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子虔被秦法惩处以劓刑,割掉了鼻子,这还算是法外开恩了。
而商鞅也因为这件事,最后让他在秦孝公死后,步入了灭亡的后尘。
可以说,这原本是双方试探的一场争斗,最后因为力度没有掌控好,失控了,双方都成了输家。
要是公子虔有脑子,就绝对不会对拥有他弟弟嬴渠梁绝对支持的商鞅去试探对方的底线。因为这是一个怎么看都是输的局面。
但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公子梁,在听到了边子白对他大哥的评价之后,有点愤愤不平道:“我大哥还是非常聪明的,他练武看一遍就能做到形似,事半而功倍,我等望尘而莫及。”
“这只能说明他能够做一个战阵杀敌的武夫,甚至连统帅数万人的将军都不合格。如何成为一国之君”边子白不假思索道:“你放弃了这份功劳,就等于是放弃了成为秦国储君的机会。当然不外乎你父亲已经有所决断,他如此刚毅之人,必然要做拧折勿曲的大事,留给你们兄弟一个相对宽松一点的邦交环境。”
“到时候,你成为秦公的可能性要比你大哥大得多。君王需要有君王的气度和远见,一个只知道用武力解决国家问题的国君,只能是一种诸侯的国君。”
“哪一种”公子梁好奇道。
“霸主!”边子白伸出一个手指头
第360章 咬牙,赌咒,要发狠!
如同一个扯着公鸭嗓子的毛头小子,信心满满的站在了窑子门口,跨出第一步的那一刻,宛如一只即将得胜归巢的大红公鸡,傲娇的扒拉着自己的小爪子。
然后,后背很快就消失在窑子黑黢黢的门口。没过多久,年轻的少年郎如同被一只推干净毛,浑身没有一点安全感的无毛鸡,站在了大街上。
出门的那一刻,公子虔有种被深深的恶意被席卷了之后,浑身无力的默默流泪,口中念叨着:“吾之雏菊……”
不……应该是脑子……有病!
可没想到的是,街上还有人不放过他,逮住他就笑:“小伙子,受刺激了”
“你这老东西,忒不讲究,要挨揍不是”公子虔已经受够了刺激,正是一点就炸的时候,被人用话一激,顿时跳起来有骂街的迹象。
谁能想到庄周怎么大的一个小不点,竟然奶声奶气地将《礼记》给背下来了,而公子虔呢他连目录都背不全,这就是差距,足以将他所有的自信和智慧大落凡尘的实力,让他连生出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更让他沮丧的是,庄周还没有他儿子岁数大,他这一把年纪,活在了狗身上。
于是街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头子,就成了他攻击的目标。
定睛恶狠狠地看向对方,一张脸皱的像树皮似的,手还哆嗦地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恐怕也受不住他的蛮牛之力,公子虔举起的拳头顿时停住了,他脑子里天人交战般的犹豫着,是否要给对方一点厉害瞧一瞧的时候。老头却不乐意了,拉来自己的衣襟,扯着骨瘦如柴的肋巴骨,啪啪拍打了两下,对公子虔嚷嚷道:“小子,你敢对长者不敬来啊,是个爷们就拔剑往老头子的胸口扎上一下,老头子要是皱皱眉毛,是你孙子。”
公子虔很不解,他觉得自己有信心,也有足够的实力一拳就将老头超度了。
怎么可能用得到剑
不过边上的孟轲却开口了:“徐老爷子,您老就别激他了,人家大小也是秦国公子,还是卫国的客人,咱们卫人总不能都像王夫子似的,给客人难堪吧”
“你认识”徐老爷子是这一代的里宰,属于倚老卖老还活地很滋润的老头子。真要是让公子虔打了,估计这场官司连卫公都要头痛不已。
徐老爷子这才拉好了衣襟,低头笑着对孟轲问道:“这傻大个你认识”
“是啊,我带来的,不过你也知道王夫子说话不中听,且性格古怪,从他这里离开的人,心情都不怎么好。”孟轲苦恼着说道。他在帝丘很有人缘,不同于庄周在士大夫,尤其是致仕的士大夫眼中非常受宠,属于让人无比眼热,且还是别人家孙子的典范。
