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学生浙东吴敏,愿拜少宰为师。”

    杨霖闻言一愣,拜师?

    底下众人也是恍然大悟,随即又有更多的学生上台,一时间台上人满为患。

    杨霖沉吟片刻,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你们若心中有惑,拜我为师,无有不可。若是为了荣华富贵,我事先说好,此路不通。须待我回去之后,请示官家,再做决断。”

    杨霖身份太特殊,若是在太学大肆收徒,肯定会被疯狂弹劾。

    要是请示皇帝之后,择优收取,还是可以的。

    毕竟他是状元出身,有人拜师其实是理所当然,更何况现在他要引领思潮,涤荡北宋官场,将尽可能多的士人带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至少要知道做些实事,如此抱负更是需要一些学徒。

    回府之后,杨霖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吩咐后厨做了些晚膳,便到书房研究起来。

    现在的大宋士林,浮躁的不成人样,该怎么把他们拉回来?

    肯定不能用程朱理学,心学也未必就完全合适宜,说到底就是要让这些闲的蛋疼,做了官光知道享福的人,扑下身子做些实事。

    这些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艰难,不过也重要万分。

    不改变思潮,做任何事都是扬汤止沸,自己一旦失势或者身亡,这大宋照样会继续沉沦下去。

    吱呀一声,书房的乌木门被推开,苏伊娜端着一碗汤进来。

    草原之花的小羌女,进了杨府没有机会骑马,原本苗条纤细的身子有些腴润,观赏度微微下降的同时,可玩性上升了几个档次。

    轻轻放下汤盏,提前红了脸等着调戏的苏伊娜,意外的发现眼前的男人竟然改了性子,拧着眉毛不知道再愁些什么。

    “这汤冷了不好趁热喝了吧。”

    杨霖点了点旁边的汤匙,苏伊娜撇着嘴拿起来,伏低了身子,一勺一勺放到嘴边,吹过之后喂给杨霖。

    杨大老爷光动动嘴,看样子懒得连咽都想找人代劳。

    苏伊娜银牙暗咬,低声撒娇道:“你最坏了,自己什么都不干,就知道指使人。”

    说完不知道联想到什么羞人的场景,自己先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起来。

    嗯?正在沉思的杨霖突然脑子一动,着哇,为什么要我自己来干?

    找一群水平高的徒弟,把自己学说的中心主旨传播下去,让他们加以总结、深入、甚至是过度解读。

    古往今来,哪一派学说不是这样《论语》《孟子》都有大部分是圣人徒弟们的功劳呐。

    杨霖端起汤盏来,顿顿顿喝了几口,嚼到一块肉十分筋道,边嚼边问道:“娜娜,这是什么汤?”

    “参茸虎宝汤。”

    杨霖一听,赶紧挑了几口全吃了,将苏伊娜拽到怀里,挑着软玉般的下巴道:“娜娜,你今夜立了大功了。”

    苏伊娜浑然不知自己立了什么功,好在她粗枝大叶根本没啥好奇心,满怀期待地问道:“有什么奖励?”

    杨霖一拍手,笑道:“有啦,奖励你和我玩骑大马。”

    苏伊娜顿时想起小时候,自己骑在父亲脖子上的难得的欢乐时光,俏颊一红道:“羞死人了,你能行么?”

    这句话简直是男人的引燃线,瞬间激起了杨霖的豪气,起身道:“怎么不行,来,你到那边跪好,我去找根马鞭。”

    “啊?谁谁是马?”——

    翌日清晨,天高云淡,阳光喜人。

    杨霖穿着十分正式,让杨三带自己直奔艮岳。

    赵佶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来觐见,自己已经八天没有早朝了,稍微有些心虚。

    听到是杨霖来了,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杨爱卿,这么早来见朕,所为何事?”

    杨霖兴冲冲地说道:“陛下,微臣近来读书,偶有所获,获益匪浅。在太学开坛讲学,不少学子心悦诚服,想要拜臣为师。

    微臣念着这些人都是太学生,将来有可能是天子门生,所以来和陛下说一声。”

    赵佶一听这么风雅的事,自己竟然错过了,遗憾道:“此事当然可行,不过爱卿下次开坛,须得知会一声,让朕也去听一听。”

    杨霖神色一动,看向赵佶,心中突然想到若是能成事,这个皇帝又白得一个文治盛世。

    看上去只知玩乐的赵佶,真的只是运气好,运到自己这个臣子么?

