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家里太穷,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再给小的穿,孟夏现在穿的还是四姐儿的棉裤和二哥的棉袄,至于内衣内裤,那是绝对没有的。

    孟夏脱得光溜溜的钻进被窝,用头蒙着被子,尴尬得要死。

    孟国庆倒是穿着条大裤衩,掀开被子在三弟屁股上抽了一巴掌,笑道:”还不好意,又不是没见过。“

    孟夏翻来覆去睡不着,单薄的褥子下面铺着麦秸秆,硌得后背疼。

    ”咋了三儿冷把脚放我肚子上。“孟国庆也没睡,睁着眼睛望着黑漆漆的大梁。

    &nbs




第四章 冰糖
    孟国庆不在的日子,孟夏可算是累坏了。

    虽说病刚好,但老太太可不会惯着他。

    啥,挑不动水家里还有两个小水桶!

    啥,连小水桶都挑不动,那你怎么吃得动家里的粮食都让你吃了!

    在老太太的眼里,孟夏就是个累赘。

    孟夏自然也感觉到老太太的不满,只能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躲着老太太。

    两天后的傍晚,终于等来了杨老师。

    果然如同孟国庆所说,老太太听了杨老师的劝后,不仅答应让三儿继续上学,而且还让三姐儿也继续上。

    孟夏高兴得对着杨老师鞠了好几个躬,终于不用干活了!

    三姐儿倒是很平静,不喜不悲。

    趁着老太太和杨老师唠家常,孟夏问三姐儿:“你咋不高兴呢”

    三姐儿瘪着嘴道:“去上学就没时间偷吃了。”

    孟夏转头就走,这人谁啊,我不认识!

    但是吃饭是个天大的事情,至少现在的孟夏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只走了两步,猛地转身,“三姐,你知道那个……,娘把好吃的藏哪了这两天我怎么没找到呢”

    三姐儿鄙视道:“这事儿你不如我,我鼻子老灵了,我告诉你,咱娘把好吃的都放在里屋的篮子里,就是挂在房梁的那个篮子里。”

    说到这,三姐儿做贼心虚似的扭头看了老太太一眼:“知道篮子里有啥吗”

    “啥”

    “一小包红糖和三块冰糖,还有半块月饼,那冰糖老甜老甜……”。

    孟夏狠狠地咽了咽唾沫:“三姐,这么说你偷吃过冰糖”

    三姐儿吐吐舌头道:“我哪敢啊,我就偷偷的舔了一口,就一小口,三儿,你可别告诉娘,否则娘非得打死我,那些都是爹生病的时候别人送的,爹都没舍得吃。”

    孟夏又咽了咽唾沫:“三姐,我保证不告诉娘,不过你得答应我个条件。”

    三姐儿吓得直摆手:“三儿,这事儿你可别找我,你想吃就自己去。”

    孟夏伸手比了比自己的身高:“三姐,系篮子的绳头我够不着啊,你以为我没试过姐,你是我亲姐,求你了!”

    看着三弟写满希冀的小脸,三姐儿踌躇不已,最后咬咬牙,低声道:“只能舔一口!”

    “舔一口就舔一口!”孟夏拍着胸脯保证道。

    两人贴着墙角,躲着老太太的视线,偷偷地溜进了里屋。

    三姐儿熟练地从后窗上抠下两块青砖,码放在地上,踩着青砖踮着脚将绳头解开,慢慢地放下篮子。

    孟夏仰着脖子望眼欲穿,总觉得篮子下降得速度太慢。

    篮子里果然有不少好东西,放在最上面的是半块月饼,拿起来咬了一口,月饼不知道放了多久,坚硬如石,差点没把牙崩掉,孟夏只好将月饼放回篮子。

    三姐儿手里拽着绳子,扭着身子望着门口,不停地催促:“三儿,你快点。”

    孟夏在篮子里翻了一遍,终于在一个小手帕里找到了三块冰糖,虽然不知道三姐儿舔过哪一颗,或许每一颗都舔过,但冰糖的诱惑早已战胜了理智,直接拿起一颗放在嘴里,冰糖里的甜分瞬间俘获了味蕾,在口腔里尽情地绽放开来。

    孟夏将充满糖分的口水咽了下去,因为咽得太急,“嗖”的一声,居然连冰糖也一起吞了。

    这下坏了,老子还没过完瘾呢!

    眼睛死死盯着剩下的那两块冰糖,心里自我安慰,就吃一块,就吃一块!

