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和蓟城相比有一种庄严感,但是普通百姓住的地方就远远不如。”柳叶歪着头想了一下,给予了一个非常中肯的回答,“如果做一个普通人,蓟城似乎很方便,整洁上也强上许多,为何幽州爆发瘟疫了”

    “此事说来话长,都会过去的。”司马季一时语塞含含糊糊的遮掩过去,他的规划的蓟城当然考虑的地方比洛阳多,因为燕王也是一个平头百姓,自然会站在百姓的角度上看问题。

    对于洛阳司马季也有自己的观感,洛阳几乎一切条件都在长安之上,比历史底蕴也丝毫不虚甚至有过之,不论是在晋代还是在后世都是如此。洛阳也同样是十三朝古都,长安那个十三朝古都还算上了南北朝的几个政权,洛阳的首都含金量大得多。

    可长安有西汉和大唐这两个帝国为首都的历史,这就厉害了。洛阳是全明星阵容,可长安是两个巨星带着一群角色球员。

    洛阳在安全性上真不如长安可靠,晋朝尤其如此,因为早在汉末河套就被放弃了,要不是当初司马季一个劲的建议,晋朝现在还天子守国门呢。洛阳距离边界的距离,比蓟城和燕山的距离都要近。

    天子守国门无非就是政权决策失误造成的弊端。把河套收回来了,还用的着天子守国门么,南北朝最后一个陈国,首都就在长江边上,比任何朝代都天子




第三百六十一章 割韭菜的季节
    “那么殿下,我们用什么药材卖给百姓呢,小人立刻就去准备。”罗永沉吟一下,觉得问题的关键点还是在药材上面,如果要收网的话绝对刻不容缓。

    他想的一点错没有,司马季早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这种给予百姓的东西必须具备普遍性,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这种东西是现成的,这个答案就是盐。

    罗永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是不是太草率了一点,燕王这简直是在杀鸡取卵,谁相信

    “百姓可以在生死之间选择一个,相信这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司马季露出冷漠的笑容,很是自负的道,“当然为了更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掏钱,这就需要让百姓见到一些真正的事实,这样他们才能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

    “殿下的意思是”罗永眉毛一挑,感觉事情不会就此结束,可现在还能做什么呢

    “开凿运河还剩下多少战俘”司马季转而问了罗永肯定知道的问题,罗永作为运河的监工,肯定对这个数字了如指掌。

    “开凿运河为了赶工,死亡战俘过万,现在还有五万左右的战俘,不知道殿下问此何事”虽说弄不清司马季葫芦里卖什么药,罗永还是实话实说的道。

    这样司马季面色严肃的想了想道,“挑选老弱病残者,先毒杀一万,在散播瘟疫可以治疗的同时,也要造成瘟疫爆发的印象,早先本王还是太仁慈了,百姓愚钝并不愿意乖乖交钱,我要明天开始封国各县都开始出现死状可怖的尸体。毒杀战俘和散步瘟疫可以预防的消息同时进行,只有无处不在的恐惧,才能让百姓乖乖交钱。”

    这一番话让罗永大惊失色,看向司马季的目光仿佛就像是看到一个在世恶魔。那可是一万条人命,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杀了嘴巴微张不知道该说什么,今天这个对话对他的认知冲击力巨大,“那是一万人啊。”

    “那又怎么样对整个天下而言,一万人不过是沧海一粟。对封国十万户而言,这也不是什么大数字。”司马季一脸的冷漠,就似乎没有人类的感情一样开口道,“这有什么可以犹豫的都是小场面”

    从运河完工开始,这些战俘就没用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还要留着没用的人,战俘群体当中经过多年的劳动,已经出现一批离死不远的人。

    而从燕王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果没有劳动价值,只知道吃饭拉屎占用资源。那么这种人活着干什么呢何况天下大乱在即,留着一批对自己有切齿仇恨的战俘群体,就是在幽州留下一批定时炸弹,万一在战事不利的时候给自己反戈一击那怎么办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异地相处,这些经过数年压榨的战俘会怎么对待他,他的女人呢整个燕王府的女眷呢

