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孟春晓有些后悔,似乎刚才的话说重了,于是追上老娘,“娘,你别生气,你干啥去啊”
老娘甩开他的手,没好气道:“我去做饭,省得你二嫂回来饿肚子。”
孟春晓愣了愣,随即摇摇头,这个老太太真是的,刀子嘴豆腐心,也不是不讲理嘛。
只是以他对老娘的了解,老娘大半不会长记性,说不定过两天又故伎重演,拿着放大镜到处挑苏梅的理。
如果二哥在家还好些,中间有个缓冲,老娘总不能让二哥夹在中间难做人吧。可现在二哥不在家,没人能说得动她,可以预见苏梅肯定要受委屈。
一边是老娘,一边是老妈,他到底要帮谁愁死了!
怎么办呢,分家或许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分家也得等二哥回来才行,再说二哥还不一定乐意呢。
好在高考结束了,他至少能在家呆一个多月,只要他在,肯定不会让苏梅被老娘给欺负了。
家里一共有两口锅,一口在正房的正间里,一进门右手边就是灶台,另一口在西厢房,苏梅就在这里做豆腐。
孟春晓进去看了,多出来不少东西,一个不大的石磨,用来磨黄豆,还有一个木制的模子,用来将豆腐压实成型。墙根还堆了两麻袋黄豆。
剩下的都是些小家伙什,像木头勺子,木桶,过滤用的木筛。
天井里挂着几块滤布,估计是苏梅临走前洗干净晾在这的。
东厢房现在被三姐儿给占了,里面摆着两台缝纫机,三姐儿正跟她的一个姐妹在里面研究怎么做衣服。
四姐儿上个周参加了中考,现在已经放假了,可也没闲着,拿着他的高中课本在预习呢。
正要往她跟前凑,却被她嫌弃地赶出了门。
转了一圈,发现全家有一个算一个,属他最清闲。
夏天太阳落山晚,家里的大座钟已经敲了七下。
听到大门口的响声,孟春晓一溜烟跑出去,“二嫂,你可回来了,咋这么晚呢。”
苏梅笑着说:“豆腐早就卖完了,我顺路去收了点黄豆,耽搁了一会儿。三儿,考得挺好的吧。”
“嗯,挺好的,不出意外的话,我能给你拿个状元回来!”孟春晓对老娘都没说这话,可当着苏梅的面,他就忍不住夸下海口。
“状元,啥状元,文昌县的状元我可看不上眼,怎么也得个地区状元。”苏梅其实累得够呛,现在只想往炕上一躺歇歇,不过看小叔子兴致不错,也就笑着陪他唠两句。
孟春晓看她满头是汗,刘海被汗水打湿,凌乱地贴在前额上,忙说:“二嫂,你快去洗洗吧,车子我帮你弄进去。”
“没事,我来就行。”
“不用不用,我来我来。”
两个人就在门口争执着,如果换做两年前,苏梅说不定会揪着他的脸蛋把他赶进去,可如今小叔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比她高大半个头,她可不好意思再揪他脸了。
最后她没拗得过孟春晓,不过也没走,在一旁扶着三轮车上的家伙什。
这些家伙什可是她花了六十多块钱请人专门打造的,金贵着呢。
“二嫂,你从哪弄了这么一辆三轮车,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
“这是我二舅托人在废品站淘的零件组装的呢,骑起来稳当,装的也多,哪有你说的这么赖。”
“杨校长身体还好吧”
“哎呦,三儿,咋又改称呼了,以前不是一口一个二舅的叫着么。”
孟春晓被她说得脸一红,讪讪地笑笑:“当着你这个真外甥女的面,我可不敢冒充假外甥。”
苏梅笑着说:“我二舅身体好着呢,天气暖和,腿也不疼了。上次我去的时候还念叨你呢。”
“我抽空去看看他。对了,二嫂,赶明天起,我和你一起去卖豆腐,明天回来的时候,我顺路就去杨校长家。”
“哪用得着你,我自个儿就行,你刚考完试,在家好好歇着吧。”
孟春晓将三轮车靠在墙根上,搬起装豆腐的木框子,说:“我也不白去,你得给我工钱,不多,每天管我三根冰棍,这俩月馋死了。”
“拉倒吧,我可请不起你这个大学生。”苏梅当然知道他要工钱也
第六十九章 考上了
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孟春晓回学校填了志愿,顺便把行李拿回来。
回到家给孟国庆写了封信,将苏梅做豆腐卖豆腐的辛苦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最后告诉他填志愿的事儿。
本以为孟国庆的回信再快怎么着也得一个月,没想到不到两个周就收到他的信。
看完信后,孟春晓直接石化了。
孟国庆告诉他,他的第一志愿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在不在首都,而是在西南大山里的绵阳!