    鬼使神差地又拿起一块冰糖含在嘴里,回头对三姐儿道:“好了,快吊上去。”

    兄妹俩偷偷地进屋,又悄悄地离开,运气不错,没被老太太发现。

    出来时,正赶上杨老师要走,老太太让杨老师稍等一下,转身进了里屋,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小纸包,孟夏一眼就认出来是篮子里的那包红糖。

    可老太太的脸色怎么那么难看

    孟夏不敢想下去,扭头正好对上三姐儿的目光,兄妹俩同时打了个哆嗦。

    三姐儿用胳膊肘捅了捅孟夏:“三儿,你没偷吃吧”

    孟夏苦着小脸,张开嘴巴给三姐儿看。

    三姐儿见他嘴里含着冰糖,急得快哭了,忙道:“赶紧咽下去,咱们来个死无对证!”

    刚含了没多久的冰糖,又这么吞下去了。

    杨老师跟老太太推搡了一番,可杨老师一个知识分子,哪能是老太太的对手,被老太太一直推出了大门。

    等杨老师走远后,老太太返身关上大门,放下门闩,随手从门后抄起一根扁担,单手擎着,指着孟春燕兄妹仨,恶狠狠地道:“说!谁把冰糖偷走了!”

    四姐儿经不住吓,咧着嘴哇哇大哭,不过却一句话也没说。

    至于罪魁祸首的孟夏和孟春燕,更是心虚得直摇头。

    老太太又问了一遍,见没人承认,于是大怒:“好!小小年纪,一个个的学会偷鸡摸狗了,我打死你们这些不争气的东西!”

    孟夏见势不妙,悄悄



第五章 活出个人样子
    赤脚医生给三姐儿的胳膊打上石膏板,知道孟家穷,也没收钱,更不愿留下来吃饭。

    村里人谁不知道,孟家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除了地瓜干还是地瓜干。

    等赤脚医生走后,老太太嘱咐三姐儿好好躺着,这几天就不用干活了。

    进了里屋打开粮食缸盖,缸里空空如也,用手掏了掏缸底,只在指甲缝里留了一点玉米面。

    环顾四周,真找不到一点细粮了,三姐儿被自己打断了胳膊,想给她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自己这个当娘的却办不到,顿时悲从中来,捂着嘴呜呜哭起来。

    孟夏刚挑了一担水进门,隐约听到里屋传来老娘的呜咽声,赶紧放下扁担,掀开门帘趴在门框上:“娘,你怎么了”

    老太太慌乱的擦擦眼泪,深吸了口气,回头强笑道:“没事,没事,娘刚才眼睛里进了灰。三儿,是不是饿了”

    孟夏有些诧异,第一次见老太太如此和颜悦色对自己说话。

    老太太摸摸老三的头:“等着娘,今晚娘给你们做窝头吃。”

    窝头孟夏很是怀疑,因为这两天他经常来里屋翻腾,家里根本没有一粒苞米粒。上一次吃地瓜干玉米面粥,还是二哥走的那天早上。

    老太太抄起一个葫芦瓢,脚步匆匆地出了门,孟夏跟着来到院子门口,看老太太去的方向,好像是三大娘家。

    肯定是去借粮食了!

    老爷子杨兰亭兄弟七个,他是老七。大大爷和二大爷都已经去世了,三大爷家是孟家过得最好的,老太太去他家借粮食倒是正常。

    不过孟夏曾听老太太唠叨过,说三大娘势利眼,经常对她冷嘲热讽,说什么穷人要有穷人的活法,既然家里这么穷,还供那么多孩子读书干啥

    老太太却不信这个邪,一个快六十的寡妇,愣是咬着牙把四姐儿孟春实供到了中专,老四孟春晓供到了大学,在三大娘面前扬眉吐气了一番。

    只是她期望最高的老二孟国庆,却意外的落了榜,也没再继续考,先是在镇上的初中当了几年老师,然后去了镇上的电影队放电影,虽然一直干到电影队的经理,可90年代初电影业受到电视的冲击,电影队效益不好,孟国庆最后只能下岗回家务农。

    孟夏还记得,老太太在一百岁生日那天,喝了点酒,牵着孟国庆的手说:“娘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看到你风光的上大学!当时我就想,等你考上大学那天,我就穿上新衣服到你三大娘跟前炫耀,非臊得她没脸没皮的!”

    儿孙们哄堂大笑,老太太和孟国庆却没笑,孟夏甚至看到老爸的眼角闪着泪光。

    老太太没有空手而归,借了一葫芦瓢苞米和面粉。

    晚饭吃的是混合面做的窝窝头。

    所谓的混合面,是由地瓜干磨成粉,然后跟玉米面和小麦粉混合在一起。

    这年头很多人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面粉包的饺子,面粉也不是什么白面,而是混了一些麦麸的黑面。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玉米面就能算是“细粮”了,平日里都舍不得吃,一般都是当作地瓜干的配料煮成地瓜粥。

