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杨聪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原来这家伙说的方便并不是作弊,而是一些考场琐事!
这些他还真没听说过,不是说他不知道考生进场需要仔细检查,而是他没听说过这种事还能通融的。
他可是第一次参加乡试,这种事情不知道也正常。
不过,他细细一想,便发现了不妥之处。
俞大猷和王宣他们可是参加过乡试,他们好像也没听说过这种事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小心的试探道:“你们这方便是每个考生都可以行的吗?”
张平连连摇头道:“当然不是,像那些借住破庙又或是民舍的穷秀才我们可不会去问他们要不要行方便,他们就出不起这价,只有像公子这种贵人我们才会行这个方便。”
原来是这么回事,杨聪闻言,这心中的顾虑顿时少了很多,这年头,能随随便便掏出十两银子的人的确不多,看样子这家伙说的行方便,还真有可能,他忍不住追问道:“还有其他方便吗?”
这家伙,果然是个有钱的主,张平闻言,不由双眼冒光道:“有啊,只要公子肯花钱,考场里面的事,我们都能给公子行方便。”
真的假的?
杨聪干脆问道:“具体有哪些,你都说说吧。”
张平闻言,兴奋的道:“杨公子,不瞒您说,只要您肯花钱,考场里的事,我们都有办法。比如吃饭,这乡试可是不让带吃食的,考生的吃食都是我们送的,不过,什么时候送,送些什么,那就看我们的了,毕竟考场里面一万多人不是,我们也不一定忙的过来。又比如喝水,那也是我们送的。还有晚上熏蚊子,那也是我们管的。甚至,只要公子肯花钱,您想怎么上茅房都行。”
杨聪闻言,着实吃了一惊。
这些问题,都是他比较担心的,比如说吃饭喝水,传闻由于参与乡试的人太多,天气又热,很多考生吃到的都是馊了的饭食,有时候甚至一天都没人来送水都正常,因为考场严禁喧哗,你口渴了也不能喊人送水啊,一万多考生呢,谁没事老跑你跟前来问你喝不喝水啊。
还有晚上的蚊子,这大热天的,考场环境又那么差,晚上蚊子自然多的很,如果没有人时常拿艾草烟来熏一熏,一晚上蚊子就能咬得你满身是包。
至于上茅房就更加不得了了,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上茅房那都有人全程盯着,整个过程是相当麻烦的,如果你老上茅房,把考官给惹恼了,给你记上一笔,这次乡试你基本上就完了。
所以,一般的考生在乡试这九天时间里都不敢吃多少东西,也不敢喝多少水,就是害怕频繁上茅房把考官给惹恼了。
他是真没想到,原来这些问题都可以花钱解决。
不过细细一想,这事还真不奇怪,每个朝代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很多事都会变质,大明历经了一百多年之后,荒唐事多了去了,这些衙门里的衙役敲诈勒索的事都经常干,这种“正规”的捞钱途径他们会放过才怪。
这些方便,那当然是要行的,他毫不犹豫的道:“这些一共多少银子?”
张平闻言,略带激动道:“只要五十两,保管公子在考场不遭一点罪。”
五十两可不便宜,相当于后世两三万呢,一般人还真行不起这方便。
第二卷 第七章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招惹小人
杨聪自然不在乎这五十两银子,如果真如这张平所说能解决考场那些琐事的烦恼,一百两银子他都不在乎。
不过,他也不想当冤大头,白送人家五十两银子。
这张平他可不认识,人家万一是来讹钱的,他傻乎乎的给人五十两,岂不比猪还蠢。
想到这里,他淡淡的道:“这钱我可以出,但有一点,我要是付了钱,你们不给行一点方便,我找谁去?”
张平貌似对这问题都司空见惯了,他不慌不忙道:“杨公子,不瞒您说,这行当我们都做了几十年了,您可曾听说过有哪个考生给了钱又没得到照顾,最后大吵大闹的?”
这个杨聪的确没听说过,不过,这也不能证明张平说的就是真的啊,他想了想,干脆道:“这点钱,我的确不在乎,但是,你得向我证明,你们真能给我行这些方便。”
张平闻言,微微笑道:“嘿嘿,杨公子,不瞒您说,金陵城里各衙门的衙役大多都是小人举荐的,就算是乡试的考官也得给小人几分薄面,不然,小人也吃不了这碗饭不是。“
哎呦,这牛皮吹的,好像他就是金陵城里衙役的老大一样,可能吗?
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不过,这种事同样不是几句话就能证明的。
如果这家伙真是金陵城里衙役的老大,那就算是白送他五十两都可以,因为这种人有用啊,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呢。
想到这里,杨聪饶有兴致的道:“噢,还有这么回事,你的能耐好像不小啊,但光凭这几句话也不能证明你有这能耐不是?”
