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曹化淳的手段非常厉害,那怕南镇抚司指挥使这样的人物,在曹化淳面前,也不敢放肆。

    “哼,”曹化淳冷声道:“皇上说了,锦衣卫无缉拿之权,咱家最后说一遍,下次再提,咱家只好上报皇上了。”

    “属性该死!”王鹏翀是锦衣卫老人,一时还改不了那种随便拿人入狱,刑讯逼供的手段,倒是让曹化淳抓住了不少把柄。

    “虽然不能拿人,但也不能出事,”曹化淳淡淡的道:“派人混进去,将那些个带头的全部记下来,查清身份,看看背后还有什么人,,,,,,”

    “属下这就去办,”王鹏翀急忙领命而去。

    “督公,”此时,经历司指挥使卫时春进来,对曹化淳恭敬的抱拳行礼。

    曹化淳急忙露出笑脸,笑呵呵的道:“卫大人不必多礼,快请坐。”

    “多谢督公,”卫时春道谢之后,开口道:“督公,按照圣上的意思,要调训面生的进行训练,分开训练,然后安排到各地,不过人手有点不够,你看,,,,,,,”

    “小事,卫大人放心,咱家这就调派人手过去,”曹化淳对王鹏翀和钟承望可以不客气,但对这个执掌锦衣卫经历司的卫时春可不敢怠慢。

    卫时春是大明伯爷,曹化淳偶然之下知道,此人是最早投效朱由检的人,而且为人低调,也不拉帮结派,不贪财好色,为人随和,绝对是皇帝的心腹。

    这种人是曹化淳最怕的,曹化淳知道,其实卫时春是皇帝派来看着自己的,自己要是认真办事那就没事,要是有异心,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皇太极撤兵了。

    皇太极征讨朝鲜无功而返,正黄旗损失千余人,镶黄旗损失近六千人,镶蓝旗也损失巨大,差不多废了,正白旗好点,损失不到千人。

    而镇守镇江城的镶白旗损失两千余人,大大小小加起来,皇太极这次征讨朝鲜折损一万四千人,可谓大败。




第一百七十章 分镇四方
    “阿济格怎么样了”

    对于阿济格被明人炮弹震伤,皇太极表示担忧,毕竟是自己的兄弟,努尔哈赤的种,虽然不是一个母亲生的。

    而且阿济格能力也很强,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

    “伤势不重,想来很快便会好起来。”多尔衮暂时接替阿济格统领镶白旗,和多铎的正白旗聚集在一起,让皇太极眼角直跳。

    皇太极手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损失不小,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补充回来。

    阿敏的镶蓝旗已经打残,想要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女真人太少了,组建八旗,已经将女真精壮男子抽调一空,想要恢复,,,,,,

    “五哥,你说明人训练了一支厉害的骑兵,说说怎么回事”皇太极知道这次征讨朝鲜算是失败了,必须退兵。

    因为他手中的兵马已经远远不如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虽然那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但不得不防,所有皇太极当机立断,立刻下令撤兵。

    与此同时,皇太极下令负责牵制锦州明军的莽古尔泰和杜度也撤军,在清河与之汇合。

    直到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和杜度的镶红旗到来,皇太极才松了口气,才将一直借口留在身边治疗的阿济格还给多尔衮和多铎。

    “明人根本不堪一战,他们除了依靠坚固的堡垒和众多火器,才能和我们大金勇士对抗,”莽古尔泰冷声道:“不过那个叫满桂的名将摔领一万骑兵,战力很强,,,,,,”

    “一万骑兵”皇太极微微皱眉,在女真人的印象中,明人都是不看一战之辈,根本不敢和女真八旗野战。

    而且女真八旗人数少于明人军队的情况下,一直压着明人打。

    可现在,明人不但突然冒出一支强悍的火器兵,五千人就能死死挡住八旗的进攻,而且让八旗伤亡惨重。

    明人的火炮也威力也超出了皇太极的预料,三百多门火炮,就能完全压制一旗兵马,让皇太极开始重视火器,同时也担忧起来。

    现在有出现一支可以和八旗对阵的骑兵,皇太极突然感到压力倍增。

    在想想多尔衮三兄弟,在看看倨傲不逊的阿敏和莽古尔泰。

    “传令下去,各旗收拢兵马,小心防备,,,,,,,”

    这次出征,让皇太极看出很多问题,他小看了明人的实力,也小看了内部矛盾,同时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

    皇太极暗自下定决心,回去之后,一定励精图治,收拢权利,要将大金的全部兵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消除内部隐患。

    “进!”