    “这些战俘对我们大晋都是有仇恨的,有朝一日他们恢复自由,你敢看到这一幕发生么”司马季伸手点着罗永的肩膀幽幽地道,“能不能做到”

    “小人马上去办!”罗永心中一凛,做了一个深深的揖,慢慢的退出了房间。

    只是单纯的残暴,并不是一个好廷尉的选项,必须明白为什么要残暴,并且找出其中的道理武装思想。司马季觉得罗永还是有些年轻,不过没关系,机会多得是,可以慢慢调教。

    五天之内蓟城风平浪静,但几乎在同时,瘟疫可以预防的事情就在封国二十二县同时传播,但是封国百姓没有高兴的太早,正当一些人觉得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海量的尸体被发现,随后就是到处的焚烧场景。

    各地的保长甲长接收到命令,防止村寨的百姓出去,这就让很多百姓心中惴惴不安,提心吊胆的猜测出现什么事了随后就是距离个村寨不远的地方,架起来高高的柴火堆,尸体被扔进去焚烧,冲天的黑烟正好能让百姓看到。

    “最近都不要随便出去,尤其是黑烟出现的附近,这次瘟疫爆发的十分凶猛,一些独门独户都死绝了,现在正在被上面的人下令焚烧。好在燕王已经从龙虎山的天师哪里找到了预防之药,正在紧急的炼药,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用钱买灵药,灵药保证之下,就可以安然无恙了!”背对着黑烟的保长,苦口婆心的对着村寨的百姓洗脑道。

    动用手中的力量,司马季开始进行一场左右互搏的游戏,筹码当然要从封国的百姓手中获得,当然他也可以直接一点,在洛阳出事之后横征暴敛,可是有比较柔和的办法不是更好么

    蓟城城门口发布了最新的安民告示,大街上巡视的人敲锣打鼓,告知百姓不要惊慌,燕王已经被龙虎山的天师治愈,很快天师道就能够将药汁做好,分发给全城百姓,当然香火钱这种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不适合公开讨论,只能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让百姓明白,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

    而和这种安民措施同时进行的,则



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训
    “太容易得到就不被珍惜,哪怕是盐水,也不能让百姓这么容易就得到。”司马季暗自谋划,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在计划当中,包括打架、哄抢等等。真正的敛财应该在第二天进行,因为总要有人现身说法对不对

    不第二天就见效,怎么能说是灵丹妙药呢,应该入口即化,至少司马季看仙侠小说当中都是这么写的,龙虎山的天师道就是最接近的存在,这么操作合情合理,在过于尊重常识反而不美,老百姓就信这一套。

    于是在第二天的蓟城郊外的法坛周围,昨日参与打架哄抢的晋卫,都一副赤诚的表情恭恭敬敬的等着道士发话,然后又加入到了哄抢当中,嘴里面嚷嚷着一些家里的老幼还需要灵丹妙药,用来躲避阴邪等等之类的话,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这一幕无非就是证明,此药有效,而是是灵丹妙药,为了家人的健康还犹豫什么,赶紧加入到哄抢当中才是正理,而幽州的军士终于看不下去了,强行让乱哄哄的场面停止,并且让道士留出来一份让自己拿回去,看看有没有效果。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就是这一个开始,已经让司马季知道效果,暗叹好像有谁说过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似乎他今天才稍稍的接近了这个道理,说的一点不错。

    接下来的几天当中,燕王府汇聚财富的速度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甚至远远超过征税的速度,怪不得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几乎在中国全面开花,累积的财富连皇帝都要动心,对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而言,宗教的力量实在是太恐怖了。

    司马季不但利用了天师道,而且还真的亲自下令杀人制造恐慌,有以后世的行销手段做事,几乎把所有割韭菜的要素都集齐了,结果就造成了这样一番恐怖的效果。

    “真是倾家荡产的上香火钱啊,道教都这样,佛教不是更恐怖”司马季冷着脸感叹,这种事他自己做的话当然轻松愉快,可要是被人做的话,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才几天功夫封国十万户百姓才来了多少要是羊群心理被带起来了,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他都不敢去想,关键还是百姓给香火钱并非是被强迫,这样一想就更加恐怖。

