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名士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他们进入大营之后也不能回家,得在军营里帮工。运气差的时候,赶攻城的战斗,他们甚至要被组织起来运送泥土填护城河。

    要知道,这是战场最危险的工作,死的最快的是这批人。谁也不愿意提前抵达大营,甚至恨不得在路拖延一些时间,错过宫城的第一波的催命符。

    押运军粮的是赵国的地方司马,平日里也是管一些缉拿盗贼的活。真要是阵带兵打仗,恐怕也不怎么利索。但是管理押运粮草这种轻便的活计,倒是问题不大。此时他有些迟疑,辛苦肯定知道辛苦,民夫押运粮草还需要自备食物,任何一粒军粮都不能入民夫的口。这是军法,没得商量。而民夫日子也不好过,哪里舍得吃那些好的粮食导致体力都不怎么好。

    半天的运送,已经让这些农夫经受了沉重的考验,于是点头道:“如此一来也好,不过天气转凉了,突然坐下休息,万一得病怎么办”

    “官爷,树林子里必然有柴火,我们点一堆火,顺便烧一点水,吃口热食,肚子里有了吃食,才会有力气,才能继续赶路不是”这种小问题根本难不住生活在底层的民夫。

    于是押运粮草的司马命令:“也好,既然如此,那全体休息。”

    民夫们从头摘下草帽,摸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刚坐下不,火堆被点了起来。一会儿,笔直的炊烟出现在了大地之。从车搬下来的炊具,也开始冒着热气,饥肠辘辘的人们围坐在火堆周围说笑着,不远处的大路是他们押运的粮车。

    哒哒哒

    马蹄践踏大地的轰隆声,如同雷神一般袭来,赵军司马从地跳起来。眺望发出动静的方向,顿时大惊失色道:“都起来,敌袭,卫军来了!”

    “快,快把车都围起来,围城一个圈,兄弟们快去帮忙。”

    可惜,他下达的命令有点晚了,战马飞奔而来的速度,顷刻间冲到了眼前。

    咻咻咻

    一波羽箭之后,有不少赵军被射,余下的赵军想在他们司的指挥下聚集起来,但是被战马一冲击,如同惊涛骇浪之的一条小船一般,被打烂,打散。

    苟变一马当先,他的骑术并不太好,但是对付一些不入流的对手足够了,举起手的武器大喊:“杀!”

    数百骑士回应道:“杀!”

    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也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

    苟变安抚住胯下的战马,看着四处逃窜的赵国民夫,也失去了追击的兴趣。视线落在了一百多辆粮车,沉重脸道:“补充给养,然后按照规矩办事。”

    很快被堆积起来的辆车被点燃之后,浓烟带着糜子被烧焦之后的焦香味,顺着风弥漫了出去。骑兵司马王镛很没有脸色的跑过来,笑盈盈地给苟变报喜道:“将军,我军大胜。”

    大胜

    苟变看了一眼倒在地成为死尸的赵军,连一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还敢说是军队还有在视线里变成了黑点的逃跑农夫,嘴角哆嗦了一阵,憋屈道:“这也是一支军队”

    可是王镛不在乎啊!

    他和自己麾下的骑兵对于对手根本不挑,什么样的都可以。最好战斗力弱一点,人数少一点,能够让他获得战功更好了。而这样的对手,在战场恐怕只有赵国的运粮队才适合卫国的骑兵了。他们可




第431章 忽视
    “老将军!”

