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杀!”
南宫弼在城垛后偷偷找到了一个目标,拉满的弓弦一下子松开,嗡地一声,羽箭咻的一声飞下城去。
射出一箭之后,这家伙竟然兴奋的趴在城头,张开大嘴喊道:“给我中!”
或许只有南宫弼这家伙才是城头上唯一不怕的卫人。
城楼下一个赵军弓弩手,应声倒地。这让他很兴奋,战争就该是这样,赌上一切,哪怕性命之后,然后将敌人一个个推入地狱,然后自己活着,享受部下和国人的顶礼膜拜。
高亢找到南宫弼的时候,这家伙正射的兴起:“中!”
“南宫你是主将,怎么就做起了士卒的事,擅离职守,该当何罪!”高亢也是快被南宫弼这家伙给气晕了,没打过仗的军将就是不靠谱。
“高亢,你怎么来了公子呢”南宫弼问。
高亢道:“公子就在城下带着他的卫队,准备随时随地增援城头。告诉你,赵军第一波进攻,无论如何都要顶住,甚至不能让赵军有登城的机会。”
“公子也准备上城墙,这如何使得”
“公子也是没办法,你看看你的士卒,赵军要是登城了,只要有一个人逃跑,整个城头的士卒都会走的一干二净,你信不信”高亢气地一把拉着南宫弼盔甲上的护肩,让他看看自己的士兵都成什么样子了,闹怒道:“你现在马上让弓弩手开始反击。要是登城的赵军上了城头,你指望他们能守得住”
“某知道了!回去告诉公子,就算是某南宫弼战死了,也不会让一个赵军登上马邑的城头。”
南宫弼也不是蠢货,他只不过性格暴躁了一些而已。但是只要别人的建议是对的,并且被他认可了,他也是能听得进的人。
拿着手中的鞭子,提着剑,冲到一个躲在墙角的士卒面前就是一边子,啪,一条血痕顺着脑袋就落了下来,后者吓得慌乱中丢掉了手中的弓箭,可是南宫弼却恶狠狠的破口大骂:“孬种,要是让某再看到你畏战,下次就不是鞭子了,而是剑。”
士卒吓得急忙拿起手中的弓箭,靠在城垛后面,身体一个劲的发抖起来。好不容易张弓,却连目标斗没有瞄准,就射了出去。这纯粹是浪费羽箭,但是这一次,南宫弼却没有继续大骂。他早就不去关注这个小兵了。
“盾牌手,靠着弓弩手,保护他们!”
城头上,南宫弼如同一直陷入暴怒之中的猛兽,嘶吼着,叫嚷着。不过很快,更紧张的时刻到来了,赵军士卒已经冲到了护城河边上,云梯架在了护城河上,成了一块可以让士卒快速通过的木桥。虽然还不太稳当,但是足以让赵军可以快速通过。
赵军阵营之中,公子重看到第一波进攻,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就推进到了城墙边上,顿时心情好了一些,端木方的那封回信给他造成的怒气,渐渐的也平复了一些。开口对庞爰赞道:“老将军训练的士卒果然勇武,是否今日就可拿下马邑”
庞爰面如苦涩,心说:“这才到哪儿啊!”
