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三儿,我就是个二道贩子,呵呵,跟企业不搭边。”
“赵哥,你这想法儿不对。二道贩子怎么了二道贩子做好了,甚至比工厂都厉害,赚得更多。你可不能妄自菲薄,自个儿看低了自个儿。”
赵立人只当他在安慰自己,苦笑着说:“三儿,咱们还是说正事儿。”
“看来你是不信啊,那我今儿就好好跟你掰扯掰扯。”
孟春晓放下碗,往椅子上一靠,翘着二郎腿说:“赵哥,做生意我不如你,但要说怎么做生意,你不如我。”
赵立人失笑道:“不对啊,做生意和怎么做生意有区别吗”
孟春晓说:“做生意是实践,怎么做生意是理论。让我像你一样东奔西走到处跑,我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耐性。但论打嘴炮,嘿嘿,我能说一天一夜不带重复的。”
赵立人被他逗乐了,说:“行,今儿我就听听你的高见,那你说我这个二道贩子怎么做才能赶上国营单位。”
孟春晓朝他摆摆手指头,说:“你这想法又错了,你不能老是想着怎么赶上国营单位,而是要琢磨怎么超过国营单位,有句话怎么说的老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要是连想都不敢想,趁早回家奶孩子。”
赵立人看他嘴皮子上下一哆嗦,仿佛做生意跟弯腰捡钱一样容易,不禁直翻白眼,没好气道:“得得得,你赶紧打住!别给我讲大道理,来点实在的,也别再说什么赶超国营单位,我身板薄,就是能超过,也不敢超过。你还是给我讲讲那个什么企业管理,让我轻松轻松。”
“赵哥,做人要有梦想,否则跟咸鱼有啥区别”
“你再啰嗦我可立马扭头走了!”赵立人都无奈了,孟三儿啥都好,就是嘴碎得厉害,有时候恨不得给他把嘴缝上。
“着什么急啊,咱们边喝边唠。”孟春晓连忙拉住他,人要是走了,难道让他对着空气吹牛
给赵立人满上酒,两人喝了大半碗,孟春晓打了个嗝,用毛巾擦擦汗。
“赵哥,这企业管理啊,说简单简单,说复杂那是复杂极了,也是一门大学问,外国的大学里还专门有企业管理相关的专业。你现在的情况,不是我说话难听,压根就是游击队,不,连游击队都算不上,也就是散兵游勇。”
“你倒是说说,我怎么是散兵游勇了”赵立人被他呛得直喘粗气,没这么埋汰人的,他突然觉得刚才似乎漏了一点,孟三儿不仅嘴碎,而且毒舌,说话尖酸刻薄,缝嘴太麻烦,把舌头割掉最省事。
孟春晓笑呵呵道:“赵哥,我实话实说,你也别不服气。别的不提,就说你公司……,你这算什么公司,得,就算是公司吧。你这公司没
第一百五十一章 优势分析
“一小半”赵立人一脸迷糊。
孟春晓拿起碗跟他碰了碰,把剩下的都喝完,然后一边给他倒酒一边说:“我刚才就说你目光太狭隘了,两只眼睛光盯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儿。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叫渠道为王。”
赵立人茫然地摇摇头,说:“没听过,什么意思”
“渠道为王就是说谁掌握了销售渠道,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就能决定卖什么东西,不卖什么东西,卖谁的东西,不卖谁的东西。只要掌握了渠道,手里就多了一个王炸。当然渠道为王不一定永远正确,首先得有好东西,没有好东西,渠道再强,也没用。”
“三儿,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赵立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可又有点不明白……,我手上可没好东西啊。”
孟春晓哈哈大笑道:“赵哥,难为你说得这么委婉,哈哈!赵哥,我问你,难道你想卖一辈子书”
赵立人被他问住了,半晌没说话。
孟春晓说:“赵哥,只要我还编书,咱们啥事都好商量,你可以继续卖书。而且,除了卖书,你难道就不能卖别的东西渠道为王可不是说说而已。”
赵立人眼睛一亮,似乎琢磨出点门道,急忙问道:“三儿,你别吊我胃口了,快说。”
“你手下的业务员不少了,首都周边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人常驻,下面又有当地的下线,你想想,这个销售渠道像不像一张大网,网的中心就是首都。只要理顺了这张网,你手一抽,这张网就跟着动。”
“我有个想法,让你手下的人没事儿的时候就去调查,当地有什么物产,有什么紧缺的东西,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反正只要是能贩运的东西,都记下来,多多益善,最后每隔一段时间汇总到你这里。”
“三儿,长途贩运倒买倒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哥,我啥时候说要贩卖了我的意思是,把需求信息汇总起来,印刷出来后卖。”
赵立人瞪圆了眼睛:“这能行吗没人会买吧”
孟春晓笑着说:“得,既然你不信,那这生意我自个儿做。”
赵立人顿时打了个激灵,连忙说:“别啊,三儿,我做,咱们合伙做!”