    在庞爰帅帐里,他是这片领地内唯一的王,这里只允许有他一个声音,只允许有他一个主人,甚至扩大下去的话,只要虎符在他手中,他就是这几万赵军的唯一主宰。

    面对一个暴怒的主将,手下的司马,将帅们一个个噤如寒蝉,躲在一般不敢出声。

    别看庞爰在赵章面前如同一只垂幕的老狗一般,摇尾巴的动作都生疏了起来,却还努力不已的样子,惹人好笑。可是在兵营里,他掌握着数万人的生杀大权。这也是主将的权威,不容挑衅的绝对意志。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就在帅帐主将位置的左手边,坐着一个年轻人。

    衮袍云带,弁冕朱衣,眉清目秀,星目剑眉,贵气之中凭添着一份英气,举手投足之间的气度,更是从容中带着天潢之气,贵不可言。他显然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当然更不是庞爰的弟子,因为作为晚辈,在帅帐中可没有他的座位。能够在帅帐中,坐在主帅下手,身份上肯定不简单,至少也是公族公子。

    庞爰能够对手下发怒,对边子白咬牙切齿,但是对于他,还真没有挣扎的余力。

    赵重,赵国国君赵章的次子,虽不是太子,但是赵章对他信任有加,国君用自己的儿子作为监军也是如今的普遍的运作而已。他出现在兵营里,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重公子,老夫刚才孟浪了!”

    庞爰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他已经过了动不动就发怒的年纪,按照他的年龄,应该是老成持重的稳重感扑面而来,而不是那种火爆的如同烈火烹油一般的壮烈。

    “老将军不必多礼,在军营之中你是主帅,而我不过是君父让我熟悉军武的学子而已,还请老将不要将小子的身份记在心上。”赵重摆摆手,衣袂挥动了几下,摒退了帅帐中的众人道:“你们先下去。”

    “是,公子!”

    帅帐内,只剩下了赵军主帅庞爰和公子重两个人,这时候的庞爰在震怒过后也渐渐的清醒了过来。他尴尬的对赵重笑了笑,开口道:“公子,不必如此郑重。边军乃庞爰训练多年的军队,上下都不会因为庞爰的怒气而变得失去理智。反而会因为主将的怒火,变得更加危险,更加勇武。”

    “这是小子多虑了,不过老将军是否需要让邯郸方面派遣军队来对付这支袭扰我运粮队伍的卫军。”不管是公子重,还是庞爰都知道,这支军队是癣疥之疾,因为负责偷袭的军队,不过是一支小部队,人数不多,战斗力……好吧,对付农夫也是杠杠的。

    可是对于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来说,这支数量千人的军队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因为,这样的一支小部队,无法左右战争的最后胜负。唯独有一点,恶心人,庞爰天天接到被偷袭运粮队的报告,心情一天比一天糟糕。还有遭受的损失,这让他不胜其扰。

    可就算是这样,也不需要邯郸方面派兵围剿。

    一方面,让卫军得手,庞爰认为主要是农兵的战斗力不强导致的,而不是卫军的偷袭军队真的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其次就是能力,如果自己堂堂边军大将,连卫军的小股军队都对付不了,很显然会让国君觉得他老了,能力不足。甚至他会从此失去国君的信任,就算是抽调主力军队去围剿,也好过求援邯郸的军队。

    再说了,庞爰也不认为需要这么大动干戈,只要在运粮队内安插自己的边军。人数不要多,就一旅五百人,足以保护一支运粮队伍的安全。

    并没有将苟变的这支军队当回事的庞爰摆手道:“公子多虑了,如今我大军已经在大河边上营造了水寨,并在河对岸登陆,马邑唾手可得之际,不该为些许小时耗费精力。只要在运粮队之中安插边军将士,人数不用多,一两足以让卫军知道我边军战力之彪悍。”

    不得不说,庞爰对于自己训练的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信任。而且很快做出了反应,命令信使让陶丘的守军在每一支运粮队之中混入边军五百人,有一个旅的边军对付偷袭的卫军,在他看来,足够了。

