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衣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15端木景晨

    她说的轻松,又有孩子们在跟前,盛修颐就没有再多问。

    盛夫人又让她们回去歇息。只留芸姐儿和蕙姐儿在她跟前说话。

    东瑗和盛修颐回到静摄院,两人各自梳洗一番,东瑗又把老夫人叮嘱的话。跟盛修颐说了一遍:“……祖父和祖母让我们别跟着搀和。”

    盛修颐笑笑,说了句知道了。

    转眼到了腊月初,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子妃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没有选文靖长公主府的大小姐,而是雍宁伯府的大小姐。

    这件事让京都的舆论又是一阵沸腾。

    原先听说陛下要替太子选妃,雍宁伯府并不被看好。

    雍宁伯虽然是太后娘娘的堂兄弟,元昌帝也颇为喜欢他,可他从未涉足朝政,作为后族的族长,他显得不够格。

    太子妃选定的消息,盛家也是第一时间得知。

    东瑗把这件事告诉盛夫人。

    盛夫人有些吃惊。反问道:“消息确实么怎么定了他家的孙女”

    正好盛昌侯从小书房出来。

    盛昌侯一向不喜欢家里的女人多嘴多舌,说外面的八卦,所以婆媳俩忙打住了话题。

    “……选了雍宁伯的孙女,你们知道吧”盛昌侯却一反常态,跟盛夫人和东瑗说起这桩事。

    不仅仅是东瑗,盛夫人也微讶。

    两人忙道:“听说了。”

    “侯爷。咱们要不要备礼,去雍宁伯府恭贺”盛夫人问盛昌侯。

    要说京都和盛昌侯交情匪浅的公卿之家,首推雍宁伯府。

    只是雍宁伯夫人出身名门,自幼眼高于顶,从前又得太后娘娘喜欢,更是瞧不起乡绅人家出身的盛夫人。

    雍宁伯夫人没有因为盛昌侯在朝中的地位而高看盛夫人一眼。

    盛夫人又不是那钻营的性子。雍宁伯夫人不喜欢她,她也看不惯雍宁伯夫人,虽然盛昌侯和雍宁伯是至交,两府女眷却没什么往来。

    东瑗嫁过来这么久,盛家大事小事,雍宁伯夫人从未登门,盛夫人更是第一次提出去雍宁伯府恭贺。

    “近来去恭贺的人不少,他们府里也忙。忙过这阵子,又是年底,更是忙。不如等正月拜年的时候,一同恭贺吧。”盛昌侯漫不经心道。

    雍宁伯夫人的傲慢与自负几乎人人皆知。盛昌侯早就听闻过雍宁伯夫人对盛夫人不够敬重,所以盛夫人提出拜访,他本想一口回绝。余光瞟到坐在一旁的薛东瑗,口吻不得不缓和几分。

    盛昌侯不想盛夫人去雍宁伯府看人脸色。

    他很护短。他的妻子、儿子,他自己可以随意训斥、打骂,旁人却不能委屈了他的家人。

    雍宁伯府算什么

    虽然他和雍宁伯兴趣相投,却着实看不惯雍宁伯夫人的做派。

    盛夫人听了盛昌侯的话,微笑道:“雍宁伯夫人原本就是闲散性子,如今人来客往,她虽然高兴,只怕也疲于应酬。叫外院送了贺仪,咱们娘们过年再去吧。”

    盛昌侯微微颔首。




第229节喜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后娘娘回京,京都公卿之家反应不一。

    薛家听闻太后归京,大夫人有些焦虑。她跟老夫人道:“……太后从前就不喜皇后娘娘。我心里只怕娘娘做得不好,在太后面前失了体面。”

    话里透出的意思是,皇后娘娘虽然厉害,可姜是老的辣,和太后相比,皇后还是稚嫩得很,大夫人怕皇后在太后面前吃亏。况且大夫人从前就时常进宫,她知道太后一直不喜欢薛皇后。

    现在薛皇后得势,太后会不会心里不痛快找茬

    皇后的确比天下女人都尊贵,却尊贵不太后。

    老夫人神色平和,笑道:“你啊,瞎操心。如今不比从前。太后娘娘出去这么久,皇后娘娘若是还不能管好内宫之事,还要太后娘娘操心,那就太不孝了。旁的不敢说,皇后娘娘这点体统还是明了的。”

    这话是说,太后都离开那么久,皇后若是还没有把内宫操控在自己手里,也就该收起那份夸荣争耀之心。

    老夫人相信,依着皇后娘娘的性格,如今的内宫只怕早在她一手把握之下,太后掀不起风浪,根本不用替皇后担心。

    大夫人听着老夫人的话,才想起自己女儿的那份仔细:皇后娘娘从小到大做事都小心谨慎。不管做什么,她总是滴水不漏。

    当初两位贵妃中,相比较薛贵妃,陛下偏爱盛贵妃多些。可最后荣登凤位母仪天下的,却是薛贵妃娘娘。除了二皇子的原因,也有薛贵妃自身的原因。

    陛下也看重薛贵妃行事的稳妥。

    她凡事谋定而后动。陛下可能心里不喜,却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妃子更加适合执掌凤印。

