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哦?”周遇吉眼睛一亮,以为这个皇帝派来的亲信知道这次的任务内容,急忙问道“阎千户可是知道此次我等目的?”
“属下不知,”阎应元如实道“但属下猜测,此次出征,绝非等闲,当做好万准备。”
周遇吉听阎应元也不知此次任务的目标,微微失望“兵马所携带粮草足够三月只用,火枪卫弹药乃平时十倍,还有何不足之处?”
“属下以为,”阎应元也不迟疑,直接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火枪卫弹药需要再增加,毕竟勇卫营火枪卫所用弹药乃特制,大明其余地方无法补充,且此次出征,不确定因素太多,火枪卫乃我部主力,若关键时刻无弹药,,,,,,,”
周遇吉听了阎应元的话也是一愣,很快满脸疑重之色。
正如阎应元所说,他们这次出征哪里?敌人是谁?要打多久?一点都不知道。
而且火枪卫所用弹药都是火器局最新研发出来的,别的地方根本找不到,就算能用其他火药代替,也将降低火枪卫的战斗力。
更主要的是,他们这次出征,五个千户,火枪兵就占据三个千户,要是关键时刻,火枪兵没了弹药,他们将瞬间失去八层战力。
“来人,”周遇吉越想越心慌,当即下令道“传令重淄最大限量携带火器卫所需弹药,所有火枪兵携带弹药加倍!”
“将军,”见周遇吉没了下文,阎应元急忙提议道“何不让长枪千户也携带一些弹药,,,,,,,”
周遇吉听了阎应元的提议,微微皱眉,长枪兵倒是不需要携带多少东西,可如果下令让他们帮助火枪兵携带弹药,恐会让长枪兵不满。
至于弓弩千户就算了,让他们自己多携带一些箭矢就行了。
最终周遇吉还是下令长枪兵帮助携带弹药,这次行动容不得一丝马虎,有意见保留,先服从命令再说。
“竟然是这里,,,,,,,,”
直到酉时,周遇吉才接到密旨,当得知至此的目的地后,也是一呆,同时感到庆幸,好在听阎应元的意见,做足了准备。
“立刻出发,不许发出声响,,,,,,”
天色黑暗,城门早已关闭,百姓早已归家,五千勇卫营兵马悄然出营,向天津卫而去。
天亮之前,周遇吉率领的勇卫营顺利登上早已准备妥当的运输船。
而郑一官接到的密旨,便是负责运送勇卫营大军出海,,,,,,,,
“传令各船,不得擅自脱离船队,不允许任何船只靠近,,,,,,,”
郑一官刚组建的南海舰队,第一个任务便是护送五千勇卫营出征!
“将军,朝鲜使者求见!”
皮岛,天色刚亮,养成军中起居习惯的毛文龙刚洗刷完毕,就听到亲兵前来禀告。
毛文龙微微皱眉,最终无奈摇摇头,让人将朝鲜使者带进来。
“胡人屯兵镇江,意在朝鲜,还想将军出兵想救!”
朝鲜使者正是申景禛,朝鲜主战派代表,这次可是否了朝鲜王李倧的命令,无论如何都要请到大明兵马。
“本将军已经说了,”毛文龙苦笑道“没有皇上的旨意,本将军不能带兵去朝鲜,等下本将军就派人送你去京师,,,,,,,”
“将军,”申景禛脸色大急,带着哭声道“据我所知,胡人已经出兵,若等我去大明京师,来回不知花费多少时日,那时就晚了!”
“私自出兵,此乃大罪,”毛文龙脸色一沉,他可没胆子私自出兵登陆朝鲜,那时找死。
而且他手中只有两万兵马,去了也挡不住建奴大军。
。
(iishu)是,,,,!
第一百四十四章 封南宁伯
【】(),
申景禛将毛文龙油米不进,没办法,只得乘船向天津卫而去,一路上满脸愁容,头发了白了不知多少。
可申景禛不知道的是,他还没从朝鲜出发,朝鲜的廷议内容已经急速传往大明京师。
而申景禛刚等上皮岛的时候,朝鲜方面的密报已经摆在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对此大大赞赏了张彝宪一番。
“皇上,吏部尚书来宗道,户部尚书范景文,农部尚书徐光启,刑部尚书路振飞在外求见。”
一大早,四大尚书就联名前来,朱由检微微皱眉,肯定发生什么大事。
“参见皇上!”
四人行礼之后,农部尚书徐光启率先开口道“皇上,昨夜,河南祥符县农政使司七品所正官李叶林被杀,请皇上下旨彻查,给农部一个交代!”
