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汇金
因吐蕃势力庞大,产生了毁灭二州的可能,故而这二人并未丝毫犹豫,直接就投了诚。
如今吐蕃大败,无法再做其靠山,自当回转大唐,上书以表忠诚。
虽说房遗玉的职位远不如李勣,可她毕竟有了松州都护府的节度之权,已然获得了宰杀拉巴无素的权力。
拉巴无素做贼心虚,自是不敢有所怠慢,故而亲自领人出城迎接。
可见房遗玉身后那声势浩大的近万精兵,拉巴无素的脸色着实有些惶恐:“若只是赴宴,又何必携带这般强壮军卒同行”
见房遗玉来者不善,拉巴无素心怀忐忑,快步近前迎接:“下官拉巴无素——”
拉巴无素刚一报出名讳,房遗玉的眸中便已闪过杀机,未有丝毫犹豫,将太阿剑拔出,一剑划过!
剑去头落,拉巴无素的脑袋滚于地上,似是因此剑速度过快,拉巴无素的身躯久久未倒地,仍旧是那般直直站立,血如泉涌。
在场之人尽皆惊呆,谁想房遗玉一言不发便痛下杀手,不给拉巴无素丝毫机会。
前来迎接的夷人诸官纷纷惊骇,生怕殃及自身。
伍元见状也是愕然:“这是何意”
“因为他叫拉巴无素,背叛大唐故而该死!”房遗玉道明动手缘由。
这拉巴无素叛出大唐,就要承担后果,房遗玉对这种人没必要手下留情,也不会给其机会辩解,故而干脆斩杀了事。
房遗玉无视那些被吓尿的官员,回身对八千军卒喝道:“传本将之令,即刻包围州城,收缴器械,将官员百姓尽皆聚于州府之前,胆敢反抗者,就地格杀!”
军令传开,八千军卒即刻将州城围的水泄不通,由四方城门争先杀入州城之内。
房遗玉命亲卫抓起拉巴无素的脑袋,带着李君羡直奔州府,从州府中搜出阎州官吏的当值表,将其塞进袖口。
阎州州城并不算大,原本是由数个羌族小部聚集而成,城内百姓不过三万左右,守备军卒不过三千,面对人数近万的大唐雄师谁敢反抗纷纷丢盔卸甲,乖巧来至州府门前候着。
房遗玉缓缓走出州府,身侧的亲兵手中抓着个人头,不难辨明,那正是拉巴无素。
聚集在州府之前的羌族军民望向房遗玉的眼中尽是不安和惶恐,尤以那些做贼心虚的官吏,更是吓得衣襟被冷汗打湿。
“同胞们!”房遗玉站在州府前的台阶之上,居高临下看着下方的数万军民,情绪有些悲愤:“自你等归附,我大唐待你等如何”
“你们原本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是大唐给了你们一个全新的人生,是大唐传授你等农耕之技,给了你等土地,让你等不再流离失所,让你等免为争夺些许牧场,便杀的子散妻离!我大唐对你等可说是仁至义尽——”
房遗玉的言语极具声势,下方军民虽皆是异族,可归附大唐少说十数年,自是能听懂房遗玉的话语。
众人闻言纷纷低头,诚如房遗玉所言,大唐对他们的确一视同仁,关于此处,不会有任何人抱怨。
“可是——”房遗玉的话音愈发愤怒:“可是你等都做了什么你等是如何回报大唐的你等的回报就是无情背叛如此也好,既然你们有胆造反,那想必也已想清楚了背叛大唐的代价!”
房遗玉从袖中抽出官员当值名单,厉色道:“治中从事昂山,砍了!”
“司仓参军拉那瓦,砍了!”
“司公参事阿里斯,砍了!”
随着房遗玉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里追杀
第一百三十一章千里追杀
早先唐太宗任命房遗玉暂掌都护府的时候,李勣的心中着实有些不舒服,也并非嫉妒房遗玉深受皇恩,只是担心房遗玉坏了大唐的事。
二州反叛,令他这位大唐重将怒火满腔,此番出征便有心给二州夷人一个惨痛教训,可唐太宗却将节度松州都护的职权交予了房遗玉。
李勣担心房遗玉身为女流,心肠绵软,不能给那些夷人带去一个牢记终生的教训。
然而事实证明,房遗玉确实有能力接下这节度松州的职权,唐太宗也确有超绝的识人之才。
“父亲,遗玉这般手段,虽说大快人心,可一旦还朝,怕是麻烦不少!”李玄之真心为房遗玉着想,要知文武自古不两立,武将杀伐果决,文官则倍施仁德。
文官对夷人向来秉承着兼爱非攻,房遗玉这般狠辣手段必将遭到文官们的激烈抨击,李玄之作为房遗玉过命的朋友,难免会为她的未来担心。
李勣摆手教育道:“这便是你不如遗玉之处,为人处世必当果决,畏首畏脚岂能做成大事”
“遗玉此举或如你所料一般,开罪那些顽固不化的文臣,可那又怎样只要陛下对其欣赏器重,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臣还能翻天不成”
李玄之闻言颔首道:“论文治武功,孩儿却是比不了遗玉!”
