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这也是边子白摆弄城池模型之后,接连叹气的缘由。
边子白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似乎有心思的孙伯灵,对于这个弟子,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很乖巧,同时也聪明异常,加上对军队也很了解,家学渊源,似乎孙伯灵将来学成之后的下线会很高,甚至比大部分将领的上限都要高一些。
而孙伯灵的要求就更简单了,他虽然没说,但边子白已经猜到,摇头道:“你太小,你心里的打算就不要说了。”
孙伯灵叹了一口气,想要坚持,却不是那种敢于直言的性格。只能等边子白回心转意之后,再做打算,不过有些问题他还是可以问:“老师,弟子错了。但是看到老师为了中军的问题,长吁短叹,弟子心中也难受。”
“哦,你也看出了问题”边子白忧心的事不外乎一旦自己进入军队,要是短时间无法控制中军,上了战场的结局似乎已经可以预料,兵败被抓,也似乎是时间问题。
通过苟变,似乎对军队掌控似乎不难。
但这会让边子白失去了对苟变的运送,在他看来,苟变不该是那种拴在身边的将领,他虽然经验不足,可对于战争的嗅觉还是不错的,反应也尚可。卫军面对赵军,机会本来就不但,失去了苟变在外牵制,对他来说指挥的难度将更大。
“老师为何不去向魏国借兵”孙伯灵问道。
他所说的借兵,可不是借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而是三千人就足矣,甚至一千五百人也够了。数量这么少,就算是魏侯没有明确表示会干预卫赵之战,魏国投入不到三千人的军队在战场,也不会引起赵侯的不满。而有一支
第366章 信不过
就孙伯灵这小身板,要不是公子虔不想动弹的话,根本就拉不动他。
孙伯灵不是庞涓,那家伙从小练武,拥有强大的体魄。可是孙氏,总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胖子形象,就算是当年的孙武,光看长相的话,也看不出有任何绝世武将的痕迹,反而像是一个长相有点发福的谦谦君子。当然,历史证明,孙武就算是一个胖子,也是一个凶残的胖子。
而孙伯灵遗传了家族的基因,长相上自然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所以看着公子虔是被孙伯灵拉着走,但实际上是公子虔推着孙伯灵而已。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公子梁一脸愁眉苦脸,心说:说好的又变卦了,这么怎么办拉着兄长的衣袂,低声质问道:“兄长,不是说好了徐徐图之你看你,都说了些什么”
公子虔不在意道:“我想明白了,男子汉大丈夫,弄那些弯弯绕太累赘,不如直来直去的舒坦。”
公子梁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心说:你是舒坦了,可自己怎么办
两人说话,就算是将嗓子压的在低,孙伯灵要是想听,还是一个字不落的听了去。他也感觉到公子梁有所指,似乎针对老师,但他不认为公子梁能瞒得住老师的眼睛,一回头警告道:“老师他想要知道,你们心中的小心思根本就瞒不住。”
“是吗”
心中有鬼的公子梁顿时吓了一跳,他还以为秘密放在心里,就自己知道呢
孙伯灵目光如炬,小眼神流露出一丝他先祖才有的睿智和狠辣,开口道:“老师授我兵法,你知道第一步先学什么吗”
“什么”
秦国对于兵法研究很少,主要是因为秦国早期作战都喜欢人多势众,加上单兵作战能力实在要比中原的其他地方强很多。秦人人高马大,孔武有力。加上半农业半畜牧业的经济环境,吃肉食和奶制品的机会也很多,从力量上来说,比其他诸侯的士卒要更大一些,且西北苦寒,秦人生活环境恶劣,人的忍耐力也强,自然出虎狼之兵。
单兵实力强大,数量又有绝对优势,自然没有失败的道理。
加上文教不兴盛,秦国没有几个将领会去研究兵法,反而多半都是从实际作战之中得到的经验,然后反哺给军队。
公子梁这些秦国公子,也仅仅是学了一些不全的《司马法》之类的,就放在军队里自身自灭。
对于兵法的教学,在秦国绝对是空白。连公子梁都不知道学习兵法要从哪方面入手但是边子白知道,并非是他有所经验,而是看到过前人总结的经验,从而有所感悟。倒他收学生教学之后,就将一部分他的见解融入到教学之中,而孙伯灵很不幸的是他的第一个试验品。但是孙伯灵却毫不知情,反而以为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武林秘笈,称霸江湖指日可待。
