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航空崛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霞飞红绡

    确实歼十五舰载机已经多次的从航母上空飞过,模拟着舰,但是却没有真正的着舰,从歼十五的座舱看下去,航母显得非常小,而且航母在海上是有一定摇摆幅度的。

    不过尽管如此,与会的领导专家们,表情也是难掩激动兴奋。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艘航母啊,在很多年前,中国的老一辈都梦想拥有航母,但那个时候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就连驱逐舰也没几艘更不要说航母了。

    百年的航母梦,现在终于要实现了,谁能一点儿不激动呢!

    航母是一个大国必须要有的装备,航母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一百年了,虽然说专家们也有一些争议,有些专家认为航母已经过时,未来高科技战争当中航母就是移动的海上靶子。

    但是不管专家怎么说,航母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不国和牛牛都在发展新一代的航母了吗还有大毛也准备要搞自己的新航母了。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不能落后,现在条件也有了,当然就要搞自己的航母了。

    因为军方的领导早就意识到了,航母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每一次军事危机爆发,航母舰队发挥的威慑作用非常的强大,当然军更是在实战中,充分展现了航母编队的力量。

    哪里有战争和危机,哪里有就海军航母编队。

    曾经有一张老将军在国小鹰号航母上,努力地探着身子,去探看小鹰号上面的舰载直升机内部的照片,因为国以保密的理由不让看,所以老将军才会有这样的动作,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的国人,因为老将军的眼神里面也是充满了羡慕和渴望的。

    中国的航母工程,也是老将军毕生在推动的一件事情,可惜现在老将军已经不在了,他看不到中国第一艘航母和第一款舰载机完成结合!

    现在中国的百年航母梦就要实现了,谁能不激动呢虽然说这艘航母是二手改装的,舰载战斗机也是仿制的,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了第一艘航母,接下来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还远吗

    林鹏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一直都想提建议,不要再搞滑跃式的了,直接上平甲板弹射型航母!




第七百一十八章 航母style即将到来
    当然现在提这个是不合适的,林鹏只得耐下心来,听航母总指挥的方案讲解。

    方案设计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把各种影响舰载机起降的因素都考虑到了,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差不多用了半个小时,吴总工才把起降方案讲了一个大概。

    确实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讲出来,那只怕三天三夜也不够用的。

    现在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都对歼十五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的方案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甚至有一些专家和领导脑海里面,都浮现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歼十五舰载机迎着风从航母滑跃甲板上一跃而起的场面。

    真是太激动人心了,国产航母和舰载战斗机!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启!

    接着上台的是歼十五舰载战斗机总指挥洛勇,洛总指挥不但是歼十五总指挥还是沈飞的董事长。

    林鹏看到洛总指挥上台,鼻子也不由得一酸,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前世的时候这位洛总指挥就因为积劳成疾,在歼十五舰载机完成首次航母起降任务,离开航母后就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洛总指挥为了歼十五舰载战斗机也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甚至经常住在航母上指挥各项工作。

    当然林鹏更清楚的是,洛总指挥不仅仅是总指挥,他还是董事长,他必须要为数千名沈飞的职工谋生活,特别是现在由于歼十一和歼十六停了,所以沈飞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林鹏也看得出来,洛总指挥的脸上其实是很憔悴的,估计每天都在为沈飞的未来担忧。

    林鹏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歼十一和歼十六没有搞下去,就是因为有了他这个重生者的出现。

    洛总指挥虽然很憔悴,但是讲话还是精神抖擞的,他大声地道:“各位领导,专家,作为咱们中国第一型舰载战斗机总指挥,我想说的是,舰载机完成航母起降,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虽然说咱们中国是第一次搞舰载机和航母起降试验,但是我们的歼十五舰载机继承了苏二七系列优秀的气动布局,它的起降性能非常好,虽然说在航母上操作的难度要比在陆地上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的执行好设计的试验方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航母舰载机,经历了从双翼机到金属单翼机,从螺旋桨机到喷气机,从普通起飞到弹射式起飞和滑跃起飞的变化,起降的操作也随着舰载机和航母性能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咱们的舰载机飞行员,都是千里挑一选出来的,他们是飞行精英中的精英。”

    “在此前的陆地模拟起降试验中,咱们的歼十五舰载机飞行员表现得非常好,虽然说滑跃起飞是世界公认技术难度最高,操作最复杂的一种航母起飞方式,对飞行员要求极高,但是我相信他们可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洛总指挥非常激动地道。

    “下面我就讲一下咱们歼十五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的流程。首先是航母甲板人员马甲颜色区分,指挥人员着黄马甲,控制舰上起飞、着舰设备人员着绿马甲,安全人员着白马甲,舰载机起飞由三人同时在甲板上作业。飞行员检查飞机并签字确认根据手语报告,进入指定起飞点准备起飞,挡流板完全升起后才可以下达起飞命令”

    林鹏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时候,国产航母上,身着黄马甲的舰员指挥歼十五舰载机起飞的画面,在网络上火了,全民都在模仿航母s