张平点了点头,随即卖弄道:“杨公子,实话跟您说吧,这次乡试,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一人的报考公文小的都着人查看过了,有可能出得起钱的贵人小人更是着人细细查探过了,要不小的也不会找上您不是。”
这么厉害,真的假的?
杨聪忍不住好奇道:“关于我,你都查到些什么?”
张平闻言,偷偷瞄了杨聪一眼,随即郑重的道:“杨公子既然想知道,小人就给您说说。您是泉州府惠安县人士,您爷爷纳捐得了个光禄寺署丞,这次您县试、府试、院试连中三元,您是上个月底到的金陵城,和您一起来的,共计有二十多人,其中有五个是报了这届乡试的考生,您曾经去邹守益邹大人府邸、湛若水湛大人府邸、张邦奇张大人府邸和魏国公府投过拜帖,另外小人估摸着,何迁何大人家的公子找的那个杨聪就是您。”
卧槽,真这么厉害!
杨聪闻言,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家伙,好大的能耐啊!
这种人,一定要好好结交一番,他愣了一下,随即便起身拱手道:“张兄真乃高人,怠慢了,请坐,请坐。”
他这已经算是顶客气的了,一般衙门里的衙役在有功名的秀才面前哪里有坐的资格。
不过,这张平倒也不矫情,他礼貌性的客气了一番便生生坐在了左首的客位上。
杨聪又令人上了香茗,这才微笑道:“张兄,你应该也知道,这五十两银子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这样吧,我给你三百两,我们这六个人,你都给照顾一下。”
张平闻言,忍不住激动道:“好,杨公子,您果然是个爽快人,小人就喜欢跟您这种爽快人打交道,这样吧,原本这买卖是要交一半定金的,小人这次就不收定金了,乡试过后,您满意了再给钱,您看怎么样?”
这家伙,果然能量不小啊,杨聪知道,自己事后如果不付钱,估计这次乡试就完了。
这年头,要想让人乡试过关是比较难,要想让人乡试过不了关却不难,只要随便在试卷上抹点口水,把个字弄糊了,这试卷基本上就废了。
这家伙估计连阅卷的地方都有办法渗透进去做手脚,要不他也不敢这么说。
这么牛逼的人物,可不能错过了,得想办法跟人搞好关系。
那么,怎么跟人搞好关系呢?
这种人,最在乎的应该就是钱了,只要想办法让他多捞点钱,这关系自然就好了。
杨聪想了想,猛然间想起来,这家伙刚才貌似说,礼部主事何迁的儿子正在找自己呢,虽说这何迁没多大能耐,但也不得不防啊,这次乡试,他可不能有任何闪失。
正好,出点钱,让这张平帮个忙,这样,既能防止何迁搞自己的鬼,又能跟张平搞好关系,正可谓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他郑重的道:“张兄,你说何迁何大人的公子在找我?”
张平亦是郑重的点头道:“是啊,这事原本不关小人的事,不过,杨公子既然跟小人做了笔这么大的买卖,小人就多句嘴,杨公子,您要小心啊,小人既然能查到您,何迁何大人肯定也能查到您,这何大人脾气可不怎么好,小人估计,他十有九是要报复您的。”
杨聪闻言,连忙请教道:“张兄,你觉着他会怎么报复?”
张平想了想,随即分析道:“这乡试要想报复一个人,无外乎两个办法,一是在试卷上做文章,把试卷给弄废了;二是在考官身上做文章,请考官找借口把你给刷下去。”
杨聪闻言,不由眉头一皱,这家伙如果真的报复自己,这次乡试自己还真有可能被刷下来。
还好,自己遇上了张平,要不然,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想了想,随即诚挚的道:“张兄,我想请你摆平这件事,需要多少钱,你尽管说。”
张平考虑了一阵,这才认真的道:“第一个办法小人倒是能帮帮公子,他要想把试卷弄废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试卷交上去的时候考生的名字就被糊住了,一般考官是不可能在阅卷的时候分出哪张试卷是谁的,只有我们这些到处走动的衙役才有办法记住哪张试卷是谁的。小人估摸着何大人要是想在试卷上动手脚,必定会来找小人,到时候小人随便出个高价把他给含糊过去就行了,这何大人小气着呢,必定不愿为这种事花多少钱。如果何大人用第二个办法,那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此次乡试的主考官是严嵩严大人,这何大人好像正巴结严大人呢,估计这点小事,严大人应该会帮他。”
尼玛,果然,宁可得罪君子,不可招惹小人啊,这下真有点麻烦了。
杨聪略带焦虑道:“张兄,严大人那里,你有办法吗,多少银子,你只管说。”
没想到,张平却是摇头道:“这个倒不需要银子,杨公子,您不是认识邹大人和湛大人吗,他们可都是副主考,只要你请他们给照应一下,相信严大人必不会为了一个礼部主事而得罪两个朝廷重臣的。”
这话的确有道理,小人基本都是自私的,亏本买卖他们可不会做,严嵩再牛逼也不可能为了个礼部主事而得罪礼部左侍郎和国子监祭酒。
这张平是真厉害啊,杨聪不由拱手道:“张兄,多谢了,我的试卷还请你费心看着点,要多少银子,你只管开口。”
