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张方平总算是开窍了,这篇对免除积税的文章写的相当不错!”李璋看着报纸上张方平写的文章也连连点头道。

    所谓积税,其实就是全国各地收不上来了赋税,这种情况十分常见,毕竟有些地方遇到天灾**,赋税可能一连几年都收不上来,而以后再想收就不太可能了,如此一来,常年积累下来,各地都有不少这种积税,既然收不上来,于是赵祯索性就免除了这些赋税,这样即能减轻百姓的负担,也能落得个仁慈的好名声。

    这种免除积税的做法可不是赵祯首创的,事实上他是跟着自己的父亲赵恒学的,虽然赵恒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甚至可以称得上一个昏君,但其实在赵恒刚即位时,也对国内做出不少的改革,只可惜后来赵恒没能坚持下来,后半生把前半生的积累全都败光了。

    除了张方平的文章外,还有其它一些报社的人写的文章,大都是关于朝廷改革新颁布的一些律法的解读,另外在报纸的边角也增加了一些京城的奇闻趣事。

    说起来大宋日报虽然是个官方机构,但真正的官员并不多,除了张方平这个主编外,另外还有三个次编属于官身,剩下的人员大都是聘任的年轻人,本来李璋想按照后世的习惯称他们为记者,但这些年轻人却觉得“记”与“妓”同音,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所以他们在讨论过后决定称自己为“报事”,本来他们就是在报社做事的人。

    “竟然还有欧阳修的文章,看来连大宋的高级官员也被报纸吸引了!”李璋翻过到背面,结果一眼就看到了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不再是直白易懂,而是给真正读书人看的文章,虽然写的文采斐然,但李璋并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李璋虽然没有兴趣,但想必许多读书人肯定会十分感兴趣,毕竟这帮读书人平生最大的心愿除了治国平天下外,最重要的就是想让自己的才名传播天下,所以经常有读书人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而现在有了报纸这个渠道,肯定会有读书人看到其中的机会,更何况欧阳修已经给他们做了一个榜样了。

    看完了这份第一期的大宋日报后,李璋也让人把报纸小心的保存好,做为世界上第一份报纸,它的第一期报纸也很有收藏价值,而且李璋已经订购了一年的报纸,日后每天会有人把报纸送到他家的门房那里。

    想到以后每天都有报纸可看,李璋也感觉日后的生活多了些期待,当然报纸刚开始发行,肯定会遇到不少的问题,自己还需要帮张方平把把关,不过以张方平的才能,估计用




第七百零一章 党项与辽国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过去了,报纸的发行越来越顺利,甚至京城中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专门的线人,靠着向报社卖情报消息为生,而报社也一分为二,开设了早报与晚报,早报侧重时政,而晚报则侧重娱乐,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在晚报上连载传奇小说了。

    去年辽军败于李元昊之手,这件事也被报纸大报特报,一连几天都是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各方人士也纷纷在报纸上发表看法,不过说来说去无非只有一句,那就是辽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辽国,连区区一个党项都打不过。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辽军刚败之时,东边的高丽也忽然出兵,猛攻辽军在鸭绿江东侧的保州等地,辽国在江东侧一共有六州,所合称江东六州,这也是高丽的心头刺,之前辽国已经从江东六州抽调了不少兵马,面对高丽的猛攻,江东六州也很快失守。

    东西两败俱伤侧连接失利,使得辽国也进一步衰落,国内的矛盾更是再次爆发出来,对此大宋这边也是群情高涨,甚至不少激进的人更是喊出灭掉辽国的口号。

    赵祯对辽国也有些意动,不过最后经过李璋和吕夷简等人的劝说后,他还是暂时打消了出兵的想法,一来大宋内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时出兵,肯定会打乱改革的进程,另外辽国虽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许辽国现在无力向外进攻,但收缩兵力防守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李璋告诉赵祯要警惕党项,如果宋辽两国再次发生战争,李元昊肯定会像上次那样趁机吞并辽国土地、增强自己的实力,万一宋辽两国打的两败俱伤,最后反倒只会便宜了党项。

    垂拱殿的侧殿之中,这里被赵祯称为江山殿,因为他命人在这里布置了一座巨大的沙盘,将大宋全境都呈现出来,另外还有一些局部的详细沙盘,有些是境内的,有些则是境外的,而李璋和赵祯这时正站在一处境外的沙盘旁。