苍天啊,你真会作弄人!
他努力学习,参加高考,不就是为了走出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沟吗谁能想到爬出了小山沟,却马上又要钻大山沟。
这个打击实在太大,孟春晓一连好几天萎靡不振,吃饭饭不香,睡觉觉不香。
八月中旬,接到体检通知。
孟春晓已经看开了,这就是命啊,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生活就像那啥,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
又过了几天,傍晚从县城卖豆腐回到村里,刚踏上石板桥,远远地望见自家门口围着一大堆人,甚至连墙头上都骑满了人。
墙头上有人专门望风,看到孟春晓回来了,扯着嗓子喊道:“三儿,你考上北大了,还是状元哩,咱们省的理科状元!”
然后转身又喊:“状元回来了,状元回来了!”
“三儿,听见没,你考上北大了!还是咱们省的状元!”苏梅好像比孟春晓更激动,在石桥上又蹦又跳。
孟春晓有点懵,虽然自信能考上大学,也曾幻想过得知考上大学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以为自己肯定会风轻云淡地微微一笑。
可真到了这个时刻,一切的想象全都不好使,他根本压抑不住激动,眼泪哗哗的流下来。
我考上大学了,我可以上大学了,我可以离开这个又穷又落后的小山沟了!
我以后不用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再过四年我也是干部身份了,不再是城里人口中的泥腿子了!
咦,不对啊,我第一志愿明明报的是清华无线电系,刚才那人怎么说我考上北大了
苏梅见他傻愣着,赶紧推了推他,“三儿,你听见没,你是状元呦,别愣着啊,赶紧回家看看!”
“听见了,我都听见了。”
”这是好事儿,你哭啥,让人看了笑话。“
”嗯,我高兴,我没哭。“嘴上这么说,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脸上挂着泪珠,一边往家走一边在心里想到底哪里出错了,怎么会被北大录取了呢
天井里站满了人,大门都被堵住了,看样子全村的人基本上都来了。
”快,让让,让让,状元回来了!“
大门口的人呼啦一声散开了,空出了一道人墙,孟春晓赶紧擦擦眼泪,被苏梅一路推进了屋里。
大队长正在屋里跟老娘聊天,看到孟家老三走进来,马上磕了磕旱烟锅子,插在腰带上,上前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脸上透着股热乎劲儿说:”三儿,你真给咱们石湾村争光了,给叔脸上争光了!今天晌午去公社,刘主任还表扬了我呢。”
孟春晓被他拍得差点没站住,拽着大队长地胳膊问:“叔,我真的考上北大了“
如果真的是北大,对他来说,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他不能不激动啊。
大队长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原地转了一圈,嚷道:“大家伙儿刚才都听我说过了,知道咋回事吧我齐天明是说假话的人吗”
大家伙儿纷纷说:”不是,录取通知书都看过了,怎么会是假的呢。“
大队长满意地笑笑,将搁在桌上的信封拿起来,塞到孟春晓手中:”你自个儿看,看清楚喽,信封上印着“北京大学”四个大字,我读书少,赶不上你这个状元郎,可还是认识这几个字的。“
孟春晓看着信封喃喃道:”不对,我第一志愿报的可是清华啊,第二志愿
第七十章 回校
第二天,孟春晓没再去县城卖豆腐,连苏梅都在家歇了,帮着老娘操办流水席。
上午十点左右,杨德和公社刘主任骑着自行车来了。
一进门,杨德就冲老娘拱拱手:“老嫂子,恭喜恭喜啊!你们家春晓给你争光了!”
