深深一礼,额头新添几道褶子,回话道:“不敢瞒太子妃殿下,太子的病症,实属世间第一奇症。”

    苏蔷微微颔首,面上带着些体谅的神情,促使梁医正说下去。

    “太子起初患病,年纪还小,只是连日发热,被当做伤寒诊治。可发热停下以后,又五内受损,时时喘不上气,又咳血,才被太医院重视起来,多次秘诊,定了‘天损’这个病症。”

    “天损”苏蔷奇道。



第一百零三章 他不想活了
    做生意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为货源,二为店址。这一片在东市的僻静处,又紧邻一处破败许久无人修葺的城隍庙,故而更是冷清。

    日光从穹顶之上斜斜铺过来,街面上略干净又有阳光的偏僻角落,便躺着几个无所事事的流浪汉。

    闲日无事,却见两名女子走过来,这几个汉子的眼里便有了光,斜躺着的身子正了正,盯着她们的步履,目光如同咬上了猎物。

    那一步当先的显然是个小姐,只是身段虽好,可惜脸上蒙了丝质白纱,看不清面容。

    后面跟着的是个丫头,只是那身上裹着的长袖窄裙,一看便价值不菲,寻常人家的小姐也是穿不起的。

    这么一想,目光里便有几个自知不敢招惹,收了回去。
1...192021222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