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航空崛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霞飞红绡

    再加上相关部门领导,两家竞标单位的人员,还真是将近百人了。

    当然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放了一个名




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波音和沈霍伊的巅峰对决
    “很简单,你们两家设计单位,依次把你们的方案拿出来,当着评审小组专家们的面,把你们设计方案好好的讲一讲,作个方案汇报,最后我们的评审专家们,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你们的方案进行评分。

    当然这只是第一轮,我们还要深入考察,反复比较之后才能决定花落谁家。嗯,流程就是这样,你们两家有没有什么意见”说完,领导便将目光扫视全场,不过却在林鹏身上停留了一秒钟。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秒钟,但林鹏却看到了领导的眼神里面,露出的期望之色,看来这位大领导也是希望林鹏能好好表现啊。

    林鹏虽然没有和这位领导直接对过话,可是这位领导应该也知道他,毕竟现在林鹏可是中国航空工业年轻一代设计师里面,最优秀最突出的一个。

    很多领导都知道他,再加上这一次一飞院的新歼轰设计方案,主要就是由他完成的气动设计和总体设计,报上去的资料上都写着他的名字呢。

    当然林鹏是知道,原本历史上没有新歼轰机这个项目的,或许有也没有最终落实,但这一次他重生后却发生了改变,他不敢确实这一次他和唐总师一起搞出来的方案,是不是一定可以打败六零一所。

    毕竟这是国内两大顶尖的飞机设计单位之间的巅峰对决,一个是西波音,一个是沈霍伊,实力不相上下。当然两个单位术业有专攻,在轰炸机这方面西波音更有经验。

    但是沈霍伊现在也正在搞苏30这种多用途战斗机的国产化工作,所以在歼击轰炸机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沈霍伊早就在做四代机的预研,在隐身设计这一方面可以说比西波音更有底气。

    两家单位的领队人物,唐总师和黎总师都点了点头,表示没有什么意见。

    领导呵呵笑道:“好,那就先请咱们六零一所派一位代表上来为专家组作方案汇报吧!”

    在八十多双目光的注视下,六零一所的首席专家黎天总师,迈着大步走上了主讲台。

    要知道黎天总师已经是67岁高龄了,本来他是可以不用上台,甚至可以不来的,毕竟他是资深的老专家了,那些专家组的专家有好多还不如他资历深呢!

    在国内航空界黎天总师是和一飞院的陈老,六一一的宋老他们一批的。

    所以黎天总师这一亲自上台作方案汇报,顿时就让人肃然起敬。

    黎天总师走到主讲台上,然后亲自打开了ppt,接着所有与会人员,就看到投影机在画布上投射出一架很特别的战机的三视图来。

    林鹏一看,心想六零一所,果然是以预研的四代机方案当中的一个三面翼方案改进而来的一架歼击轰炸机方案。

    因为总体的气动布局没有变化,就是一架三面翼的战机。

    六一一所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对四代机进行了预研,先后提出过几十种气动布局方案,当时被专家们认为最有发展希望的,就是一处中等后掠角切尖三角翼正常布局。

    后来随着m国隐身飞机资料被披露出来,中国航空界和空军也开始重视起飞机的隐身性来,六零一所和六一一所,都开展了具有隐身性能的四代机的预研。

    当然两所的设计思路并不相同,六一一所在宋老的带领下,发展出鸭式布局方案,并成功的打败了六零一所,成为国产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研发主机所,歼十战斗机这种鸭式布局非常的成功。

    后来宋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十五米长的三面翼歼轰机
    就在林鹏胡思乱想之际,讲台上的黎天总师已经开始作汇报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所提交的第一个新歼轰设计方案,我们把它叫做海东青,海东青是一种很凶猛的禽类,它是我们东北的特产。相信有领导专家都看出来,这个方案的确是我们之前的一个战斗机预研方案改进而来的。”

    “它采用了三面翼气动布局,caret尖劈乘波固定进气道,尖细窄边条,双外倾垂尾。三翼面布局的基础是正常布局,前翼位于机翼和边条之间,和鸭式布局不同,三翼面的前翼主要起调整飞机气动中心的作用,这在苏30多用途战斗机,以及苏34前线歼击轰炸机上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我所在歼八iiact验证机上,也实际验证了这种三面翼布局,它具有相当好的机动性,同时我们采用大后掠三角主翼,这让我们的海东青拥有了很好的超音速性能,加上机身的放大,它具有一个很大的弹仓,可以挂载三点五吨对地攻击弹药!”

