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勒胡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赤军

    刘越石无奈之下,只得依从群僚之言——关键刘氏集团的中坚多为亲眷,不是刘越石的侄子就是外甥,他就不可能硬起心肠来不管不顾啊——即请温峤取出华廷之诏来,面北拜受了。随即温峤更请刘琨写下一封亲笔书信,他好持之去封拜慕容廆。

    慕容廆于晋,本为鲜卑都督,后司马邺加拜镇军将军,封昌黎、辽东二郡公——公爵而加二郡,实属首创,其实就是默许慕容部吞并二郡而已。

    当然啦,实际情况,刘琨占据辽东,但除昌黎外,把辽西也让给了慕容部。裴该就曾经腹诽过,刘越石曾请割五县给拓跋,今又奉二郡于慕容,这家伙倒是既擅长借师助剿,又擅长割地啊……

    裴该不打算让二郡——不管是哪二郡——给慕容廆,然而又想羁縻之,甚至扶植之,以便将来东鲜卑的慕容,可以相助拮抗西鲜卑的拓跋。他问裴嶷,裴文冀就说:“何不封以王号呢”

    反正外族之王,与内地之王,根本是两回事儿,且既已封拓跋氏代王,又何惜再给慕容氏一个“辽王”啊终究比起二郡公来,王爵只是虚号而已。

    所以这回温峤既受华任,复为华廷前去册封慕容廆,拜其为“辽王、上将、东鲜卑单于”。临行前,刘琨关照他说:“卿可直往慕容庭,勿途见慕容翰。今慕容翰镇守于外,慕容皝追随于侧,闻二子素不和,则若慕容翰乐允其事,慕容皝必然从中作梗……

    “永嘉之初,辽东大乱,慕容翰曾经奉劝慕容廆,云:‘辽东倾没,经已二岁,中原兵乱,州师屡败,则勤王仗义,正其时也。单于应当明九伐之威,救倒悬之苦,合义兵以诛乱夷素连、木津等,上则兴复辽邦,下则并




第九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祖济离开朝歌后,先西行入山,经山道行百里——再往西就是太行八陉的白陉了——复北行翻山入平,八十里后迫近林虑城。他士气高昂,军行甚速,将近两百里地,才走了不过短短三天而已。

    正好郭敖父子奉命来守林虑,尚未入城,便接报说华师将至。郭太不禁吃惊:“贼人来得甚快啊!”便欲急行入城护守。郭敖却摇头道:“不可——城内兵卒本寡,我部又不甚多,即便护守林虑,又能守得几日啊且蘷安尚未得诏来援,华寇倒将自朝歌络绎而至,到时候恐怕我父子皆将死于此处了!”

    他判断华军之所以挺进林虑,是为了进一步谋夺涉县,以封堵上党军东出之路——倘若蘷安被迫走北方的井陉,那兜的圈子就太大了——故此将守军召出,主动放弃林虑城,朝北方败退。

    祖济不战而得林虑后,果然不及歇马,便匆匆出城追敌,往取涉县。自林虑北行五十里,又入山地,郭氏父子乃止步立营,凭险而守,祖济屡次挑战,敌皆不出。段文鸯瞧出不对了来,劝告祖济说:“既已得林虑,乃望复得涉县么羯贼既已遣重将来守林虑,则涉县也必有援军,我等即便摧破郭氏父子,翻山而前,又有几成胜算

    “且林虑距朝歌远,而距安阳近,倘若羯贼自安阳来攻,断我后路,恐怕势危难返了!不如退守林虑,再候元帅主力到来。”

    祖济深以为然,急忙转向南归。果然安阳的羯将接到郭敖之请,发兵西进,欲图收复林虑,郭氏父子又从后追击,前后夹攻,导致华军大败。祖济、段文鸯二将被迫放弃了林虑城,逾山而走,退返朝歌。

    郭敖于阵上缴得华军旗号,乃命急使送归襄国,禀报石勒。

    话说这还是石勒头回知道,裴该新定国号为“华”呢……

    这自然跟交通、通讯水平落后,消息传递迟缓有关,更因为自逐程遐出外后,原本勉强还算行之有效的石赵情报系统,就此产生了一段难以避免的混乱期。

    此前情报方面的工作都是程子远负责,他也将这一领域视作禁脔,不允许他人插手。此番程遐谋害张宾失败,引发石勒雷霆震怒,只是唯恐动乱朝局,才暂时不加严惩,而命其仍挂尚书左仆射的名号,却出都去平定冀州北部的盗贼——其实是将之逐退于中枢之外——程遐原本的工作,理论上都应该交接给徐光才对。

