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小令面色惨白,晁汌心头咯噔一下子跌落谷底,仿佛浮现了赵军已经登上城头,城门大火之下,俨然要破城的模样。

    随后他也跟着小令冲进城守府之后,才发现公子岐的脸色比他好不了多少。这位被赞誉为善武事的公子,并没有表现出卓越的才能的机会,反而像是一个和父母走丢了的小孩子,满是惶恐和不安。别看公子岐喜欢谈乱军事作战,但实际上,这是个连战场都没有上过的门外汉。靠着一股子年轻人独有的中二气息,自以为武功盖世。

    干坐着肯定是不成的,公子岐口干舌燥之下,勉强镇定了一些,环顾左右,问“去城头。”

    要不是有上军信使送来的情报,告诉公子岐赵军首攻的目标很可能是马邑,他听到赵军攻打过来的消息,肯定会更加慌乱异常。好在有边子白的提醒,让他并没有在属下面前太丢脸。可即便是有所准备之下,在听到赵军要攻城的消息,也让公子岐心中惶恐不已,仿佛要大难临头的样子。

    马邑司马马壮恶狠狠的提起佩剑,咬着牙喊道“和赵狗拼了。”

    反倒是公子岐的谋士端木方却很冷静的开口道“公子,稍安勿躁。城内上万军民都眼巴巴的看着你,要是你出现慌乱的表情,军心必然不稳。不如这样,安排公子依仗,缓缓而行,抵达城门之后再做打算。”

    在端木方看来,一万人固守的城邑,就是面对五万赵军,就算是卫队不堪重用,在野外被欺负的不要不要的,可是赵军想要攻城并一举拿下城门,恐怕没有一个月,对方也难以攻克。尤其是护城河还在赵军抵达之前引过一次水,只要护城河中有水,对于赵军来说,就断绝了掘土的办法,城邑坚守的时间要长很多。

    “这是为何”南宫弼觉得都火烧眉毛了,作为武夫,他很不喜欢这时候还要受到文士的管头管脚的掣肘。

    他紧握手中的剑,眉毛挑起,似乎要反驳。却被公子岐用眼神制止住了,之后拱手询问道“不知端木先生如此安排,是何道理”

    “主将慌,则军心慌;军心慌,则城不守也!”

    端木方很不愿意陷入战争纷争之中,但是没办法,谁让他是公子岐的谋士,随着公子岐进入下军之后,这位才在内史令位子上屁股都没有坐热的儒家门人,就被太子扫地出门了。他想要教育育人,种下读书种子的愿望被彻底断绝,就被迫不及待的太子训打发来了马邑,让其和公子岐自生自灭。

    公子岐确实被赵军的强大给唬住了,但他脑子还在,从小受的也是精英教育,自然不会听不出端木方所言的道理。再说了,城内的军民还没有慌,要是他这个主将慌了,那么马邑想要固守下去,就更难了。

    想到这里,公子岐作揖道“端木先生所言甚是,就按先生说的办。”

    “公子!”

    “安排车驾。”

    南宫弼很不满,他发现自己似乎除了跟在公子身边打猎的时候表演一番刺杀猛兽的本领之外,毫无用处。就算是进入下军之后,士卒对他暴躁的性格也颇有微词。原本想着带领士卒将赵军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好彰显他的勇猛。没想到,怎么简单的一个愿望,还被端木方给破坏了。气地跺脚出去了。高亢也是公子岐身边的老人,担心南宫弼做出蠢事,对公子岐躬身道“公子,某去看看。”

    公子岐已经没心思去管心腹的心情了,同时他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面对赵军的那一刻,内心产生的拨动,让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在几天前赵军渡河的时候就发生过。

    当时军司马马壮,还有下军师帅南宫弼就要求过,乘着赵军渡河,半渡而击之。

    但是这个不错的想法,却被端木方给破坏了。当时他就说“我军本来人少,万一半渡而击不成,还损兵折将,岂不是让守城的士卒更少”

    而南宫弼却愤恨的对端木方吼道“迂腐的儒生,只有宋人才能做出如此蠢事。”