    混合面有个缺点,松散,本质上是蛋白质含量少,加了水后很难和在一起,一捏就碎,所以蒸出来的窝窝头都是张开了大口,轻轻一咬就掉渣。

    为了照顾三姐儿,晚饭是在炕上吃的。

    老太太亲自挑了个最大地窝头放在三姐儿碗里,把三姐儿感动得眼眶都红了,狠狠咬了一大口,一边嚼着一边流眼泪。

    “娘,真好吃!”窝头太干,三姐儿噎得直拍胸口,就着大陶碗喝了口水。

    老太太有些心酸地看着三姐儿:“你喜欢吃,明天娘还给你做。”

    三姐儿问:“不是,娘,昨天你不是说家里没苞米面了吗”

    老太太咬了一小口窝头,却味同嚼蜡:“刚才去你三大娘家借了半瓢白面和半瓢苞米面,够你吃两天了。”

    三姐儿看着手里的窝头,有些下不去口,知道老娘肯定又在三大娘家受气了,哽咽道:“娘,俺不喜欢吃窝头,俺喜欢吃地瓜干。”

    老太太瞪眼斥道:“让你吃你就吃,哪来那么多毛病!”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低沉,兄妹仨默默地啃着窝头,三姐儿一边啃一边流泪,四姐儿本



第六章 矿石
    重新回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孟春晓感觉恍如隔世。

    坐在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看着同学们把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一动不动地看着黑板,孟春晓又忍不住想笑。

    刚走神,就被语文老师瞪了一眼,孟春晓立马老实了,学着别人的模样,将双手放在桌上,装作认真听讲的模样,但心思却早已飞到了窗外,一直飞到家中。

    二哥孟国庆在隔壁镇上读高中,三姐儿在家养伤,四姐儿和自己都在学校读书,家里只剩下老娘一个人干活。

    为了能多赚点工分,什么活累,老娘就抢着干什么活,以至于连村里的老爷们儿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孟老七家的是这个!”

    午饭和四姐儿在二姐孟春华家吃的。二姐夫王茂松的老娘是个很了不得的人,年轻的时候是女游击队员,打过鬼子,支援过淮海战役,现在是灶头村生产队的书记。

    王茂松是家中独子,有两个姐姐,都已出嫁。王家条件比孟家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午饭只不过是地瓜干中掺了点玉米面。

    四姐儿今年上初一,初中比小学每天多两节课,所以放学后孟春晓没等她,一溜烟地跑回了村里。

    孟家所在的村子叫石湾村,顾名思义,村子背靠着山坐落在河湾处,水是绿水,但山却不是青山,而是石头山。

    听老娘说过,以前这石头山光秃秃的,一到下大雨就往下滚石头。直到解放后山上种了松树,石头山才变了模样。

    石湾村的耕地基本上沿着河湾分布,后来人口多了,生产队组织人力开山取材,用石条在山上垒出梯田,然后人挑牛拉从别处挖来泥土填进去,用了十多年的功夫一共开辟了百来亩梯田。

    灶头村跟石湾村隔着河,离着二里多地。

    过了石板桥,就进了石湾村的地界,远远就望见老娘正跟一个男人一起拉犁。

    生产队只有两头牛,根本忙不过来,而且生产队长舍不得死命用牛,累坏了以后咋办所以只能靠人力拉犁耕地。

    妇女们没人愿干拉犁的活儿,而且别人都是三四个大老爷们儿一起拉犁,可老娘为了多挣工分,不仅亲自上阵,而且还减少了人手。

    孟春晓跳下田埂,知道自己力气小,根本拉不动犁,于是从老娘的肩膀上抢过一根绳子,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娘,你歇歇,我帮你!”

    “三儿,你放学了不用不用,娘一点都不累!”尽管拉了整整一天犁,腰和肩膀疼得要命,可听了三儿的话,老太太心里高兴极了,浑身的疲惫仿佛一下子消失了。

    孟春晓一句话不说,只是低着头拼命的用力,就是想让老娘能轻松一些。

    日子一晃而过,时间来到了阳历四月。

    明天是星期天,初中也提前放学,孟春晓和四姐儿一起回到村里,看到二哥孟国庆和老娘在田头整修沟渠。

    “二哥!”兄妹俩高兴地跑过去,缠着孟国庆好一阵闹。

    “好了好了,今天你二哥回来,咱们早点收工,回家做好吃的!”

    “啥好吃的!”一听好吃的,孟春晓眼睛直冒绿光。

    孟国庆笑道:“回来的路上我摘了两筐子洋槐花,又捅了一个大马蜂窝。”

    四姐儿使劲地拍着手:“太好了,有蜂蛹吃了!”

    回到家,闲得要死的三姐儿见到孟国庆就咧着嘴笑。

    梦国庆询问三姐儿的胳膊怎么了,三姐儿摆摆右手:“不小心被墙头的砖头砸了一下,没事哥,一点也不疼。”

    孟国庆有些怀疑,掉下来的砖头能把胳膊砸折了
1234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