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孟国庆笑骂道:“你才梦游呢,三儿,醒了就别睡了。”

    一个宿舍六个人,除了一个本地人回家住外,孟国庆挨个给他介绍。

    穿着土里吧唧绿军装的壮汉叫高爱军,是317的舍长。

    上唇留着小胡子,长着一双小眼睛的叫董阳。

    戴着高度近视眼睛,文质彬彬的那个叫汪剑锋,孟春晓总觉得有点名不副实,剑锋剑锋,不说长得像高爱军那样强壮,但至少要有股锋利的气势。

    最后一个叫叶建国,胖乎乎的,坐在那像一摊大肥肉,他这个体格,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资极度缺乏的年代,实属罕见。

    &nb




第八十二章 鸡汤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四个人一起去食堂吃了顿饭,然后结伴探索起这座园子来。

    南门是主校门,来的时候走的正是南门。东门外是一片低矮的居民区,平房胡同错综复杂,四个人远远了望着,都没胆子走进去。西门远离宿舍区和教学楼,估计如果没什么事,以后很难来这边。

    两天后,数学系的新生都到齐了,开了一次班会。

    因为到得晚,宿舍的四个人只能坐在最后一排。

    数学系刚改的名字,77级入学的时候还叫数学力学系,到了78级,力学系和数学系分家,从此以后各叫各的。

    孟春晓以前可没搞过纯数学,所以对78级数学领域的大牛不甚了解,但唯独有一个人,他看过报道,这个人是研究孪生素数的。

    听到这位大牛报出名号,孟春晓惊讶得手一哆嗦。

    远远地望着这位大牛在台上紧张地做自我介绍,孟春晓心底突然涌起一股恐惧。

    他从来没想过从事枯燥的数学研究,高考完后,他第一志愿报的是隔壁的无线电系,因为觉得自己是全省理科状元,第一志愿肯定没问题,就不想写第二第三志愿,最后还是在班主任逼迫下不情不愿地填全了。

    第二志愿他填的金陵大学物理系,班主任看了后非常生气,说什么金陵大学根本比不上北大,所以第三志愿就填了北大数学系,这才让班主任满意了。

    老天爷仿佛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没被第一第二志愿录取,反而被自己最不看好的第三志愿给录取了。

    这可是数学啊,纯粹的数学专业啊!

    没开班会之前,他还没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可此时此刻,他环顾四周,心里拔凉拔凉的。

    在座的同学有三十多岁的大叔,也有二十多岁的青年,甚至还有几个跟他差不多大的未成年人。

    这些同学跟他不一样,他是开了挂的,考上北大纯属侥幸。而他们却是凭真本事考上北大数学系,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笨的。

    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非常清楚,他就不是搞纯粹数学研究的料!

    如果仅仅是跟枯燥的数学打交道,他或许忍忍还能坚持下来。

    可一想到要跟这么多聪明人,甚至天才做同学,他就感觉压力山大,似乎有一堵墙横亘在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可是顶着全省理科状元的光环考进北大数学系的,万一学不好,成绩太差,丢得可不是他一个人的脸,而是全省父老乡亲的脸啊!

    他仿佛预见不久后,同学和老师在他背后指指点点,“就他,孟春晓,某某省理科状元。之前我以为这人是理科状元,肯定很厉害,没想到成绩这么挫,谁能想到原来是个水货状元啊。你说某某省状元都这个德性,其他人能好到哪去哈哈!”

    想到这,孟春晓的脸色一阵白一阵青,突然感觉有人捅自己的腰,听到老大田建新说:“孟春晓,到你了!”

    孟春晓忙站起来,一步一步地往台上走去,像是背着一柳条筐的矿石,每一步都那么艰难。

    教室就这么大,走得再慢也有走到头的时候。

    他这副做派,被老师们看在眼中,反而是一种沉稳的表现,然后又听他自我介绍说今年才十五岁,老师们互相看了看,都以为数学系来了一个少年老成的好苗子。

    站在讲台上介绍完姓名、年龄、籍贯后,孟春晓一下子不知



第八十三章 竞争
    “说实话,我是极其不自信的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就在上台之前,我还在底下焦虑,数学是我的弱项,万一我成绩太差怎么办自己丢脸事小,最怕的是丢了全省父老乡亲的脸。”

    “可站在这,面对着如此多优秀的同学,德高望重的老师,我突然没了这种担忧,我觉得,能跟在座的诸位成为良师益友,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就像两年前一样,我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说到这,孟春晓深吸了口气,语气平静地说:“所以,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即便最后一败涂地,至少我可以站着说,我不是个胆小鬼。”

    鞠了一个躬,孟春晓在掌声中挺胸昂头地回到座位坐下。

    田建新激动地拍着他地肩膀道:“孟春晓,你讲的真好!”