孟轲不一样,他更加喜欢在市井玩耍,加上聪明伶俐,而且不少人家都受到边子白的恩惠,对孟轲也是高看一眼。
毕竟,帝丘城内至少上千幼童获得启蒙的机会,虽然有端木方的功劳,但归根结底还是边子白的作用要更大一些。要不是没有他写的《千字文》,如今的孩子多半还需要用《尚书》来启蒙,可见有多么痛苦了。
而且私塾之中,老师打学生也是常事,这个时代的小学堂给人一种根本就不像是学堂,而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机构,小孩子听到哭声,就会吓得脸色惨白,更要命的是这种私塾也是合法的存在,有条件的家长都会送家里的孩子去读书认字。
虽然不见得是学上几年,但是一两年的话,很多家庭还是能够负担。
可是认字之后的孩子,与目不识丁的孩子有了天翻地覆一般的差别。学做经商,或是技术都特别快。这也是卫国文教兴盛的原因,如今,这一条道路变得更加简单了。帝丘城内感激边子白的人可真不少。爱屋及乌,对边子白的弟子孟轲也就更加热情了。
徐老爷子也是其中之一,他孙子也受益于边子白倡导的幼童识字学堂,对孟轲自然有所亲近。尤其作为邻里,自喻为还是一个耿直的老汉子,徐老爷子表示对王诩的不屑,做脸道:“可不是,王诩这老家伙脾气坏,听说还在楚国当过大官,可是一点都没有士大夫的风仪。要是老头子年纪大了,恐怕打不过他,非大嘴巴子抽醒他不可。”
别说徐老爷子年纪大了,就算是年轻的时候也打不过王诩好不好人家可是剑法大家,武力值直逼吴起的存在。
公子虔觉得自己错怪了徐老爷子,这是一个对任何事都无所畏惧的糟老头子,或者的唯一目标就是给人添堵,找不痛快。
两人回去的路上,公子虔实在忍不住了,才开口问孟轲:“小轲,你是不是也能背诵《礼记》”
“是啊!很难的,背诵了好几天。”孟轲表示《礼记》很不好对付,他花费了几天的功夫,终于背下来了。然后……
公子虔很无语,他发现卫国的老头子很不好对付,一个个脾气暴躁不说,说话还夹枪带棒,很不好惹。打不得,骂不过,而且喜欢看热闹,看到人家倒霉还幸灾乐祸,更不能动手,公子虔现在坚信,他要是敢动手,不管是王诩,还是徐老爷子,都有一种让他坐蜡的本事,真敢‘死给他看’,甚至不带一丝的犹
第361章 如临大敌
临近家门,孟轲却一点都不惊讶公子虔竟然和他同路,毕竟府里还住着几个老秦,聒噪的很,不喝酒吧,一副可怜巴巴无精打采的样子,喝了酒就有哭有笑,闹腾的如同办红白事,一会儿仰天大笑,一会儿哀鸿啼哭。
惹得边子白实在受不了,断了这帮秦人的水酒供应。
边子白喜欢酿酒,他仅仅是喜欢酿酒的这个过程,将一种全新口味的酒带到这个时代,自己却不好酒,于是庄园里就多出了很多存酒,而且有越积越多的迹象。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要将熟悉的东西搬到身边,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孤单。
作为穿越者,心中藏着天底下最大的秘密,而且绝对不能说出口的那种苦楚,宛如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天天与狼共舞,甚至还需要担心自己说梦话吐露出一些什么要命的东西。
公子虔臊眉耷眼的走到了边子白的府邸前,看着高大的门楣,他的心境有种恍如隔世的苍老。
似乎一夜之间,他被掰折了,也成长了。
临了,孟轲还在门口对公子虔宽慰道:“大个子,你不用在意刚才的事,你是外乡人不知道王夫子在帝丘城内的恶名。不少人都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公子虔觉得被孟轲小看了,瓮声瓮气道:“还不是仗着自己年纪大,是长者,倚老卖老。我们老秦的长者绝对不会像他那样!”
