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我说,让你拿钱买粮食的事情办妥了没有!”司马季叹了一口气,一脸的生无可恋,古人云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他是不是对这个罪臣之女有点太溺爱了,让她分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一说到正事,局势终于从吵嘴的边缘被拉了回来,杨馨把事情前后一说,静等着司马季的反应。
“占州是新州,自从立国以来,朝廷尚未铸钱,不论是占州还是扶南国,钱币都是稀少之物,这和我们中原完全相反,反过来说,钱币对当地的百姓是稀罕物,所缺的就是认可的问题,而本王和各大家族来说,铜钱除了放着生锈一点用都没有。”司马季歪着头看着杨馨问道,“府中还有多少铜钱”
“不足两万万!”杨馨犹豫了一下问道,“还是留一点应急为好,府中这么多女眷……”
不足两万万留下一点应急司马季一听杨馨的话,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出去几个月,而像是离家十年,现在这种妇道人家都这么说话了么
“留下五千万钱,剩下都用来买粮食。”司马季暗道,幸亏没把希望都放在杨馨身上,而是给扶南女王柳叶也去了一封信,杨馨还是小农意识浓厚。
这都什么时候了,留这么多钱到时候能用来换饭吃么乱世什么比粮食有用可惜燕王不能对杨馨大声斥责,对方也不知道为何要买这么多粮食,舍不得也正常。
“梁成,叫人去把记事、录事、主簿都叫来。我有话要问。”司马季说完话回头冲着杨馨道,“夫人回去休息去吧,为夫还有事情要询问。”
现在必须要正确的评估一下家底,到底不能做好应对变局的准备,没有具体的数字做支撑,司马季心里也是相当没底。
“封国二十二县有农田,一千三百五十万亩,去年连同粟、黍、麦等作物,一共产粮四千八百万石,殿下长期和鲜卑通商,封国有耕牛二十二万头,羊五十四万五千头,猪是殿下一直倡导养殖的牲口,将近一百万。鸡鸭鹅之家禽,山川河流到处都是,无法计算。”
主簿冯吉一张嘴就报上目前情况,司马季一边听则在一边计算。一千三百五十万亩,就是九千平方公里,晋朝的重量单位都是传承自汉朝,这么一算去年的产量大概是三十万吨左右。如果按照一个人最低的需要的能量,后世印度百姓的标准也就是两百克,不行太少了,就算一斤来算……
“占州和扶南来了多少粮食!”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
把灾民不算户籍只是一个借口,那不算胡人为户籍连借口都算不上了,纯粹就是在耍流氓,所谓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部落,很多都在中原从事农桑。这些部落过去在中原地区没有土地,参与占田制后,和晋朝人一样被晋朝课税。而没有参与到占田制中来的部族,则要向洛阳朝廷缴纳义米,每户三升,偏远地区的则是每户五斗,特别远的则要按照每人二十八文的标准缴纳算钱。
司马季需要胡人交税的时候,胡人就是我大晋的子民。需要保持封国的完整时候,胡人就是一帮化外之民,这个标准是燕王定的,目前胡人还是不算大晋子民,燕王才能占便宜。
这还不算理论上到时候可以借兵的鲜卑部落和女真部落,只要到时候洛阳中枢不稳,他就可以在一夜之间集合出来一只大军,人数上比之挂着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也不遑多让。
晋朝有对占田制的规定,晋朝在确定不同品级官员占田面积的同时,还对他们荫庇衣食客和佃客的数量有所规定。王侯五十顷地可以养三户食客,衣食客就是战国时期的门客,为主家办事,如果燕王要想从这方面做文章,他可以以封国的土地来计算,理论上可以养五万食客。不过不能这么算,都按照封国农田养人,谁都这么干了。
“童江,去查查其中有多少壮丁,毕竟封国还是有很多工程的。”司马季挥手让童江下去,粮食有了,人有了,剩下的就是最为重要的东西,谁都不能赤手空拳的去打仗对吧