    “表哥,李元昊占据了乌古鲁河以西,甚至威胁辽国的镇州,而镇州距离中京太远,上次兵败之后,辽军也没有实力再主动出击,如果被李元昊攻克了镇州的话,那辽国西部草原恐怕就很难保住了。”赵祯手中拿着一面代表李元昊的旗子放在镇州旁边道。

    这是一幅辽国草原的全境图,上面有山川河流,以及一些重要的城镇,这些都是按照大宋派出的探子暗中绘制的地图所制,有些地方可能不太准确,但大体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今天赵祯把政务处理完后,就与李璋一起讨论辽国与党项的局势。

    李璋这时的目光也集中在镇州,之前耶律仁先兵败,残兵也撤到了镇州,镇州是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治所,之前李元昊虽然打下了西北路招讨司的大片土地,但却一直没能攻克镇州,之前耶律仁先西征时,也是以镇州为根基,曾经收复了镇州以西大片的土地,但后来兵败之后,那些土地却又全都失去了。

    现在李元昊的大军就驻扎在镇州以西数十里外,时不时还会派人骚扰镇州的守军,而耶律仁先兵败之后也被耶律宗真召回中京,



第七百零二章 结盟
    辽国中京,自从耶律宗真夺回大权后,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就舍弃了皇室居住的捺钵的传统,而是定居在中京的皇宫之中,外面皇城和中京的城墙,好像能给耶律宗真带来更大的安全感。

    延寿殿,也就是耶律宗真现居的寝宫,现在已经是日上三竿,但耶律宗真依然没有起床,宫中的内侍也不敢进去打扰,因为他们知道昨晚皇帝陛下又喝的烂醉,如果这时候敢去打扰的话,皇帝一怒之下就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事实上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人因惹怒皇帝而丢了性命,这也使得宫中人人自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太阳从也东边升到了天空的正中,而这时里面的耶律宗真也终于有了动静,紧接着就听到他在里面高喊道:“拿酒!拿酒来!”

    对于耶律宗真刚醒来就要喝酒的这种行为,宫中的内侍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甚至他们早有准备,立刻有人抱着酒坛快步的跑了过来,眼看着就要冲进大殿给耶律宗真送酒。

    “慢着!”就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声音断喝道,紧接着就只见耶律仁先迈着大步走了进来,这让周围的内侍也全都低头向他行礼。

    耶律仁先之前兵败,回来后也被耶律宗真斥责了一顿,不过耶律宗真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怪耶律仁先,所以他也仅仅将耶律仁先降级留用,现在耶律仁先依然官拜枢密副使,手中掌握着军政大权。

    更加重要的是,自从兵败党项之后,耶律宗真也大受打击,这段时间几乎沉浸于酒色之中,几乎从早醉到晚,根本不理会朝政,也幸亏有耶律仁先撑着,否则说不定辽国不用别人攻打,自己就先乱了。

    只见耶律仁先走到那个拿着酒坛的内侍面前,接过酒坛挥手让对方退下,这才亲手推开了延寿殿的殿门,最后长吸了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虽然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但延寿殿的窗子都还没有打开,殿内也显得有些昏暗,而且大殿中充斥着一股难闻的酒气,而当耶律仁先走到后面的寝宫时,也一眼就看到了半躺在床上的耶律宗真。

    本来耶律宗真才二十多岁,可是现在的他却是脸色灰败,额头上甚至有几条细细的抬头纹,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老上十岁不止。

    “怎么是你”耶律宗真这时也看清了来人是耶律仁先,当即也皱起眉头道。

    “臣知道陛下的心情不好,可是陛下身为一国之君,绝不能一直这么颓废下去,毕竟外面还有无数的臣民需要陛下,所以臣希望陛下能够振作起来!”耶律仁先这时忽然跪倒在地,一脸痛心疾首的向耶律宗真劝诫道。

    在耶律宗真颓废之后,耶律仁先一直没有正式的劝诫过他,并不是他不想劝,而是他知道需要给耶律仁先一段发泄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就任由耶律宗真胡闹,不过胡闹也要有个限度,现在是时候让耶律宗真振作起来了。