张平闻言,搓了搓手,尴尬的道:“这点小事,就算了吧,杨公子如若不嫌弃,就当小人高攀了,跟公子交个朋友。”
这朋友当然要交,这银子也得给,让你尝到了甜头,你才会想着找我捞钱不是。
杨聪毫不犹豫的对着外面喊道:“取一百两银子来。”
很快,一个护卫便拎着包银子进来了。
张平还待拒绝,杨聪却是硬把银子塞他手里,他又是拱手,又是作揖,感谢了一番,这才抱着银子满面红光的走了。
杨聪看着他的背影,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这事整的,看样子自己还是有点太过冲动了,以后遇着像什么何公子那样的小人,可得小心着点。
第二卷 第八章 江南贡院
贡院,是古代专门为乡试修建的考场,由于古代交通落后,考生赶路比较困难,所以贡院一般都不止一处,历朝历代都会选择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修建贡院,以方便周边行省考生赶考。
江南贡院就是大明南部七省包括南直隶举行乡试的地方,其规模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那么,江南贡院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
据史料记载,江南贡院光是号舍就有两万余间,能同时容纳两万多名考生考试,另外还有监考楼、厨房、茅房、仓廪等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足有五千余亩。
这五千余亩比起大报恩寺来貌似要小上一半,但里面的建筑之密集却是大报恩寺不能比的,因为一间号舍大概也就一步宽,一步长,一亩大小的地方就能修建两百多间号舍,其建筑之密集可想而知,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到了这里,估计能当场晕倒。
杨聪和俞大猷等人这会儿就在赶往江南贡院的路上,他有没有密集恐惧症这个还不清楚,不过他这会心里着实有点紧张,因为今天就是乡试开始的日子。
这次他们并没有坐马车,也没有骑马,因为参加乡试的考生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大家都坐着马车又或骑着马,那江南贡院附近的大街都会被堵的水泄不通,到时候,后面的考生都有可能挤不进去了。
所以,南京礼部早就下了通告,所有考生不准坐马车、骡车、牛车等任何车,也不准骑马、骡等任何牲口,所有人一律步行抵达考场,凡是违例者,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这规定,着实有点太严了,因为一般的考生都住不起贡院附近的酒楼客栈啊,大家基本都住在外城,离贡院最少也有几里地,住的远的,甚至离贡院有十几里,住的最远的步行走到贡院怕得一两个时辰,这不要人命吗。
当然,这些考生也不是傻子,住的远点的基本会头天下午便赶到贡院附近的街道上,就地休息,等着开考,反正这会儿天气热的很,倒也不怕着凉了。
杨聪他们还好点,因为大报恩寺就在内城聚宝门外,离贡院也就三四里,快点走的话大概一刻钟时间就能走到,慢点走也只需要两刻钟,只要早点起来,根本就不用担心赶不上趟。
他们这几天都休息的很好,所以,今天他们丑时刚过他们便爬起来了,还不到寅时他们便出发了,一行人悠哉悠哉的走了大约两刻钟,便赶到了江南贡院附近。
这会儿都还不到寅时一刻呢,时间貌似还充裕的很,但是,杨聪他们却不敢站那里干等着,因为这次参加乡试的足有一万多考生,光是入口就有一百多个,他们得赶紧去找入口啊,要等到开始进场的时候再去找,估计就赶不上趟了。
他们几个正准备分头去找考场入口呢,一个瘦小的身影突然跑上来拱手道:“杨公子,你们终于来了,小人都在这等候多时了。”
这会儿天色还有点昏暗,隔的远点便看不清人的长相了,不过,杨聪一听声音就知道,这家伙是张平。
没想到,这还没开始入场这家伙就找上来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
杨聪忍不住问道:“张兄,怎么了?”
张平笑眯眯的道:“小人这不是怕各位一时之间找不着入口吗,所以特意来给你们引下路。”
原来这家伙是来领路的,这感情好,省得大家一个个入口去找,毕竟每个入口处的名单上都密密麻麻的写了一百多个名字,而且这会儿天色又这么暗,看几张名单,估计能把眼睛都看花了。
这估计也是某个“无良”的考官想出来折腾考生的法子,本来事先通知一下每个考生入口是哪个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就不通知,就让你去找。
如果考场入口都找不到,那乡试也不用参加了,这种没用的东西,考上举人那也是个废物。
杨聪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道,他也不想刻意躲避这种考验,不过,能有人领路他也不会拒绝,毕竟他是来考举人的,而不是来折腾自己又或者锻炼眼力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