与房遗玉接触越深,越能察觉她之超绝才能,故而那些同房遗玉相交的贵胄子弟,尽皆没有因其女子身份,便看轻她的意思,反而皆隐以其为首。
李勣闻言一笑:“你倒也不用灰心丧气,遗玉那丫头古往今来仅此一人,未来之成就,为父我也未必及她,跟她相较纯属自寻烦恼!”
父子间正说着,李勣便收到了房遗玉军临哥邻羌,并将之大破的战报。
李勣摇头笑道:“这疯丫头真能折腾,但经她此番作为,那些归附我大唐却图谋不轨的异邦蠢货,可是要寝食难安啦!”
父子二人言至此处,尽皆心情畅快,纷纷大笑起来。
-
隆多露佛将满口黄牙紧咬,死死按着大腿伤处,使其出血的速度减缓。
回首正见房字大旗紧随其后,心中难免恐慌。
“踏马的,老子与她是何仇怨,莫非真要将老子枭首示众才行”隆多露佛破骂不停,只恨自己怎么不生个翅膀,想来也就那样,才能逃出生天。
面孔扭曲,死死按住大腿处不断涌出的鲜血,竭力将心中恐慌抑制,然心中却是懊悔不已,只恨当初听从了拉巴无素的提议,若不反叛大唐,又怎会落得这般境地
自从隆多露佛逃至哥邻羌,本以为自己还能保得周全,不成想于二州大开杀戒的房遗玉竟为他这颗项上人头,率领军卒杀至哥邻羌。
哥邻并非归附大唐,想来房遗玉应该不至于兵戎相向,可她却以几乎命令式的态度,直接要求哥邻羌的酋长将人交出,若是违抗,便如与大唐为敌。
隆多露佛为了保命,使计激怒哥邻羌的酋长,令其与房遗玉两军对抗。
谁料拥有两万军卒的哥邻羌,与房遗玉的八千军卒相接后,竟一触即溃,哥邻羌的酋长更是死于唐军一位虎躯少年的大刀之下。
隆多露佛见哥邻羌败局已定,便再度向西方奔逃的。
然而房遗玉对于他之落跑,竟死追不放,愈发逼近,连续追击一日两夜,压根不给隆多露佛活路。
忽闻后方传来喊杀之声,隆多露佛回首望去,不由勃然变色。
无数军卒于其后不远处
第一百三十二章 班师回朝
第一百三十二章班师回朝
李勣此番大破吐蕃,势头于军部已然盖过众将,大有几分唐将第一人的意思,房遗玉更因千里追杀隆多露佛而名扬海内。
又经一番长途跋涉,房遗玉等人已然班师回朝,由于沿途需要押解六万余俘虏,故而行军速度被耽搁不少,概过了月余工夫,才堪堪抵达长安。
房遗玉看着巍峨连绵的南城墙,大有一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意味,待这千载古都的感情更近了不少。
先头部队刚至城门,民间乐队已然自发奏响了欢迎的曲目,等候他们归来的百姓们,已然高喝多时。
至太极宫的途中,百姓们将长街两侧堵得严严实实,家家户户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氛围一片喜庆祥和,长安百姓将自身的感激与喜悦,通通释放而出。
这可并非房遗玉前世那种面子工程,而是众多长安百姓发自内心的兴奋喜悦,对大唐雄师之勇的崇拜。
李勣之名,更是被争抢吼叫,房遗玉隐约间,也是听见有人在喊她的名讳,心中自是得意的很。
来至顺天门,大胜归来的八万大军整齐排列,等候唐太宗检阅。
没过多时,唐太宗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顺天门上的宫城。
“拜见陛下!”八万大军在唐太宗出现的同一时刻,一同单膝跪拜,呼声更是直插天际。
唐太宗俯瞰着声威赫赫的大胜之师,高声呼喝道:“众将士平身!”
随后仰天大笑:“吐蕃贼子进犯大唐,诸将士只月余工夫,便将十八万贼人歼灭,护我大唐河山周全,如此之骁勇,敢问天下万邦,有何人敢与之抗衡——”
唐太宗自顾自的高声讲演,至于最后,则忽来一句:“朕以诸君为荣!”