公子虔也很好奇,问:“小哥……”真为难他还能如此低声下气的说话:“你说兵法学习还要有法门不是有兵法就可以了吗”
孙伯灵傲然地放开了公子虔的手臂,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摆出一副高深的模样开口道:“自然有法门,你以为呢”
说完,还相得益彰地翻了一下白眼,表示对秦国公子问出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的嗤之以鼻。
公子虔这家伙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要是被士子鄙视了,就是有人在他面前用经史子集来糊弄他的智慧,绝对会暴起。但要是在训练军队,排兵布阵上训斥他无知,绝对会虚心求教。面对比他小了十多岁的孙伯灵,也展示出应有的敬意:“小哥还请解释一二,虔实不知兵法竟然如此多的讲究。”
就公子虔之前的认识,兵法,高端的兵法,比如说《吴子兵法》,《孙子兵法》,都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武林秘笈。只要获得了这部秘笈之后,找个没人的地方,然后靠着自己……高人一等的脑子,苦读寒暑之后,出关之日,将是天下拨云见日之时。
当然,这也是他主观夸大的兵法的作用之后,才得出的判断。
可孙伯灵告诉他,不是。兵法学习,不仅仅是兵法而已,更重要的不在兵法之中,而在兵法之外。就见孙伯灵小夫子般地正色道:“是人心,兵法之所学,基础就是人心。战争本无对错,只有利益,利益之下就有人心,不知人心,就算是会排兵布阵,但估算错了敌将的意图,最后还是瞎费劲。我乃孙子之玄孙,而阿邑孙氏,四代没有出过兵法大家了,你以为孙氏会缺少兵法吗”
“啊!”公子虔顿时愣住了,良久,才喃喃道:“这么麻烦啊!”
“要是简单,谁还会想着要拜访名师你真以为有了一部兵法之后,就能驰骋沙场,所向无敌幼稚!”
最后孙伯灵的一句‘幼稚’顿时让公子虔如坠冰窟。他刚才正是这样想的啊!原本公子虔甩开了弟弟的谋划,直接找边子白想要交易,然后等到战争结束后,保住边子白一条狗命,他就能获得一部让他魂牵梦绕的《吴子兵法》,从此他以为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了。
但是孙伯灵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还是用冰块激过的那种。
公子虔感觉整个人从心底就开始冒寒气,冷得牙齿都打颤。
他们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一些,位置又在书舍所在的廊下,听到动静走出来的边子白看到了这一幕,他顿时有点心虚。想着鬼谷子王诩是如何教徒弟的呢感觉似乎自己和他教徒弟完全是两个路数,王诩教徒弟的办法很粗暴,前半部分和他差不多——放养。
但是教育的手段不一样,庞涓每日都生活在惶恐之中。被老王头各种白眼,各种鄙视,打击的如同一只丧家犬一般,每晚躲在被子里呜呜直哭。不过庞爰有一个优点让他在王诩的冷嘲热讽之下坚持了下来,他心大。武夫的世界,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战场更是如此。庞涓身为武卒子弟,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自己不强,等待自己的将是被当成猎物,仅此而已。再说了,一个练武之人,恒心还是不缺的,要不然也无法锻炼成一个强健的体魄。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王诩采用的是挫折教育法,一次次的打击,然后一次次用庞涓的好胜心来恢复。
而且让边子白瞠目结舌的是,庞涓的成长似乎也挺快,虽然比孙伯灵不如,但也不会拉开太多。他本来就不缺少天赋,他缺少的一
第367章 采纳
在庭院里,孟轲和孙伯灵面面相觑,对面还有公子梁和公子虔,四个人团座在一起,中间还有点心和茶具,但都没有动一下的心思。最后还是孟轲先开口了:“大师兄,你是说‘大个子’也被老师收为弟子了”
“算是吧!”
