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第一卷 第一〇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嫁得潘家郎,有田有米有水。

    娶了何氏女,添人添口添丁。

    张贞通过这副对联隐晦的表达了她对杨聪的认可,这相亲就算是成功了,当然,这门婚事最终能不能成,还要看这届科举考试的结果。

    如果杨聪能一帆风顺,金榜题名,那这门婚事就算是板上钉钉,成了。

    如果杨聪考的不好,乡试都没过,那这门婚事很有可能没指望了。

    这相亲的结果,着实让杨聪哭笑不得。

    要说他讨厌张贞那倒还不至于,从这次相亲他就能看出来,张贞是那种典型的大家闺秀,温柔而又体贴,再加上她那国色天香的长相,着实是那种难得的良配。

    问题他已经有陆灵儿了啊,而且,陆灵儿的家世那是整个大明都数一数二的。

    这年头,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没错,只要你有本事,娶上十个八个都可以,问题陆灵儿和张贞都不是一般人家的闺女,他能同时娶回来吗

    这个问题,着实让人头疼。

    还好,现在他还不用面对这个问题,至少这次会试结束之前他还不用面对。

    不管是陆灵儿还是张贞,他都必须考出好成绩来才能迎娶,如果乡试都没过,那他基本上什么都不用想了。

    所以,他并没有过分纠结于此次相亲的结果,回到杨府以后,他还是和先前一样,闷头和王宣、俞大猷一起研读起《四书章句集注》来。

    他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惜,这俗事纷扰,有些人,有些事,总会不期而遇,找上门来。

    他这相亲回来还没几天,又有人找上门来了。

    不过,这次来人找的不是他,而是俞大猷。

    俞大猷跑出去和来人聊了一会儿便满脸为难的回来了,那模样,显然是家里有事。

    杨聪见状,不由关切道“志辅兄,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俞大猷闻言,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我家里好着呢。”

    没事

    你这副表情像是没事的样子吗

    杨聪郑重的道“志辅兄,你我亲如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没想到,俞大猷还是吞吞吐吐的道“真没什么事。”

    杨聪看他这样子,忍不住追问道“真没事”

    俞大猷略带躲闪道“真没事。”

    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俞大猷越是不说,杨聪就越是不放心,他忍不住责备道“志辅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到底什么事啊,你为什么要瞒着小弟。你应该也知道,在这泉州府,基本上没什么事是小弟摆不平的。”

    俞大猷闻言,犹豫了一下,这才尴尬的道“清风,真没什么事,就是我娘让我回去相亲而已。”

    晕死,这事他还真摆不平,他总不能替人家去相亲吧!

    杨聪尴尬的笑了笑,随即拍着俞大猷的肩膀道“这事好事啊,你吞吞吐吐干嘛,赶紧去呗。不过,这事小弟还真没办法帮忙,这娶媳妇还得靠你自己啊,哈哈哈哈。”

    俞大猷看他这样子,不由讪讪的道“唉,清风你不知道啊,我娘的意思这相完亲紧接着就要成亲,我这还要准备乡试呢,哪有时间成亲。”

    原来是这样啊。

    这个的确有点麻烦,一般成亲都得忙活个把月,而且新婚夫妇一般都要腻歪几个月,再加上去金陵赶考的时间,大半年就没了,还怎么读书备考呢

    不过俞大猷年纪的确有点大了,貌似他今年都三十了,这年纪在后世倒没什么,但是,在这年头,三十岁还没结婚的确挺可怕的,说得不好听一点,要是结婚结得早,三十岁都能当爷爷了!

    &



第一卷 第一〇三章 倭寇与海盗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之南,紧邻广东潮州府之处,有座大岛名曰东山,此岛长百余里,宽八十余里,状若蝴蝶,乃东南沿海有数的大岛。

    这天临近午时,东山以北数十里的海面上陡然出现一个庞大的船队,这船队舰船数量并不多,总共也就十余艘,但是,每艘船都庞大无比,高如城楼,看上去简直如同水上的城堡一般。

    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渔民和海商都知道,这些都是福船,东南沿海有名的海上巨舰。

    福船的制式有两种,一种曰大福船,长约十五丈,宽约三丈,竖帆三桅,能载人百余,还有一种就叫福船,长约十二丈,宽约二丈五,竖帆二桅,能载六十余人。

    福船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宋朝,但其兴盛之时,则是在明朝。

    大明水师全盛时期,足有大小战船将近四千艘,其中福船就不下四百艘,大明永乐年间,著名的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就曾携大小福船两百余艘,那场面,海上的风帆就如同丛林一般遮天蔽日,着实壮观无比。

    可惜,百余年后的嘉靖朝,大明水师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日渐衰落,水师的战船只剩不到三成,像福船这样的大型船只更是剩下不到一成,像原来大名鼎鼎的福建水师,这会儿就剩下一艘大福船和几艘福船,早已没有昔日的雄风。

    这十余艘福船组成的船队显然不是福建都司下属的水师船队,因为这船队中光是大福船就有三四艘,福建都司下属的水师船队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大福船!

