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卫时春,你为经历司指挥使,许立武为经历司指挥同知,王宁为经历司指挥佥事!”

    “誓死效忠皇上!”

    十人跪地接旨谢恩,朱由检看着这十人,便是今后大明锦衣卫的核心掌权者。

    “你等给朕记住,从今以后,锦衣卫只有监察之责,没有缉拿、审讯、押解之权!”

    听了朱由检的话,众人为之一愣,特别是曹化淳,脸色微变,没有缉拿、审讯、押解之权,不就等于没有权利吗,今后谁还怕大名鼎鼎的锦衣卫,这合适吗?

    “锦衣卫撤销诏狱等一应衙门,专属监察,朕要你等做到,大明天下一丝动静,都要摆在朕面前,,,,,,”

    没错,朱由检就是要让锦衣卫成为一个纯粹的情报部门,不过和东厂不同的是,锦衣卫负责大明内部的情报收集。

    如此一来,锦衣卫负责内部情报收集,东厂负责外部情报收集,东厂和锦衣卫组成大明强大的情报网络。

    “对了,”朱由检看了眼曹化淳后,突然开口道“你等十人,皆有独奏之权,,,,,,,”

    这句话让曹化淳打了个激灵,如此一来,曹化淳想完掌控锦衣卫根本不可能。

    不说锦衣卫三司官员部是皇帝亲自任命,现在这些官员都有独奏之权,若是曹化淳敢有隐瞒,想欺上瞒下,几乎是找死的行为。

    “去吧,怎么做,你等应该比朕清楚,,,,,,,,”

    收集情报,监察百官,可是锦衣卫的绝活,根本不用朱由检去教他们怎么做。

    那怕如今的锦衣卫没落,可大明锦衣卫依然遍布天下,在各地都设有衙门,探子不知多少。

    “参见督公!”

    曹化淳如愿以偿的被人称为督公,虽然不是东厂督公,但锦衣卫督公也不差丝毫。

    “皇上的意思你们都清楚,咱家就不多说了,”曹化淳一时春风得意,那有在朱由检面前那种卑躬屈膝,“南北镇抚司,经历司要尽快建立起来,人手都是现成的,你们自个分分,,,,,,,”

    重组兵马可是曹化淳的拿手好戏,毕竟曹化淳负责组建了勇卫营和忠勇卫,那可都是威震天下的强军,重组锦衣卫,对曹化淳来说不过是小意思。

    “将那些个废物都给咱家清除出去,敢闹事的,给咱家往死里弄,,,,,,,,”

    。

    ()是,,,,!




第一百四十六章 可用周延儒
    【】(),

    “五郎,皇嫂今日去奴家那里,眼睛都哭红了,,,,,”

    吃饭时间,周玉凤多次想说话,欲言欲止的样子,任谁都看得出来。

    其实不用说朱由检也能猜到什么事,现在周玉凤说出来,让朱由检稍微有点小尴尬。

    懿安皇后年纪也不大,和周玉凤关系也非常好,在这个冰冷的后宫,懿安皇后也就和周玉凤多有来往。

    朱由检对这个皇嫂也亏欠良多。

    而且碍于规矩,为了维护皇室名声,年纪轻轻的懿安皇后更是不能随意离开皇宫。

    “哎,”朱由检叹了口气,无奈的道“此事闹得太大,死了个朝廷命官,农部、吏部、户部、刑部都闹到朕面前来了,,,,,,”

    周玉凤可怜兮兮的看着朱由检道“皇嫂很可怜,太康伯夫人倒是常进宫来陪她,可要是这次太康伯出事,那皇嫂那里,,,,,,,”

    朱由检也沉默了,清官还难断家务事,这让朱由检怎么办,总不能下旨放了太康伯吧。

    下旨容易,可后果不是朱由检能承受得了的。

    如今大明的局面根本容不得朱由检随心所欲,东西南北都在打仗,朱由检也在强行推动田地改制和赋税改制,如此关键时刻,朱由检不可能一己之私,使得他所做的一切付之东流,功亏一篑。

    这次朱由检一旦出面庇护太康伯,那么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太康伯站出来阻拦田地清测,而那些官府之人更是不敢对王公贵胃动手。

    整个土地清测就成了笑话,其他改制也成了劳民伤财的失败制度。

    现在必须硬,懿安皇后再可怜,有哪些衣不果腹,活活冻死、饿死的百姓可怜吗?