孙伯灵有点难受,有听说过诚意打动名士被收为弟子的;也有初出茅庐,却智慧过人被名士发现,收为弟子的;也有机缘巧合之下,被收为弟子;更多的是关系户,彼此都有八竿子之内的关系,人情难以拒绝,才被收为弟子的情况。
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用威胁来求学的存在。
而现在,公子虔不仅仅刷新了拜师的新方向,而且还成为了他们的同门。不过边子白并没有承认公子虔和他的师徒关系。在孙伯灵看来,恐怕老师要是收了王夫子不要的求学者,丢不起这个人。要是公子虔知道孙伯灵这么想他的话,恐怕就不会和颜悦色了。
孟轲顿时高兴了,兴高采烈地拍着手掌笑道:“那么我就是‘大个子’的二师兄了”
“不能算吧!”
公子虔面色犹豫之极,他说什么也不敢应下这个师弟的名头,自从来到了帝丘,才几天功夫,他就有种辈分蹭蹭往下掉的趋势,稍不留神,竟然一个五岁的熊孩子都敢叉着腰让他喊——哥。
还讲不讲理啦!
这帝丘人也太欺负外乡人了。
别以为孟轲岁数小,正因为岁数小的孩子才会不知道哪些人情世故,真敢让人难堪。要是年纪稍长之后,
这简直要把人硬生生的逼疯啊!想着解释一二,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好在边上的孙伯灵救了他,开口训斥孟轲:“小轲,别乱说话,公子虔来帮老师忙,老师出于道义,才授予一部兵法,帮其讲解。他应该算是……”
“总不至于是老师的友人吧”
孟轲抬起头,目光萌萌哒的问道。
就算是孙伯灵敢说,公子虔也不敢认啊!哪里有友人到访,主人一开口就让人走的道理可是公子虔还真的被赶上了,他和边子白第一次见面的场面可是不太对付。双方火药味很浓,要说敌意倒是没有多少,只不过边子白不愿意当下陷入秦国的权力争斗之中,而公子梁的招揽之心却非常重。
眼瞅着当师兄的机会飞走,孟轲沮丧地矮了半头,整个人都软塌塌的往下矬,仿佛是一滩烂泥似的坐在了席上。孙伯灵也没有心思去数落师弟的无礼之处,主要是孟轲这家伙总是虚心接受,但要说改……恐怕连边子白都会头痛。自己不过是他大师兄,就不去找这个不痛快了。当然,可以偷偷的告诉孟母,好让孟轲张张记性。
而孙伯灵也是见怪不怪,孟轲的性格他要是了如指掌。这熊孩子容易受挫,而且基本上每天都要遭遇若干的挫折,被孟母一天打三回都有过,家教不可谓不严厉。可是,过一会儿,又是一条活泼可爱的熊孩子,其强大的恢复力惊人。
孙伯灵抬头正视公子虔,作揖道:“不过小子过来还是有事请兄长帮忙,还请不要推辞。”
要是往日里,公子虔遇到请求,只要对方还能入他的眼,必然拍着胸脯应承下来,大包大揽的表示:“你就瞧好吧!”