登城才是伤亡最大的过程,如今不过是靠上城头上而已。
不过他也不敢当面指责公子重不懂作战,而是沉吟道:“如果士卒能够一鼓作气登上城头,或许有点机会。”
“善!”公子重心情大好,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种自由胜利者才有的微笑。
而在城头上,南宫
第436章 退兵
边军将主的长子,就算是蠢的像头猪,也不用担心这辈子生活没有着落。只要庞爰能够在将主的位置上致仕,他的几个嫡子多半会有安排。
这是国君对士大夫的优待。
就算是暴躁如赵章,也不敢坏了这个规矩。
国君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需要臣子去为自己征战四方,为他治理国家。真要是和所有的臣子斗离心离德了,那么赵章还有什么权威可言没有威严的君王,只能成为摆设。
但是庞诩不一样,他是从小跟随父亲征战,不敢说学会了父亲十成十的带兵作战的能力,也至少六成的本事让他学去了。而且他清楚,庞氏出身于一个小家族,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地主。想要将这份富贵继承下去,对于庞氏家族来说,每一个子弟都不能懈怠。一旦家族后继无人,他们这一辈获得的荣华富贵,都将成为过眼云烟,湮灭在世家大族的偏见之中。
对于这个儿子,庞爰是寄托了莫大的期望。
毕竟就算是儿子,也有亲疏之分,那个喜欢更多一点,那个欢喜少一些。而庞诩被父亲喜爱的原因不言而喻,他是继承庞爰政治遗产最可靠的人选。
看到儿子准备登城,就连庞爰也有点紧张。
但是他很快就想到儿子的目的,赵军远道而来,没有时间去打造哪些结构复杂,费时费力,还需要一流工匠的攻城器械。就拿云梯来说,最好的云梯是墨子建造的带轱辘和伸缩的云梯,可以在远离城墙的时候就架设完毕,士卒将这种云梯运送到城墙附近之后,直接能够在云梯中间的高台登城,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在攻城中有一个限制,需要士卒先把护城河给填上,要不然云梯移动不过去。
但是打造这样复杂的云梯,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手艺精湛的工匠。墨家是能做到,但这也是墨翟,拥有一支庞大工匠队伍。但是赵军却没有这等能力,赵军还没有如此精湛工艺的工匠。
就算是有这样的工匠,赵军也等不起。因为制作坚固复杂的攻城器械,耗费的时间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没有十天半月,恐怕真不行。
而马邑不过是横在赵军面前第一个卫国重兵把守的城邑,对于作战的双方来说,马邑的争夺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走向。一旦马邑被攻克,卫公必然慌乱惊恐,不管是吞并卫国在大河以北的国土,还是继续南下,主动权都在赵军的手中。所以,在庞爰的计划之中,马邑拿下一定要快,赵军主力绝对不能再马邑耗费太多的时间。只有拿下了马邑,赵军就能将这座城邑作为自己在大河南岸的后勤基地,从而深入卫国腹地作战。要不然,陶丘的军粮运送绝对是个大麻烦。
可一旦出现了意外,要让卫**队守住了马邑,对于没有足够粮食,缺乏长期作战的赵军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
越快拿下马邑,赵军的优势和主动权就越明显。
反之亦然。
当然,要是成为第一个登城成功的赵军将领,庞诩的功劳也足以让他在赵军之中获得一席之地。成为赵军之中冉冉升起的年轻将领中的翘楚。
“儿郎们,谁我登城!”
“少将军威武!”
在战场上,一个准备登城的武将,如同大马猴似的暴露在战场敌我双方的视线之下,肯定是危险的信号。这对庞诩来说,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他别无选择,武将,除了那种以智慧取胜的将领,依靠勇武获得士卒爱戴的将军不得不面临一个终极问题,上,还是不上
必须上。
这是武将获得军威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条捷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武将可以靠着排兵布阵就能火的士兵的尊重和爱戴。
只有带头冲锋的将领,才能让士兵获得强的信念,因为他们的将军在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庞诩别无选择,同时也很享受这种冲锋的过程。因为他是迎着荣光而战,同时他塑造的是军队的军魂。
咚……
勾住它。
在城墙边上,几个赵军士兵同心协力将一根原木制成的滚木给勾住了,顿时,引起一群士卒扑上去,手忙脚乱之余将滚木的一头给拉紧之后,在城头上的卫国士卒却支持不住了。
滚木就是一根两头拴着麻绳,然后从城墙上往下扔的重木,重力作用下,可以像是蓖黍米一样,将爬在云梯上的敌人全部扫落下去。一般来说,有两种滚木。一种是在城头修建巨大的架子,滚木悬挂在架子上,需要的时候放下放。另外一种是由士兵拉着放下仍。
前一种,不能移动,攻城的敌人也不会傻到将云梯放在滚木下放。后一种可以在敌人攻城的任何地方阻止云梯上的敌军往上爬。所以,后一种滚木就运用的多了一些。
但是这就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滚木一旦被城下的敌人用勾子勾住的话,很难提上来,也容易被敌人破坏。
甚至,会在拉拽作用下,城头的守军被落下城墙的危险。
庞诩的家臣和护卫们瞅准了时机,飞快的冲过了护城河上的建议浮桥,冲上了云梯,在城墙一般高度的时候,拔剑将滚木的两端麻绳斩断,大吼道:“盾来!”