秦国在很多偏远的地区自耕农,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
年长的秦人老者,为了不和年轻人,甚至幼儿争食物,会选择决然地离开家门,他们的结局多半是饿死在山林之中,或者是葬身于猛兽口腹之下。这等悲壮,也就是秦人默默地承受着。不得不说,秦人有着比山东诸侯更加强大的忍耐力,而这也是秦人彪悍的原因。他们只能用命去搏明天,没有第二种选择。夫子有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秦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怎么可能去和山东诸侯那样,学习繁琐的礼仪呢
公子虔看不到这些,但是公子梁却能看到,这才是他们之间为什么一个自信过头,一个谦逊过头的原因了。
但对于他们来说,都不能算是好事。
孟轲笑了,公子虔顺势看下去,甚至能够看到这小家伙的槽牙,粉白粉白的,他觉得自己被一个小孩子嘲讽,应该也算是丢人的事情吧
“你不知道王夫子的名头,他可是武力一点都不比吴子差的人,尤其会使剑,剑法飘逸却招式邻里,号称朝歌剑圣。据子思大爷说,当年吴子恐怕也不是王夫子的对手。”
公子虔心说:你一个小屁孩嘲讽我就算了,还欺负我智商,来哄骗我。语气不善道:“他如何能和吴子相比”
“多简单呐!吴子是将军,他在战场上会不要命,这是为将者的勇;但是王夫子是士子,他上战场就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孟轲表示在背后诋毁王诩的清誉,一点都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公子虔瞠目结舌地看着孟轲,良久才问道:“你是说,如果当时我动手,会被那个三寸丁老头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孟轲挺起胸膛不满道:“你怎么不信我说的话再说了,王夫子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矮,他只不过长得与众不同而已。”
公子虔道:“可是你说的太离谱了,让我怎么去相信”
两人都很有道理,毕竟没有真正比试过之前,一个武人不会相信自己不如别人的实力。尤其是公子虔这样的年纪,正是一个人身体到达极致之前的阶段。他对自己的武力值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会让他轻视任何对手。尤其是王诩身上看不出任何可以爆发强大实力的外表特征。
孟轲眼珠子一阵转悠,想到了一个比较的办法:“大个子,你也别不信,我就说老师府里发生的事,老师身边的武士赵武你见到过吧”
“有点印象!”公子虔木然地点点头。
“当初你们一大群老秦住进来之后,赵武大叔不知道为什么和你们中之间一个叫司马的人闹不愉快,双方比试了一番拳脚,然后……”
“你是说司马予然后怎么了”
“然后那个叫司马予的家伙就被赵武大叔没有几下就打倒在地上,趴在地上哼哼唧唧,半天都没有起来。据几个老秦说,赵武大叔的实力,欺负两个司马予玩似的。”孟轲黑漆漆的眸子放光道:“你也别不相信,去找司马予问一下就全知道了。但是我告诉你,赵武大叔当日被找上门来的王夫子一巴掌就打倒在地,半天都没起来,你就知道厉害了。”
虽说心头满是震撼,更是心惊不已。要是王诩真有这等实力,卫国的老头子也太阴险了。
当然同时也对赵武的实力有多忌惮,公子虔要是抛去身份,全力以赴的话,对付两个司马予也可以。但会非常吃力,至于三个司马予,就不用想了。但是他觉得司马予可能当时轻视了,加上怕和主人闹不愉快的担心,才一上手就吃了大亏。要不然司马予也不会如此不堪,虽说公子虔对司马予的评价不算高,但他也知道司马予已经不错了,足以担任他战车上的驭手。
战车驭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要是主将的驭手,实力必定不会低。
可是嘴上却不饶人,就见公子虔恶狠狠道:“司马予太废物了一点,他是我们老秦人中饭马的小厮,根本就不是勇士。”(饭马:喂马的意思)
第362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兄长,你离开栎阳的时候,父亲留下你,对你嘱咐过什么”