    “继续!”

    大同,大明北方的门户之一,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大明屯兵最多的地方,若非建奴崛起,此地恐怕依然是大明兵马最多的地方。

    草原诸部入侵大明,常走大同一线,这里绝对是大明的军事重地。

    曹文诏身披战甲,注视着校场上训练带兵马。

    其实不多,只有三个千户,大同数万大军,区区三千兵马不足为奇。

    但这三个千户各有特点。

    一个火枪千户,一个火炮千户,一个骑兵千户。

    “将军,皇上答应我们的火器什么时候到,这些破玩意用起来糟心。”吴三桂幼嫩的脸色带着丝丝坚毅,长时间军中生活让这个官二代开始锐变。

    曹文诏无奈摇头道:“卢象升奉命在蓟州练兵,皇上答应先给他配备武器,我们这里还得等等。”

    “将军,按照皇上的意思,大同兵马也要慢慢采用新式练兵之法,可粮草问题,,,,,,”李大忠看着校场上训练的将士,微微皱眉,这样练兵太耗费体力,必须吃好东西才行。

    “哎,”曹文诏无奈道:“皇上说了,明年才开始,今年我等只不过先训练三千,看看成色如何再说,粮食问题,明年会解决啊。”

    “也不知道工部那边弄出新式大炮没有,”江云龙看着一群人吃力的推着笨重的大同炮缓步前进,满脸苦色,想携带这种大炮出战,太吃力了。

    “应该有吧,”吴三桂轻松道:“我看勇卫营用的那些佛朗机炮就很轻便,射速也很快。”

    “行了,”曹文诏摆摆手道:“说这些也无用,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把这些人练好,我也好向皇上讨要那些新式火器。”

    “听说建奴人又作乱了,三桂,你父亲不是在辽东吗,有什么消息没有”

    曹文诏、李大忠、江云龙、吴三桂四人都是大明军事学府的第一批学员,曹文诏年纪最大,而且官职最高,还是军中资深将领,如今已经是大同副总兵。

    吴三桂也有点担忧道:“没有,你们也知道,军中之事,不可随意外传,我已经很久没接到家父的书信了。”

    “放心吧,”曹文诏安慰道:“辽东有朝廷十多万精锐,还有无数坚固堡垒,火器无数,建奴占不了什么便宜,,,,,,”

    “就是,”江云龙也安慰道:“满桂、祖泽洪、高其勋三人也回辽东,有他们帮衬,你父亲不会有事的。”

    他们也知道满桂等人回辽东时,吴三桂专门找了三人,除了带封书信外,还让三人注意照顾下自己的父亲。

    吴三桂的父亲如今也不过是个参将,满桂可是边军大将,副将一级,威望极高,而祖泽洪更是大将祖大寿之子,吴襄就是在祖大寿手下当差。

    高其勋如今也是参将,而且如今高其勋乃天子门生,前途不可限量。

    有这三个同窗在辽东,照顾下吴三桂的父亲完全没问题。

    “等我们练成新军,就去灭了该死的建奴,,,,,,”吴三桂咬牙切齿,恶狠狠的道。

    “会有机会的。”曹文诏抬头看向远方,眼中充满期望和向往。

    大明的敌人很多,别说陕北叛乱和西南叛乱,就说这九镇之外,无数强敌窥窃富饶的中原大地。

    “听说孙传庭在榆林练兵遇到困难,,,,,,,”

    第一批大明军事学府的三十二名学员分布大明各地,而孙传庭和杨畏知二人就在与大同相邻的榆林,,,,,,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器局新成绩
    “龙在田,”洪承畴指着地图,下令道:“你领五千兵马守甘肃镇,”

    “吴厚才,你领五千兵马守宁夏镇,,,,,,”

    “左良玉,你领五千兵马守固原镇,,,,,,”

    “记住,”洪承畴看着自己的三个同窗,沉声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三镇有失,若有强敌来犯,速速来报。”

    “遵命!”