    旁人或许不知皇后娘娘的性格,大夫人却是一清二楚的。

    她作为母亲。总是不放心孩子。老夫人这般一说,大夫人也感觉自己有些杞人忧天,笑道:“虽然她现在贵为皇后。我却是没有一刻不替她担心……”

    “哪个做娘亲的不是这样”老夫人拍了拍大夫人的手,笑道,“娘眼里,儿女不管多大总是孩子。”

    大夫人不免一笑。

    众人对太后娘娘回来颇有兴趣,太后娘娘却没有兴趣见客。

    各家自认为在太后娘娘面前有体面的诰命夫人递了牌子要进宫去谒见太后,被一一驳回,只是薛家大夫人和老夫人、雍宁伯夫人先在在腊月十五、腊月二十被宣去慈宁宫。

    盛家忙着过年。东瑗当家后的第一个新年,她也很紧张,怕人来客往一多,自己做不好,让盛昌侯失望。

    她非常忐忑维持家里的日常秩序。连诚哥儿也很少逗弄。

    东瑗太忙,对诚哥儿也不像孩子刚刚落地那会儿片刻离不得,所以诚哥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盛夫人的元阳阁渡过。

    盛夫人有了诚哥儿在身边,身子倒越来越健朗。

    有时她抱着诚哥儿就是半下午,也不见说胳膊酸痛。

    诚哥儿爱笑。比起东瑗和盛修颐,他好像更加喜欢盛昌侯,看到盛昌侯就咯咯笑个不停。

    盛昌侯因为跟薛家有心结,原本对这个孙子淡淡的。可盛夫人总是把诚哥儿留在元阳阁,他只要回内院就能看到。

    白胖可爱的小孩子。看到他就乐呵,露出鲜红的牙床,裹在锦服里的小手很努力挥动着要爷爷抱,怎么能不爱盛昌侯一开始还刻意抵触,后来就彻底沦陷在诚哥儿的糖衣炮弹之下,只要回内院就回元阳阁抱诚哥儿。

    东瑗和盛修颐逗弄诚哥儿的权利就这样被盛昌侯架空了。

    看到盛昌侯时常紧缩的眉头如今总算舒展。一家人都跟着开心,东瑗和盛修颐就更加不敢跟盛昌侯争诚哥儿。

    东瑗几次想把诚哥儿抱回来,盛昌侯一句“你最近安排过年的事,也忙,诚哥儿我们带着吧”,东瑗就很没有骨气不敢再开口了。

    被盛昌侯霸占了诚哥儿后,东瑗和盛修颐都觉得有些不自在。从前哪怕诚哥儿歇在桢园,晚夕总要抱过来他们夫妻瞧瞧。

    可是歇在元阳阁后,在盛昌侯面前,盛修颐不敢伸手去抱孩子。

    从前,盛昌侯越是强势,盛修颐越是阳奉阴违。可自从盛昌侯辞官赋闲,一家人都让着他,盛修颐更是不忍惹父亲不快。

    他想念儿子,也顾着父亲,于是只得折腾东瑗,还在她耳边低喃:“明年咱们能再添几个孩子么”

    东瑗笑得不行,道:“想添就能添么”

    他便压住东瑗,语气暧昧道:“多试几次……”

    手就很不老实又滑了下去,在她小腹间来回摩挲。

    因为这个话题,两人间倒是增了不少欢愉。只是东瑗白日要管着家里日常琐事,夜里还要服侍他,很快就觉得自己累得双脚抬不动。

    她近来就觉得累得紧。

    罗妈妈见她白日时时瞌睡,又想起这些日子两人恩爱不已,好几次夜里要了两次水,就趁着丫鬟们都出去的空隙,偷偷跟东瑗说:“……若是累得紧,就跟世子爷明说。男人像孩子似的,世子爷再细心,你身子上的事,他也不知道。你要跟他说,年轻不知节制保养,将来如何得了”

    罗妈妈知道东瑗已经好几个月不给姨娘们安排日子,而盛夫人也没有就此说过什么,罗妈妈自然就不会再提让盛修颐去姨娘们那里或者安排通房的话。见东瑗着实应付不来,才劝她要节制。

    年轻夫妻,正是如胶似漆的年纪,随心所欲,哪里顾忌太多

    东瑗最怕听到这种话,不由面上泛起红潮。她含混应着罗妈妈的话,又连忙打岔说起蔷薇的婚事:“……她陪嫁的单子拟好了不曾怎么还不拿来我过目”

