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既然是百货大楼,那肯定很高很高的吧。”

    “嗯,百大就一层,王府井百货起码得两层以上。”孟春晓只逛过三十年后的王府井百货,至于现在王府井百货到底有几层,有多高,他还真不清楚。

    苏梅一脸向往说:”真想去逛逛,看看里面到底啥模样。“

    孟国庆来了精神,拍着胸脯说:”二嫂,放心,最迟明年年底,我一定想办法让你和二哥在首都团聚,到时候你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啥我去首都和你二哥……,瞎说什么呢!“苏梅红着脸道。

    ”二嫂,我说的是真的。老娘啥脾气,我是知道的,二哥不在家,我再走了,我怕她欺负你。“

    苏梅哭笑不得道:”你咋能这么说娘呢,以后可不准了。“

    孟春晓挠挠头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得,我不说了,你别瞪我。不过刚才我是认真的,你和二哥总不能一直两地分居吧……,哎呦,二




第七十五章 冯老头儿
    到了家,苏梅拉着三姐儿说起了悄悄话。

    说着说着,三姐儿突然涨红着脸道:“太欺负人了!二嫂,这你都能忍,要是我,非得撕烂她的嘴!”

    回来的路上苏梅已经想通了,这面子是自己的,更是要靠自己去挣的,挣面子的方式千万种,但撒泼撕扯却绝对挣不到面子。

    “不提这事儿了。三姐儿,你能给三儿做件夹克衫吗布料什么的我来买。”

    “二嫂,你没开玩笑吧我做夹克衫不行不行,我连夹克衫都没见过。”三姐儿头摇得像拨浪鼓。

    “衣服的样式我记得,我给你画出来,肯定不会做走了样。三姐儿,二嫂第一次求你,就试试吧。”

    三姐儿听她都说到这份上了,咬咬牙硬着头皮说:“也别说求不求的,三儿是我亲兄弟,我这当姐的哪能不出力。行,那我就试试,不过做差了你可别怨我。”

    苏梅笑着说:“做差了便做差了,当给你练手了,以后你给我做件褂子呗。”

    姑嫂俩说干就干,把孟春晓喊过来,三姐儿前前后后忙活丈量身材,苏梅就趴在缝纫机上画衣服样式。

    还别说,苏梅画的真心不错,光看衣服的轮廓,跟他印象里的那件夹克衫相差无几。

    “二嫂,这里太肥了,我长得瘦,这里还有这里都可以往里收一下。”

    苏梅疑惑道:“三儿,这样就跟那件夹克衫不一样了啊,人家都是国营工厂的大师傅设计的,能随便改吗改了还能好看吗”

    孟春晓笑呵呵说:“国营工厂的设计师一群老古董,眼光早落伍了。二嫂,就按我说的改,不好看我也穿。”

    “行,那咱说好了,照着改了到头来你可别嫌弃。”

    苏梅低着头继续画,孟春晓在一旁不停地指手画脚,这里应该这么弄,那里应该这么弄,把苏梅烦得扔下铅笔:“要不你自己来画”

    孟春晓立马蔫了,赔着笑说:“说完了,后面就按你的意思画。”

    这两天老娘在忙着操办酒席,大哥大嫂二姐夫,甚至这次连大姐夫都过来了。

    半年前孟国庆考上大学摆流水席的那天,大姐夫虽然来露了个脸,但又急匆匆地走了。

    这次孟春晓又考上了大学,老娘也没开口要求,他倒是提前过来帮忙,甚至还给了孟春晓五块钱。

    对于大姐夫的心思,孟春晓宁愿往好的那方面想,再怎么说,他是自己亲外甥女的爹。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离开这个家了,离开这个又穷又落后又闭塞的石湾村了。

    以前他无时无刻不盼着能离开这,但等到尘埃落定,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时,心底里却突然涌起一丝不舍。

    离开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办,看着不少,其实并不麻烦,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注意事项,他一个人半天就跑完了。

    将盖着鲜红公章的几张证明手续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最后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书包里。

    在孟春晓眼里,这几样东西甚至比家里罐头缸里的都珍贵,可不能弄丢了。

    离开公社,没有直接回家,往冯老头儿那两间破草房方向走去。

    孟国庆去上大学前,将照顾冯老头儿的任务交给了孟春晓,孟春晓在一中上学,哪有功夫管这老东西的死活,于是顺手将这个任务扔给了孟州。

    听孟州说,这老东西现在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每天啥事不干,还有小酒喝着,把孟州羡慕嫉妒得要死。

    果不其然,冯老头儿正在门前的大槐树下晒太阳,看到孟春晓来了,老远就说:“三儿啊,上次那份酒我喝着还凑合,你咋空手来了酒呢”

    &



第七十六章 小人物
    “老东……,你才读书读傻了呢!”孟春晓像是被炭火烫着了一样跳了脚,他最讨厌别人说他读书读傻了!

