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南宫弼好气呀,他发现自己自从当了个破官之后处处受到人管制,太憋屈了。这个不许,那个不能,还说着天大的道理让他屈服,心中本来被赵军连日的攻击窝了一肚子火的南宫弼梗着脖子道“西城的赵军虽然人数不多,进攻投入的兵力也不多,故而我军在西城投放的兵力也相对较少。可突然间赵军走了,摆明了是圈套,某身为主将却不知赵军阴谋,尔等以为是好事万一赵军用一部分军队牵制我等,却分兵偷袭戚邑,万一戚邑守将南哲毫无察觉,被赵军得逞,我军岂不是成了悬外的孤军”
高亢沉声道“自然需要有人去试探一二,但绝对不是你。”
“那么你说,谁出去试探赵军的阴谋”南宫弼其实是被赵军打蒙了,他甚至发现兵法上学的万一,一件都没有用得上的,仿佛像是一只大马猴似的,在城墙上东跳,西跑的,却只能被动承受着赵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连一点反制的办法都没有。
手下的左膀右臂开始掐架了,显然,大家的心态开始转变。随着战争的继续,马邑守军如果继续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还是被赵军死死压制的战争状态的话,守军的士兵和将领心态上的失衡会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他们谁也承受不了让人窒息的压力。
但现在,可不是闹内讧的时候。公子岐毕竟是公室公子,在宫廷里长大,他的承受力可要比任何一个世家子弟强大的多。
眼下,根本就不是试探赵军动机的时候。
公子岐果断下令“谁都不许去。就算是……”
“就算是……戚邑受到了赵军的攻击,也与我等无关。别以为戚邑就容易打下来,南哲大夫也是军中悍将,野战不见得能胜赵军,但是守城不会出意外。相比马邑,戚邑虽然兵力不足。但是你们不要忘记,戚邑可是南氏的宗庙所在,到时候大宗伯也不会让赵军轻易拿下戚邑的。反而是我们马邑,我军接到的命令是坚守此城一个月,眼下才几天,就开心心思活络起来,真要是守不住马邑,我等如何在朝堂立足本公子先把丑话放在前头,一个月之内,我等下军就是战死至最后一人,也绝对不退出马邑。”公子岐的语气颇为固执,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他最大的担忧是,万一他出城逃跑,步兵怎么可能逃得过赵军的骑兵,到时候岂不是死的更快
可是这种真心话,他作为主将真不太好说出口。
“公子!”南宫弼要说心里有不舒服,那是肯定的。
马邑在原先的计划之中并非主战场,而是牵制赵军的一股偏师,可是赵军不按卫军布置的防线进攻,让马邑一下子暴露在赵军的兵锋之下,承受着赵军最强大的攻击。这份压力,让下军从将帅到士卒都颇为不满。尤其是在上军驻守的平邑没有开战的情况下,马邑并没有任何获得将主边子白的承诺,给予一定的援军。可以说,马邑之战打到现在,完全是下军独立承担。
这明摆着上军是见死不救。
当然也不能说见死不救,边子白也做出了反应。将公叔简派来了,可是他一个司空府的工匠头子。好吧,司空府的人多半都是技术工种,农家的人整日泡在田地里,一身的土腥味。营造的工匠,木匠,陶匠也不见得有多高的格调。反而出身低贱,被其他衙门的同僚所看轻。更何况,公叔简虽然有一个当大司马的伯父,可就连公叔旦手中也没有多少军队可以用,怎么可能给他带出来而他从平邑带到马邑城内的还是一群毫无战斗力的工匠,能指望他什么
不仅如此,公叔简还进入马邑之后,命令工匠拆毁了不少房子,用房梁建造奇怪的器械,都六七天了,什么用都不顶。公叔简本人来一个劲的抱怨公子岐,给他分配的人太少了,根本就不够用。
其他军队的将帅恐怕对公叔简都有些不太好的怨气。
别说南宫弼了,连公子岐都有。
可有怨气,不见得要说出来。再说了,公叔简说什么也是边子白派遣来的援兵,这可不是公子岐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公子岐也不能将不满放在脸上。再说了,公子岐多半能够猜测到边子白的心思,马邑无法救援。一方面马邑城太小,如果驻扎两万人,太拥挤了。而救援马邑,边子白恐怕就不得不放弃平邑了,如果上军放弃平邑,那么有十万百姓的朝歌怎么办
如果放弃了朝歌,那么就是说赵军可以在卫国北方随意驻军。卫国在大河以北的国人似乎都成为赵军的俘虏