开玩笑,孟三儿猴精猴精的一个人,他都想插手这生意,肯定有利可图。
“没问题,不过我提前给你打预防针,这生意刚开始赚得不会太多,你可得想好了。”
赵立人说:“但也不会赔钱,即便赔了,也没多少。”
孟春晓说:“肯定赔不了,就是没卖复习资料赚得多。不过你也别着急,先一边干一边摸索,积累经验,等过两年时机到了,咱们也不是不可以干贩运的生意。”
赵立人倒吸了口冷气,急道:“三儿,你可别乱来,我怕死!”
孟春晓说:“你怕死,我更怕死!赵哥,你想想,十年前,不,十年还是太久了,五年前你能想到自己做生意还赚了点钱”
赵立人牙疼似的咧着嘴,苦笑道:“五年前我还在农场除草割胶呢,那时候心里就一个念头,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至于做生意,赚大钱,哪儿敢想!”
孟春晓说:“是吧,这才五年,变化就这么大。其实也不用五年,三年前还以阶级斗争为纲呢,现在呢,四个现代化,恢复生产,搞活经济。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国家就能允许私人跑运输。”
赵立人赞同地点点头,然后皱着眉想了想,说:“三儿,其实现在也能跑运输,不过得找个集体单位挂靠。”
孟春晓摇头说:“这个政策我知道,但我不建议这么干,一是麻烦,二是不一定保险,三是怕以后撕扯不清。没必要,还不如等一等,放一放,过个两三年,到时候咱们再撸起袖子大干。”
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师
大四了。
孟春晓突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明年夏天就要毕业了。
对于考研和出国留学的人来说,时间非常紧迫,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考试了。
开学后没几天,收到了二姐的信。
从班长手里接过信封,孟春晓有点纳闷,二姐以前从来没给自己直接写过信,都是写给二哥,顺带着跟自己唠两句。
而且这封信挺厚的,也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
撕开信封,抽出一沓信纸,粗略数数差不多有十来张。
而真正的信函只有一页,几下就看完了。
原来二姐最近正在写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数学模型方面的,她解决不了,前两天收到他的信,听说他想读经济系的研究生,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他身上。
剩下的几页信纸就是她毕业论文的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孟春晓看着看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二姐的想法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而且相当大胆,她的毕业论文方向居然是价格改革。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劝她改研究方向,价格改革哪有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个坑,而且是大坑,跳进去很容易爬不出来。
不过等把所有的信纸看完,他又改主意了,甚至开始跃跃欲试,也想要尝试一下。
大四的课程不多,而且孟春晓都已经自学完了,所以接下来的两节课他没怎么听老师讲什么,将二姐地信反复看了两遍,一边看一边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疑惑写下来。
然后开始琢磨二姐的思路到底行不行,其中的逻辑又是怎么样的,如果要实现目标,该从哪里入手,理论依据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可以用哪些数学模型,等等。
这一想就是整整一天,写了小半本笔记,最后有些痛苦地揉着脑袋,没想到越思考问题越多,主要是他对经济学一知半解,很多东西似是而非。
晚上放学后,直奔图书馆,一口气借了十几本经济相关的书,然后对照着之前做得笔记,带着问题看书。
“老四,干啥呢”田建新洗漱完后经过孟春晓桌前,随手拿起一本书。
这几天孟春晓天天熬夜到凌晨,张学红和秦守仁因为要准备几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田建新倒还理解,可孟春晓不是明年才考试吗
“《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这是啥书”
孟春晓头也不抬说:“其实就是《西方经济学》,换了个说法而已。”
田建新翻了几页,问道:“前两天你说要读经济系的研究生,不会是真的吧”
“骗你干啥”
田建新说:“好好的数学不搞,搞什么经济,不务正业。”