    网友们用航母s走你,表达了对祖国航母梦实现的一种盛赞,当时也是让不少的军迷热血沸腾的。

    的确滑跃起飞的难度比弹射起飞更大,这是因为弹射起飞的速度更快,并且主要是弹射器在起作用,而滑跃起飞就不一样了,飞行员必须要必须具备时刻冷静的强大心理素质,克服因滑跃起飞甲板而产生的一种要撞墙的感觉。

    滑跃起飞必须打开全加力进行冲刺,在飞行员的视角看来,前面的上翘甲板就好像一面墙,稍有犹豫,一旦起飞失败就会掉进海里。

    而舰载机着舰的难度更高,为什么呢因为首先飞行员要驾驶战机,准确找到航母,在上面看起来航母就如同一个火柴盒,而且这个火柴盒还是移动的,当飞行员驾驶舰载机进行着舰的时候,还必须加大油门,如果三道拦阻索都没有挂到,就必须要果断的加油复飞,否则就会冲进海里去。

    甚至在作战和训练时,航母甲板上还停放有大量的飞机,这对着舰的飞行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一旦出现意外,着舰战机冲到那些停放的飞机里面去,那就会引发更重大的事故。

    曾经国航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故,而且还不止一次,在航母的历史上因为着舰失败损失的舰载机和飞行员更是不在少数!

    全世界第一个驾驶飞机在航母上着舰的人,是牛牛家的一位飞行员名叫邓宁,但是仅仅过了五天,这位舰载机第一人就因为着舰失败而身亡。

    航母不是陆地,它不仅仅自身在航行,还因为有海浪的作用,所以航母会有前后、左右甚至上下的运动,飞行员驾驶舰载机着舰时,一般来说前后起落架是一起接触到甲板,几乎是被拍在甲板上一样。

    虽然说现代航母都有菲涅耳透镜光学助降系统辅助舰载机飞行员进行准确的降落,大大降低了着舰事故率,但是风险仍然是很大的。

    舰载机的着舰不是飞行员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很多工位配合完成,航母上有专门的着舰信号员,监控每一架舰载机的着舰过程,如果发现舰载机下滑轨迹不对,姿态有问题,或者是没有钩到拦阻索,都会立即发出信号,让飞行员拉起来复飞。

    所以舰载机飞行员还必须要时刻注意航母上的信号,因为是加大油门着舰,所以速度更快,再加上甲板上的气流也很乱,所以着舰风险非常的高。

    不要说是第一次着舰,哪怕是经过了上千次着舰的军舰载机飞行员,也有发生事故的。



第七百一十九章 歼15装上矢量发动机会怎样
    待洛总指挥讲完,领导和专家们便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

    不少的领导和专家,对舰载机的起降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想到这么复杂。所以大家也对歼十五舰载战斗机第一次上舰,隐隐的有一些担心。

    因为大家都知道,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实际上是利用从二毛那里得到的苏三三舰载战斗机,进行逆向设计的,当然也融合了歼十一的一些技术在里面。

    所以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并不是一架完美的舰载机,但是现在中国也只有这么一款舰载机,只有先解决有无问题,摸索出航母运作的经验,包括舰载机的使用经验,才能搞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

    林鹏是最为担心歼十五舰载机的一个,因为他是一个重生者,他很清楚歼十五舰载战斗机确实有一些天生的缺陷,虽然说现在这个时空里,歼十五舰载机由于中国航空技术的突飞猛进,得到了一些改进,包括它的发动机也是换上了国产太行改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十四吨多,比原来的31发动机多了两吨的推力,从航母上起飞应该要更加的轻松。

    但是歼十五舰载战斗机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发动机的问题,还有气动方面的问题,所以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后来发生过四次坠机的严重事故。但是海军也不得不选它,因为没有别的舰载机可选。

    对于这一次歼十五舰载机着舰和起飞的方案,林鹏也没有挑出什么毛病,一切都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不完美的是舰载机和航母。

    这一点林鹏也改变不了,只有期待下一艘国产航母,能够变成平直甲板,弹射起飞的,下一代隐身舰载机也能够尽早的立项开始研制。

    歼十五只能作为一个过渡的机型,来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不过歼十五舰载机,目前来说也有改进的空间。

    在评审会上,专家们发言也非常的有建设性,到了林鹏的时候,林鹏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利用今年即将量产的太行改矢量发动机,对歼十五舰载机进行改进,提高歼十五舰载战斗机的起降性能。

    当林鹏把这个建议提出来后,也引起了领导和专家们的重视。

    歼十五舰载机洛总指挥连忙道:“林总师,你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啊!如果咱们的歼十五装上矢量发动机之后,性能会有不小的提升,起降性能也会有所改善。”

    林鹏点头道:“是的,目前来说我认为歼十五舰载战斗机还是不够完善的,毕竟我们是逆向设计,所以不可能达到原型机的完整度,这么复杂的一架现代化舰载战斗机,如果有一点点的小问题,都会引发大问题。所以利用太行改矢量发动机,提高歼十五舰载机的起降性能和飞行性能,我认为是可行的。”