    可是程子远又怎么甘心把权力顺顺当当地交到徐季武手中哪这就导致了情报系统一时停摆,即便在洛中的奸细打探到了新朝国号,也没能及时送到襄国去。

    而且此前距离赵军最近的是朝歌的邵家军,邵家军物资紧缺,要等祖济过来后,才正式改帜易服。祖济所部倒是在荥阳就已经换了华军旗号了——裴该对于祖家军所需物资,自然是倾囊供奉的——导致在林虑附近战败后,这个消息方才通过郭敖传达给了石勒知道。

    石勒有点儿莫名所以,就问张宾:“裴文约因何以‘华’为号啊难道是从华山而得名的不成么”张孟孙对此也有点儿迷糊,反倒是世家出身的秘书丞傅畅傅世道启奏说: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知华与夏同,皆中国之自谓也。”

    石勒不禁怫然道:“彼自命中国,而目我等皆为夷狄乎”

    群臣心说你不夷狄谁夷狄啊明显连长相都跟我们不大一样咧……张宾捧笏道:“何所谓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也……”

    其实此言出自孔颍达所纂《春秋左传正义》,而孔颍达是唐朝人……本是裴该当年在羯营中对张宾说起过的,假称是从洛阳废墟里抢夺出来的某古书残片所记载。张宾今日便用此言来劝慰石勒:“……是以但从中国服饰礼仪,用中国典章制度,即为中国。想昔日周公制礼,以荆楚为蛮夷;而至战国时,荆楚已与中国无异,复汉高祖亦为楚人。若以为华永为华,夷永为夷,难道炎汉亦夷邦不成吗”

    裴宪、崔绰等亦同声附和。

    然而下朝之后,孔苌却秘密求见石勒,对他说:“适才朝上,太傅所言,陛下慎勿轻信。”

    石勒问他:“卿此言何意啊”

    孔苌乃道:“何谓华夏,何谓中国其实与什么服饰礼仪、典章制度,无甚关系,在臣以为,唯得其土、行其政,久而久之,自然中国。太傅是中国人,自愿用中国之礼,行中国之政,然而中国之政,未必适用于我等……”

    ——别看这家伙自称姓孔,其实跟曲阜孔家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也是杂胡出身——

    “昔日汉光文两部行政,陛下亦效仿之,以国人理国人,以赵人理赵人,成效卓著,何必更易太傅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于政事庶务,向来少涉足,故此所谓用中国礼仪、典章云云,纯属臆想,陛下不可从其言。

    “至于裴、荀等人,本中原世家,熟习礼仪、典章,劝陛下用中国之政,不过方便彼等进用、揽权罢了。倘若纯用中国之政,则赵人中必多世代荣显,我等国人为陛下厮杀半生,却恐子孙将沦落为平民矣。

    “且裴文约亦清华贵家,以华为号,自恃中国君王,鄙我等为夷狄。夷狄便夷狄好了,陛下若欲用中国之政,以与裴文约争中国正统,必然是争不过他的,不如便以夷狄相对。晋之乱,知中国之政不可用,何妨试用夷狄之政,以化入中国啊若能挫败华师,以待时局之变,则夷狄亦有望为华夏,而徒以华为号,反或降为夷狄矣!”

    石勒听其言,连连点头:“卿所言是也,确实是这个道理。”随即笑笑说:“我本夷狄,要占中国之土,得中国之人,为中国之主,化中国之政,又何必拘泥于中国的礼仪、典章呢”

    ——————————

    祖济败退朝歌之时,祖逖亦已率大军抵达,屯驻于城外,除仍留李矩、郭诵守河内,许柳、王愈守荥阳外,别命魏该护守粮道,其余祖家军俱集于此,雄兵五万,声势浩荡。

    祖济入帐向祖逖请罪,祖逖勃然大怒,呵斥他说:“固然能得林虑、涉县,封堵上党羯军东出之路,可使我军全胜,然而世间事,又岂有如此完满的两城西倚太行,位置如此重要,羯贼岂有不设防之理啊而汝竟谋以偏师长驱直入,为立功勋冒此奇险,难道我往日所教,全都当作耳旁风不成么!