    大宋这么多皇帝,他能做到集权,胸中未必没有丘壑。

    只不过就是此人太过爱玩,不想多花时间操心罢了,对于雄主来说治国是一种享受,对他来说实在是个累赘。

    若真是如此,可惜了一根好苗子啊

    有了皇帝的首肯,做起事来便有底气多了,开宗立说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杨霖并不担心。

    涤荡大宋的风气,意义甚至胜过边关大捷,骨子里烂了外面再好看有什么用。

    礼乐崩坏,后事文人的自私、无耻、结党,与大宋脱不了干系。

    世人尽道大宋乃是文人的天堂,殊不知,也是他们堕落的地狱。

    生活上有多优渥,思想就有多么堕落,偶尔淤泥中出几棵莲花,也会被这群士大夫利益群体给撕个粉碎。

    大观二年冬,艮岳外,杨霖雄心勃勃地说道:“是时候下刀治病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
    天地君亲师,一个“师”字在古人看来,重于千金。

    少宰杨霖收徒,没有人可以不动心,那是年纪轻轻的少宰,将来一个宰相之位是跑不掉的。

    如今是从太学中择优取士,只要是杨霖想提拔你,是可以直接从太学生踏上仕途的。

    在历史上,王黼坐到杨霖这个位置的时候,是直接明码标价的,坊间流传“金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若是放在以前,杨霖肯定照着那些贪权的收,让这些官场小能手,为自己冲锋陷阵,打下几个实权衙门。

    但是现在不一样,杨少宰有了更高的追求,收徒便要设定门槛了。

    杨霖事先没有公布这个消息,而是把太学生全部三千多人,让万岁营一一调查,将平日里人品不行的,全部剔除。

    有些地方州郡来京的学子,便去家乡问询调查,这个时代一个人就算可以在外面装,却很难瞒住乡里,你平日的德行父老全都看在眼里。

    尤其是读书的士子,稍微一打探,便知道他是个什么人。除非你从一开始就装,那装了几十年,也成真的了。

    这是个繁琐的过程,但是杨霖愿意等待,不然的话从根上就挑错了人,再大的善举也将南辕北辙。

    杨霖此次所图甚大,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杨霖自己并没有这个本事改变北宋的上大夫风气,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徒弟们,在将来兴起一股清流,越来越大,汇聚成大江大河,涤荡这个浮躁堕落的时代。

    大宋的官员,是历朝历代人数最多的,但是真的干实事的,简直可以称之为异数。

    蔡京就算再怎么贪腐,总算是推行了一些新政,让大宋朝廷有钱可以支撑军队打仗。虽然到了后来,两个皇帝还有领兵的童贯等大将不敢打。

    从这一点看来,蔡京实在不该为北宋灭亡背锅,他背不动。至于后世大明,官员士绅富得流油,朝廷一分钱没有,崇祯还要筹钱发军饷的时候,世人才知道朝廷有钱的重要性。

    大宋到了现在,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

    冗官、冗兵、冗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让官员全都养成了当官就是来享福的想法。

    不是没有有志之士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也曾努力去解决,但是全都望而兴叹。

    昭德坊内,殷慕鸿眉头紧锁,叹道:“少宰,此事铺得大了些,就怕是得不偿失。”

    杨霖笑了笑,跟他说道:“无妨,早晚有人要做,不然大宋就完了,文人若是如此这般发展下去,只怕会祸及子孙。”

    大宋之后,文人更加不堪,到了明清两代呸,什么东西。

    “本官享受着身为少宰的荣耀和优渥,就该为此做出些事来,你说对不对?”

    这句话十分动人,但是从杨霖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殷慕鸿有些意外。

    但是转念一想,少宰虽然风流不羁,行事不择手段,但是着实为大宋办了不少实事。

    只不过他的跋扈和媚上,让人忘记了他的功劳,当初夙兴夜寐来回奔走,为了给西军提供灭夏的机会,他可是自掏腰包买通了蔡京和皇帝。

    后来江南杀了朱勔、李彦,平定方腊,除掉了两浙路百姓的苦主。

    不动声色,帮助大宋拿到了大理万里江山,说他是西平诸戎,南抚夷越,也不过分。

    殷慕鸿突然发现,原来少宰不声不响的,在欺男霸女的时候,顺便为大宋做了这么多事了。

    “既然如此,下官这就前去安排,正巧小狼营从大理回来了,是不是派他们前去?”