    孙总师也不由得道:“林总师,感谢你提出的宝贵意见啊!确实对咱们的歼十五来说,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从航母上起飞,如果有矢量发动机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我们的太行改矢量发动机,确实非常不错,虽然说重量要略微增加一些,但是对飞机的姿态控制能力就大幅度提高了。”

    林鹏道:“是的,如果歼十五舰载机装上了太行改矢量发动机,那么在滑跃起飞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矢量喷管向下偏转,增加起飞的角度,这样歼十五舰载战斗机的起飞应该会变得更好。而在着舰的时候,利用矢量喷管可以让飞机的着舰速度降下来,着舰的轨迹也可以更平缓一些,着舰成功率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

    洛总指挥道:“是啊,我想起来了,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曾经研制过一款15短距起降机动性技术验证机,这架15战斗机换上了一台矢量发动机,经过试验证明,相较于普通的15战斗机来说,它能够减少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起飞滑跑距离,着陆滑跑距离更是能够减少百分之六七十,如果歼十五换上太行矢量发动机,应该会非常不错!”

    林鹏知道时机来了,他又接着道:“目前来说给歼十五舰载战斗机装上太行改矢量发动机,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咱们国家还是应该发展全通甲板弹射型的航母,现有的航母可以作为一艘训练舰,用于摸索航母的使用经验。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必须要是一种能够弹射起飞的隐身舰载战斗机,否则我们将来在面对军航母的时候就没有一点儿的胜算。”

    现在好像扯得有点远了,但林鹏也管不了那么多啦!

    因为他确实非常希望领导们能够好好的思考一下,中国的下一艘航母到底应该怎么造,用什么样的起飞方式,用什么样的舰载战斗机,还有航母上的各式特种飞机,比如舰载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无人机等等。

    一飞院开展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技术预研也有不少时间了,林鹏当然也希望一飞院可以拿到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项目。虽然这样会伤害北所的利益,但是没得办法,谁造的舰载战斗机好,海军就会选谁的。

    领导和专家们都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吴总指挥道:“林总师,我们船舶口确实也有这样的考虑,我们下一艘航母是建全直通甲板弹射起飞还是再建一艘滑跃航母,目前我们内部的争议也比较大。从稳妥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还要造一艘和现在的哇良格相近的国产航母,掌握大型航母的设计建造技术,再设计建造一艘类似军那样的先进航母,甚至采用电磁弹射起飞方式。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林鹏这时候就不禁在想,看来自己是不是应该用脑机融合异能,去把军最先进的弹射航母技术资料给弄回来,甚至包括国的舰载机技术资料,比如2鹰眼预警机,18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

    只是要接近国航母这一点非常难实现,而且林鹏也不知道,像航母这么一个大家伙,能不能把它绑定,并且把它的技术资料弄回来。

    如果能够绑定航母,那几乎就等于是逆天了,要搞个大动静都不是问题,而且国还查不出来。



第七百二十章 舰载预警机也要提上日程
    当然这么做的话,恐怕就会引起很多的连锁反应了,林鹏并不希望这么做,即便是有这个能力。

    林鹏还是希望在航空工业方面,中国可以打败国,打败世界上所有的航空强国,同样在船舶工业领域也是如此,在汽车工业领域也要做到这一点,虽然目标还比较遥远,但是只要航空人和船人们,汽车人们努力,终有一天会做到的。

    航母工程是一个重大专项,不仅仅有航母,有舰载战斗机,还有其他舰载的飞机,比如说舰载预警机就非常的重要。

    林鹏又抛出了一个砖头,他想引出玉来。

    林鹏道“我想我们的航母除了舰载战斗机,舰载预警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型,现在我们由于没有突破弹射起飞的技术,所以只能暂时采用预警直升机,但是预警直升机的性能与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相比,差距太大了。舰载预警直升机可以说也是一个解决有无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正式立项研制咱们的舰载预警机也迫在眉睫了。”

    吴总指挥道“是啊,咱们确实需要一款固定翼的舰载预警机来解决舰载战斗机的空中引导和指挥,以及航母编队的预警。我们已经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可惜还没有舰载预警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舰载预警机的平台问题,雷达方面我们没有问题,但是载机就需要重新研制了“

    吴总指挥说的问题确实非常实际,因为舰载预警机平台与陆基预警机平台可不太一样,因为它必须要能够在航母上起降和作业,所以机体不能太大,而且最好是能够折叠机翼,才能节省空间。

    同时预警雷达的性能也不能差了,航程和续航时间也要有保证,否则刚刚上天就要回来那怎么行需要多少架预警机才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为航母编队提供预警

    所以舰载预警机的平台非常关键,虽然说在两年前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在搞一款以运七为平台的舰载预警机技术验证机,代号jzy01,但是很显然运7这个平台不仅仅是老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无法实现航母上起降的要求。

    而运八和运九就更不用说了,它俩个头太大了,不可能上航母。而运7虽然机体大小还将就,比e2鹰眼预警机略大一些,但是它的起降性能确实不能满足在航母上运作的要求。
1...210211212213214...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