    “振作你让我怎么振作,连区区一个党项都能把我辽国铁骑打的惨败,镇州也眼看要守不住了,到时党项与我划疆而治,你让朕的脸面往哪放”耶律宗真这时脸色涨红的拍着床板怒吼道。

    之前败给大宋耶律宗真虽然愤怒,但大宋毕竟是与辽国同级的对手,所以他还能在心中安慰自己,但现在连被大宋杀的如同败家之犬的党项也能打败他们,这让耶律宗真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羞辱,甚至有种没脸见人的感觉。

    “陛下,胜败本是兵家常事,这次败了,并不意味着咱们比党项弱,而是出兵的时机不对,只要陛下重新振作起来,日后无论是党项还是大宋,都将是我大辽的手下败将!”耶律仁先再次郑重的道,话语中也透着无比的信心。

    也许是被耶律仁先的信心感染,也许是想到了当初辽国的荣光,耶律宗真这时也总算是恢复了几分冷静,只见这时盯着耶律仁先看了一会,这才终于开口道:“对现在的局面



第七百零三章 闲谈
    派出使节与辽国结盟,约定一同攻打党项。李璋这个提议也把大宋朝堂上下都吓了一跳,大宋与辽国之间的战争这才刚结束,虽然双方议和,但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彼此间依然十分的防备,边境也都阵列着大军。

    不过仔细想一想也很正常,大宋视党项为心头刺,而辽国更是刚败于党项之手,再加上书党项崛起的势头极猛,做为传统的大国,宋辽肯定都不愿意再出现一个竞争对手,所以双方结盟共同扼杀党项这个潜在的威胁还是很有可能的。

    “表哥,你说耶律宗真会同意结盟吗”垂拱殿中,赵祯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向李璋问道。

    “这个可就说不准了,其实以现在辽国的境况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盟友,而有资格做辽国盟友的也只有两个,要么是我们,要么就是党项了。”李璋这时一边看着今天的报纸一边回答道。

    “那万一辽国要是选择与党项结盟,共同对抗我们的话,岂不是要糟糕了吗”赵祯听到这里也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皱起眉头问道。

    “有这种可能!”李璋这时也放下报纸抬起头,“如果耶律仁先能劝服耶律宗真的话,他们真的有可能与党项结盟,只不过辽国刚败于党项之手,耶律宗真又是个极其骄傲的人,让他现在就向敌人低头恐怕并不容易。”

    听到李璋的分析,赵祯也点了点头,不过随即他又想到什么,当即再次开口道:“说到辽国,最近高丽也派人来请求恢复与大宋之间的朝贡,而之前高丽出兵攻打江东六州,也达到了牵制辽国的目的,我觉得倒是可以好好培养一下高丽。”

    “高丽的确是个不错的棋子,但陛下也不要忘了当年高句丽的教训,所以绝对不能让高丽踏过鸭绿江,否则他们必定染指辽东!”李璋这时则再次提醒道,对高丽这个国家他向来没有什么好感,之前也只是利用他们牵制辽国。

    “我明白,所以之前将海军独立出水师时,我也让人在登州设立了北方海军,那里驻扎着三万海军,包括两百艘战船,主要目标就是防备高丽和倭国。”赵祯这时也点头道。

    海军已经从水师中独立出来了,而且包括北方海军、南方海军以及南洋海军三部分,其中北方海军治所在登州,主要防备北方沿海的威胁,而南方海军的治所在泉州,主要负责南方沿海的安全,至于南洋海军则比较特殊,因为它是一只进攻型海军,现在主要负责清理大宋到南洋航线上海盗的威胁,至于日后则可能会有其它的任务。

    当然了,三大海军才刚刚独立出来,现在正处于初步的建设之中,许多方面都不完备,甚至连军官都十分缺乏,为此武学也增设了海军部,专门为海军培养人才,估计等到四五年后,海军才能初步的建立起来。

    “对了,还有一件事,母亲最近有些不太舒服。”赵祯这时再次再次开口道。

    “不舒服姑母生病了吗”李璋听到这里也立刻追问道,李太后的年纪大了,身体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不过他还是十分的担心。

    “御医去看过了,母亲的身体没什么



第七百零四章 佛逝海峡
    南洋,佛逝海峡,所谓佛逝,其实就是指苏门答腊岛,而这个时期的苏门答腊岛由强大的室利佛逝王国统治,简称佛逝,所以海岛也由此得名,所谓佛逝海峡,其实就是指后世的马六甲海峡,这里也是大宋通向中亚甚至是西欧的交通要道。