且不说这种可能带来的后果如何,就是边子白有心来增援马邑的下军,上军士卒在野外如何应付几万赵军的围剿
赵军最出色的军队肯定不是步卒,而是骑兵。上军面对漫长的行军路线,会在任何时候都有被赵军一举歼灭的可能。公子岐甚至想到,边子白多半也和他一样,守着城邑,连出城的心思都不敢有。因为一旦出城了,卫军和赵军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就会被一在放大,战争虽然爆发才几天,但公子岐已经证实了赵军的战斗力和卫军绝对不再同一个水准上,或者说对方在野战之中,有碾压自己的实力。一旦脱离了城邑的保护,对于卫军来说,危险无时无刻不存在。真要被赵军追上,甚至拖住了,就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正是因为处于这些考虑,公子岐也没有心生怨怼。
至少他理解边子白的苦衷。
对于意图不明的赵军,公子岐采用的战术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自己实力不足,就不能做出冒险的事来,他下令道“西城的守军严密守卫,没哟军令,不等让一人下城。另外,将西城的城门也给堵上。我大卫下军必须要有与城共存亡的决心。”
“公子我去办。”这时候也不存在越俎代庖了,高亢虽然是公子岐的侍卫头领,但也能多少代表一些公子岐的态度。
对于赵军的意图,马邑城内的卫军将领一个都没有猜出来。要是庞爰知道了他的对手是如此愚蠢的一群人的话,恐怕会气得吐血。
爷们是围三缺一,给你们一条生路。作为将领,怎么会看不出来
可这能怪谁呢
公子岐是战场新人,他从一个夸夸其谈的公子,成为一个带兵将领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改变,改变最多的就是他不那么自信了,越来越保守。
南宫弼也是新人,他有打猎的经验,可是赵军既不是偷吃粮食的野猪,更不是虎啸山林的老虎,他也心虚着呢!
南
第442章 万岁
“公子,我已经带人将西城门给堵住了。”
高亢带着一干家臣,匆匆跑来,似乎还有邀功的意思。可是当他看到城头上密密麻麻的人,脑袋顿时嗡的一下炸开了。守城军队防守城墙,必定不会在一处城墙上扎堆似的聚集上百人,甚至更多的人。一旦城墙上聚集的人过多,就算是对守城战缺乏了解的士卒也该明白,是敌人登城了。
而且还是敌军登城成功了,破城在即。
这已经是城邑防御战中最为危机的时刻,可以说,破城已经在旦夕之间了。
高亢发现,自己似乎做了一件蠢事。要是城头被赵军占领一部分,那么赵军将源源不断地从他们占领的城头聚集更多的士卒,扩大占领区域,然后直接对城门开始争夺。这时候,如果卫军抵挡不住赵军的疯狂进攻,城头被赵军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大,赵军势必登城的士卒也会越来越多。等到卫军难以抵挡,又失去了城墙的保护,本来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赵军夺取城门将不再是难事。
一旦赵军攻入城内,守城的卫军就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坚持和赵军死战不退,然后战死到最后一人还是选择退兵,保存有生力量,找机会再战。选择前者,根本就不在乎有没有退路。而选择后者,就不得不需要考虑从哪里退兵比较安全的问题。但是当退路被全部堵死的情况下,最后恐怕只能以投降结束这场战斗了。别人可以投降,而公子岐如果投降的话,他恐怕真的无法在卫国继续呆下去了。
而这时候,自己却把城内唯一的逃生通道给堵住了。真不知道给说他蠢,还是说他勇气可嘉。
公子岐看到这一幕,也有点被吓傻了。他也没料到赵军上来的这么快,之前的几次攻击,守城军队都很好的守住了。不仅如此,也给了赵军迎头痛击。可突然间的变故,让他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这时候高亢不得不开口了,他作为家臣之首,自然要为公子岐的安慰做出选择,是留在城内抵抗,还是逃跑
就公子岐带着亲信护卫逃跑的话,就算是偷偷的离开马邑,估计逃跑成功的概率也很大。就算是赵军发现了公子岐弃城而逃,估计也不会太在意。
但是马邑的上万守军就难说了,主将逃跑之后,军心涣散,必然落下一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公子!”
