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小哑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萧成文却摇头否认。
“母后只是了解父皇的过去,却不了解现在的父皇。自从平息了诸侯王之乱,母后难道没发现父皇明显变了吗以前,父皇能沉得住气,能舍得下面子,懂得韬光颜悔,缓缓筹谋的道理。
而今,父皇变得急功近利,好脸面。当着母后的面,他怎么好意思接纳那些意见他必然是恼羞成怒,驳斥,怒骂,方能掩饰内心的不堪和尴尬。”
陶皇后皱眉深思。
萧成文继续说道:“父皇也意识到,必须提起屠刀,大开杀戒,方能成事。只是,这件事风险极高,要么不动,要么一击必中。母后说破此事,他若是当场接受建议,万一传到朝臣耳中,必定引起轩然大波。不如厉声呵斥,不留情面,以此蒙蔽他人。母后若是不信,不如等几天,父皇定有动作。”
陶皇后心情不太明朗。
如果事情后续发展,被大儿子说中,这就意味着她对皇帝的了解是片面的。
这很危险。
皇帝变了,而她的思维意识,还停留在过去。
对皇帝的判断,同样停留在过去。
这很要命啊!
一个判断错误,就有可能引来家族覆灭,引来杀身之祸。
陶皇后沉默不语。
萧成文也没有作声,他安静饮茶。
许久,陶皇后才出声,“你父皇喜怒无常……”
“他只是比以前更在意脸面!”萧成文打断陶皇后的话,“他容不得旁人反驳她,质疑他,挑战他。平息诸侯王之乱,给了父皇极大的自信,自信到天下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陶皇后闻言,哈哈一笑,“果然够自大。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结果一个天灾,就让他焦头烂额,左支右拙,令人发笑。”
“所以父皇才会对母后动怒!父皇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
这话很真实。
永泰帝是要脸面的人。
最初,他自信满满,天灾一定可以解决,大不了废点粮食。
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耳光。
减产五成,六成,甚至七成八成……以至于绝收。
这点收成,别说交赋税,连吃饭都成问题。
乡农没饭吃,人心就不稳。
人心不稳,就会被野心家利用。
转眼间,就有可能烽烟四起。
灭了东边,西边起。
灭了南边,北边乱。
多少王朝的血泪教训,历历在目,永泰帝怎能不忧心,怎能不发怒。
他比谁都渴望砍死所有官员,抄没家产,赈济灾民。
可是他能吗
偏偏陶皇后还点明了此事,嘲笑他没有勇气,没有胆量,永泰帝不动怒才怪。
&
第219章 钱难挣(三更)
数日过后,朝中突然掀起了一场针对地方官员的攻击风暴。
隐约牵扯到某些朝堂大佬。
陶皇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又被大儿子萧成文给说中了。
皇帝接纳了她的意见,打算在官场大开杀戒。
只是,他胆子还是小了点,还不敢将战火烧到朝堂,烧到某些分量极重的世家官员头上。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陶皇后又觉着很不舒服,心口难受。
她难受,不是因为皇帝,而是因为大儿子萧成文。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中。
他想在官场掀起一场血流成河的屠杀,于是他抓住天灾**的机会,鼓动了她。
又通过她,鼓动了皇帝。
他想干什么
真的是在为国为民,为朝廷分忧吗
陶皇后问出心中的疑问,“本宫接下来,该如何做”
梅少监有点慌,“娘娘又在担心二殿下”
陶皇后轻轻敲击桌面,“他在失控。本宫掌控不了他,陛下也未必能真正掌控他。你说他到底想干什么杀一批官员,缓解灾情,之后呢”
梅少监有点心惊胆战,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娘娘是不是忧虑过甚”
“你说想说本宫想太多吗”
“老奴不敢!”
陶皇后自嘲一笑,“本宫也希望自己想太多,希望他就是单纯地想为朝廷分忧。可是,他的眼神,你有没有注意过他的眼神。他的眼神,毫无感情波动。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对百姓大发善心”
梅少监只觉嘴唇发干,喉咙干哑难受,“娘娘最近忧思过甚,不如好好歇息几天。等到三殿下赈灾归来,京城局面定会大有不同。”
陶皇后没有那么乐观。
她看着门外,天空阴沉沉的,只觉闷热,不见雨水落下。
“天,还会继续旱下去。陛下对官场动手,能解燃眉之急,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是这场干旱持续个一年两年,你说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梅少监不敢深想,“老奴不知!”
陶皇后冷冷一笑,长袖挥舞,朗声说道:“届时,天下将烽烟四起,大魏江山岌岌可危。陛下将成为大魏朝的罪人。”
“不至于,不至于!娘娘慎言!”梅少监慌得口不择言,心头的话脱口而出。
陶皇后没和他计较,“本宫并非胡说八道。此间种种,早有预兆。即便没有这场干旱,迟早也会出问题。据本宫所知,民间田租已经收到六成,甚至七成,个别地方高达八成。这么高的田租,摆明了是要把人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梅少监一脸苦笑,“娘娘今儿怎么了为何突然关心起民生疾苦”
陶皇后郑重说道:“大魏江山,是陛下的江山,也是三郎的江山。本宫希望他接手一个富足的江山,而不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
“娘娘费心了!”