    这出自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宋襄公泓水之战时,指挥大军来到泓水发现楚队正在渡河,他断然拒绝了太宰子鱼的建议,乘着楚军渡河的时候偷袭楚军。固执的宋襄公认为,这半渡而击非君子所为,会让自己披上不仁不义的骂名,从而影响到自己乃至宋国的气运,坚持让楚队渡河之后交战。宋襄公当时非常自信的哔哔了两句“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

    “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

    “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擒二毛(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

    反正宋国是占了天大的道理,正气凛然,邪不压正,以堂堂正正之师,攻击奸邪之君,宋国,必胜!

    按理说,宋襄公表现出了一个国君强大的自信和信用,遵守着贵族最为珍贵的美德,这位恪守着中古贵族最高礼仪的君主的身上,处处散发王者之气。是代表正义惩罚邪恶反派的主角。没想到这货是青铜,等到楚队渡河之后,宋军不堪一击,然后在乱军之中逃了。

    于是乎,这位宋国的国君成为诸侯的笑柄。

    南宫弼虽然学问不怎么样,但是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军队作战的故事。每每听到宋襄公的倒霉样,笑的那个叫猥琐、高兴、幸灾乐祸。可是当故事的拒绝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他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遇到这等离奇的事。

    尤其是公子岐越来越昏聩了,竟然被端木方这个酸儒给蛊惑住了,睡的话都不听。

    气得他只能躲在一旁暗暗生气,这时候高亢走过来,对公子岐的驭手吩咐道“准备安车,公子仪仗!”

    “诺!”

    驭手等人忙碌起来,而南宫弼却抱着剑,靠在车旁瞪着眼珠子生闷气。

    “南宫兄,端木先生虽然年纪不大,是子贡的嫡孙,学识惊人,如今我们又是同舟共济的命运,需要互相体谅对方。在说了,端木先生说的很多地方都很有道理。”

    高亢比南宫弼的性格好一些,作为侍卫头子,要论武力,恐怕南宫弼也是他的对手,唯独出身很低,基本上没有机会接




第434章 一部叫左传的兵书
    儒生总是有一种嘴皮子功夫,天下无双。

    当然了,这也是有原因的。打架打不过人,不说了,要是骂街还骂不过人,还怎么混

    而且和名家空洞的学说不同的是,儒生骂人,总是趴在道德的高地上,将对手比喻成为非人类,尖嘴的,扁毛的,长尾的之类动物,然后站在人的高度,怜悯对方。记住,不是奚落,也不是谩骂,而是怜悯,这才能触动对方心底最痛的那根神经。

    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被骂的一方是要脸的体面人。

    要是遇到一个梗着脖子,眼珠子白的多,黑的少,一脸横肉,做事毫无顾忌,没脸没皮的哪一类人,开口就说“爷们不要脸了,怎么了”

    这种人是儒生绝对无法伤害的对手,一般来说,有骂人经验的儒生会退避三舍,因为惹不起。因为他们说不过的时候,恼羞成怒之后,会选择动手。骂街是儒生的强项,可是动手就难了,在武力上让对方心服口服的概率太小,还是先退再说。

    可惜公子重是个要脸的人,赵氏虽然家族之中龌蹉事很多,几乎把人能够做到的腌臜事都做了个遍。可是毕竟是一方诸侯。不被卫国这种老牌公爵诸侯承认也就罢了,大逆不道的事也做了,可做是做,但不代表能拿到台面上说。要脸的人一般有一个通病,逼着自己相信一个又一个谎言是晋国国君先对不起他们,他们废除是顺应天道,民意。

    总之,这一类的话说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可谎言终究是谎言,一旦被揭穿之后,身为赵氏成员的公子重绝对无法忍受自己的家族被诋毁,甚至还被比喻成禽兽。气地灵魂都快要出窍的公子重早就忘记了边军的主帅是庞爰,他不过是个监军的身份,作战这等大事,他没有资格下达这个命令。趴在车辕上,疯狂的对着平邑的城头歇斯底里的大喊“攻城,攻城!城内的卫人都该死!”