短短几字,却是引起了撼天震地的反应。
八万余的大唐军卒高举手中武器,指天发出齐声怒吼:“大唐,千秋万载!陛下,万寿无疆——”
声音足将空中浮云震散,足将地穴中的鼠蚁吓得溃逃。
房遗玉忍不住用手将双耳塞住,心中赞叹唐太宗把控人心的手段极其高明,放眼望去,军卒们的面色无不亢奋,无不通红。
忽而,房遗玉察觉唐太宗那双雷目似对她射来,眸中尽是警告意味。
想着自己尚且有事求他,房遗玉不得不将双手放下,从腰间拔了太阿剑高举,也跟着大声欢呼起来,然其表情却并非那般情愿。
对她来说,这种吹嘘呼喝并无任何意义。
和唐太宗经过将近一载的相处,房遗玉对他这位大唐皇帝,还是很尊敬的。
虽说唐太宗有些抠门,不肯让她嫁给李元嘉后,再将李月婉娶了,可却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功绩,他也确实是个值得房遗玉效力的千古明君。
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大唐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万邦来朝,这也正是房遗玉愿为唐太宗效力的原因之一。
唐太宗先是下令犒赏大军,而后便是在太极殿接见了一众有功的将军偏将。
于满朝文武面前,房遗玉跟在李勣、契苾何力、郭孝恪、苏定方等将的身侧,昂首阔步的走入其中,三十余名大小将领成了满朝文武的中心。
房遗玉也于百官之首见到了阔别两月有余的父亲。
房玄龄的目光与房遗玉对视,眼眸中尽是自豪之意,可当其与房遗玉的目光对碰后,眼中的得意登时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肃然表情,极具严父之威。
房遗玉见状暗自偷笑,房玄龄人虽不怎么活泛,但着实当不了什么严父。
 
第一百三十三章 龙武军
第一百三十三章龙武军
“朕很是疑惑,尔等皆为百战大将,何故被一女子抢了功”唐太宗的目光扫视着契苾何力、郭孝恪、苏定方三将,意味深长的说道。
契苾何力、苏定方皆属那种直性子的将军,对于房遗玉处理二州的手段极其满意,而郭孝恪也因房遗玉救出他麾下的八百军卒而感激于心。
三人俱对房遗玉抱有好感,加之房遗玉的表现的确出众,纷纷出言赞叹房遗玉巾帼英雄,对其领首功虽说诧异,但也并未出言反对。
房遗玉却是拒绝道:“陛下,微臣当真领不得此功!岷山道一役,大将军用兵如神,于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将吐蕃军卒困死。此番功劳,臣万万不敢比之!”
“更何况行军打仗并非一人之功,若非十万将士齐心协力,只微臣一人身处敌阵,哪会成何大事”
房遗玉虽不知唐太宗在玩什么花样,但她才不愿冒领他人战果。
属于她的,谁也抢不走,不是她的,她也不会强占,这是她做人的原则与底线!
谁知房遗玉拂了唐太宗面子,他非但未有生怒,反倒是扬声大笑起来,四顾臣下:“众爱卿以为如何”
房遗玉一双桃眸瞪得溜圆,搞不清楚唐太宗在打什么鬼主意。
却见长孙辅机走出道:“陛下慧眼识明珠,臣等尽是钦佩!”
而后诸如孙伏伽、岑文本、张玄素等大批文臣,纷纷出列,说了一大通颂扬唐太宗、夸赞房遗玉的言语。
唐太宗笑的愈发得意:“朕此前便说,房家丫头虽为女子,但是谦虚谨慎,极具大将风范,更不会恃功矜能,居功自满的,关于此处,朕可为其担保!”
房遗玉听到此处,也算搞清楚了,看来自己是中了他们设下的圈套。
定是那些顽固不化的狗屁文官在唐太宗面前搬弄口舌,说自己身为女子,难堪大用,日后若是假以锤炼,或可有番作为,但如今若是嘉奖过甚,定然会致其居功自满之类的狗屁言论。
其实唐太宗早先就将房遗玉的功绩赞美一番,见无法说服百官,便又来了个试探,将房遗玉功绩夸大,好让文武百官清楚房遗玉有那个谦虚谨慎的大将风范。
唐太宗先前的姿态并非是给房遗玉看的,而是做给文武百官看的。
房遗玉想清其中缘由,不禁暗自赞叹唐太宗手段高明,此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助那些文官的言论将其驳斥,顺带赞美她一句,谦虚谨慎有大将风范。
而后的情节才是真正封赏,李勣身为此战主帅获封首功,自是不负众望,只是他已高居十六卫大将军,封无可封,唐太宗也只得对其嘉勉几句,赏其一众金银财宝,为其添了些许封地,有几分赏不配功的意味。
但以李勣如今的身份若要提拔,那也只有左右相两个位子,然左右相有房杜二人把持,况且李勣暂不够格,也只得将封赏草率应付。
而房遗玉自是身居其次,此排名无可厚非。
更是得到了唐太宗的点名嘉奖:“房遗玉巾帼不让须眉,年纪轻轻便可立下如此大功,古来唯有大汉冠军侯可与之相比,加封云麾将军兼职左屯卫中郎将,特封长安县主,领军龙武军,屯驻宫城以北。”
众人对于这一封赏,着实有些傻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