    “今羯贼败退,我军士气正盛,复得洛阳粮秣物资,源源不断地接济,自然唯敌才须行险



第十章、后娘养的青州军
    苏峻屯兵蒲姑,先是假意南下泰山剿匪,于晋廷命其北渡救援邵续时推三阻四,继而规复兖州,行动又颇为迟缓,所收失地,全都自置守相,则割据自雄之势,已经很明显了。

    但在裴该面前说苏峻坏话的,却只有祖逖和王贡两人而已。祖逖是因为苏峻不肯听其调遣,没能及时堵住文石津,导致石勒逃生,故而心生嫉恨;王贡则是为了供输青州军粮秣,搞得他是焦头烂额——虽然庶务全是谢裒在打理——所以才对苏子高佯示亲近,实怀不满。

    而至于其割据的苗头,这二位也包括其他人,不是瞧不见,而是基本上没当一回事儿。要知道从“八王之乱”开始,各地镇将恃军自雄,甚至于劫掠百姓、凌虐守相者,比比皆是,大家伙儿全都司空见惯了。其实相比起来,苏子高就算是挺“奉公守法”的啦——终究他军中还杵着钟声等各级司马呢。

    故而裴该与重臣商议,该当如何处置苏峻之时,裴嶷、陶侃等人就说:“苏峻无大恶,不宜遽罢之。”

    青州军在兖北夺占的土地,那是一定要吐出来的,由朝廷重新任命守相。但目前既要防备羯赵分兵南渡,杀向青州,以期分薄其在西线的兵力,又要提防建康政权谋夺淮南,所以青州军暂时还不能易将。

    裴嶷的意思,青、徐就先维持现状好了,只命苏峻分兵,北守黄河,南守长江;陶侃却认为,苏峻兵力不足,理当别遣将往,帮他分担或河或江的守备之任。总之且待祖逖灭羯后,再处置苏峻不迟。

    在他们以为,苏子高终究是天子旧将,是自家人,所以裴该一定是会想要保全其人的。然而裴该原本就对苏峻没啥好感——因为这厮在历史上名声太臭啦——再听王贡明报、钟声密告,其在青州之所行,割据之意太过明显,别人不警醒,裴该有着更多的历史之鉴,是不敢不防微杜渐的。

    因此对重臣们说:“苏峻心险而志狭,不可独任东方之事,若不趁其未成势而先约束之,久后必然生乱。”

    最终决定,委派谢风率一旅之师,护送新任兖北各郡守前赴任所,然后直下青州,接替苏峻担任青州都督。至于苏峻,谢风到日,便命其南下就任徐州都督,专心防备建康。

    裴该倒不担心苏峻割据青徐,怕的是他为谋割据,先与外敌相勾结,则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赶他到徐州去吧——宁可他召南兵来取淮南,也好过引羯兵渡黄河。下一步,则计划等谢风、苏峻两军都到位后,就命苏峻归朝觐见,最不济你先任子吧。

    青州刺史,仍为郗鉴,但是裴该密旨命郗道徽举荐人才,打算把那票荀氏遣去的庸碌守相逐渐替换掉;徐州刺史,则根据卞壸所荐,命谢鲲接任。

    再说苏峻时驻濮阳,当他接到司马邺禅位之报后,不禁大喜,对左右说:“大都督合该做天子,我等亦可随之荣显。”上下将吏,无不弹冠相庆。

    很快的,裴该在洛阳正式登基,旋有朝命送抵濮阳,拜苏峻为“少将加破虏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并封摄城亭侯。对于品级,苏峻还算满意——少将列从三品,若在晋时,则与尚书、诸卿并列,已经算是国家高官了;对于爵位,却多少有些遗憾——同样是侯,何以不加我一县哪

    然而他最不满意的,一是朝命要其退出兖北诸郡,并于他此前署任的各守相,也皆不肯实任;二是给青州军的编制实在是太少了……

    华朝的军队编制,大体延续了关中行台,以五卒为一伍、五伍为一排、五排为一队、五队为一部、五部为一营、三营为一旅、旅上再设军——基本上一旅为万人左右。

    裴该给了祖逖七个旅的编制,七名旅帅分别为:李矩、魏该、许柳、卫策、冯铁、张平和祖济(樊雅为张平之副,祖涣为祖济之副),邵家军也包括在内。故此祖家军满打满算,可得七万余人的编制。

    原本的关中军亦编为七旅,七名旅帅分别为:甄随、刘央、陆和、王泽、谢风、董彪和王堂;此外裴轸、文朗领宿卫二营,北宫纯、罗尧领骑兵二营,总兵力在八万五千左右。

    至于青州军,苏峻最初率七百人投入谢风营中,其后晋为部督,将千余人东归,组建“公来营”,杀进青州后,又称“东莱营”,关中行台也很快就认可了他的编制。也就是说,苏峻所部,理论上最多也就只能招募四五千人。华朝肇建后再下诏,把青州军提升到旅的级别,以苏峻为旅帅,可以扩充到一万出头。

    然而苏峻在青州天高皇帝远,早就不分良莠,甚至不管物资多寡,大肆招兵买马,其部已然超过了三万之众。如今朝廷才给一个旅的编制,那另外两万人该怎么办啊就此解甲归田不成么