    想要知道为什么重公子仅仅是看了一眼卫国通过箭羽送回来的书信,就气地如同走火入魔一般的歇斯底里,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里面的关键多半是出在了卫人的回信上。

    天地良心,庞爰真不想偷看这份回信。

    毕竟,就算是个愚钝的人,也能猜到卫国的回信肯定说了很多让赵国人觉得不堪的事。他虽然是赵臣,但对于宗室来说,他还是一个外人。但是不看回信,他就无法判断自己该不该支持公子重。而他看过回信之后,却沉默不语,也没有下达作战命令,也没有让人回去,反而站在一边沉思。

    赵广为难了一阵,还是站出来道“将军,卫人无礼,公子已然被激怒,但也不能让我军被卫人的小伎俩给吓到而退兵吧”

    庞爰冷冷道“我军没有准备攻城器械!”

    “打造云梯,也不需要太久。”赵广不打算放过,他是继庞爰之后,赵军阵营之中第二个看到卫人回信的将军,看过之后,就气地发抖起来。禽兽,这就是卫人对赵国公室的评价。这让同样是公室一份子的赵广怎么能忍的住所以,他坚持要攻城,还说了一个让庞爰都无法拒绝的理由“正所谓君辱臣死,我等别无选择!”

    赵军是来示威的,可不是真的要攻城,毕竟对在城下的赵军来说,攻城需要完全的准备。而眼下,他们一丁点的准备都没有。显然不适合攻城,可是有些时候,适不适合并不是他说了算。卫人都欺负到了赵国的公室头上了。

    诋毁赵国,就是诋毁了赵国的国君。

    也同时诋毁了赵国公室所有的成员。

    公子重也在其中。

    庞爰要是这时候下达撤军命令,必然会引起公子重的怨恨,这属于家里的奴才在外头没有给主子保全脸面。公子重也就罢了,连储君都不是,庞爰未必会怕他。可万一这话要是传到了赵章的耳朵里,这位可是因为臣子看他的眼神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杀人的主。

    保不齐,受到儿子的蛊惑,弄死自己。

    庞爰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出头“这事只能如此了,但是选择那部士卒攻城,都没有准备,临时决断会让卫人找到破绽,从而对我军不利。”

    赵氏的公族兄弟,内斗不息,脑子真要是不活泛的,在朝堂上根本就活不下来,赵广能够安排在边军之中,担任监视将领的副将之职,显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似乎能够听出庞爰语气中的担忧和抗拒,自然会警觉起来,别人可以劝。而作为赵氏一份子的赵广绝对不能劝,不仅如此,还要极力主张进攻。要是猛攻之下,城破了,自然有他一份功劳。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立场正确,永远站在公室的角度看问题。要不是自己亲自带敢死队登城,惨死的概率太大,他甚至都想要登上城头和卫军干一场了。

    赵广看后,气地脸都是黑的,太阴险了,你都发现这是个坑,为什么还不提醒一下他眼神不善的看向了庞爰,心说就算是某被你这老东西给害了,你以为国君就能让你在边军为所欲为?

    赵氏是晋国世家,下军一直控制在赵氏手中。通过军队才立国成功的诸侯,能够容忍地下的将领为所欲为

    到时候,换个人来,指不定你这老小子倒霉成什么样呢

    哼——

    庞爰微微眯着眼睛,似乎用假寐来无视副将赵广的怒火。可惜,这小崽子不上当。不过他摆明了态度,没有劝公子重退兵的心思,更没有想让边军将士送死的打算。

    赵广心头发狠,暗恨道“这是你逼我的!”

    “公子,士卒没有工程机械,恐怕就是立刻攻城,也难以对躲在城墙后的卫军给予打击。为今之计,只能用精锐攻城梯强攻了。”

    赵广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公子重的认同“将军所言极是,不知那支军队可以担负重任”

    “中军即可!”