老娘乐得不知道东西南北,在围裙上擦擦手,说:“多亏了你,多亏了你,没有你,我家国庆,三儿,有一个算一个,哪能有这个出息”
杨德摆摆手说:“你这话说的,我可不敢居功,都是国庆和春晓自个儿努力,他们自己不用功,我就是拿着鞭子在后面抽也没用。”
寒暄了两句,杨德赶紧介绍说:“老嫂子,这是咱们公社的刘主任,他今天是专门来看你的。”
老娘这辈子出过最远的门就是结婚那天,老头子孟兰亭牵着一头借来的小毛驴,驮着她来到石湾村。
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大队长了,一听眼前这个中年人是公社革委会的主任,吓得腿一软,哆哆嗦嗦都不会说话了。
看到老娘畏畏缩缩的模样,孟春晓也是无奈,腹诽老娘惯会欺软怕硬,就会在自家人面前张牙舞爪,一遇到当官的就成了鹌鹑。
还是三姐儿有眼力劲儿,赶紧把老娘扶到一边,然后忙前忙后端茶递水。
孟春晓和刘主任不熟,陪他聊了两句,就没话说了。
刘主任也不介意,转身陪着老娘唠起家常,末了,还问老娘家里有什么困难,只要公社能解决的,一定解决。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公社和大队的领导好啊,家里不缺吃不缺穿。”老娘虽然没读过书,可并不傻,大话好话谁不会说。
临走前,刘主任握着孟春晓的手,说了一堆鼓励的话,无非是今后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学成后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然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放到他手上:“这是咱们公社奖励你的,不多,不过却代表公社对你的期望。希望你能再接再厉,继续为咱们云河公社增光添彩!”
孟春晓感觉信封沉甸甸的,顺手捏了捏,心里乐开了花,忙表态说:“请刘主任放心,我一定记住领导的嘱托,不但要为咱们云河乡争光,还要为云河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刘主任笑了,觉得这小子越来越会说话了,还学会吹牛了。
为云河乡争光他多少还信,可为云河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呵呵,他一个学生娃能帮得上啥忙。
“好,有志气。”
一家人将客人送到门口,杨德一拍脑袋,说:“差点忘了,春晓,一中的领导找不到你,就把电话打到我那里了,让你明天回学校一趟。”
孟春晓问:“杨校长,说啥事了吗”
“还能啥事,回去查分数呗,难道你不想知道考了多少分咱们公社今年一共考上了五个,我过会儿还得去挨个通知,一中打电话也就算了,二中三中四中都把电话打到我这了。嘿,我活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做信使。”
听说孟春晓明天返校,苏梅打算做一锅豆腐去县城卖。
孟春晓劝她歇两天,苏梅没答应,转身就去了西厢房。
一边泡黄豆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过去的一个多月赚了多少钱。
她每天做一版豆腐和一桶豆腐脑,一版豆腐可以切六十块,每块差不多半斤重,因为不需要豆制品票,所以能卖到一毛钱一块,一版豆腐至少能卖六块钱。一碗咸豆腐脑六分钱,甜的八分,一桶豆腐脑能卖上七八块钱。
算下来一天的收入十五块钱,除去置办家伙什和买黄豆的成本,这段时间她赚了将近二百块钱。
小叔子眼看就要去上大学了,她这个做嫂子的能让他空着手走吗
&n
第七十一章 帮个小忙
桂雪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突然一拍脑袋,懊恼道:“怎么把正事给忘了!”
前两天傅佳咏来找她,向她打听孟春晓的情况,听她的意思,好像她写的那几封信,孟春晓一封都没回。
她当时还以为傅佳咏怀疑信是被自己扣下了,就指天发誓说一共三封信,一封不落地都交给了孟春晓。
虽然傅佳咏说没关系,找个机会问问他就是了,让她不要放在心上。
可她看得出来,傅佳咏心里其实挺郁闷的。她和傅佳咏从初二开始就是同班同学,关系一向要好,她觉得应该替傅佳咏讨个说法。
同时,她心里也燃起了八卦之火,孟春晓怎么就没回信呢难道他和傅佳咏闹了矛盾没听说过啊。
想追上去向他问清楚,可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再不进教室,肯定要挨老师骂的。
孟春晓脚步匆匆地拐过教室墙角,马上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桂雪已经进教室了,不由得松了口气。
桂雪的目的他一听就知,肯定是为傅佳咏打抱不平的。
傅佳咏前前后后一共写了三封信,都是先寄到桂雪家里,然后才由桂雪转交给他。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纳闷,直接寄到学校不就行了,这么转了一圈岂不是脱裤子放屁后来一琢磨就明白了,不由不佩服女人的心确实纤细玲珑。
三封信他收到后都直接压在了床板下,一封都没拆开。
高考完回学校拿行李的时候,终于没忍住,偷偷摸摸地拆开看了。
傅佳咏的信里当然没有什么不合时宜的东西,说的都是些平常琐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