不得不说司马季完全是在瞎问,冯吉两人一个管人一个管粮,至于其他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什么布帛、漆器、商队、船队都是颜严管的。
当然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属于锦上添花,不如说煤和铁,这两样就不算锦上添花,而是要命的东西,“北平郡,如果人力充足,昼夜开工的话,一年能出多少铁本王当初要的甲胄,都已经做好了么”司马季看着仅剩下的颜严问道。
“甲胄已经齐备,一共一万两千件,至于殿下的另一个问题,颜严没办法回答!”颜严苦笑道,“殿下下令封了封国所有的山,不让百姓进入,北平郡的铁矿倒是很多,可是无法想象全部开工,到底能产多少铁。”
“给我个大概的数字就行了!”司马季一想似乎是自己问的不对,然后静等着颜严回答。
颜严沉吟片刻,就站在司马季面前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答案,“如果不增加现有的水力机械,只是把所有水力机械需要的人补齐,每个月大概四十万斤。”
一年两万多吨司马季眼睛一亮,对这个数字算是十分满意了,和后世的动辄过亿的产量当然是没法相比,可和常凯申元帅治下的民国,还是可以一较长短的。毕竟常公治下黄金十年,钢铁产量都可以和盛唐相提并论,都快灭国了,八年抗战憋足劲弄出来四万吨钢铁产量,勉强是清末洋务运动一年钢产量的一半。
燕王都能和二十世纪的现在国家相比了,似乎应该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要是能把钉子做出来,几乎就可以带领中国飞跃十几个世纪,毕竟民国连钉子都造不出来还要进口。
如果国家是一个人,
第三百五十四章 扶南朝贡
“这自然是好,可殿下,小人一直想问一件事,为何对运河如此急切”罗永心中这个疑惑由来已久,纵观多年以来,燕王对运河似乎颇为痴迷,令人不解。
“要想富先修路,水路比陆路运力大。”司马季老神在在的道,“运河事关蓟城的繁荣,西连洛阳,南接建康,一旦成功,蓟城便是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罗永闻言不禁心中一热,喃喃自语着,他就是幽州人,对洛阳到底是什么样子并不了解,但乡土之情下,听了司马季的话,也不禁神魂激荡道,“难道还有比京师更加繁华的地方么”
“这就要看你的了,至于是不是,完工之后便见分晓。”眼瞅着好学生被自己的毒鸡汤灌的五迷三道,司马季伸手拍了拍罗永的肩膀,一副我很看好你的样子勉励着。
眼见罗永离开时候似乎骨头轻了二两,有点神功水上漂的意思,此次洗脑还是颇为成功。
当然司马季也不全是画饼,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实情,甚至还有些谦虚了。事实上洛阳在燕王眼中,都无法和蓟城相提并论,建康更加不用说。真正能在综合条件上和蓟城一较长短的并不是洛阳,而是潼关里面的长安。
只有长安能和蓟城煮酒论英雄,洛阳几乎是一个首都最为合适的地方,但就差在一点上,那就是洛阳几乎有的好处,长安也不差,长安还有四周地利之险保护自己,洛阳就差了不止一筹,所以在各朝各代选择首都的时候,洛阳屡屡败给长安。
长安的位置虽说比洛阳稍微偏了一点,但并没有偏的太离谱,仍然算是天下之中。安全性上却高出洛阳不止一筹,乱世依仗山川之险保护自己,就是长安厉害的敌方。洛阳面对乱世的能力还是太差了,最合适的是在太平盛世为都。
蓟城在一般的时间,其实根本无法和长安洛阳相提并论,如果像是一般的王朝把边界定在长城一线,蓟城撑死了就是军事重镇。因为不控制东北,蓟城的重要性就发挥不出来,它就不是控制两个大平原的地方,只不过是需要中原支援的军事要塞。