    苏子高乃就此与部属商议,长史徐玮道:“即便朝廷予将军三旅的编制,亦难以护守青、徐及兖北偌大土地。且祖公方挥师直向襄国,若是命我等北渡并进,将军从是不从啊兖北临河而近洛,位置太过重要,想来朝廷必不允我等瓜分诸郡,要将军就此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据闻祖公所部七旅,朝廷亦七旅,其任旅帅者,李世回、刘夜堂,及甄将军、谢将军等。将军原本不过谢将军麾下部将,今得与之齐头并进,岂不荣显么若欲将三旅,所求太甚,必致天子之怒啊。”

    参军贾宁摇头道:“不然。固然朝廷必收兖北,然将军虽冠青州都督衔,实须守御青、徐二州,羯赵在北,为我大患,司马氏在南,尚不明其向背——以某推测,多半扔奉晋朔,而与我国为敌——南北千五百里,即便三旅之众,犹嫌不足,况乎只给一旅呢

    “今祖公实领七旅,而天子贵重,必不轻出,陶公等也须坐镇中枢,若朝命遣军,又岂有各旅互不统属之理啊必然以一大将,兼摄多旅之事。由此,将军乃可上奏天子,云青、徐地广,一旅不足守,

    请增至三旅,乃分以将军之弟、子分领其两旅,而将军总统三旅之事……”

    徐玮劝阻道:“不可。固然贾参军所言,于青、徐置三旅,将军总统其事,或者可成,然朝廷岂肯以将军的亲眷为旅帅啊今诸将资历多浅,难当重任,唯请朝廷别命将来统驭之方可。”

    苏峻之弟苏逸,长子苏硕闻言,颇为不满,部将韩晃、马雄等也纷纷鼓噪——怎么我们就全都资历浅,不能担任旅帅了

    裴该在关中治军,极



第十一章、无实质区别的三策
    青州军是何种状况,大概有多少人,王贡自不可能不向裴该禀报,裴该则是故意当不知道,不肯给苏峻三旅的编制——那厮有一个营的编制,就敢扩充至六倍,那若名正言顺拥有三旅编制,又会拉起多少兵来啊到时候利刃在手,杀心自起,那还约束得住吗

    谢风临行前,裴该特意召他觐见,恳谈了一番,说据王子赐汇报,你那个老部下如今是这种状况,颇有割据自雄之心,你怎么想哪

    谢风赶紧叩首谢罪,先紧着把自己跟苏峻割裂开来,说此人虽曾在我部下,但分别已久,他做些什么,我可压根儿就不知道啊——“此去兖州,见了苏某,必定严加申斥,命其遣散冗余,勿犯朝廷之令。”

    裴该笑笑说:“若苏峻实能战,与之三旅又如何奈何据王贡所报,青州军良莠不齐,战力堪虞,徒损钱粮,其实无用——前在燕县丧败,便是明证。我若如彼所为,关中虽贫瘠,二十万众不难致也,奈何兵多则耗粮亦多,粮不足必滋扰地方,遂使堂堂王师,将堕落为流寇矣!昔曹嶷半得青州,亦募兵十万,然苏峻万军即可挫败之。今苏峻亦虚长至三万众,却未必能有王师半旅之战力。

    “然而此中道理,非一二言所可申明者,卿又非能言善辩之士,若当面申斥苏峻,反易触其怒,若铤而走险,冀图侥幸,兖北临羯,恐有不忍言之事。卿不要去与苏峻多说,彼若有所求,可荐之于裴行之……”

    所以如今苏峻当面恳求谢风,谢风直接就把皮球踢给裴通了,说:“子高啊,见有贵人在此,为何不去求他,却来寻我呢”

    你别看裴通是兖州刺史,还比咱们低一级(正四品),问题人姓裴啊!他是同姓二郡公之一的安定郡公裴粹少子,本身亦被封为武原县公,为天子从弟,则在天子面前,必然能够递得进话。你与其来求我,还不如去求他相助,或许能够如卿所愿。

    苏峻嗫嚅了一会儿,就问谢风:“但不知武原县公何所好啊”谢风笑道:“武原县公年少风流,闻其府中姬妾,已近百数……”

    于是第二天,苏峻就挑选了两名美貌婢妾,特意跑去献给裴通,说:“此皆濮阳好人家女子,因其家为羯贼所破,遂为远亲所卖,吾哀怜之,乃重金购来,本欲配于部将。恰好使君到来,使君乃天家贵胄,又风流倜傥,则彼等归使君做妾,要强过与老粗为妻——还请使君笑纳。”
1...387388389390391...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