公子梁一见面就问道,丝毫不给公子虔喘息的机会。当然他也在军营的主帅帐篷里急的团团转,他虽然觉得父亲答应鲁公和宋公出兵的请求可能性很大,但是他也不敢保证,秦国眼下的状况一定适合发动一场战争。
万一到时候条件不允许,他就要坐蜡了。
公子虔撇撇嘴,冷不丁的一屁股坐在了席上,仰头看着帐篷顶,口中念念有词道:“让我捋一捋。”
这一天天的,让他心力交瘁之外,连记忆好像都受到损伤。公子虔回忆着从栎阳离开的时候,老爹告诉他,不能乱花钱,要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
“不能乱花钱,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最好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
公子虔很不屑道:“老爹就是这样,抠门的很,这些就是不说你也知道啊!怎么摆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似乎要打仗似的,全营都戒严了吧”
突然,公子虔心中多了一个不好的预感,不会是老爹……
“二弟,是不是家里出事了苏氏和甘氏带着军队攻破了栎阳城”公子虔脸色顿时一片惊悚,似乎看到了刀光,火光,还有砍杀声,惨叫声……这不仅仅是秦公赢师隰这些年来一直困扰着他的噩梦,连带着他的几个儿子也深有体会。久而久之,也陷入了这种巨大威胁存在下的担惊受怕之中。成为了公族挥之不去的梦魔。
在历史上,秦国彻底解决封君实力过强,是在嬴渠梁执政时期。但也只是打压了最强的甘氏和苏氏几个,其他的封君基本上也没有动。
公子梁也是苦笑不已,他怎么也想不透自己的大哥这么会想到封君叛乱这件事上去。他对于封君的态度要比秦公更加透彻一点,他认为封君可以利用,只要对国有利,也可以存在下去。并没有赢师隰那么厌恶封君,连谈判的机会都不给对方,干晾着。
这对于秦国来说,没有一丁点好处。
甚至封君长期受到国君的冷落,会心生怨恨,成为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毒瘤。
不过,他找来公子虔可不是为封君的事,而是为了出兵。公子梁急忙摇头,却语气一点都没有缓和的样子:“兄长,你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话有没有”
“给小妹找一个妹夫。眼下的秦国之中,封君是拉拢不得的,对于公族来说,只能靠外援来获得实力的认可。但是大姐在魏国被退婚,让我老秦名声很受影响。估计给小妹找夫婿也不容易。”公子虔皱眉表示家事艰难。
公子梁:“不是小妹的婚事,她才五岁,着什么急!”
“如果不是小妹的婚事,恐怕就没有了。”脾气暴躁的秦公赢师隰可不会心平气和的和人说话,他没有这个习惯,就算是儿子也是如此。除非这个人是魏侯。公子虔双手一摊,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让公子梁的嗓子眼都有点发紧,难道老爹真的没有说过吗
公子虔也表示不乐意了,他努嘴朝着帐篷口外往来巡视的士卒,不满道;“老二啊,你这是闹哪一处我们可是在卫国,边上就是卫国上军的大营。也没有迹象要对付我们的意思,至于卫国的其他事,我可警告你,别瞎插手,我们玩不来。我可告诉你,卫人阴险的很,都不好对付。”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公子虔也不是那种记吃不记打的人,上午发生的倒霉事还历历在目,自己被帝丘城内的老头子,幼童,联合起来阴了一把。结果是他不冲动了,但是心思却开始天马行空,让公子梁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公子梁很疑惑,他怎么也想不出自己的大哥会说出卫人很阴险这样的话出来。
这还是他的那个兄长吗
要知道在秦国的时候,公子虔遇到了心头不爽的事,就只有两种情况发生,打过去,让对方认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打了对方不认输,接着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