“公子!”
公子岐环顾左右,这才发现就连端木方这个文人,都提着剑,准备拼命了。而喊他的高亢更是气势全开,仿佛要面临生死抉择似的。要说公子岐不愤怒,这是假的,城头防御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被赵军登城了,还是上百人,这南城城墙上一千多士兵,难道都是死人吗南宫弼干什么吃的可眼下不是追究谁的过错的时候,关键是要将登上城头的赵军赶下去,要不然,他和留在城内的上万军队都要完蛋。他这才从震惊之中回到现实,怎么办怎么办
公子岐在慌乱中之后,突然想到了弓箭。大喊道:“聚集城内没有上城的所有弓箭手。不……所有弓都给我调集到南城。”
端木方道:“公子,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要是在城下安排密集的弓弩方阵,选择抛射杀伤,覆盖登城以及在城外部分赵军毫无问题。可是我军和赵军已经杀在一处了,如何是好”
公子岐低声咒骂了一句,随后朗声道:“顾不了这么多了,这是你死我亡的时候,先把城头的赵军给赶下去再说。高亢,你带着武士,等弓箭手压住了赵军的气焰之后,跟着我杀上城头去!”
“公子,你乃千金之躯,怎么可以……”
“混账玩意,要是让赵军拿下了马邑,我还能是公子的身份吗是阶下囚,是一头可以被随意宰杀的牛羊而已。带着人,准备随我登城。”
公子岐见高亢不仅没有听他的话,气地拔剑道:“还不快去,不然本公子现在就杀了你!”
人在危机时刻,好脾气就别指望了,公子岐撕掉了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伪装,整个人给人一种在狂躁的边缘,似乎只有杀戮才能让他平静下来的危险境地。
可是高亢却不敢让公子岐以身犯险,公子,就算是一个孱弱小国的公子,也是美玉般高贵的存在。怎么可以去和普通武一样在战场上搏命呢
“公子,给高亢一个机会,让亢带着人将赵狗赶下城头,只要亢不死,绝不让赵狗有破城的机会。”高亢动情道,他是武士,同时也是公子岐的护卫之首,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是需要有为主公去战死的觉悟。这一点,高亢想的一点都没错。
可是公子岐却拒绝了,摇头道:“你不行!”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高亢显然听出了公子岐话外的意思,高亢不过是武士,充其量说破天不过是公子岐的家臣中地位较高的亲信。但是对于眼下的马邑来说,城头上的士卒,城下的军队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能够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英雄。
这个英雄可以是下军将领南宫弼,但是绝对不是高亢。但就效果来说,城内,没有人比得上公子岐带人将赵军赶下城头的效果。因为他是国君的儿子,是高贵的让普通人只能仰慕的大人物。只有当公子岐这样的大人物和普通士卒一样,放弃自己的生命,和他们坚守马邑的那一刻,城内的卫军士卒才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守住城邑,不让赵军越过城池一步的信念可以达到。
除非高亢做出让整个战场上都为止惊颤的举动出来,比如说像孔子的老爹,叔梁纥当年在战场上举起一座城邑的千斤闸,这等非人的举动,吓地战场上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深怕是惊扰了神灵的神迹。但是高亢做不到这样,不仅他做不到,马邑城内所有人有做不到。那么想要马邑城内的士兵还能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城内最高贵的人用行动表示,他和所有人站在一起。
这个人非公子岐莫属。
与此同时,端木方已经整顿好了弓箭手,他已经来不及让士卒交代什么,而是举着剑,将弓箭手聚集一个方阵,就在城内靠近被赵军快要占领的城头大喊道:“引弓,抛射!”