孟春晓说:“搞经济咋就不务正业了老田同志,你这个思想要不得。就比如说我二姐的毕业论文,做的是价格改革方面的研究,你说这是不务正业恰恰相反,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田建新把书放下,摇头说:“你呀你,不知道该说你啥好。其实按你的成绩留校当老师也不是不可能,你就没考虑过”
“你说我当老师”孟春晓指着自己的鼻子,“田老大,你逗我吧就我这样的能当老师”
田建新皱眉道:“你怎么就不能当老师了我觉得你挺适合的,学什么都快,脑子活,方法多,讲话幽默,你要是当老师,学生们肯定喜欢上你的课。”
孟春晓连忙摆手说:“快饶了我吧,没兴趣。再说就是想留校,你我说得都不算,瞎操这份心干啥。”
田建新一想也是,他们这些大学生看似风光,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其实大部分人都身不由己,对未来都有些迷惘,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百五十三章 新路子
“是啊,师哥,你当老师肯定行!我觉得你比我们系的数学老师强多了,他们只会照着课本念定义,然后就让我们做习题,哪有你讲得这么深入浅出。”
孟春晓被李坤夸得有些自得,谦虚地笑笑说:“老师肯定有他的可取之处,这话在这说说就行了,别出去说。”
李坤连忙点头说:“那肯定不能,我又不是二愣子。对了,师哥,你要改行学经济了咋这么多经济学的书”
田建新插话说:“你这个师哥啊,心很大,准备跨专业读经济学的研究生。”
看孟春晓点头承认,李坤却兴致勃勃道:“师哥,我们系也有经济学!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田建新扑哧乐了,“小李,你小子真敢,挖墙脚都挖到我们数学系了。我刚才还跟你师哥说,一个学数学的去搞经济,那是大材小用,不务正业。”
李坤看着田建新认真地道:“田学长,你这话我就不太认同,不管是搞经济还是搞地理,数学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和工具,要不我们地理系会开这么多的数学课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量等等。我师哥要是读我们系的经济地理研究生,凭着扎实的数学功底,绝对能脱颖而出,毕业后留校评职称那都不是事儿。”
田建新被李坤呛住了,苦笑连连说:“得得,我认输,我不该瞧不起搞经济的和搞地理的,学习和专业没有贵贱之分。老四,你别躲在一旁幸灾乐祸,这事儿都是你惹的!”
孟春晓哈哈笑道:“老田,我这个师弟咋样吃瘪了吧,哈哈!”
李坤红着脸说:“田学长,我没不尊重你的意思,我是就事论事,你可别往心里去。”
田建新笑着摆摆手说:“我又不是小肚子鸡肠,没事。不过老四,你师弟刚才说的,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行,考虑考虑,算作一个备选吧。”孟春晓敷衍道。
孟春晓很快把这事儿忘干净了,每天除了上课,基本上都在琢磨二姐的毕业论文,连跟陈淼的约会次数都少了。
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成绩最早也要到十二月初才能公布,在此之前,没人能打包票自己就能考上,所以考试结束后,有一个算一个,该上课的上课,该泡图书馆的泡图书馆,该熬夜的还是熬夜,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九月底,孟春晓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成一封厚厚的信,准备给二姐寄去。
在学校邮局,专门找人称了信重,买齐了邮票,一张张贴到信封上。
“嗬,贴这么多邮票!”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同学凑过来,普通话中带着浓重的口音。
孟春晓贴上最后一张邮票,扭头看了一眼,觉得有点眼熟,又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都是八分的,没多少钱。这位同学看起来挺面善的嘛。”
对方笑着说:“你好,於泯洪,80级西语系的。”
听到他的名字,孟春晓终于想起眼前的这个家伙是谁了。如果是上大学前,他可能还会惊讶,或者激动,但这两年在校园里见过太多后世的名人,上到政界高官,下到商界富豪,早就习惯了。
孟春晓伸出手道:“孟春晓,78级数学系的。”
於泯洪迟疑地伸出手跟他握了一下,打量着他的脸,疑惑道:“你是78级的”
孟春晓无奈道:“我可不是骗子,我63年的,15岁上的大学,你要不要看看我学生证”
於泯洪连忙摆手,尴尬道:“不用不用,我就是有点惊讶。我62年的,比你还大一岁,今年才大二,你这都要毕业了。”
孟春晓说:“成功不在上学早晚,你说是吧”
“呃……。”於泯洪愣了愣,随即茫然道:“或许是吧。”
&n
第一百五十四章 电报
自从在学校邮局偶遇了於泯洪,孟春晓就留了心,隔三岔五,有事没事就去西语系男生公寓串门,一来二去,跟西语系的学生也混了个脸熟。
偶尔也会拉着宿舍的三个哥们儿,请於泯洪宿舍的一起吃饭。
有时候孟春晓心里会脸红,我啥时候变得这么市侩了、这么功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