陶皇后叹了一声,“奈何本宫身为女子,不得轻易出宫。”
许多事情,她不能做,只能假手于人。
她吩咐梅少监,“替本宫盯着二郎,启动埋在二皇子府的暗桩。本宫要知道,他每天都说了些什么,在忙什么。”
梅少监面色迟疑,“娘娘确定要启动暗桩吗会不会太冒险”
好不容易在二皇子府埋下几个暗桩,若是启动,多年布置很有可能化为乌有。
陶皇后猛地回头,目光不善地盯着梅少监,“本宫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要质疑本宫地决定。”
梅少监躬身应下。
……
萧成文每天忙着看书,钓鱼,哄闺女。
他忙得很!
燕云琪问他,“我二哥成亲那天,殿下要不要同我一起出席婚宴”
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萧成文身体弱,不喜热闹。这些年他几乎不出席任何宴席,都是燕云琪一人代表皇子府。
萧成文正逗着孩子。
几个月大的小孩,可爱得不行。
只要有人陪着玩,就会露出没牙的牙床,笑得极为欢畅。
他头也没抬,直接说道:“婚宴那天,本殿下会同你一起露面。”
燕云琪感到惊喜,“殿下当真”
萧成文点头,“当真!云同成亲,本殿下只要身体撑得住,定会出席。”
燕云琪眉开眼笑,“多谢殿下!我派人给四妹妹送信,叫她提早做安排。”
萧成文一边逗着孩子,一边说道:“不必如此麻烦。一场宴席,本殿下还能支撑。”
“辛苦殿下。”
“你我夫妻,不必客气。”
……
燕云歌最近很忙,也很穷。
她忙着替母亲萧氏分担,准备婚宴所需一切。
穷,是因为天灾影响真的是方方面面,谁都逃不掉这场天灾。
南北杂碎汤,和去年同期相比,生意直降八成。
去年夏天也这么热,但是生意却还不错。
两文钱一碗的杂碎汤,还是很受欢迎的。毕竟有油水,能吃到肉。
今年……
别提了!
饭都吃不起,哪里还有钱吃杂碎汤。
富贵山庄更惨。
京城临近秋收。
今年的产量,基本上都能估算出来。
差不多减产六七成。
这两处,是燕云歌的收入大头,结果全被腰斩再腰斩。
反倒是南北杂货铺的酱菜,生意反而比往年更好。
大家吃不起肉,也吃不起新鲜的蔬菜水果。
便宜量大,带着盐分的酱菜,就成了广大市井小民的首选。
南北杂货铺的酱菜,稍微比别家贵了一点点,却依旧很还好卖。
燕云歌都有点看不懂情势。
“大家口袋都没钱,还买比别家更贵的南北酱菜”
她很疑惑。
自家酱菜,味道的确很好,毕竟用料丰富十足。加入了很多香料调和酱菜的味道。
只是,这年月,一文钱恨不得当成一吊钱用。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舍得买更贵的南北酱菜。
 
第220章 动杀心
今儿有风!
难得的凉爽天气。
黄道吉日,筑阳县主府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挂。
宾客登门。
府中下人来回穿梭忙碌,管事们盯着自己负责的地盘,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燕云权一身新衣,今儿他要陪着燕云同出门迎亲。
他很热情。
甚至比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的燕云同还要热情。
什么嫉妒,什么不满,今日全都没有。
他是个懂得自我调节的人,短短时间就已经调整到最好状态。
时辰不早,出门迎亲。
燕云歌忙着招呼女宾。
今儿上县主府做客的宾客,都是熟人。
见到燕云歌,趁着大喜的日子都会打趣她两句。
“一转眼,四姑娘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可有说亲婚事有着落了吗”
“多谢夫人们关心,请喝茶!”
今儿明明是二哥大喜的日子,可是人人都关心她的婚事。
仿佛她才是这场宴席的主角。
应付了一圈,被追着问婚事,燕云歌招架不住,只能败退。
大姐姐燕云菲哈哈一笑,没有半点同情。
燕云歌故作恼怒,“你们都盼着我早日出嫁。”
大姐姐燕云菲捏捏她的脸颊,“你的性子,我们若是不替你操心,你会一直蹉跎下去。明年,你将及笄,届时关心你婚事的人会更多。不想被人念叨,心头就得早做准备。若有合适的,我出面替你说媒。”
燕云歌愁!
她真的不想嫁啊!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下人提醒,迎亲队伍回来了,即将到正堂。
燕云歌急忙赶到正堂观礼。
哥哥笑得好傻!
跟个二愣子似的。
他是高兴疯了吧!
礼官唱喝!
婚礼进行!
燕云歌竟然在观礼人群中,看见了萧逸。
他怎么会在婚宴上
谁给的请帖。
她不记得,有给萧逸请帖。
萧逸循着她的目光看过来,还冲她发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