    这可比他当初免除徭役更加恐怖,徭役很多身体强力壮的人还是有信心度过去的,而瘟疫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灾祸是对着全体,有家有业的人尤其不想病痛发生在自己身边。造成的恐惧可比徭役大得多。

    “一天五百多万钱,本王还是头一次觉得幽州还是很富庶的,谁说这里是苦寒之地了的”感叹一番,司马季就放过了这件事不再关心。

    可是他这里放过了,民间的风波仍然在持续发酵,有条件的人已经等不及龙虎山天师道去他们那里做法,而是直接来到了蓟城。

    有条件来到蓟城的人,都距离赤贫阶层很远,事实上因为相对的地广人稀,幽州也没有什么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存在,活下去是丝毫没有问题的。毕竟燕王对贫富差距很重视,也不愿意封国出现太富有的人,所以明里暗里都在找商人的麻烦。

    当然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有巨富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废太子
    从刚开始,这就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双方随时准备摊牌是不存在的,这只不过是贾南风单方面决定太子的生死,所区别只是什么时候下手比较好。被司马季打扰了一下,又被扶南王国的使团打扰一下,现在就算是再出来第三者横插一杠,贾南风也不会理会了。

    母亲的临终遗言她都可以不听,武帝生前的布置都被打碎,宗室强大的力量都吓不退她,那还有什么可怕的,这不是太子躲避就能解决的问题。

    太子所选择最保险的韬光养晦,在贾南风这里是没用的,坐在东宫再次接到诏书的司马遹,此时就如同被架在火上烤,进退不得。

    诏书当中的口吻已经非常严重,经过魏晋两次篡位之后,连讲究君君臣臣的儒家都在朝臣当中不被信任,那么孝道就被提升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如果太子都在找借口躲避自己的父亲,他有什么资格统领天下

    而且明显这次就是贾南风在故意找茬,司马遹举棋不定,连续把手中的诏书看了好几遍,一字一句甚至每一个比划都烂熟于心,绝对是正规的诏书,上面有玉玺的印记,并不是楚王司马炜得到的无印诏书。

    这样就不存在矫诏的可能,司马遹忘记了矫诏的几个必要条件,第一就是皇帝本身没有权利,第二矫诏者需要绝对的实力压阵,第三矫诏者比肥肠面里的条件,能够从皇帝那边把权利收为己用,贾南风全部具备。

    缺少重要宗室在身后压阵的司马遹,肯定不是处在强势的位置上。他的叔叔们也在观望这是唱哪一出戏

    “身为太子当然不可这样目无君父,只是因为最近小儿生病,为父者不能离开,并非有意不去天子那里问安。”阴晴不定许久的司马遹,最终还是在这一次的压力面前低头了。

    “这样奴婢也好复命了!”黄门郎稍稍拱了拱手,随即便匆匆离开了东宫。

    除了韬光养晦之外,司马遹当然还有另一条路,就是学习九年前处于劣势的贾南风一样,发动政变。但这是冒险,太子的条件未必优于贾南风,而贾南风绝对不是杨骏。太子如果策划搞政变,就是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当中。

    司马遹觉得,自己只要小心一些,贾南风就是在嚣张,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怎么说他都是大晋的正统继承人,要诛杀自己他觉得贾南风还是没有这个胆量的。

    到了这个时候,司马遹还是从正常人的角度猜测贾南风的举动,可觉得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贾南风,早已经决定掀桌子了。太子还保持着正常的理智,贾南风却早已经豁出去了。

    贾南风现在,也就比几百年后为了搬到王皇后的武则天,稍稍心软了一些而已。至少贾南风还没做出亲手把女儿掐死栽赃太子的事情,可和武则天一样,她对自己的敌人同样布置了天罗地网,等着太子上门。

    第二天清晨,司马遹在江统杜锡担心的目光中来开东宫,来到皇宫准备觐见皇帝司马衷。

    “太子殿下请在这里等候,陛下正在休息,皇后今天身体不适,但因为知道太子前来,也正在屏风之后等候!”刚刚进入,贾南风的侍女陈舞就上前见礼,司马遹顺着这名侍女的视线一看,屏风之后隐隐约约就是贾南风的身影,这是绝对不会错的。