    秦守仁推了推眼镜,笑嘻嘻地问:“孟春晓同志,刚才你是在向所有的人下战书吗”

    “你可以这么理解。”孟春晓心里苦笑,他这是自绝后路,就是为了让自己丢弃一切幻想和侥幸,用刺刀见红的精神,在数学系拼他四年。

    虽然自己的脑袋或许不够聪明,但他还是想试一试,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潜力可挖。

    就像他刚才说的,即便最后一败涂地,至少他尝试过,奋斗过,不留遗憾就是最大的成功。

    一听这话,秦守仁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一本正经地伸出手:“我接受你的挑战!”

    张学红也伸出手,搭在秦守仁的手背上,然后问田建新:“老大,你可别告诉我,你胆小。”

    田建新白了他一眼,放上手说:“我田建新从来不知道胆小两个字怎么写。”

    孟春晓最后一个放上手,咬牙切齿地说:“几位大哥,先说好了,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可不准杀红了眼,六亲不认。”

    “咦孟国庆行啊!”张学红眼睛发亮,握着双拳说:“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这话说的太好了!咱们学习上拼钢刀,生活上还是同学朋友。”

    田建新重重地点头:“对,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我们管不了别人,可咱们一个宿舍四个人必须得做到,团结是主旋律,斗争,不,竞争是调剂,可不能本末倒置。”

    秦守仁捏着下巴笑吟吟地说:“我没意见。对了,孟春晓,钢刀归钢刀这句话哪看来的我怎么没印象啊。”

    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不过孟春晓对宿舍其他三个人的底细都大体了解。

    秦守仁父母都是干部,家庭条件最好,从小喜欢看书,高中的同学都叫他“百科全书”。

    听他这么一问,孟春晓有些头疼,这句话是他在很久以前听的,至于出自何处,他真的记不得了。

    秦守仁看他不说话,试探着问:“不会是你自己琢磨的吧”

    张学红斜眼问道:“咋了泥腿子就琢磨不出来”

    跟孟春晓一样,张学红也是泥腿子出身,看不惯秦守仁这种城里人说话的语气,两人在宿舍里就没少拌过嘴,虽然短时间内不至于闹什么大矛盾,可时间一长谁也说不准。

    孟春晓生怕他俩再掐起来,连忙说:“这是我二哥说的。”

    秦守仁笑着说:“你二哥不愧是前辈,说话有水平,啥时候介绍认识认识。”

    孟春晓说:“哪用得着介绍,也没多远,这个周末不出意外他肯定来。”

    自我介绍完后,班主任任命了临时班干部,并且宣布半个学期后等大家互相熟悉了再重新选举。

    散会后回到宿舍,数学系的同学像是约好了似的,结伴过来打趣孟



第八十四章 吃货
    上了几天课,孟春晓感觉还行,反正老师讲的都能听懂。

    跟高中一样,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跑步,吃饭,上课。

    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晚饭后去图书馆抢座位看书自习,抢不到就去教室,教室也没座位就只能在宿舍刷题。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孟春晓一大早就跑到隔壁堵孟国庆。

    到了孟国庆的宿舍,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二哥,他们人呢”

    孟国庆看他跑得满头大汗,哼了一声说:“都去自习了,我专门等你呢,就知道今天你会过来。”

    孟春晓不好意思的笑笑,说:“你可答应我了,周末带我去吃全聚德。”

    孟国庆扔给他一条毛巾,“看你猴急的,擦擦汗。知道你肯定没吃早饭,咱们先吃饭,然后去王府井给你买块手表,你嫂子老早就给我写信念叨呢,说上次去百大给你买手表结果被人赶出来了,让我在这一定给你买一块。”

    孟春晓嘿嘿笑道:“二嫂对我真好,都这么久了,还惦记着这事儿,我都不好意思了。对了,哥,我还要买双回力运动鞋,就你脚上穿的这种。”

    “嘿,你小子还真不吃亏啊,噢,我身上有的,你就得有”

    孟春晓委屈地说:“哥,你瞧瞧,我这身搭吗”

    孟国庆上下打量了一眼,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

    孟春晓上身穿了一件在首都都称得上时髦的夹克衫,下半身是一条黑色的的确良裤子,可脚下却是一双土黄色的解放鞋。夹克衫和的确良裤子还有点搭,可那双解放鞋,怎么看都觉得突兀,甚至衬托得他像个小丑。

    孟春晓气呼呼地说:“二哥,你实在太过分了!还是不是兄弟”

    孟国庆擦着眼泪说:“哎呦,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不笑了,哎呦,笑死我了。三儿,咱这就走,哈哈……。”