蓟城最终后发先至,就是因为后来的王朝疆域,和纯粹的中原王朝已经不一样了。定都在此可以控制中原、草原和东北势力,处在三方交汇处的蓟城,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长安后继乏力就是,八百里秦川地方还是太小了,潜力比不上蓟城。
现在司马季已经把塞外的软柿子都捏了一遍,整个东北不敢说尽在起手,却也可以说是慢慢掌控当中,蓟城的第一条重要性便体现出来,拿下东北之后,蓟城就不是一个偏远的苦寒之地,从蓟城取黑龙江江边和到广州是差不多远的,也可以算是天下之中。
一旦运河凿通,蓟城的第二条重要性就会被发挥出来,道路通畅,不论是背靠中原剑指塞外,还是背靠塞外虎视中原,都可以自由切换。
再者蓟城近海但不靠海,有辽东、山东半岛的保护,渤海是内海,算是整个中国最安全的近海地区,走海路比纯粹的陆路高出不止一筹。
“夫君,天下第一这种话能说么”杨馨不断的数落着司马季,最大的城池理所当然是京师,司马季要把蓟城变成天下第一,要是被有心人听闻肯定会找麻烦。
“我就是随便一说,糊弄糊弄罗永而已。”司马季伸了一个懒腰,一步三晃的迈步,对杨馨的警告充耳不闻,洛阳着急为了太子博弈呢,哪有空管自己。
“你干嘛去”杨馨见到司马季充耳不闻的样子,一下急了脱口问道。
“接客!”话一出口,司马季想了一下好像有歧义,脚步不停的补充道,“有扶南使团朝贡,今天在天津港登陆,为夫去迎接。”
哦!杨馨讪讪的答应了一声,等到司马季都出府才想起来,扶南女王不是他立的么
天津港码头,一身清凉的装扮的柳叶下船,并没有被长途跋涉的航程所累到,下船之后满是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这种异域装扮也让一些码头上人好奇不已。
“哪里来的使臣,怎么是一个女人女人也能当官么”
“听说一些蛮夷小邦里面,女人也能当关,还能当王呢!”
“真是岂有此理,竟然还有这种事情,简直是牝鸡司晨,那还不出了大乱子。”
“你们去一边站着去,哪有这么多话”一旁的校尉看不下去了,满脸怒容的骂道,“这是朝廷册封的扶南女王,你们都几个脑袋在这里指指点点”
“来了!”柳叶的双眸一亮,距离很远就见到了一队骑兵拱卫着豪华马车过来。
雕刻着花纹的马车在柳叶这里停下,司马季从上面下来看着已经许久不见的柳叶,依稀还
第三百五十五章 缅甸人的祖先
对司马季来说,境内的胡人当然是可以造反的,因为晋人同样有造反的权利,但他的立场就是把造反的人杀掉,至于谁有道理,活不下去造反有道理,把造反的人杀了同样有道理。
把柳叶带到了燕山里的温泉当中,燕王准备好好招待一下这位扶南女王,就这么短的时间他已经发现,还是要对柳叶进行一番突击训练,有些话柳叶在扶南国内说谁也管不着,可在大晋的土地上说就很犯忌讳。
要是碰上类似隋炀帝那样的皇帝,说不定就是一场风波,贾南风虽然不是隋炀帝,但在废太子这件事上面看来,也差不多快了。
还有就是聊聊中南半岛的事情,向北打主要是只要北方的资源,从来不指望北方的土地能承载多少人口,除非他放个屁能引起地球气候变迁,把西伯利亚气候变成温带。不然去多少人都没有用,超过当地土地的承载力,多出来的人就是死,剩下的人就会变成游牧、渔猎,因为那里根本不能种地。
以晋朝的人口基础,虽说纵向对比不能算是人口大国,可安定时间长了,人口爆发向来都是很恐怖的,两代人三十年使劲生就能到达汉朝的人口,拿幽州来说,普通百姓生孩子一般会生到不能生,或者生到养不起。这样人口爆发,南方人口迟早会超过北方,到时候也必须向南迁徙人口。
现有的南方疆域充其量能顶二百年,要是还想继续不内乱,南方的边界还要继续往下推,中南半岛一定要吞下来,南方可没有西伯利亚寒流阻止他。
司马季在外面自酌自饮,这一次他没有开机关偷看柳叶洗澡,这种事老做就没意思了。过了一会儿,头发还挂着水珠的柳叶从里面出来,大惊小怪的道,“水是热的,这是怎么回事”
“温泉嘛,扶南没有么”司马季倒了一杯茶,示意柳叶坐下慢吞吞的问道。
“没有,大王的封国是一个好地方。”柳叶很是赞叹的道,湿漉漉的头发挂在身后,胸前已经颇具规模的山峦一览无余,整个人都充满了青春气息。