    “陛下昨日就说,太子如果前来就是一片孝心。自然是不会苛责的。”贾南风做出一副虚弱的样子,虚情假意的问道,“听闻太子长子生病,想要上表册封为王,度过灾祸”

    “是的母后,儿臣之长子道文最近生病,想要请一道诏书封王。”司马遹一见到贾南风在此,心中的警惕也慢慢放了下来,做出一副恭敬的态度聊家常。

    看起来就像是一对普通母子的对话,丝毫没有想象当中的剑拔弩张,虽说在心中,两人都恨不得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

    “封王么其实也并无不可!”贾南风沉吟了一下,朝着司马遹抛出了诱饵。表示天子的长孙封王不是不行,但随即就话锋一转遥呼陈舞说,昨天皇帝吩咐,赐与太子酒与枣。于是陈舞拿来了枣和酒,让太子把酒和枣喝干吃尽。

    司马遹看着硕大的酒坛,本来有些散去的疑虑又出现了,脸色一正道,“母后,遹不胜酒力。”谁知道要是不清醒的话,会不会出什么事

    过了好一会儿,贾南风才道,“平时我见你在陛下面前饮酒甚欢,今天怎么不喝了这也是陛下赐的酒,你就勉强喝一点吧,就当替道文喝的。喝了便可以封王。”

    “这好吧!母后发话,儿臣不敢不从命。”司马遹一咬牙,还是为自己的儿子喝酒。贾南风一直都没有离开,司马遹也一直没有停,直到把所有的酒和枣都吃光,已经两眼冒金星,随时就要昏睡过去。

    “太子殿下,陛下让你抄写一份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宗室的怀疑
    至于王戎更是眼观鼻口观心,神游天外不知道思维在何处皇后想要诛杀太子不过这关我何事他们这些惯于趋利避害的人精,早就在心中做出了选择。反正伤害不到他们的爵位与家产,司马家人喜欢骨肉相残,那就随你们便好了。

    而另一边,太尉张华、尚书令裴頠还在苦口婆心的劝说,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两人都想起来当初燕王曾经说,一旦太子身亡,没有名正言顺的储君,各地宗室绝对不会饶了贾南风,皇后已经做过线了。

    司马季和贾南风的关系,在宗室当中已经算是比较好的那一批,除了几个久居洛阳的几个宗室之外,出镇在外的宗室,只有燕王和皇后关系不错,如果连燕王都认为,皇后这么做宗室不会坐视不管,其他宗室更加不会放过皇后。

    谁相信贾南风有嫡子那种无稽之谈连没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大臣都不相信,同样都是司马氏一家的宗室会相信在关中的就有秦王司马柬,一旦太子身亡,谁敢保证秦王不会挥兵东进淮南王司马允就在洛阳,虽然看起来好控制,可人家也是武帝的亲儿子。

    益州还有天下封国户籍最多的司马颖,司马颖因为为太子说话被贬出洛阳,他会袖手旁观许昌大军在范阳王司马虓的手中,邺城大军在河间王手里,荆州大军也在宗室之手,冀州整个一州都是宗室的土地,论富庶有齐国,论边军还有燕王。

    燕王虽然当初没有说要出现太子身亡的情况,自己会站在哪一边,可是一旦宗室全部认定要诛杀皇后,燕王会不站在宗室一边么他也是姓司马的。

    两人想了很多很多,就是都不明白,他们两个都能看出来这个局势,皇后为什么看不出来,这还是数年来小心翼翼维护朝廷的皇后么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两个重臣据理力争争执不下,宗室和其他大臣态度略有不同,看向董猛的目光满是深意,站在梁王、赵王身后的宗室成员,眼中未尝没有闪过厉色,只是目前轮不到他们说话。

    贾南风不能再这里直接出面,就不断的让董猛把这里的情况通过侍女传出去,没想到宗室没有开口,太子的岳父没有开口,竟然是自己看重的尚书令和太尉开口反对。

    一时间贾南风的心里就像是被插了一把刀,连自己的心腹都反对自己但是转瞬她那种执拗劲就上来了,非要在这次废了太子不可。

1...8182838485...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