    庞爰一开始还有点幸灾乐祸的看热闹的心思,这会儿,顿时心头恼怒不已,中军可是他的本部精锐。一直以来,都是当成左右战争的最后筹码来用的,是边军作战制胜的法宝。训练优异,武器精良,作战勇猛,庞爰在这支军队上花费的心血可要比其他麾下的军队多得多。

    可是再精锐的军队,用来攻城都是一件很浪费的事。

    一方面攻城作战,尤其是强攻,精锐部队并不会因为作战勇猛而得到全部的实力发挥;其次就是作为进攻方,伤亡必然很大。

    庞爰心痛的揪着下巴上的胡须,想要拒绝,可又怕得罪公子重。想要答应,又不想让自己耗费巨大精力训练的士卒白白死在马邑的城墙之下。

    可是行事对他来说很被动,公子重血红的眸子,可不会体谅他的难处。

    庞爰心中哀叹,还以为回到邯郸,会让他进入赵国的高层,可没想到的是,边军在边塞的时候,就算是



第435章 登城
    “都给我机灵点,在女墙后面躲好,别把身体探出去。”

    “啊!”

    突然一声惨叫,打断了南宫弼的话,他生气的一回头,气地一拳打在城墙上。千叮咛万嘱咐,还是有傻蛋不听劝。不过,他想要惩戒士卒的心思也没有了,因为那个倒霉蛋胸口插着一支羽箭,潺潺的往外冒着血。

    这家伙就算是送去医疗营也活不了,虽然眼下还他惊恐地瞪大着眼睛,张开大口,似乎想要大喊,却怎么也喊不出声来,因该是一箭扎在了肺上,这恐怕是最痛苦的死法之一了。

    他是马邑攻城之战卫军死的第一个士卒,但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战争没有怜悯,更没有眼泪,有的只能是铁血。因为战场上,根本就不会给怯弱的士兵哭泣的时间,就会让他的首级成为敌人的战功。

    南宫弼舞着手中的剑,大喊:“弓弩手,保护好自己,听我命令,射箭!”

    “不要去管哪些步卒,专给我射站在城边上的弓弩手。”

    ……

    一个个命令在南宫弼口中传达,看似井然有序,但实际上对于卫军来说,训练了很久,却还是在临战的时候表现出很不协调的反应。这也是没有的办法,毕竟卫国作战机会不多。士卒对于战场的反应多半很生疏。而真正的攻城,不仅仅有登城的步卒,其实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弓箭手。这是压制城头反击的最强大的后盾。同时也是造成城头士卒伤亡最大的元凶。

    这也是一旦井阑车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守城方会非常紧张的原因了。因为这种能够将弓弩手放在高出,从更高的高度,附身往城头射箭的器具当年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吓坏了所有人。太无解了,简直就是作弊。加上有护板保护弓弩手的攻城器械出现在战场上之后,一度成为无敌的存在。直到墨子用火攻攻击井阑车,才结束了这种高大的攻城器械在战场上耀武扬威的时代。

    好在这种攻城工具打造极度不容易,移动也非常缓慢。赵军仓促之间,是不会准备如此充分的。毕竟,这玩意渡河可不容易。如果就地打造的话,十天半月也造不好一架。

    高亢大喊:“把那个倒霉死鬼给我拉下城去。”

    受伤的士卒对士卒的心境印象实在是太严重了,他甚至看到有些士卒脸色惨白,握着武器的手都开始发抖了起来。

    这样怎么可能守住马邑

    必须要想办法。

    可是攻城之战,守城一方是被动防御,怎么可能有办法

    只能死顶,别无选择。

    南宫弼也握着弓,按理说他作为将帅,是不需要像一个普通士兵那样杀伤敌人。但是在城中,他就算是再气定神闲的指挥,也无法消除士卒的恐惧心理。因为这样的恐惧,会弥漫开来,消除恐惧的办法只能是将进攻的对手杀死,全部杀死。另外,对于守城之战,他也需要学习,这对于卫国士卒来说,绝对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开战模式。好在大部分士卒都还没有意识到。
1...148149150151152...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