    董清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缓缓的进入海峡之中,这道海峡由两个王国共管,其中佛逝王国控制着海峡南岸,而另一个王国,也就是朱罗国控制着北岸,双方也曾经因为这条黄金水道的控制权大打出手,互有胜负,暂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董清这时手持望远镜打量着前方的水道,整个船队都处于戒备之中,因为这条水道由两个王国共有,这也导致这里十分的混乱,不但海盗横行,而且两国的水军也时常打劫过往的船队。

    其中朱罗这个王国本来在天竺半岛上,可是后来往外扩张,控制了佛逝海峡的北侧,朱罗的水师战船颇为优秀,虽然比不上大宋的造船技术,但在遍地都是土人的南洋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也正因为朱罗的船只优秀,也使得他们国家盛产海盗,南洋流窜的海盗有将近一半都与朱罗有关,所以在提到朱罗时,来往的商人无不对其恨的咬牙切齿。

    相比之下,佛逝这个南洋土生土长的国家在造船上就显得逊色一些,不过佛逝也十分强大,因为它控制着南洋将近一半的岛屿,当然佛逝名义上是个统一的王国,但其它内部分为十五个王国,只不过这十五个王国都尊佛逝为主,而佛逝真正的控制区域其实主要还是在佛逝岛上。

    无论是朱罗还是佛逝,都是董清需要提防的对象,其中朱罗这个公开的海盗暂且不提,最让大宋商人痛恨的其实是佛逝这个王国,因为佛逝表面上对大宋十分恭顺,甚至多次朝贡,可是私下里对大宋的商人却丝毫不手软,不但对在他们港口停靠的商人收以重税,甚至还会派出水师装成海盗洗劫商船,这也让大宋的商人对佛逝恨的牙痒痒。

    如果放在以前,董清肯定会聚集几支船队后结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海峡,毕竟人多力量大,哪怕是朱罗和佛逝的水师,见到这么庞大的船队也不敢擅自出手,不过今天董清却背负着秘密的任务,所以他的船队走的很慢,似乎就像是等着鱼儿来上钩一般。

    “周老弟,你确定能完成我交待给你们的任务”董清打量了一会前面的水道,随后放下望远镜长吸了口气,这才转向旁边一个正在拿着酒葫芦往嘴里灌酒的家伙问道。

    “董掌柜,你们负责行船,我们负责杀人,我不会质疑你们行船的能力,你们也不要质疑我们杀人的本事!”只见对方冷冷的看了董清一眼,随后又往嘴巴里灌了一大口酒道。

    这位周老弟看起来十分的年轻,顶多只有二十多岁的模样,个头不是很高,但却十分健壮,特别是他脸上有一道从额头直到下巴的刀疤,使得他看起来更加的剽悍。

    董清自然不是个胆小的事,甚至自从家中遭逢大变后,他早就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了,可是被这位周老弟看了一眼后,他却感觉遍身发寒,好像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而是一头猛兽一般。

    “那就好,只要完成了这次的任务,侯爷



第七百零五章 真正的目标
    大宋时期的海贸虽然十分混乱,但在海上也形成了一些默认的规则,比如各个海商都有自己的旗帜,以方便在海上辨认,另外各国的造船风格与技术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经验的水手能一眼就能分辨出船只的出处。

    不过董清他们在佛逝海峡东口遇到的却是一只不明船队,这支船队一来没有打出旗号,二来船只的风格各异,就像是将各国的船只拼凑在一起组成的船队,根本无法分辨出对方来自哪里。

    “来了,通知下去,让所有人准备战斗!”董清看到远处那支没有任何旗号的船队,当即也是精神一振大声命令道,因为也只有海盗才会不打旗帜,而且他们的船只也都是从各国商队抢来的,所以前面这支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海盗。

    果然,就在对方的船队靠近董清的船队后,忽然打出一面血红的大旗,这也是南洋海盗的旗语,血红的旗帜代表着海盗的威胁,那就是如果他们敢反抗的话,将会被海盗船血洗,而如果他们配合的话,那么海盗一般只会取走财物不会伤人。
1...237238239240241...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