可是进入帝丘这几天之后,公子虔的人生经历发生了偌大的改变。他不再是那个在栎阳的秦国公子,只要老爹不在乎,他都能一并主持了。颇受打击的心灵,也不再像是在秦国那样坚硬,仿佛这人世间的事都难不住他似的。
一山还有一山高。
人比人,气死人。
反正公子虔听到孙伯灵的请求之后,没来由的一阵心虚,连边子白都搞不定的事,他能帮忙就算是边子白能搞定,如果孙伯灵搞不定,他也没有胆量一并应承下来,倒时候要是做不到,岂不是要丢脸。来到了帝丘,公子虔似乎学会了一个道理,他背后站着的是老秦,是秦国,曾经有着辉煌战绩的老牌诸侯国。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秦国息息相关,同时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到时候丢脸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背后的秦国,乃至老爹赢师隰。
没来由的心虚之下,用眼神去和兄弟公子梁商量,可惜公子梁也没有什么好建议给他。让他颇为担忧。
纠结了很久,才迟疑道:“不知伯灵是何请求,只不过本公子人单势孤,要是无法做到,恐怕耽误了边大夫的要务。如果在秦国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但是在卫国,你也知道,人离乡贱,实在能力有限。”
孙伯灵笑了笑,轻松道:“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就是明日家师要采纳,按礼来说,需要家臣,亲友出席。只是老师不在乎名利,没有大肆豢养家奴,更没有招揽家臣的举动,以至于家臣只有一个,还是家师昔日的朋友,身份上恐怕会让女方不喜,所以想请公子帮忙出席照顾一二。”
呼——
公子虔这才松了一口气,以为是什么事,这事简单,不就是作为南方家人朋友出面采纳吗只不过边子白似乎在府邸里没有家臣啊!
那不成赵武也算
公子虔不久之前才从弟弟口中知道了赵武的身份,奴隶。这样的身份肯定是不可能出席在迎亲采纳的过程之中的,有**份。
公子虔好奇道:“不知女方是何家有没有忌讳”
“列子,列神仙之女。也是我们的师母。公子放心,到时候媒人是王夫子,需要注意的地方,他会提醒公子。”孙伯灵恭敬道。这也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也是作为弟子应该遵守的额本分。
要是别人家,公子虔必然不假辞色,在他看来卫国的官宦之家,基本上都是蝇营狗苟之辈,根本就不值当他拿正眼去瞧一眼。可是列御寇就不一样了,这位虽然是在郑国隐居,但是其名气在诸侯之中都是如雷贯耳,就算是公子虔不关注道家学派,也知道这么一个牛人。
想到……
公子虔也是压力大增,知道这差事不好办,没想到真的如此。
别说公子虔了,边子白府邸内的首席家臣,白圭……知道路缦的身份之后,更是懵逼不已。他不过是东周落魄子,国人的身份都需要好好说道说道。甚至可能是逃难的野人。
&nbs
第368章 士昏礼(上)
“今天是黄道吉日!”
这没有问题,太祝点头认同道:“诺!”
“明天也是黄道吉日!”
这个,太祝可没有底气说了,因为没有测算过。茫然的看向说话的这位大佬,感觉如同站在一座被鬼斧神工雕琢过绝壁前仰望崔巍,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后天也是黄道吉日!”
太祝彻底凌乱了,后天不过是个普通的日子,因为国君要斋戒,太祝还特意卜筮过,这没有错。太祝刚想开口,就被坐在他对面的列御寇用眼神给吓住了,心中的苦楚就如同醋坛子碎在锅里,一口汤下去,五脏六腑都泛着酸水。可太祝存在心底里的话,就那么一句:“欺骗神灵是要被降临灾祸的过错。”
“列神仙,这日子……恐怕。”
“怎么,老夫会算错”
面对道门当代执掌牛耳的大佬,太祝也被问住了,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道门的研究范围很广,但不管是那个学派的道门,卜筮,算卦,推演五行之类的学问,仅仅是道门入门的基础和旁门左道的分支而已。
可这些东西,已经是太祝所掌握的极限知识。
可以说,列御寇和卫国太祝的身份就像是老教授压制了小学生一样差距巨大,而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太祝瞬间自信崩塌,开始自我否定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