    “此事朕已经让刑部和大理寺彻查,如果与太康伯无关,朕不会为难太康伯的,,,,,,,”最终,朱由检也不能给自己的妻子保证什么。

    “五郎,,,,,,”周玉凤又且会听不出朱由检话中的意思,脸色微变,还想说什么。

    朱由检也不给周玉凤机会,当即起身道“朕吃好了,,,,,,,”

    丢下一句话,便起身离去,周玉凤等三人脸色微变,她们还是第一次遇到朱由检中途离去的。

    “姐姐,不可如此,,,,,,”袁贵妃急忙劝解。

    田贵妃也道“姐姐,不是妹妹多言,此乃朝中之事,后宫不该,,,,,,”

    田秀英上次私自请民间术士进宫开方子,被朱由检软禁了十多天,几个亲信宫女也消失在人间。

    现在的田秀英事事小心,今天的事更是不敢做任何表态,当即也提醒自己这个皇后姐姐。

    “皇上,”吏部尚书周延儒前来求见,“太康伯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整个京师流言蜚语无数,各方藩王功勋都在观望此事,,,,,,”

    “朕知道了,”朱由检淡淡看了眼周延儒,不作任何平定。

    周延儒见皇帝没明白自己的意思,继续开口道“皇上,臣以为,此事当快刀斩乱麻,给百官一个交代,如此方可利于天下田地的清测。”

    不是周延儒嫉恶如仇,而是周延儒知道皇帝的性子,在皇帝眼中,别说区区一个太康伯,就是亲王,敢阻拦田地清测,也绝对落不得好下场。

    “此事你去办吧,尽快,,,,,,”朱由检微微一动,周延儒正是他现在需要的那种人。这种人做起事来不择手段,不讲规则,最主要的是办事符合朱由检胃口。

    周延儒大喜,当即领旨而去。

    看着远去的周延儒,朱由检叹了口气,这次只能对不起皇嫂了。

    “太康伯,这是你家奴的口供,你还有和话可说?”

    大理寺衙门,三司会审,大理寺卿凌义渠坐在主审座位上,冷冷看着大堂中央挺身而立,不知悔改的太康伯张国纪。

    “屈打成招,家奴污蔑,本伯爷无罪,本伯爷乃皇亲国戚,你们没资格审本伯,,,,,,”

    张国纪咬牙否定这事不是他指使的,开口闭口就是皇亲国戚,让凌义渠、路振飞、施邦曜等人一时无计可施。

    “本官有御赐尚方剑,不怕本官将你就地正法?”路振飞脸色铁青,死得是他手下的官员,要是不严惩这个太康伯,今后他如何统领农部。

    “哼,”张国纪脸色微变,随即再次恢复,不削的道“我乃皇亲国戚,无欺君犯上之罪,谁敢杀我。”

    “你,,,,,,,,”

    审讯一时陷入泥潭,如今那些出手的家丁已经认罪,可张国纪一口咬定这是屈打成招,这是诬陷。

    那怕凌义渠手握尚方剑,也只能关押张国纪,还不足以对张国纪动刑。

    当然,凌义渠也可以以命换命,用尚方剑杀来张国纪,然后他跟着倒霉。

    “圣旨到!”

    就在审讯无法继续下去之时,一声高呼,引来所有人目光,张国纪更是眼睛一亮,脸漏大喜之色。

    凌义渠等人脸色也不好看,这个时候,皇帝下旨,恐怕是要保张国纪。

    “周尚书?”

    可当看见来人后,众人一愣,礼部尚书来大理寺传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河南祥符杀官命案进展缓慢,诸官无能,着令礼部尚书周延儒主审此案,大理寺、刑部需力配合,督查院监察,,,,,,,”

    众人皆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让礼部的人来审案,还让刑部和大理寺配合,,,,,,,,

    “将杀人者带上来,,,,,,,”

    周延儒坐上主审位子,当机立断,重新审理此案。

    “你等确定,就是太康伯指使你等杀死河南祥符县农政使司七品所正官李叶林,打伤河南祥符县赋税使司六品主事官王敷?”

    “确定,是太康伯指使,,,,,,”

    这群人不过是群家丁护院,如何见得这种场面,当场指认太康伯,,,,,,,,

    “这是污蔑,本伯要见皇上,要见懿安皇后!”张国纪脸色铁青,他有点招架不住了。

    “哼!”周延儒冷哼一声道“证据确凿,不知悔改,罪加一等,押入大狱,择日行刑!”