&nb
第437章 忤逆
赵军。
河岸大营。
要是在春夏时节,在河岸边上扎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河水会变得汹涌起来。在秦国的大雨就有可能造成在卫国的洪水,这让卫国的人怎么可能知道
可是在冬季,降雨已经很少,不仅如此,因为大河各个之流之间的水量相继减少,大河也进入了一年中水位最低的时节,进入了枯水期。河水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发大水而对大营的安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时候在水边安营扎寨,不仅不会带来危险,还能减少因为运水而消耗的人力。
要是等到大河封冻之后,更不用担心大营受到水患的威胁。庞爰将大营扎在河岸边上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赵军大营之中,往来运送的伤病低沉的哀嚎声让这座原本充满了豪言壮语的营寨内少了不可一世的狂妄,却多了一些焦躁的情绪。谁都知道,卫国很弱,卫军不堪一击。但谁能想到,赵军用最精锐的一个师攻城,结局却是少将军庞诩落水之后逃生,士卒伤亡无数。
“将主,都已经统计出来了,我军亡367人,伤459人,此战,损失颇多。尤其是伤兵营中有不少人恐怕之后都上不了战场了。”伤残士卒,不同于卫军多半是箭伤,而赵军的伤口五花八门,不少是伤筋动骨的伤病,就算是康复之后,恐怕一个残疾的士卒,也无法继续在军队跟随作战了。
庞爰听着军司马的禀告,心情就更糟糕了。但是他眼下没有时间去处理士卒的情绪,他的儿子正跪在面前,一个劲的哆嗦着。
庞诩倒不是怕他父亲。
而是大冬天的落水,在冰冷的水里还挣扎了一番,是个人都受不了。得亏是落水,要是马邑的护城河里,没有水,或者水位浅一点,他恐怕还要落下一身重伤。运气再查一点,掉落在城下的平地上,可能连爬起来都费劲了。到时候父子相见,恐怕不是在大帐之内,而是在卧榻之旁。庞爰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哀叹了一声,命令侍卫“去多拿两个火盆进来。”
“是将主!”