朱由检听后微微皱眉,徐光启的怒气很深,那怕实在御书房,也丝毫无法掩饰,此事绝对不是普通的命案。
“皇上,”户部尚书范景文也怒气冲冲的道“河南祥符县赋税使司六品主事官王敷,昨夜下值回家路上被人殴打,片体鳞伤,右脚被打断,请皇上彻查此事!”
“请皇上下旨彻查,给百官一个交代!”吏部尚书来宗道也是一脸怒气,死了一个七品官,残了一个六品官,这绝对是大事,身为吏部尚书,来宗道必须讨个说法。
“倒地怎么回事,路振飞,你说?”朱由检脸色阴沉,竟然有人敢杀官,简直就是打他朱由检的脸。
路振飞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已下令河南祥符县提邢使司彻查此事,但此事恐怕还需皇上钦点钦差,,,,,,,”
“谁做的?”
如果是普通百姓,那怕是一般的贵胄,地方官府直接拿人,根本闹不到朱由检这里,主谋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路振飞叹了口气道“可能是太康伯府的人做的,,,,,,,”
“太康伯?”朱由检微微一愣,这又是哪位大神,他怎么没什么印象。
来宗道为朱由检解惑道“太康伯乃懿安皇后之父,,,,,,,”
“什么?”朱由检听后脸色微变,若是别人,那怕是自己妻子的家人,朱由检也毫不留情的下令拿人。
可懿安皇后,自己的嫂子,这事有点为难朱由检了。
朱由检能坐上皇位,懿安皇后功不可没,朱由检对自己这个嫂子亏欠良多,他那个便宜哥哥临死之前还让朱由检照顾一二。
现在牵扯到自己这个嫂子的父亲,而且不是小事,死人了,死得还是朝廷命官。
“路振飞,”朱由检微微迟疑之后,冷声道“刑部拿人,不管是谁,一律拿下再说!”
这事必须严惩,这个头开不得。
死的是河南祥符县农政使司和赋税使司的官员,而且在这个时候,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因为农田清测惹起的。
真是这样的话,朱由检无论如何都必须站出来为农部和户部撑腰,将这种气焰压下去。
本来这种事朱由检早有预料,肯定有不少自持身份之人跳出来,朱由检也做好杀鸡儆猴的准备。
可朱由检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之人竟然是太康伯,而且这是闹得太大了。
朱由检不能压,也不敢压,否则他以前做的一切都废了。
“皇上,此事恐怕还需一道圣旨才行!”来宗道少有的坚持,根本没有和朱由检讨价还价的意思,这是在逼朱由检表态。
“传旨,”朱由检微微迟疑后,立刻下定决心“刑部、大理寺、督查院彻查此案,无论牵扯何人,一律拿下问罪,胆敢反抗者,杀!”
“拿尚方剑来!”
既然此事已经发生,朱由检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断了大明崛起之路。
重新丈量田地,改制赋税,势在必行,无论豪门大儒,还是皇亲国戚,敢跳出来的,坚决打下去。
“让吴孟明来见朕!”送走四个怒气冲冲的朝堂大佬后,朱由检脸色阴沉,冷声传诏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
吴孟明听到皇帝召见,急忙进宫。
“说说河南祥符县的案子怎么回事?”朱由检阴冷的看着跪在面前的吴孟明。
吴孟明听了朱由检的询问,身体微微一颤,头冒冷汗的道“臣刚接到消息,河南祥符县农政使司七品所正官李叶林被杀,赋税使司六品主事官王敷被打断一只脚,有人看见是太康伯府的家丁做的。”
“哪个家丁做的,谁指使的,还有谁参与?所谓何事?”朱由检冷冷看着吴孟明,一连询问数个问题。
“臣该死,臣这就派人去查。”吴孟明知道大事不好,急忙请罪,想挽回点什么。
朱由检眼睛一咪,杀机一闪而过,最后微微闭眼,淡声道“不用了,你下去吧。”
吴孟明听了朱由检的话,重重的磕了个响头,身无力的退了出去。
“吴孟明接旨!”
