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就像第一次卖首饰时遇到的薛大妈和高大妈,花两三百块钱买首饰,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哥,你说县城里的人都这么有钱,那么像省城、首都这样的大城市,有钱人不是更多吗”

    “那当然了,县城才多少人,咱们县总人口50多万,工业户口撑死了5万,省城得十倍起步,至于首都……,怎么也得一两百万吧。”

    “对对对,哥,我觉得咱们做完这票,哦不是,卖完了这批首饰,就暂时收手不干了。反正赚的钱够咱全家花一阵子了,不如把剩下的金子先存着,等以后有机会去大城市卖,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金子比钱保值,二是大城市能卖更多的钱。”

    “行,就这么办!”

    孟国庆答应得痛快,这段时间哥俩太过招摇了,都说树大招风,他非常担心被人盯上,还不如见好就收,避避风头。

    1977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晚,寒假结束开学时,已进入了阳历三月。

    不知不觉中,1977年的春天轻轻地敲开了千家万户的大门。

    正月初十,孟家和苏家聚在一起摆了酒,将孟国庆和苏梅的亲事正式定了下来。

    在家过完元宵节,第二天孟国庆就送孟春晓去了杨德家。

    孟国庆陪杨德说了会儿话,没有多留,急匆匆地去找媳妇儿报道了。

    订了亲后,虽然没领结婚证,无法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但在农村,尤其在文昌县的农村,只要是订了亲,男女双方已经可以被看作是夫妻了,很多事儿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做。

    二哥走后,孟春晓立马活跃起来。

    “啥你又要跳级”

    杨德正抽着烟,被孟春晓一句话呛着了,捂着胸口直咳嗽。

    孟春晓狗腿子似的给杨德拍着后背,笑着说:“杨校长,期末考试的成绩您都看见了,我的要求一点都不高,只跳一级,我保证是最后一次跳级!”

    杨德本来已经快好了,结果又呛着了。

    “你小子跟我耍心眼呢,还保证最后一次,你再跳一级就是初三了,初三结束你还往哪跳你怎么不跳天上去”

    孟春晓给杨德续上茶水,嘿嘿笑道:“杨校长,您是如来佛祖,目光如炬,我这只孙猴子在您面前根本藏不住。”

    杨德抿了口茶水:“拍马屁也没用,我得考虑考虑。”

    “二舅,能不能通融一下”

    “咳咳咳……”。杨德咳得更厉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你叫我啥”

    &nbs




第二十七章 狼来了
    (求推荐票,谢谢!)

    这道题用了十分钟,前后检查一遍:“老师,我做完了。”

    数学老师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刚好过去了一节课的时间,下一门考物理,物理老师还没过来呢。

    “做完了”数学老师一脸不可思议,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又问:“你要不要再检查检查”

    “已经检查过了,我觉得没问题。”

    “……。”

    数学老师不说话了,拿起红笔开始批改试卷。

    前面都是客观题,不到两分钟就改完了。后面主观题部分,数学老师先看结果,然后再看过程。

    结果都正确,过程更是没问题,而且非常标准。

    常规题目全部正确,满分。

    数学老师有些不死心,将目光移到最后一道附加题上。

    嗯怎么写了这么多

    嗯,这个方法不错,几条辅助线画得好,是几种方法中最简单、计算量最少的一种。

    咦这是什么用的居然是直角坐标方程!这是高中的知识啊!

    抬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孟春晓,即便再不甘心,数学老师也只能在试卷右上角写下“110”和双下划线,最后用一个圆圈圈起来。

    孟春晓一鼓作气,相继考完了物理、语文、化学、政治、历史和地理,基本一门考试最多用一节课的时间。

    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都是满分,语文和政治一共扣了5分。

    就这样,开学后没几天,孟春晓又一次收拾书包去了初三一班。

    年级第一名要跳级走了,班主任刘兆奎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还是毛学忠告诉他的。

    等从杨校长那里确认了这个消息,他差点哭晕在厕所里,总算是体会到了几个月前毛学忠的无奈心情。

    难怪刚才毛学忠笑得那么幸灾乐祸,实在是欺人太甚!