    。

    ()是,,,,!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八旗出盛京
    【】(),

    “太康伯指使家奴杀害大明官员,打伤官员,人证物证聚在,证据确凿,按大明律令,叛太康伯斩立决,抄没家产,参与者一律斩首示众,,,,,,,”

    将周延儒三两下就将此案定下来,甚至没有取得张国纪的口供,张国纪也没认罪。

    参与此案的凌义渠、路振飞、施邦曜等人脸色微变,不解的看向周延儒,什么时候这个只知道争权夺利,凡是畏畏缩缩的周尚书有如此魄力。

    要知道太康伯可是皇亲国戚,懿安皇后的父亲,这样草率定案,不符合规矩。

    最主要的是主犯张国纪没有认罪,按照大明律令,根本不能判决此案。

    “诸位大人,还请签押确认,本官好回去向皇上复命,”周延儒率先在案宗上签名画押,随后将案宗递过去,淡淡的对几人说道。

    “好,”路振飞微微迟疑,随后一咬牙带头签押,不是他怕受到牵连,而是觉得这不符合大明律令,毕竟太康伯还没认罪,但路振飞也认定太康伯就是主犯,当杀。

    “好,”施邦曜和凌义渠一咬牙,太康伯必须死,虽然有点不符合大明律令。

    一个时辰,案宗就摆在朱由检面前,周延儒俯身跪在朱由检面前,等待朱由检的最终定夺。

    朱由检看了眼案宗,又看了眼跪着的周延儒,突然觉得周延儒这种小人用起来非常顺手,“既已认罪,按照律法去办吧。”

    叹了口气,朱由检拿起玉玺,在案宗上盖下大印。

    “遵旨!”周延儒心中一喜,他赌对了,皇帝根本没有重新审判此案的意思,太康伯自己将脑袋往皇帝的刀口上伸,必死无疑。

    “这几天,多去陪皇嫂吧,,,,,,,”

    定案后,朱由检去了趟周玉凤那里,安排周玉凤去看着点懿安皇后,要是懿安皇后来个自缢,朱由检逼死嫂子的罪名恐怕要千古留名了,,,,,,,

    “太康伯可是皇亲国戚,皇后的父亲啊,就这么判了斩立决?”

    “可不是,刚开始我也不信,现在告示都出来了,明日午时处斩!”

    “活该,杀官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堂堂伯爷,就这样没了,,,,,,,”

    “听说此案是礼部周尚书叛的,真是青天大老爷!”

    “不错,那场面你们不知道,大理寺卿都拿太康伯没办法,周尚书一来,太康伯就当场认罪,,,,,,”

    当执掌锦衣卫的曹化淳将京城内百姓议论的内容摆在朱由检面前后,朱由检一阵无语,周延儒是青天大老爷,,,,,,

    第二日午时,太康伯没有等来皇帝刀下留人的圣旨,人头按时落地,百姓欢欣鼓舞,朝廷官员一个个如同大了鸡血一样。

    敢得罪他们,敢对他们动手,看看太康伯的下场,堂堂皇后的父亲,堂堂皇亲国戚,说砍头就砍头。

    “加快速度清测田地,农耕按时进行,,,,,,,”

    太康伯可不是白杀的,朱由检需要得到回报。

    杀鸡儆猴的效果不错,田地清测的阻碍小了不少,各地官员也硬气起来,各地农政使司、赋税使司、提邢使司联合出动,一些闹事的家奴直接当场拿下。

    一些想耍点小手段的地方贵胄随着太康伯的人头落地,也偃旗息鼓,不敢冒头。

    “皇上,各地试种土豆,番薯官员来报,土豆、番薯已经发芽,,,,,,”

    朱由检亲自进入农田观察土豆、番薯的长势时,农部尚书徐光启也送来好消息。

    这段时间朱由检都不敢在后宫乱晃,怕一不小心碰到懿安皇后,那就尴尬了,现在得知土豆、番薯成功种植发芽,心情好了不少,决定抽时间去给懿安皇后赔个不是。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朝鲜,朝鲜明面上顺从我大金,但他们不安规矩叫岁币,还和明朝眉来眼去,我们要彻底打服朝鲜,不但要让他们每年给我提供后金需要的东西,还要他们出兵和我们一起打明朝,,,,,,,”

    一支庞大的骑兵出盛京,旌旗招展,万马嘶鸣。

    皇太极身穿正黄旗战,骑着高头大马,身边其余三大贝勒也是策马而立,看着缓缓流动的八旗大军,个个满脸红光。

    “二哥,盛京就交给你了,”皇太极看向大贝勒代善,满脸的真诚和信任。

    四大贝勒中,皇太极最有心机,手段最高明,但对这个二哥最是信任,没有代善的支持,皇太极是无法坐上这个汗位的。

    “放心吧,”代善微微点头,他并没有窥窃汗位之心,一心想后金崛起,对皇太极非常看好。

    “五哥,一定要牵制住明朝兵马,绝不可让他们过西平堡一步。”皇太极看向自己的五哥,也是最有野心,窥窃后金汗位的四大贝勒之一。

    莽古尔泰微微皱眉,不过还是点头应道“放心,有本贝勒在,明朝那些土鸡瓦狗别想向前一步。”
1...4546474849...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