真是长大了,司马季偷瞄了两眼暗叹,因为最近一直都吃西餐,燕王对这种幽幽双峰之景色有了可怕的免疫力,才没露出急色的模样,没有丢失大晋王侯的脸面。
“真腊没有在找麻烦么”抿了一口茶,司马季便开口问道,他记得有一段时间柳叶在信中一直在抱怨,扶南的属国真腊一直心怀不轨,后来就没在从信中见到。
“这几年真腊一直派遣使团朝贡,并没有刚开始的敌意,我也很不解。后来专门去查过一次,似乎是真腊西边有些不稳。”柳叶浅笑一声,学着司马季抿了一口茶一五一十的道,“那些部落吸引了真腊的注意力,所以还算安分。”
“这和指望老天保佑有什么区别还是要扶南自己能站住脚才行。听闻国都龙川现在十分繁华,想来本王也很长时间没去看看了。”说到这司马季停顿了一下,又扯回了刚刚的话题问道,“给真腊造成困扰的部落叫什么名字。”
“其中两个一个叫骠人、一个叫掸人,两个部落关系似乎不太好,其中骠人袭击了真腊的城镇。”柳叶一边回想一边道,“大王对这两个部落有了解么”
“好像在哪见过!”司马季
第三百五十六章 运河凿通
他记得,缅甸方向似乎在明清时候都爆发过战争,两次冲突明清都没有占便宜,明朝鞭长莫及最终采取收缩政策进行缩边,失去了西南一些土司的管辖权。至于清朝,最终也没有啃下缅甸这块骨头,在兵力上损失惨重,只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将已经亡国的泰国救了回来,阻止了缅甸成为中南半岛霸权。
只是现在对南征也就是想想,司马季虽说并不在乎战争死多少人,有多少人移民过去水土不服会死在那,可他现在有关键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准备内战,所以南征的事情也就是想想,当然聊聊还是无伤大雅的,毕竟是燕王一直惦记的地方。
柳叶把扶南王国这几年的发展都说了一遍,其中有一件事让司马季颇为注意,那就是目前扶南王国和朱罗帝国在进行海上通商,这件事让司马季十分腻歪。
不过有多少种原因存在,印度和中国虽说都没最终把中南半岛怎么样,可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包括中南半岛的整个东南亚,印度文化确实站住脚了,中国文化除了在交州之外,在其他地方面对印度文化都是劣势。
司马季对这种现象知之甚详,自然对印度文化没什么好感,更何况现在的南亚大陆,还是婆罗门教复兴的时间。
“扶南第一代女王柳叶,就是被那些小黑人挟持,最终不得不把自己的国家拱手相让,那些小黑人心思不纯,你可一定要小心。”司马季不得不出声警告柳叶,用他自己修改润色过的扶南历史,让小女王警惕一些。
他司马季对中南半岛这么上心,万一还是没有结果,让印度文化占了优势,这就是不共戴天之仇,说直白一点,小女王是他立的,这和绿了燕王没有区别。
“我知道的,大王请放心。再说有占州在一旁帮忙,扶南不会有事的。”柳叶频频点头,让司马季放宽心,“初代女王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在我身上。”
“知道就好,本王会害你么”司马季长出一口气道,“我对你多好,你应该最明白不过了。”
这句话一出口柳叶脸色泛红,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大王的爱护,柳叶绝不敢忘。”柳叶还像是的王宫一样,把司马季当成一个玩闹的对象,异性最美好的柔软,抵在肩上传来的真实的触感,让血气方刚的燕王有些心神摇荡。司马季深吸了口气,使灵台清静,他坐直了身子,转过头来,望着那张玉石般的面庞上直飞起朵朵娇媚红晕,和流光泛彩的眼睛。
“这就好,以后时间还长着呢。”可惜司马季并不敢想太多,觉得投怀送抱这种事一直距离自己很远,忽视了小女王的心思,他一直以来就下意识的以后世的年龄为标准想事情,却不没在意古代的人其实很早熟,这个年龄往往都已经开始准备嫁人了。从扶南班师回朝之前,司马季害怕当地的土人心中不服,专门加强了柳叶身边的帮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