    “这个三面翼方案,我所进行了大量的cfd计算和风洞试验,除进行多种设计的机翼、平尾、垂尾、进气的试验以外,还针对新一代歼击轰炸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更全面的研究。比如为提高低空突防飞行能力,试验了五种前后缘机动襟翼,得出较佳的机动襟翼调节规律;

    同时还进行了前缘襟翼铰链力矩和压力分布试验,取得了可供系统设计使用的铰链力矩数据。为研究大迎角下的全机气动特性及其改善措施,进行了多达十二种边条选型试验;两侧加莱特进气道和dsi进气道方案的风洞试验,全机大迎角试验、机翼抖振特性试验等。”

    “经过大量的试验和计算比较,最后我所的第一种新歼轰方案确定采用三面翼布局,加莱特进气道形式。可能各位领导和专家,会觉得我们的海东青机身太长,在这里我要作一些说明。”

    “虽然我们的海东青长度的确是达到了二十五米,比苏30和苏34还要长两米左右,但是这两米的长度,却是很重要的,因为就是这个长度,我们才可以做一个更大的弹仓,以满足未来战场环境中的对地打击需要!”

    “这个大号的弹仓,长度为六米,深度零点八米,宽度2.9米,可以挂载类似于kh-31p导弹这样大的对地攻击导弹,以及各类制导炸弹。同时还可挂载中距空空导弹,进行空战!”

    “当然我们没有考虑设计侧弹仓,对于新一代隐身歼击轰炸机来说,它几乎没有可能与敌方战斗机进行近距离空中格斗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它本身是隐身战机,未来隐身战斗机之间的空战,或者隐身与非隐身战斗机之间的空战,大多会发生在超视距的。近距格斗可能性很小,对新一代战斗机来说可能还需要,但对于一架歼击轰炸机来说,已经不需要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机腹弹仓做得更大,挂载更多的尺寸重量更大的对地攻击弹药!”

    “如果需要的话,它可以在机翼下方最外侧挂载两枚近距格斗导弹。这对隐身性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有多大。除了机腹大型弹仓,可以挂载三点五吨弹药以外,在机



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霍伊第二个方案竟然是拍扁了的苏34
    当然如果是考虑到主要遂行隐身打击作战,外挂并不是太重要,也没有什么问题。闪舞

    这一次六零一所,还带来了一个方案,也就是说他们一家有两个方案。

    而六零一所的第二个方案展示在与会人员眼前时,大家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因为这第二个方案,看起来就像拍扁了的苏4战斗轰炸机!

    因此这也是一架三面翼气动布局的歼击轰炸机,但是由于它拍扁了,再加上一些隐身的设计,所以看起来倒像是一架隐身飞机。

    林鹏一看,便想起了后来网络上流传的歼十七战斗机,这种传说中的战斗机,正是六零一所研究过的一种,不过后来空军采购了歼十六战斗机,当时这种类似于苏4战斗轰炸机的方案也是做过风洞试验的。

    六零一所,一直在跟踪毛子苏27系列衍生型号的国产化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歼十六战斗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可以说歼十六战斗机比它的原型苏0战斗机更加的优秀,作战效能提高了两倍不止。