    强装着笑脸将孟春晓交到新班主任焦明亮手中,又狠狠地鼓励一番,等焦明亮喜滋滋地领着孟春晓走后,刘兆奎的脸瞬间成了锅底灰。

    听到身后教室里的学生还在叽叽喳喳,不禁怒气冲天,一头冲进教室,将火气都撒到了几个倒霉蛋头上。

    焦明亮是初三两个班的物理老师,也是初三一班的班主任。

    一路上,他对孟春晓和气得不得了,主动询问他有什么要求。

    孟春晓想了想说:“我不喜欢被打扰,所以还是一个人一张桌子最好。”

    焦明亮原本打算破一次例,将他直接安排到第一排,跟尖子生们坐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互帮互带、互学互促、共同进步。

    不过孟春晓提出来单独坐,那他也不打算反对,他听说过,孟春晓初一、初二都是这么过来的。

    早上第一节课还没开始,等班主任简单介绍完后,孟春晓朝同学们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径直走向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坐在第一排的尖子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都是警惕:狼来了!

    不怪前排的尖子生们喊狼来了。

    毕竟初三不同于初一和初二,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可以混日子,初三的学生则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尤其是尖子生们。

    文昌县是个教育大县,一共有四所高中,县一中是师资力量条件最好的,其次是孟国庆读的二中,再次是五中,最差的是三中。

    四所高中划片招生,县一中负责西北片,二中负责东南片,三中负责东北片,五中负责西南片。

    不过并非没有特列,只要中考的时候考了全县前十名,基本上都被县一中给挖走了。

    孟国庆当年运气不太好,差了一分,只能按片进了二中。

    今年是学校复课的第六个年头,按往年的经验,云河乡初中毕业升学率还不到10%,最高的一年才9%。两个班90多个学生,按最高的升学率算,运气好的话也最多只能考上十个。

    而能考入县一中的更是凤毛麟角,当年连次次年级第一的孟庆国都差了一分。

    &nb



第二十八章 新变化
    (求推荐票,谢谢!)

    学校和老师非常重视这次期中考试,一切都对标中考,严格按照中考的要求,两个班九十个学生打乱顺序,安排在三个考场中,一个考场三十人,两个监考老师,每门考试结束当场糊名。

    七门课考了两天,第二天下午只考了一门,老师们给毕业班的学生放了两个小时的假。

    孟春晓自我感觉考得还行,决定犒劳犒劳自己,去学校外面喝碗羊肉汤。

    一想到羊肉汤,他就忍不住流口水,似乎很久没去喝过了。

    自打跳级到初三,孟春晓基本上学校和杨德家两点一线,都没时间带着大侄子逛街了。

    初一一班教室门口,孟州又被老师赶出来罚站。

    孟春晓朝他招了招手,孟州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

    “三叔,啥事”

    几天不见,孟春晓感觉这个大侄子又长高了,他现在已经过了一米六,可还得仰着脖子才能看到孟州那张大黑脸,估摸着他没有一米八,也有一米七八了。

    孟春晓非常想不通,都是河湾村的人,还没出三服,吃一样的地瓜干,喝一样的井水,他怎么就长这么高呢

    扔给他一块冰糖,孟春晓没好气道:“我出去逛逛,你去不去”

    反正孟州学习成绩在年级垫底,也不爱学习,让他翘课孟春晓一点愧疚都没有。

    “去!”傻子才不去呢,每次跟三叔去逛街,都能捞着好东西吃。

    河边的柳树发芽了,远远地望去,枯黄中涂了一抹嫩绿。

    悠闲地走在大街上,后面跟着人高马大的大侄子,孟春晓不时地向街道两旁张望。

    走着走着,突然感觉似乎哪里不对劲儿,好像多了点什么。

    “三叔,咱们喝羊肉汤”前面就是常来的早点摊,空气里弥漫着羊肉汤的香味。

    早点摊

    终于知道了哪里不对劲儿了,原来是街道两旁多了很多小摊贩!