    杨霖想了想,道:“我来安排吧。”——

    这一夜睡得特别踏实,杨霖早早爬起来,洗漱之后来到后院跟着梅道士练了一套五行拳。

    这套拳法是本朝开国时候,道家大家陈抟老祖传出,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行拳有劈、钻、崩、炮、横五式,分别应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练此五式,可分别有利于肺、肾、肝、心、脾五藏。漫步周天则是利用其机制,在更符合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引导和五脏六腑相联属的经络和部位。

    汉人在古代的智慧,属实是独树一帜,有奥妙无穷。

    打完这么一套,出了一身的汗,看这擦脸的杨霖,梅道士笑呵呵地说道:“师叔身居高位,尚且如此恪谨自律,实乃大家风范。”

    杨霖暗道自己一屋子娇妻美妾,不用功能行么,而且这道家功夫妙用无穷,嘴上却说道:“我辈修道之人,无为而动,在于修心,修身不过是辅助罢了。”

    “师叔精通儒道两家,实乃千年一遇的大才!”

    两个人正在互相吹捧的时候,外面来了一群少年,杨天宁一个箭步冲了过来,就要往杨霖身上乱跳,被他轻易腾挪躲过。

    杨天宁摸着脑袋,笑道:“哈哈,义父这是什么功夫,怎么不教我?”

    杨霖一把将他捉到怀里,挟到肋下,看着跟前另外三个,笑道:“我听宋公明说了,你们在大理表现不错,很是立了一些功劳,没有给我丢脸。”

    杨天仁腆然一笑,在他怀里的杨天宁却步摇着嚷嚷道:“那是,我们在苍山双云峰,提前探知了乌蛮人的埋伏之地,来了一个引蛇出洞。”

    杨天赐举起手,道:“还有我,义父,我在羊宜咩城设计出一种火箭,可以把猛火油推送到他们的大营,雪山峰前,我们凭借此物在千里之外烧了一片蛮子营寨,这叫兵不血刃。”

    自古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属实不假,这两个活泼的被杨霖一手一个揽在腿上,其他两个一脸眼馋,却不好意思上前。

    杨霖笑道:“这次回来,义父给你们放几天假,去江南游乐一番如何?”

    “我营里几十个弟兄,能去嘛?”

    杨霖笑吟吟地说道:“当然可以了。”

    四个人身后的少年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杨霖眯着眼道:“顺便帮义父打探些消息。”

    “就知道没有这种好事。”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人师表杨少宰
    一张漆红色的矮桌前,摆着几个香炉,散发着淡淡的沉香烟气。

    杨霖笑吟吟地坐在桌前,前面站着十几个儒服打扮的太学生,这都是杨霖调查过的家世清白、德行无亏的太学生。

    其中一个就是当日讲坛上率先提出拜师的吴敏,蔡京季子蔡绦,狄道人马扩、广都人宇文虚中、开封人袁庭植。

    这些人都是学识出众,而且对杨霖都很崇敬,尤其是蔡京季子蔡绦,生怕杨霖不许,更是求着蔡京带自己来拜师。

    蔡京的长子蔡攸,都能被他推到梁师成那里,梁师成和蔡京可是从一开始就是对头,都能接受他的儿子,更何况和自己有一段渊源的杨霖。

    杨霖也痛快地答应下来,蔡京这个季子蔡绦的才学和品性其实都还不错,在太学也是拔尖的,并不是像水浒中说的,蔡氏一门都是那种鱼肉乡里、胸无点墨的恶官。

    在他们的身后,是梅道长带着一众小道童,从旁观礼。

    小道士们看上去十分可爱,坐在蒲团上,看着师叔祖收徒,任谁看了都得赞一声乖巧,除了那些被杨霖带着他们强拆的房子的主人

    这些小道士,骂起人来,十分下饭

    时辰一到,第一批弟子总共五人,每个人手里提着一束“束脩”,也就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

    送上束脩之后,五个人恭恭敬敬朝着杨霖鞠躬一拜,行束脩之礼,敕学生在学,各以长幼为序,齐声道:“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杨霖轻轻一笑,让人端出文房四宝五套,送给每一个学生。

    五个人落座两排的小桌,听杨霖讲课训话,第一次收徒弟杨霖也有些紧张,这和后世那种烂大街的收徒不同,对古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多了几个亲人。

    《弟子规》可是每个人读书就学的启蒙读物,也看得出古人对于拜师的看重。

    “你们今日拜我为师,从此要好生跟着为师钻研学问,格物致知。

    你们都是太学生,将来势必要入仕做官,更应该知道,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十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门学问的钻研之道,在于万事万物皆可钻研,而不是背诵圣人文章。”

    “谨遵恩师教诲。”
1...107108109110111...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