    冯老头儿哼了一声,转身在破椅子坐下,抬头看着他说:“想叫我老东西就叫呗,有啥不好意思的,我本来就是个老东西。”

    “这可是你说的,老东西!”孟春晓被他气糊涂了,就差指着他鼻子骂了。

    “咋样舒坦了些吧”冯老头儿笑着问。

    一句老东西叫出口,孟春晓气消了不少,可还是不打算原谅他,谁让他说自己读书读傻了呢。

    看孟春晓低着头不说话,冯老头儿手指着他说:“生气的时候骂骂人,肯定会舒坦。你这人太假,心里整天琢磨些有的没的,说的好听点叫精明,不对,精明都是抬举你了,钻营哼,更是抬举你,你要是会钻营还好了呢。我认识你不是一天两天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大体有数,送你三个评语,瞻前顾后,好高骛远,志大才疏!”

    ”你胡说!老东西,你胡说八道!“本来已经消了的火,又被冯老头儿三言两句给点燃了。

    孟春晓恼羞成怒,倒不是因为冯老头儿说话太难听,更不是因为他说错了,恰恰相反,孟春晓觉得自己的缺点都被他说中了,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站在他面前,受他嘲笑。

    他从六岁开始上学,六年的小学,三年的初中,三年的高中,四年的本科,三年的硕士研究生,五年的博士,一口气读到三十岁。博士答完辩后,激动得唱了一晚上ktv,一闭眼一睁眼他就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在冯老头儿之前,就有人说他读书读傻了,他不服气,可说的人多了,他有时候也会反思,梳理自己的种种行为,心里多少默认了自己确实难于处事,羞于待人,甚至害怕走出校园。

    他是个爱幻想的人,或许这是双鱼座天生的性格,经常在学校里胡思乱想,琢磨着一个点子接着一个点子,甚至还为此写了一摞摞的计划书。

    可是,他始终不敢踏出第一步,甚至羞于将这些想法同别人分享,所有的点子都藏在心里,随着时间流逝,那一摞摞计划书也落满了灰尘,最终被遗忘在角落里。

    ……

    冯老头儿翻翻眼皮说:”我有没有胡说,你自个儿心里清楚。我这人活了快七十年了,一对招子还没瞎,看人的本事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孟春晓脸色涨红,喘着粗气怒视着他,张了好几次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冯老头儿突然笑了,指着旁边的那张破椅子说:“傻站着干啥,坐啊,怎么,还怕我吃了你”

    “开玩笑,我会怕你“虽然心里发虚,怕这个老东西继续扒自己的衣服,可输什么也不能输面子,孟春晓怒气冲冲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装作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冯老头儿笑呵呵地说:“口是心非,心服口不服。”

    孟春晓刚要开口反驳,却被冯老头儿打断了,“我刚才一点也没说错,你这人太假,不真。”

    “好像你不假似的,你要是不假怎么会被打成黑五类”孟春晓自以为抓住了他的痛脚,立马反唇相讥道。

    冯老头儿倒不生气,摇头说:“咱俩说的假不一样,我说你假,是你做事假,明明没有本事做假事,却猪鼻子插大葱,硬要做假事,做了假事还不自觉,洋洋得意,以为别人看不出来。”

    孟春晓愣住了,细细品味着老东西的话,最后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对的。

    “你二哥跟你不一样,他这人真,不做假事。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这句话说的是你。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这句话说的是你二哥,你别不服气。”

    孟春晓看着他摇头晃脑地掉书袋,羞愧得无地自容,都忘了生气了,尴尬地问:“啥意思”



第七十七章 点拨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冯老头儿似乎累了,叹了口气后就歪在椅子上,一点形象都不讲究。