    早点摊旁边有个老大爷坐在一根扁担上啃烧饼,身前摆着两个箩筐,一个萝筐里是些针头线脑、红头绳、顶针、发卡之类女人用的东西,另一个萝筐里是铅笔、橡皮、小刀、墨水之类的文具。

    孟春晓和孟州两个一看就是学生,老大爷收起烧饼,招呼他俩随便看,随便挑。

    孟春晓根本不缺文具,不过还是装模做样地挑捡起来。

    “大爷,您哪里人”

    “我啊,城郭镇西石桥大队的,就在县城边上。”

    “呦,那挺远的啊。”

    “还行吧,也就二十多里地,解放前我就走街串巷的卖货,早就习惯了,人虽然老了,可脚板子利索着呢。”

    “您咋跑这么远咋不去县城”

    “我也想去县城啊,可不敢啊。县城当官的多,管得严,只能来乡下卖。”

    孟春晓挑了两支铅笔和一瓶墨水,爽快地给了钱,趁着老大爷找钱的功夫,又问:“您什么时候开始出来卖的”

    “过了年我就出来了。刚开始我心里没底,等看到干这行的多了,我也就没那么担心了,那个怎么说来着”

    “法不责众。”

    “对对,法不责众,你瞧瞧,这大街上摆摊的没有二十也有十五六个了,卖野菜的,卖地瓜的,卖兔子的,卖野鸡的,还能都抓起来”

    喝完最后一口羊肉汤,孟春晓意犹未尽地打了个饱嗝,站起来拍拍撑的圆滚滚的肚皮。

    “三叔,咱们接下来去哪”孟州掐着一根油条舍不得吃,思忖着三叔会不会再带自己去吃点别的什么。

    “回学校”,白了孟州一眼,孟春晓用教训地口吻说:“大侄



第二十九章 市场调查
    (今天第三更,求推荐票!)

    孟春晓在心里盘算了几秒钟,很快便有了主意。

    “哎,小伙子,你这样的鞋垫还有吗要是还有的话就卖给我,有多少我要多少。”

    “大妈,您这可就难为我了,没了,这是我姐给我做的,就这么一双。”

    开玩笑,卖给你还不如我自己卖呢。

    “大侄子,交给你个任务。”离开大妈的摊位后,孟春晓将鞋垫塞到孟州手里,“你拿着鞋垫到处问问,他们愿意花多少钱买,就像我刚才问那个老娘们儿那样,还记得吗”

    孟州疑惑道:“三叔,你问这个干啥”

    “你先去问,等回来后我再慢慢跟你说。”

    “好嘞,那三叔你找个地方坐着,我这就去。”

    十分钟后,孟州回来交差了。

    “三叔,我沿着大街一路打听,找了七八个人……。”

    孟春晓打断道:“人数太少。”

    孟州张了张嘴:“你没说要多找人啊。”

    “人数先搁一边,你都找的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

    “啊,三叔,你没说要找女的啊,我找的都是老爷们儿。”

    孟春晓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了,“好吧,这个也暂时放过,你都打听到什么”

    “这个……,那个,哦,我想起来了,三叔,有几个人不愿花钱买,还嫌鞋垫太臭,气死我了。”

    孟春晓忍无可忍:“说重点!”

    “哦哦哦,说重点,重点可是三叔,没啥重点啊。”

    “……。”

    孟春晓彻底被这个大侄子的智商给打败了,只好又给他讲了一遍问哪些人,怎么问,问什么。

    “三叔,你早这么说不就得了!让我白费力气,真是的。”跟孟春晓打交道时间长了,孟州知道三叔是个很和气的人,偶尔也敢顶顶嘴,当然这是在吃饱喝足的前提下。

    “别废话,快去快回!”

    这次孟州去的时间比较长,当孟春晓左等右等快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孟州才跑了回来。

    不待他开口询问,孟州便主动解释:“三叔,你等急了吧不怪我拖拉,这次我问了二十多个人,有男有女,大部分是老娘们儿和小媳妇儿,老爷们儿就那么几个。”

    孟春晓满意地点点头,看来他确实按自己刚才交代的方式打听,“都问到什么了”

    “主要是老娘们儿,老爷们儿不喜欢这玩意儿。大部分老娘们儿都愿意花五毛钱买,如果再高点也行,但不能超过一块钱,她们觉得花一块钱买双好看的鞋垫不值得。”
1...789101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