吴孟明途废的回到锦衣卫衙门,还没坐下,王承恩就带着圣旨到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护驾有功,在职期间尽职尽责,朕心甚慰,特封吴孟明为南宁伯,赏金万两,,,,,,,”
吴孟明接完旨后一愣,皇帝竟然封了他伯爵,而且还是南宁伯,这可不是一般的伯爵啊,南宁可是个大地方,,,,,,,
“恭喜南宁伯,”王承恩笑眯眯的对吴孟明说了声恭贺。
吴孟明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开始掏银子,不过被笑眯眯的王承恩拦住,“南宁伯莫要如此,皇上赏赐银两很快便会送到南宁伯府上,南宁伯还是快些回去看看吧。”
吴孟明尴尬一笑,手里这点银子也拿不出手,索信决定回去后再弄份大礼给王承恩送去。
王承恩可是皇帝身边第一人,得罪谁都不可以得罪此人的。
“王公说笑了,下官还要当值,不敢离去。”吴孟明急忙回话,现在可不是犯浑的时候。
王承恩依然笑眯眯的道“南宁伯还是回去吧,别为难咱家,,,,,,”
。
()是,,,,!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重组锦衣卫
【】(),
承恩的一句话,让还没缓过劲来的吴孟明如坠冰窖,身被冷汗打湿。
吴孟明被王承恩一路护送回府,没多久,王承恩就离开南宁伯府。
同时,王承恩还给朱由检带来了吴孟明的辞官奏折,,,,,,,
“哎,,,,,,”看着面前摆着的辞官奏折,朱由检叹了口气。
吴孟明对朱由检忠心耿耿,朱由检知道,可吴孟明太让朱由检失望了。
大明锦衣卫啊,负责监察天下,皇帝的耳目啊。
可锦衣卫在吴孟明手中成什么样子了,官员被杀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一问三不知,怎么能让朱由检不气愤。
朱由检看了眼前面跪着的十人,微微迟疑后,看向其中一人道“曹化淳,朕封你为锦衣卫提督,执掌锦衣卫,,,,,,,”
看着面前跪着的曹化淳,朱由检感到无奈,他实在是不想启用太多的太监,不想给太监过多的权利,可朱由检发现,自己能信得过的,又有能力的,好像只有身边的这几个太监。
难怪历史上这么多皇帝都喜欢启用太监,实在是没办法,只有这些太监才能给他们一丝安感。
锦衣卫对朱由检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不可能随便交给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去统领,那怕那人的确是忠臣,,,,,,
“臣,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被冷落这么久的曹化淳终于等到自己的第二春,锦衣卫啊,那可是皇帝亲军中的亲军,比东厂也丝毫不差。
“咱家现在也是手握大权的大太监,你张彝宪给咱家等着,,,,,,”曹化淳开始想入非非,这段时间他也受够了张彝宪等大太监的气。
一个个拽的二八五似的,根本不平视他这个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今天他曹化淳也雄起了。
“如今的锦衣卫让朕很是失望,朕欲重整锦衣卫,,,,,,,,”
朱由检决心重组锦衣卫,原来的锦衣卫太浮肿,而且权利太大,内部已经腐烂,难当大任。
以前的锦衣卫就相当于情报局+仪仗队+保安+城管+公安+出租车的超级组合,机构庞大浮肿,办事效率底下,不符合朱由检的要求。
“今后,锦衣卫只设三司,其余各司衙门部划分出去,,,,,,”
“北镇抚司,负责对朝廷官员的监察,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至武卒衙役,皆在监察范围内,凡有作奸犯科,贪污受贿,欺上瞒下,为非作歹,欺凌百姓者,皆在其监察之内,,,,,,,”
“南镇抚司,负责监察民间,大明之下,凡有谋逆作乱,为虎作伥,欺压百姓,恶霸一方,作威作福,流言蜚语,惑动人心,扰乱天下者,绝不姑息,还有,南镇抚司还需监察民间疾苦,若发生天灾,需及时上报,,,,,,,”
“还有一点,南北镇抚司皆需负责暗间清查,无论官府亦或民间,凡是发现通敌者或他国暗间,第一时间上报,,,,,,,”
“经历司,负责大明上下资料整理收藏,南北镇抚司呈上来的一应消息,皆要在经历司备案收藏,大明上下天时地理,皆需有所记载,大明发生的大小事情,皆需记录在册,,,,,,,,”
朱由检说了半天,终于将锦衣卫的改组说完。
锦衣卫只设三个部门,一个负责监察百官,一个负责监察百姓,一个负责收集资料,专职专行。
“曹化淳,你为锦衣卫提督!”
“王鹏翀,你为南镇抚司指挥使,严尚年为南镇抚司指挥同知,郭文玉为南镇抚司指挥佥事!”
“钟承望,你为北镇抚司指挥使,王康安为北镇抚司指挥同知,于和胜为北镇抚司指挥佥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