    而边军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拿下马邑,为大军进攻帝丘扫清障碍。

    与此同时,苟变也接收了第一批的野外补给。押运补给的是他的老朋友,仲叔牙。后者听取了苟变的战况之后,非常羡慕。

    至少,苟变带着他的偷袭军队已经干掉了赵军五支运粮队,战绩斐然。

    杀了赵军至少五六百人,农夫……算了,这就不统计了,苟变也做不出杀良冒功的龌蹉事来。但是烧毁的赵军粮食确实不少,这让他获得了一些安慰。

    “真羡慕你,能够天天追着赵军厮杀,我们在平邑的主力只能一天天的训练野战。也不知道上将军是怎么想的,如今平邑没有战事,我等闲着闹心,训练更闹心。”仲叔牙一脸的落寞,他是参加过战争的老人,以前跟着诸侯征战,卫军怕在战场上打仗,甭管是赵军、齐军还是韩军,都会让卫军心情焦虑到吃不下睡不着。

    可如今呢

    战争来临了。

    上军上下已经做好了死战



第432章 招降
    苟变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是他接下来的行为诠释了,一个好人学坏的所有细节和过程。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也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但相比苟变带着卫国的上军主力手段百出的伏击赵国的运粮小队来说,这场在大河边上卫国和赵国的生死之战,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战。

    卫国缺乏地势上的优势。

    又是实力弱的一方。

    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工作,从战争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之中。

    这种局面甚至在赵军主力渡河成功之后达到了顶峰。在赵军帅帐之中,庞爰满意地看着一干手下,他们身体内的热血还没有冷却,一如既往的如同在边塞时候的那样,随时随地都能迸发出一切力量,用雷霆般的攻击,将卫队的阻挡击溃,撕碎。对此,作为主将的庞爰深信不疑。

    这也是为什么大战之际,他现在还有心情谈乱一些关于战略的高深问题,就算是买弄自己,也可以猜到这位赵军主将的心情是多么的灿烂。

    “尔等以为老夫放弃攻击平邑的计划,选择看似更加不容易进攻的马邑,难道是脑袋一热的想法吗”

    庞爰自顾自的说道,赵军自己在没有任何阻挡的情况下,五万大军安全渡河并抵达马邑城下,已经完成了他大部分的战略意图,对此,他以为收割功劳的时候到了。

    “非也,我等武将被称为武夫,被文臣名士所不喜。但是老夫要告诉你们,武将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宰。在邦交没有任何用处的时候,只有武将才能让国君洗刷耻辱,让国人获得荣耀。武将是谋略集于一身的统帅,既需要谋定于朝堂之上的文韬,也要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胆略。这才是一个名将该有的气度和才能。”

    “表面上看,攻克平邑,大军挥师南下,拔除中牟,朝歌,然后于戚邑隔河相望,就算是中牟不在卫人的固守计划之内,容易攻克。但是朝歌和平邑都不容易攻克。尤其是平邑,别被表面的好处给迷惑了,攻克了平邑之后可以将卫国上军歼灭,但是你们想过邺城吗”

    “魏国在邺城屯兵五万,哪里是那么好相与的老夫选择马邑下手,就是要让魏国的五万大军连看戏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在关键时刻加入战争,让卫国上军在战败的同时,还被魏国大军保存。此对我赵国极为不利,国君的意志一直是南下,吞并卫国。为此,我们要让卫国上下都对战争失去信心,而歼灭卫国上军仅仅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和重要的一步。更何况,马邑一旦被攻克,平邑的守军肯定会退守戚邑,甚至整个卫国在大河以北的军队都会退守戚邑。我等只要攻下眼前这个小城邑,就能将卫国在大河以北大片的国土收入怀中,而且老夫采用的就是阳谋,堂堂正正的告诉卫人,老夫就让他们首尾不能顾,不得不乖乖的接受战争不利的后果。”

    “卫国主将边子白不过是个娃娃!”