“急射!”
咻咻咻……
弓弦嗡嗡声不绝于耳,密密麻麻的箭雨飞快的冲向了篮天,很快变成了芝麻一般的小点。在飞到最高点之后,箭簇在空中调转了一个方向之后,开始缓慢落下地面,这一刻,箭簇似乎在空中短暂的停顿了一样。一开始,速度很慢,但是随着距离地面越来越近,箭簇在阳光下泛出金属噬人的寒光,快一些,再快一些。
等到赵军反应过来之后,不少人直接中箭,大声惊嚎:“弓箭,卫人弓箭来了。”
“举盾,快举盾!”
但是盾牌这种累赘的防具早就被登上城头的赵军给抛弃了,他们甚至恨不得将身上的铠甲都扔掉,能够快一点,在快一点扩大战果。好让更多的军队登上城头,彻底解决这场战斗。但在此之前,赵军必须要承受住卫人在失去一切之前最为疯狂的反扑。
攻击开始了。
对于城头上的赵军来说,这仅仅是开始,一波又一波的箭簇一次比一次迅疾,落在了赵军的头顶。城头主将咬着牙道:“随我杀过去!”
&nb
第443章 万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邑城头上,滚滚浓烟如同升腾起来的怒火,冲天而起。然后就是成捆的稻草燃着火苗,冒着更大的烟雾从城头落下,而这些完全在赵军攻击军队的预料之中,却难以阻止。
城墙要塞防御作战就是如此,一波攻击之后,守卫一方为了延缓进攻方持续的进攻,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阻止进攻方发动接连的攻击。而火,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也是最容易的办法。被浇上热油的稻草,一点就着,火焰在落下之后就会散落,但是火势却如同见风一般,瞬间涨起来。在柴火燃烧至灰烬之前,攻击方会忍住不进攻。因为救火本来就是一个大难题,更何况还要盯着敌人的箭矢,有随时随地丧命的威胁去救火,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相反,在进攻开始后放火,就不那么容易了。
热油才容易点燃,在没有汽油和轻质油的时代里,放火是一个技术活。别先好放火,似乎熊孩子都能做好的小时,可是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用什么样的点火物,如何能够将火焰蔓延起来,都需要外部条件的辅助。最起码,准备工作要极其严苛。
真以为将柴火堆积在城下,扔下火把就能将攻城的敌军全部烧死
攻城的敌人都是一个个孔武有力的年轻士卒,都是大活人,难道不知道躲而且火势小了,根本对攻城毫无妨碍,因为有护城河的情况下一盆水就能浇灭。要是没有护城河,用沙土也也一样扑灭。除非是在锅里煮了很旧的热油,冒青烟的那种,点着了泼出去就是一团火焰,所到之处更是火光冲天。
面对这一幕,庞爰也是有心无力。
他派遣的弓弩手还是慢了一点,让卫军将赵军好不容易打开的缺口又一次给堵上了。
想要继续高强度的登城进攻,就必须等待火势被扑灭之再做打算。作为一个老将,他自然知道失去的是什么机会。军队攻击的气势会随着进攻停顿,甚至因为冷静之后而士气减弱。尤其是飘荡在战场上的肉香……更是让赵军的气势跌落不少。
不仅是赵军,卫军也是如此。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牛羊肉,也不是肥美的猪肉。而是因为攻城之中伤亡跌落在城墙边上的赵军尸体被燃烧之后的气味。
庞爰心中哀叹,差那么一丁点。他作为老将,已经能够非常坦然的面对每一次受挫的攻击,就算是差点夺取卫军城门成功,但也不会让他出现怨天尤人之类的反应。而是坦然面对,只是在心里有点惋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