    洪承畴如今是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三边副总兵,统领三边防务。

    而三边总督杨鹤已经率领大军,开始平乱之战。

    如今三边重镇可谓是兵马空虚,防御薄弱。

    好在三边之外的异族不团结,相互征伐,乱成一团,否则趁机攻三边,就凭洪承畴手中的这点兵马,很难守住。

    三边重镇,守护大明西北,掌控河西走廊重任,常年屯集十万大军。

    可陕北叛乱,朝廷抽调三边大军平乱,使得三边防御薄弱。

    洪承畴的压力很大,好在这次回来,皇帝给了他三个得力干将。

    吴厚才、龙在田、左良玉三人原本就是边关将领,在经过皇帝的亲自培养之后,已经足以坐镇一方。

    而且这三人绝对忠于皇帝,洪承畴用起来放心。

    “希望一切顺利,”

    布置好三边防务后,洪承畴开始为杨鹤担忧起来,他来的时候,就收到消息,陕北乱民数量暴增,已经有失控的趋向,这次平乱,恐怕没这么容易。

    “派人严密监视乱贼动向,若有军情,速速来报!”

    洪承畴也想跟随杨鹤平乱,他在大明军事学府学了不少东西,对平乱所有心得。

    可三边防务绝对不能有失,三边对大明多重要,洪承畴非常清楚,否则朱由检也不会将他们几人安排到这里。

    在洪承畴看来,比起陕北叛乱,皇帝更看重三边的防务。

    而此时,率领十万边军平乱的杨鹤,正在亲手书写招抚书信,让人一一送到那些叛军头目手中。

    杨鹤的想法很简单,对于头目,赐予官位,赐予钱财,只要肯接受朝廷招抚,一切好说。

    对于百姓,杨鹤则向朝廷求粮赈灾,用最温和的办法平息叛乱。

    身在京师的朱由检再次接到杨鹤的奏折,无奈的摇摇头。

    杨鹤是个人才,可惜不是个帅才,让杨鹤摔兵平乱不是个好选择。

    可大明如今能调动的兵马也就三边驻军,而且还是冒着很大风险。

    对待这种叛乱,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用雷霆手段迅速平息,而非动用所谓的温和手段招抚。

    杨鹤太小看人性的贪婪,太小看那些叛贼头目的野心。

    既然敢带头作乱,那就绝非善善之辈。

    朝廷招抚,让这些叛贼以为朝廷拿他们没办法,以为可以和朝廷讲条件,稍有不满,就再次造反,根本无道理可讲。

    历史上就是如此,历史上杨鹤主持平乱,主张招抚为主,开始的确取得一定成效。

    可没过多久,那些接受朝廷招抚的头目又起兵造反,反正他们都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

    而且朝中这些文儒雅客们不怎么看得起那些逆贼,一开口就是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随他去吧,我给他表演的时间,,,,,,,”

    现在的局势还没到无法控制的局面,朱由检要玩点大的,杨鹤那一套已经被历史证明行不通,那么朱由检就要按照原来的计划开始下面的布局。

    “傅宗龙、孔有德、陈永福、乙邦才,虽然你们不是我最优秀的学生,却也不错,别让我失望,,,,,,”

    现在最关键的是西南的局势,也是唯一能够牵制朱由检发挥地方,同时,也是最不容有失的地方。

    “皇上,火器局对火炮的研发有了新的进展,”

    就在朱由检思索大明将来发展目标的时候,火器局主官孙元化急急忙忙进宫,兴奋的向朱由检献功。

    朱由检大喜,当即便衣出行,直奔火器局。

    “皇上请看,”负责火炮研发的郭居静这个老外兴奋的给朱由检介绍新研发出来的火炮。

    郭居静指着一门新建造出来的火炮道:“这是根据佛朗机炮和大明的铜炮,吸取其中的优点,设计而成,重量只有佛朗机炮的半数,射程是佛朗机炮的一倍,威力也增大很多,,,,,,”

    “这是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可直接从后方打开,放入捆绑好的火药,,,,,,,”

    随着郭居静的介绍,朱由检眼睛越来越亮,这个新式大炮已经有了后世那种滑膛炮的锥形,而且使用的材料不再是笨重的黄铜,而是火器局最新研发出来的铁料。

    这种铁料非常坚硬,而且轻便,耐高温,是铸造大炮最佳选择。

    “嘭!”

    火器局旁边有专门化出来的试验区,非常大的一片地方,朱由检让他们将这门新式大炮拉出来,对着前方放了一炮。

    威力还行,射程也远,不过朱由检还是觉得微微不足。

    “轮子太小,你们想办法制作坚固的大轮子,后面襄上挂钩,方便用马匹拉着走,一定要坚固,或者可以设计一种马车,可以轻松运送这些大炮,,,,,,,”

    “这里,设计一种齿轮式支架,方便调整炮口高低,,,,,,”

    朱由检花费了不少口水,才将朱由检的一些小小的见解讲清楚。

    对于火炮,朱由检真不怎么了解。
1...5657585960...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