    孟春晓低着头,紧紧抿着嘴唇,心里如暴风雨般难以平静。

    我真的有这么明显吗他怎么看出来的

    冯老头儿没说错,孟春晓内心深处确实瞧不起孟国庆。

    他曾一直坚信只要是有本事的人,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站起来的。

    跟他持同样观点的人数不胜数,不知凡几,或许他们的心理同自己一样,都幻想着某一天会站在闪光灯下受人崇拜。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们包括他自己,总会拿那些成功人士举例,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他们的个人能力,认为他们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成功。

    冯老头儿的一番话却如黄钟大吕,让他振聋发聩,猛然醒悟。

    他内心深处为什么瞧不起孟国庆,还不是因为认为他没本事

    他总是在想,如果换做他是孟国庆,没有考上大学又如何,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又如何,只要勤奋努力,总会成功的。

    孟国庆蹉跎一生而,没有取得哪怕一点能让他看得上的成就,作为儿子,他嘴上不说,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回到四十年前,他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觉得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孟国庆肯定依然会高考被人顶替,然后灰溜溜地回到初中继续当老师。过了两年,有两个机会将摆在他面前,一个是调入县城当宣传干事,一个是调入县城电影公司当副经理,他依旧会选择去电影公司,而不会选择那个不起眼的宣传干事。

    虽然这两个工作都是县委宣传系统的,可前者是正八经的国家干部,后一个是事业编制,孟春晓搞不懂,这么简单的选择,当年孟国庆为什么会选择错呢

    他想不通,于是武断地认为孟国庆的眼光不行,目光短浅,只看着电影公司赚钱多,所以一头扎进了这个深坑,然后坐井观天,等到电视向电影行业发起最后的冲击时,想从坑里爬出来却发现已经晚了。

    因此,他才会费尽心力地替孟国庆筹划,总想着让他按照自己的规划前进。

    扪心自问,他这么做到底真的都是为了孟国庆好吗

    不是,他只是为了自己。

    他是个自私的人,不想让孟国庆拖自己的后腿,他想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可是,事实真的像他想的这样吗

    恐怕不是,就如冯老头儿刚才说的,历史大潮浩浩荡荡,小人物们身不由己,要么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一生,要么乘风破浪永立潮头。

    但乘风破浪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首先风从哪来没有风,小人物们连随波逐流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大浪打翻在大海里。

    他突然想起一句不知道在哪看过的话,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冯老头儿说得对,孟国庆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不知d县委宣传干事和电影公司副经理孰轻孰重他选择后者,还不是为了能多挣钱,能替这个贫穷的家多出点力

    下一刻,他猛然警醒,这几年他自恃开了挂,总用上帝的视角看待一切,嘴上谦虚,心里却骄傲得自以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其实,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即便他脑子里多了几十年的记忆,但在这么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这种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他只有奋勇拼搏,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更何况,他心里清楚,自己其实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一无是处的理科博士狗。

    而立之年,一事无成,甚至连正八经的女朋友都没谈过,绝对是人生的loser。

    就他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先知先觉,凭什么在这个激荡的大时代里出人头地他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孟国庆

    ……

    “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冯老头儿睁开眼睛盯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不想看到孟国庆被你拖累死!”

    “我拖累我二哥”孟春晓惊讶地指着自己的鼻子,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是这个原因,而且跟自己刚才心里所想正好相反。

    &n



第七十八章 离开
    孟春晓在公鸡的打鸣声中睁开眼睛,扭头看向窗外,天还没亮。

    天井里传来了悉悉索索的脚步声,他赶紧爬起来。

    文昌县和峰台地区都不通火车,最近的就是青州火车站。文昌县到青州有两百六十多里地,所以一大早就要出发,这样才能赶上下午三点半的火车。

    衣服和裤子都是崭新的,昨晚三姐儿刚刚做好,试了试,很合身。

    老娘带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妇在忙着包饺子,等他洗漱完的时候,饺子也包好了。

    下饺子的时候,大哥、二姐夫和孟州陆续来了。

    孟春晓吃了一碗饺子就吃不下了,不是不好吃,而是没胃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平时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他能一口气吃三大碗。

    行李不多,只有一个手提包和斜挎包,至于被褥之类的,孟国庆来信说他在那边已经置办齐全了。

    “娘,我走了。”

    “走吧走吧,别晚了。”老娘没敢看他,甩甩手说道。

    “三姐,我走了家里就靠你了。”

    三姐儿红着眼圈说:“知道了,别婆婆妈妈的了,到了首都记得给我们报个平安。”

    最后,孟春晓看着四姐儿,说:“四姐,在学校里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告诉孟州。”
1...212223242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