    蔷薇嫁给来福是早先就说好的。



第230节过年(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差点杀了兴平王世子

    二奶奶大吃一惊:这算什么有趣的事

    盛修颐是盛昌侯世子,他要是出了人命官司,就等于给盛府抹黑,盛家都要遭殃,连带着二房也要受到牵连,名声肯定不好。

    所以二奶奶错愕看着二爷,不懂他眉宇间那点幸灾乐祸是这件事另有隐情还是他真的如此无知,以为盛修颐出了事就能轮到他当家作主。

    况且二奶奶印象中的盛修颐一直是斯文内敛的。二奶奶过府这些年,跟先大嫂陈氏关系还错不算,也常听陈氏说,盛修颐性子冷漠至极。他似潭枯水,怎么都不会起涟漪。哪怕你当面扇他一耳光,他也不会还手。

    说他要杀人,二奶奶是不信的。虽然二爷说过盛修颐一身武艺,可二奶奶没有亲眼见过他习武,一直以为二爷胡乱说的。

    看着二奶奶一下子就变了脸色,二爷不由得意起来。

    “因为什么事”二奶奶问着二爷。

    二爷笑起来,故意卖关子:“你猜猜……”

    二奶奶就有些烦躁,哎呀一声:“我哪里能猜着到底因为什么,大哥看着可不像轻浮毛头小子,在外头跟人起争执的。”

    “因为薛氏。”二爷声音里带了几分暧昧不明。

    因为薛氏

    二奶奶恍若,她顿时就明白了几分。薛氏的生母是韩氏女,因为这个,薛氏一直艳名在外。这不是秘密。

    兴平王府又是整个京都无人不知的纨绔王府。

    至于兴平王世子,没听过他有什么劣迹。可他父亲是公然指使心腹小厮开妓院、赌场的兴平王,那个世子爷能又好到哪里去

    自小耳濡目染,那个兴平王世子也应该是个荒唐纨绔的公子爷。

    是不是兴平王世子爷听说了薛氏东瑗的艳名。喝醉了就满口胡言

    男人都受不了自己的女人被人侮辱,况且薛东瑗是盛修颐名正言顺的妻子,盛修颐自然是无法忍受旁的男人拿薛氏取笑。

    因为这个打起来。差点失手杀人,倒也是人之常情。

    怪不到二爷笑得那么怪,还说是件极有趣的事。

    二奶奶撇撇嘴,神态上就透出几分不屑。虽说有心和薛氏缓和关系,却也不是说喜欢她就喜欢她。

    对一个人的喜欢,不仅仅需要缘分,还需要时间。

    二奶奶也需要时间才能消除曾经和薛氏的隔阂。不是送条丝帕,会对手镯就可以当没事发生的。

    “当初我就说过,娶了那种女人,将来必有祸事。”二奶奶摇头,轻蔑笑道。“薛氏长得太妖,难免有闲话。大哥又是好脸的人……”

    二爷又是笑,声音更低了:“这回不是闲话。”

    二奶奶便侧耳认真倾听。

    “听说兴平王世子花了大半年的功夫,从江南重金买了一个歌姬回来收在府里。他整日宿在那女人那里,把他娘亲兴平王妃惹恼了,就要把那女人给卖了。”二爷声音更是暧昧,“兴平王世子对那歌姬正是兴头上,哪里舍得卖就瞒着家里,在外头买了宅子养着。前些日子被鲁国公、成王世子爷等人知道他有个外宅。就拿了他的贴身小厮逼问,问到了去处。几个人偷偷跑去闹,你知道看到了什么”

    “什么”二奶奶正听着起劲,下意思反问,“那个女人有什么鬼”

    “那个女人,长得有七八分像薛氏。特别是那双眼睛。更像薛氏。带着面纱的时候简直就是薛氏的模样。”二爷舌尖挑起几抹靡丽艳色,“那个兴平王世子,不知是见过薛氏还是买过薛氏的小象,居然把那个女人取了个小字叫瑗儿……”

    二奶奶听到这里,忍不住白了二爷一眼,道:“您又在胡编。薛氏出身高门,又不是青楼的,谁想见她就能见着再说,兴平王世子哪里弄来薛氏的小象。”

    二爷笑:“你整日关在内宅,知道什么外头碍于咱们府里和镇显侯府,只是不敢公然说三道四,暗地里谁不说薛氏大家都说她容貌谲艳,夺人魂魄。自从薛氏进门,不少的酒宴上,有人出上千两白银,让我画出薛氏的小象……”

    二奶奶这下更是惊呆。

    她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你不会画了吧”二奶奶问着二爷。

    二爷这才神色一敛,正色道:“薛氏是我长嫂,哪怕家里再有罅隙,我也不能做出如此侮辱家门之事。再说,我要是真的画了,以后谁会看得起我”

    二奶奶颔首。要是真的做了这种事,丢脸的不仅仅是盛修颐和薛氏,还有二爷。

    为了钱财侮辱长嫂,以后二爷不管走到哪里都会令人唾弃。那些人虽然艳羡薛氏的美貌,却不会顾忌二爷的名声。

    倘若二爷做出这等事,只会当成笑话传得人尽皆知。
1...9394959697...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