    现在六零一所的第二个方案,应该就是追踪毛子苏4战斗机设计出来的,不过采用了隐身化的设计,倒是有一点像苏4与后来的苏57战斗机结合体。

    黎天总师洪声道:“这是我所第二个设计方案,它还是采用了三面翼气动布局,但是它采用的是并列双座,采用了大边条翼,小鸭翼,主翼采用了类似于f22的菱形机翼,后缘前掠,外倾双垂尾。”

    “发动机同样采用两台涡扇十或涡扇十改,常规机腹进气道,机身纵列两个内置弹仓,虽然隐身性能较前一方案有所不如,但也会比三代战机有质的提高,我们经过试验和计算,它的前向rs值不超过0平方米。”

    专家们也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当然也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苏4战斗机的隐身化版本。

    唐总师也小声地对林鹏道:“小林,这一次六零一所看起来做的准备工作很足啊,两个设计方案,我现在有点担心了!”

    林鹏想了想道:“唐总师,我觉得他们这一个方案纯属多余!这很明显就是一个拍扁了的苏4前线轰炸机。我们都知道苏4或者说苏27系列,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隐身性不好解决,那两个巨大的进气道,将发动机叶片裸露在外,虽然说经过优化,号称0平方米的rs值,但这只是计算出来的结果,实际我想肯定要超过这个值。再加上并列双座,这不是未来战斗轰炸机发展的方向。”

    唐总师道:“不过空军一向比较喜欢这种并列双座,当初要求我们研制歼轰七时,就提出要搞并列双座!只不过后来他们还是接受了串列双座,咱们的歼轰七a才能进入空军服役。”

    林鹏小声道:“还有一个,他们的机腹中央纵列弹仓,可能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结构强度的问题,还有这个弹仓应该不大,虽然是两个,但装不了大型的对地攻击武器。”

    黎天总师还在继续汇报他们的方案。

    “主要设计参数方面,本机设计空重19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500千克,最大内油14500千克,最大外挂重量8500千克,最大内挂重量2000千克,最大航程4600千米,作战半径2000千米,设计最大平飞速度20马赫,采用优异的中央升力体布局,使得它有极好的飞行性能,不仅仅可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还有良好的空战性能。”

    “虽然它的气动外形是以苏27战斗机为基础发展而来,但是正是基于这种气动布局



第一百八十章 西波音的绝杀方案
    接下来轮到一飞院作方案汇报了,唐总师却是安排了林鹏上去作汇报,林鹏无法拒绝,虽然他并不想上去,这样太出风头了,但是没办法,在这会议室里面,不方便。

    所以林鹏就只得硬着头皮,走上了主讲台。

    领导和专家们看到一飞院竟然派了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上台作方案汇报,都很是惊讶,因为他们有的也知道林鹏,是一飞院最优秀的年轻设计师,又是一飞院新歼轰方案的总师助理。

    但新歼轰项目对一飞院来说,也是绝对非常重要的,六零一所都是总师亲自出马,而一飞院却派了一个能当黎天总师孙子的年轻人上来,有好些个专家都不太看好一飞院了,纷纷露出惊讶,还一丝惋惜之色。

    唐总师虽然早就料到,专家们会有这些反应,不过现在他看到专家们的神色,还是一点担心起来。

    林鹏这也是赶着鸭子上架,头一回啊!哪怕前世的时候,他就是一名飞机设计师,可他那时候最高也就到主任设计师,还从来没有资格参加这么重要的型号论证会,更不要说上台面对专家领导作方案汇报。

    虽然说心里面有一点小紧张,但林鹏知道这一次一飞院必须要拿下这个项目,否则一飞院就将失去在歼击轰炸机领域的主导权,甚至再恶化一点,未来连轰炸机项目都有可以丢掉。

    这就好比六零一所,原本六零一所是国内战斗机领域的老大,但是连续两次,第三代战斗机和第四代战斗机竞标,都败给了六一一所,虽然有国家照顾,让六零一所仿制苏27系列,也有任务做,但这样的结果就是被很多的军迷,群众看不起,不满意,认为六零一所没落了。