    那么,这船队到底属于哪方势力呢

    船队最前方的大福船上,陈文杰正满脸自豪的站在一个胡须飘飘的中年男子身后不停的扫视着自家的船队呢。

    没错,这就是龙溪陈氏下属的海商船队,或者说海盗船队!

    虽说这些福船并不是他们陈家的,但是,他们陈家却能指挥这些拥有福船的海商,让他们为自己办事。

    话说大明水师舰队都没有这么多的福船,为什么一个海商豪门下属的海盗船队就有这么多巨舰呢

    这,其实也是海禁惹的祸。

    自明成祖永乐朝以后,明朝的历代皇帝对付来自海上的威胁就只有一招,海盗多了,倭寇闹的凶了就实施海禁,等海面平静一点又开没堪合贸易,从没想过要主动发展水师,清剿海盗和倭寇,掌握海上的主动权。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只管禁,严禁老百姓通番通倭,从不管水师的发展,而沿海的海商却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走私,做独门生意,赚取巨额利润,不断发展壮大,这就造成了海盗和倭寇越禁越多,大明水师却越来越孱弱的局面。

    嘉靖年间,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在海商豪门的庇护下海商和倭寇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各地海商为了谋取暴利疯狂建造用于远洋的帆船巨舰,其规模越来越大,以致东南海域差不多都成了海盗和倭寇的海域。

    大明万历年间,余姚谢氏后裔谢杰就曾在《虔台倭纂》描述海禁与东南不断发展的工商业之间的矛盾,为了生存,为了谋取暴利,东南很多商户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铤而走险,从事海上贸易,形成了当时庞大的海商利益集团。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这就是嘉靖朝海禁的结果,海禁不但没有禁绝海上贸易,反而使得依附于四大豪门的海商赚的盆满钵满,走私船队更是发展到遮天蔽日的程度,而原本偷偷摸摸从事海外贸易的海商也逐渐转化成了与官军对抗的“海盗”,而龙溪陈氏等海商豪门就是这些海盗的首领和保护伞。

    陈文杰看着四周庞大的福船,心中那叫一个自豪啊,惠安杨家在他龙溪陈家面前算个屁啊,这时候,他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哼哼道:“小子,你是不知道我们龙溪陈氏到底有多厉害,这次非宰了你不可!”

    他对杨聪的恨意已然达到了不可抑制的程度,特别是听闻杨聪和张贞定亲以后,他更是嫉恨若狂,在他的极力恳求下,龙溪陈氏的当家老太爷,也就是他的爷爷,终于答应,派人暗杀,干掉杨聪这个“祸害”,同时,通过杨云暗中掌控惠安杨家的资产!

    &nbs



第一卷 第一〇四章 东瀛浪人
    陈文杰没看错,这叶将军和其手下根本就不是东瀛人。

    这叶将军一开口就是纯正的大明官话,他直接拱手回礼道“大家老,好久不见,不知大家老这次亲自前来有何贵干啊”

    家老

    这好像是东瀛的称谓吧,说的是大明的官话,行的也是大明的拱手礼,话里却带着东瀛的称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陈文杰正发懵呢,陈九道却是毫不介意的道“这里风大,不若我们进屋说吧。”

    这意思,肯定是比较隐秘的事情,叶将军闻言,恍然道“哎呀,失礼了,失礼了,里面请,里面请。”

    说罢,他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便转身往院子里走去。

    陈九道也不含糊,他直接朝陈文杰招了招手,又示意一众随从护卫在外面等着,随即便跟在叶将军身后往院子里走去。

    这院子并不大,而且里面的房舍也盖的相当粗鄙,一看就是个临时歇脚的地方。

    叶将军领着陈九道和陈文杰走进简陋的大堂,又客气的请他们坐了下来,这才开口道“大家老,不知这位是”

    陈九道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我二弟的长子,陈文杰。文杰,这位是五峰船主手下的大将,五龙将军叶宗满。”

    五峰船主

    原来是王直手下的大将,这王直可不得了,海商里面就数他最大了,传闻其手下足有数万之众,大小船只不下百艘,比海商豪门余姚谢氏和宁波陈氏的势力都大。

    这王直陈文杰自然听说过,那可是海商豪门都惹不起的存在,在其手下大将面前他自然不敢再张狂了,陈九道一介绍完,他便假假意思拱手道“原来是五峰船主座下的叶将军,失礼,失礼。”