然后庞爰挥手屏退了闲杂人等,大帐内就剩下了父子两人。庞爰这才缓缓开口道“诩儿,你不该如此冲动。卫国虽然弱小,但是马邑是卫国重点防御的几个城邑之一,想要一举拿下的难度可想而知。你指挥的军队是边军精锐,大部分都是跟随老夫南征北战的悍卒,但是他们也不可能将一座防御严密,城高墙厚的城邑在一次进攻之中就拿下来的可能。”
“孩儿知道,孩儿想着公子重在观阵,我边军自从调防之后,一直不受公族的重视,想着要是能够在战场上表现出比邯郸军更强的战力,父亲或许不会在朝堂上继续被动下去。”庞诩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但是这种打算,在战场上就会变成意气用事,毫无帮助不说,还会累计部下。
庞爰眉头微微紧蹙起来,自己在朝堂上不受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赵国的公族之中领兵将领也不少,而且能力也不差。造成在赵国,不是公族的将军要比其他诸侯国更加难混,难以达到高位。
这不同于魏国,魏国是强,但是强在士卒上,魏国的将军实力并不怎么样。自从吴起和乐毅相继被弃用之后,魏国的将领的能力已经不如当年很多了。加上魏国的公族之中,将领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以至于魏侯无奈之下,只能将魏国公主下嫁给河西军将领公孙痤,让这个原本属于外姓的河西将领,一跃成为公族成员,这也是矮个里选高个子,实属无奈之举。
但是赵军不一样,赵氏一直坐镇晋国北方,公族也好,公室也罢,都有从军带兵的传统。出优秀将领的概率要比魏国大得多。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庞爰虽然能带兵打仗,但是他一不是公族,而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在邯郸受到冷落也是情有可原。
这方面,庞爰早就感受到了。
但他并没有想着改变,他能做什么
迎娶赵国的公主
还是让儿子去迎娶赵国公主
别说就算是他这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想法被实现了,他真的敢迎娶赵国的公主赵国女人的开放程度,绝对不是庞爰这种老传统能够接收得了的。而赵国公主,尤胜。赵氏的主母曾经连家里的马夫都没有发过,他敢和国君攀亲戚
这不是把庞氏往火坑里推吗生下孩子该姓谁都不知道,留着是个祸害;不留是条思路。
至于要在公子重面前寻求表现,庞爰更是满不在乎,在他看来,公子重不过是公子之中的失败者,虽然他是太子之后唯一被重用的公子,很可能在太子登基之后,被立为国相。但是身为公子,国君的继承人之一,失去了争夺储位的战争之后,就失去了一切。而庞爰是赵国带兵将领,也是国之重臣,投靠一个失败的公子,哪怕最后公子重真的成了赵国的国相,也绝对不能和这个人走的太近。统军将领和公子相近,本来就是国
第438章 捡软柿子捏
平邑,一如既往的平静。
恰逢公孙鞅到访,边子白竟然支起炭炉,架着小锅,喝着小酒,吃起了火锅。这等闲情逸致的作风,让公孙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甚至连面前的美食都索然无味起来。
“公孙兄,可有心事”
边子白放下酒爵,明知故问。公孙鞅的一张臭脸,已经写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着急的,也有惶恐不安的心情,总之很复杂,而且都是不好的念头杂陈其中。
公孙鞅一口干掉酒爵的温酒,呼出一口热气,看着嘟嘟不停冒着热气的火锅,这种吃饭的方式让他颇为无语,很低端,似乎只有穷苦人家才会用这种方式来吃饭。因为家中太穷,缺少盛放食物的器皿,而不得不围坐在煮食食物的器具边上围坐。
可不得不说,冬日里的火锅,不管是什么时代,都是慰藉心灵最好的食物。
这也是边子白这么会享受食物的烹饪方法,面前这位上军将主,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亏待自己,连带着跟着他的人都能享受一番别样的风味。边子白甚至不嫌弃这个人是诸侯公子,还是门口的站岗老卒,他都一视同仁。就这份气度,公孙鞅就服他。
可大战在即,或者说马邑之战已经开始了,难道边子白就一点都不紧张前线的战斗吗要知道,从战争一开始的准备和谋划,边子白都没有料准庞爰的进攻方向。而当庞爰展露战争意图之后,边子白甚至都做出任何改变。
“子白,有句话,为兄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说会很难受”
公孙鞅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边子白叹气道“那你还是说吧!”
边子白似乎还有心情和公孙鞅开玩笑,可是公孙鞅的心态就不如他很多了,愁眉苦脸的样子,仿佛一张被嫌弃的脸,怎么看都会让人不舒服“子白,为兄一开始以为贤弟的做法颇为得当。示敌以弱,坚壁清野,固守防御坚固的城邑,消耗赵军的锐气。但是当庞爰在陶丘出兵,大军南下直接渡河之后,为何贤弟还要坚持原本赵军攻打平邑的兵力布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