    想起在卫国帝丘的经历,老头有点心气不顺,尤其是自己的亲卫骑兵队还死于这小子之手,更是新仇加上了旧恨,恨不得将边子白枭首示众方解心头之恨。不过也有意外,万一边子白这小子投降了,他就算是有杀人之心,恐怕公子重也不会允许他怎么干。

    毕竟边子白卫国卿大夫,为国之重臣,有没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对士大夫的优待,赵国不能开恶例。要是边子白投降的话,这货多半能够在赵国混上一官半职。当然卿大夫就别指望了,不入流的小官倒是很有希望。想起这些,老头就没来由的生气。语气顿时重了几分,更急切了不少

    “老夫说这么多,就是要让尔等明白,马邑必须要在我赵军的铁蹄下被攻克,而且要快,要让卫人在毫无反应之中,接受一半国土被放弃的惨痛教训。尔等可知!”

    ……

    赵军帅帐内,庞爰对着手下侃侃而谈,要是将他脑袋上软塌塌的皮弁,换成逍遥冠,手里再给他塞一把羽扇,脸上扑点粉,捯饬捯饬,说不定能冒充三国的哪位美少年都督。就是庞爰在边塞几十载,脸上皮都和老树根似的,再说长相也磕碜了一点,老了一点,眼神凶了一点,嘴大了一点,一口大黄牙之外,没多少区别。

    “将军英明!”

    “老将军之谋,鬼神莫测!”

    “我等愚钝,不及将军万一也!”

    ……

    “诸位,老夫喊你们来,可不是让你们奉承的,如今马邑在我大营兵锋之下,却不见敌酋出城献城,显然是心存侥幸,为今之计,必然要破城。老夫问马邑这城门如何破用什么办法破”

    别看庞爰口口声声说不让地下的将领奉承,可是听着手下们的奉承还是非常得意。

    “将军,某以为,土丘法虽然耗费时间多一点,但我大军五万人,只要人人怀土,何愁不能成丘待丘成之后,城自然破矣。”

    在大炮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攻城永远是一个困扰着所有将领的巨大军事命题。城墙太厚,太高,用云梯攻城虽然简单,而且军营之中也容易打造。可是,这种攻城方式会带来巨大的伤亡,一旦伤亡过大,军队的锐气没有了,就没有继续战斗的精气神。

    而土丘法,是在城墙边让士卒和民夫运送泥土,堆积成丘,然后一点点的靠近城墙,建成一个紧贴城墙的缓和坡道,从而达到从城外直接登上城头的目的。

    这属于这个时代军事将领最为常用的土木工程。

    唯独耗时耗力,需要很长时间。

    “土丘法太慢,非一月之功不可成。而我大军兵临城下,卫人早已胆寒,只要士卒用命,直接登城,一举拿下马邑才方显我大军之威。”

    “将士伤亡大,你等只为自己功劳,而罔顾士卒性命,不当人子!”

    “土丘乃愚笨之法,不谙兵法之人的妄想,只要卫军在城头不停射箭袭扰,耗费时日不说,且劳民伤财,我五万大军一月粮草几何,尔可知晓”

    “依我看,不如用



第433章 书生误国
    “报!”

    “急报!”

    “军情急报!”

    马邑城守府,这里如今被下军的将领,还有公子岐的心腹们占领了,原本的城守晁汌只能委屈地住在了对面的小院子里。即便是如此,他也整日愁容满面,在他看来卫国根本就没有赵国一战的实力。而眼下的局面对于卫国来说,不是能够抵挡赵军的问题。

    而是能够抵挡多久,才认怂。

    这一日,他刚出门,准备去原本自己的地盘对公子岐请安,顺便赖在公子岐身边,多少能够知晓一些军情军务,好让他有所准备。至少等到大军撤退的时候,曾经的马邑城守大夫连一辆代步的牛车都凑不齐整,眼巴巴的看着达官贵人们离开时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

    这日,马邑前城守大夫晁汌吃了两个干饼子,准备出门。刚打开门,就听到城门的小令,如同发疯似的大喊大叫,一路跑来,朝着他对过的城守府跑去。晁汌忙叫住小令

    “发生什么事了”

    “赵军,赵军打过来了!”
1...147148149150151...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