    兄弟俩在理工学院南门外坐上331公交,在火车站转车。

    到了王府井百货,孟春晓算是开了眼界,看到这个想买,看到那个也想买,反正兜里不差钱,就是想买买买。

    孟国庆先是花一百二十块钱给他买了块机械手表,又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两双回力运动鞋,然后花了十二块钱买了一支本地产的103型金笔,再加上其他零碎的东西,一上午就用掉了将近二百块钱。

    花这么多钱,孟国庆却不心疼,如今不同往日,家里又不是没钱,再加上来到首都半年多了,他也见识过了大城市的花花世界,懂得人靠衣装马靠鞍的道理。

    他就这么一个弟弟,不疼他疼谁总不能因为穿得差,被同学笑话了吧。

    手里拎着东西,孟春晓心满意足了,突然看到一个柜台前挤了不少人,喧嚣声不绝于耳。

    好奇地走过去踮脚往里看,原来是卖衣服的柜台,像什么针织衫,白衬衫,的确良的裤子之类的。

    后面的顾客拼命地往前挤,中间的顾客大喊不要挤,最前面的顾客们被挤得趴在柜台上,一手抓着选中的衣服,一手掐着钱往售货员脸上捅。

    孟国庆个子高,倒不用踮着脚,看了一会儿轻轻地摇摇头说:“疯了吧,好像这些衣服不要钱似的,三儿,你说首都人得多有钱。”

    孟春晓也是咂舌不已,感慨道:“不是跟你说了吗,大城市里有钱人才多,咱们文昌小地方,比不得首都上海这些大城市。哥,你看那边有卖皮鞋的,你要不要买一双”

    “我”孟国庆哑然失笑,“不用了吧,我还是个学生呢,等以后工作了再买不迟。”

    “学生咋了,我们系就有几个同学穿皮鞋呢。哥,嘿嘿,你心里其实也想买,不好意思吧”

    孟国庆被他说得红了脸,瞪了他一眼,咬咬牙说:“看看去。”

    试了几双皮鞋,在孟春晓的怂恿下,孟国庆选了一双牛面男皮26.5号的三接头皮鞋,花了整整30块钱,比两双回力运动鞋都贵。

    出了百货大楼,孟国庆看着手里的皮鞋盒子,一阵后悔,真是太冲动了,一个月的补助就这么没了。

    不过一想到这是一双纯牛皮纯手工打造的三接头皮鞋,可不是那种表面光鲜穿起来磨脚的人



第八十五章 败坏名声
    吃饭的时候,孟国庆突然说:“前两天二姐来信了,说你怂恿二姐夫去金陵,有这事没”

    孟春晓夹起一块涮羊肉,也没等它凉,直接塞进嘴里,烫得他直伸舌头。

    “二姐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实事求是,我可没怂恿二姐夫,而是讲道理摆事实。二姐夫自个儿长了腿,我可管不着。咋了,二姐生气了”

    孟国庆摇头说:“那倒没有,就是给二姐夫找住处不容易,他俩转悠了好几天,离学校近的嫌太贵,便宜的吧又觉得离学校太远,反正着急上火没跑了。”

    “嗯,找房子最麻烦了,我也不愿找房子。”

    孟国庆失笑道:“说得好像你有经验似的,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哥,你别光顾我,你也吃。二姐信上还说啥了二姐夫找没找到活儿”

    “没,二姐正为这事儿发愁呢。二姐夫去的时候只带了五十块钱,买了火车票后就没剩几个了。你也知道二姐虽然有点补贴,可她爱看书,补贴发到手留不住两天都买书了。”

    “不对呀,我临走前跟二姐夫说了,要是缺钱就找三姐借点,老娘知道了更不会不管。”

    孟国庆笑道:“你别看二姐夫整天嘻嘻哈哈的,骨子里要强得很,跟二姐一模一样。你让他开口跟小姨子借钱,他能拉下那张脸吗”

    孟春晓气呼呼地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他要面子,最后还不是苦了二姐。”

    孟国庆用筷子敲了他一下:“少在背后嚼舌头,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从来不知道愁字怎么写你小子我是知道的,手里有了一块钱,你敢再借一块钱花出去。”

    孟春晓瞪大眼睛:“二哥,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少跟我油嘴滑舌的,你等着吧,寒假回家二姐肯定得削你!”

    孟春晓立马打了个哆嗦,在这个家里,二姐孟春华可是一个比老娘还厉害的角色,据说只要是她的课,哪怕是最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得夹着尾巴,坐着一动都不敢不动。

    “要不给二姐汇点钱”孟春晓觉得既然把二姐夫给“骗”到了金陵,那就得负责到底。他了解二姐,也是个要强的人。二姐夫去了她肯定不会不管,甚至宁肯委屈了她自己,也不会让二姐夫受委屈。
1...2324252627...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