    其实也不能这样看,从国家和军队的角度来看,有两个竞争的单位,互相促进,这是好事,如果只有一家,那不管设计出来的战机好不好就得用了。

    林鹏走上讲台,就很是有礼地向专家和领导鞠了一躬,然后朗声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还有六零一所的同仁们,今天我非常忐忑的站到了这里,本来这个方案汇报应该由我们总师来的,但是我们唐总师,对我们这些年轻人不但关爱有加,又如此的信任,所以我今天一定会认真的把我们一飞院做出来的新歼轰方案,汇报给各位领导专家,还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林鹏打开了ppt,接着一飞院的方案图就呈现在领导专家们眼前了。

    一飞院的方案不同于六零一所的两个方案,六零一所都是三面翼布局,而一飞院采用的是常规布局,看起来就有点像放大了的双发f35联合攻击战斗机。

    林鹏不卑不亢地讲道:“这就是我们一飞院的方案,它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机长22.5米,翼展13.7米,机翼面积82平米,空重18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8000千克,最大内部载油量11500千克,内部最大挂弹量3000千克,最大外挂重量为8000千克。最大内油航程4000千米,外挂三个1800升副油箱最大航程5200千米。执行典型的隐身对地攻击任务时,作战半径2000千米,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低空最大表速1470千米每小时,雷达反射面积小于0.1平方米……”

    这只是一串枯燥的数字,跟六零一所的两个方案相



第一百八十一章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林鹏继续讲道:“我们对现在的固定式鼓包进气道,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已经设计出一种基于柔性蒙皮的自适应鼓包进气道形状控制机构。基本原理是在外侧柔性蒙皮内表面选取若干个典型监测点,布置大变形应变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按照进气道与发动机的流量匹配关系确定飞机处于不同飞行速度时发动机的流量需求,对鼓包型面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调节进气道喉道的面积,与发动机的流量需求相匹配。”

    为了让专家们认可这个方案,林鹏把ppt切换到了自适应鼓包的结构图,然后道:“我们对目前新飞豹的dsi进气道进行优化设计,就得到了新歼轰的自适应鼓包进气道,将上唇缘前移,去掉了原侧唇缘的尖角,将三角形改成了斜直线形,因而原四唇缘进气口就成了三唇缘进气口。

    这样,新歼轰的进气道可以适应更宽的速度范围,超音速性能将得到一定提升,甚至比加莱特进气道更好。同时,这一套机构并不会增加多少重量,远远比其他结构的重量要小。”

    林鹏这个重生者,把后来的歼二零战斗机采用的柔性蒙皮自适应鼓包进气道,给提前弄到新歼轰上来了,因为这种进气道,确实是飞行器设计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提前实现呢

    当然设计是设计得出来,林鹏也明白,要真正的实现这个自适应鼓包进气道,还得有特殊高弹性纤维材料,目前这种东西当然还没有,但要研发出来也不会太难,因为m国的战机上就有,林鹏上次就把f15战斗机机身某个部位的这种材料技术给弄回来了,所以用不了多久中国就会有这种材料。

    这种高弹性纤维材料制作成进气道部件内部采用碳纤维材料做成一个个微小的四边形蜂窝结构或网状结构,可以变形,将这种材料粘贴在飞机的进气道原来的鼓包上,就能使进气道的鼓包外形在一定范围内反复改变自己的几何形状,从而调节进气道的截面积。

    讲完这个进气道,林鹏又仔细的汇报起机身和机翼部分来。

    “我们采用了类似于m国f35联合攻击机的蝶形机翼,当然面积要比f35大得多了,f35联合攻击机的机翼面积约为58平方米,而我们的这个方案机翼面积达到82平方米。

    这么大的机翼面积,当然也是与机体更大分不开的。我们的方案采用的是升力体气动布局,从机首到机身都可以产生部分升力,并且还有边条翼配合,再加上大面积的机翼,全机的升力系数非常可观。”
1...3839404142...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