    叶宗满自然也知道陈家老二是大明都察院御史,也就是说,这会儿陈家其实是老二陈九德做主,其长子也就相当于陈家下一代的接班人了,这二世祖自然不能怠慢了。

    他假假意思客气了一番,这才继续问道“大家老,这里也没什么外人了,有什么事,不妨直言。”

    陈九道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直接了当道“叶将军,不瞒你说,这次我们是想请船主手下的东瀛浪人帮我们去料理一个不知死活的商户。”

    叶宗满闻言,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异常,这种事,他们不是没干过,这些海商豪门不方便出手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请他们帮忙,因为他们手下有“东瀛浪人”。

    这些海商豪门之所以请他们手下的“东瀛浪人”出手,主要是为了避免麻烦,这“东瀛浪人”其实就是真正的倭寇,而海商豪门下面的海盗都是假倭寇。

    如果事情败露,他们手下被逮住了可就麻烦了,他们很有可能会被牵连,真倭寇被逮住了他们反而没事,反正这些真倭寇被逮住了就死定了,没人会出卖他们,而且真倭寇大多不知道他们的身份,想出卖都出卖不了。

    这事简单,他轻车熟路的问道“这商户是哪里人氏,家中具体是什么情况”

    陈九道并未答话,他直接转头示意,让陈文杰来介绍。

    陈文杰也不含糊,他详细介绍道“是这样的,叶将军,这商户乃是惠安有名的杨家,也就是那个靠木材生意起家的杨家。他们原本只是普通商户,不过,这一代的杨家老爷子捐了个南京光禄寺署丞,也就是个从七品的闲职。杨家大约有护院三十余名,其他家丁、丫鬟、老妈子五十余人,杨府还住有各级掌柜和宗族子弟大概二十来个。这次我们请你们料理的主要目标是杨家的长子嫡孙杨聪,他身边还有二十余个护卫,听闻都是有些功夫的乡勇,大致情况就是这样了。”

    叶宗满闻言,郑重的点了点头,随即追问道“你们想怎么样,是灭他满门还是光杀这个杨聪”

    灭他满门!

    陈文杰虽然是海商豪门出身,杀人放火的勾当他可没亲自参与过,



第一卷 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
    杨聪还不知道陈文杰跑海上去请了真倭,不过陈文杰这家伙动手的时间他却知道了,因为陈文杰很快又给他二叔杨云回信了。

    陈文杰在信中并没有直接说他准备杀人了,但是,他信中的内容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想干嘛。

    他信中不但要杨云提供杨家的草图,杨聪和杨荣的画像,还告诉杨云,让杨云在下个月十五号找个借口出去待两天,不要留在杨府。

    这意思很明显,下个月十五号,他就要动手了,主要目标就是杨聪和老太爷杨荣。

    这家伙,好歹毒啊!

    他这是想把自己和自己的爷爷杀了,然后利用自己的二叔侵吞杨家的资产啊!

    还好,陈文杰这家伙虽然心思歹毒,脑子却很一般,就知道动粗,根本就玩不出什么高深的策略来。

    陈文杰既然决定动手了,杨聪自然不会干坐着等人家上门,这《四书章句集注》看样子是没法静心读下去了。

    他收到消息便开始安排了,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邓城和汤克宽还有一众亲随护卫出门了,他准备先去俞大猷家看看情况,然后再去永宁卫城找李希贤帮忙。

    没想到,跑到俞大猷家一看,他家不但没有想象中的喜庆氛围,反而一片愁云惨淡!

    俞大猷是眉头紧锁,一声不吭,杨氏更是愁眉苦脸,一个劲的叹气。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聪好说歹说问了半天才从杨氏口中得知,原来是俞大猷相亲出问题了。

    杨氏找的亲家是晋江有名的乡绅赵家,原本俞大猷相亲还算顺利,赵家姑娘一眼就相中这壮实而又老实的汉子,但是,赵家老爷赵坤,也就是那姑娘的父亲却要求俞大猷入赘!

    这家伙,入赘可不是什么好事,对这年头的人来说,入赘基本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入赘之后生了儿子也等于是女方家的,不能为男方家传宗接代,对于俞大猷这种家里只有一根独苗的人家来说,入赘就等于断子绝孙了!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那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啊,更何况是断子绝孙。

    这年头对家族传承是最看重的,自己生不出来还可以想办法去过继一个来延续香火,这入赘可就彻底没指望了。

    杨氏当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入赘,但是她又不舍得这门亲事,因为赵家是晋江有名的乡绅,如果能把赵家女儿娶回来,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

    至于俞大猷,他对赵家姑娘本就没什么感觉,对这门亲事更是兴趣缺缺,要不是杨氏拦着他,他早跑惠安去找杨聪读书去了。
1...3334353637...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