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按理说京城是大明的国都,而天津这边仅仅只是北方一个普通的城市,这逃荒也是应该往京城这边逃荒才对,现在却是完全反过来,让人想不通。

    “我想这可能就是陛下叫我们来天津的原因吧,或许天津这边真的有一文钱一斤的肉。”

    听到周经的话,李东阳仔细的看了看官道上面逃荒的人,接着想了想说道。

    “这…难道真的有一文钱一斤的肉”

    周经微微摇头,实在是想不通,这一文钱一斤的肉,怎么可能

    京城和天津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仅仅只有一百多公里,骑马往来的话,并不需要太久,随着离天津这边越来越近,他们也是发现聚集到天津这边逃荒的人非常多,特别是快到天津的时候,官道上面到处都是逃荒的灾民。

    一路上看到的灾民全部都是瘦骨嶙峋,有些人甚至于都饿晕在了官道旁边,看到的树木树皮都被吃的精光,刚刚才发芽出来的嫩草全部消失不见,灾民就如同蝗虫一般,将所有能够吃的东西全部吃的精光。

    这让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的心情变的无比的沉重,有时候站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办法体会灾民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苦难,只有亲眼见一见,看一看才能够知道这饥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距离天津只有不到十里路了,我们加把劲,一口气到天津吧,争取早点将粮食采购回去,用来赈济灾民。”

    看着灾民们的凄惨景象,原本打算休息一下的李东阳也是对着身边的周经和张懋说道。

    “正有此意,我倒是想要看看这天津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能够吸引如此多的灾民汹涌而去。”

    周经点点头,他现在是更加的好奇了,比起出京城时更加的好奇,满脑子的疑惑。

    三人的队伍骑着马,转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一下子就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远处的天津城,同时能够看到通往天津这边的官道上非常的忙碌,成千上万的人正在忙碌着,看起来似乎在修路。

    “他们好像是在修路吧”

    看着前方官道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周经想了想说道。

    “是在修路,只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没有下雨,这官道似乎好像并不用修吧。”

    李东阳点点头,想了想说道。

    “前方的官道好像有些不一样,更加的宽阔,似乎好像也更加的平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经皱起了自己的眉毛,努力的往前方眺望,想要看清楚前方发生的一切。

    “很快就知道了,走吧。”

    李东阳手中的马鞭狠狠的拍打了一下马屁股,马儿吃痛,也是迈开蹄子急速的前进。

    不过很快,三人就不得不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因为前方的官道上面挤满了人,同时还有人在不断的吆喝着。

    “招工了、招工了,京津公路建设招工了,做一天有十文钱工钱,一文钱工钱能够买一斤肉,做一天有十斤肉,要来的赶紧来排队报名了。”

    有穿着统一服装的人拿着铁皮喇叭在官道上面不断的吆喝,声音非常的响亮,纵然是隔着很远都能够清楚的听到。

    官道上面的灾民一听这个声音,原本无精打采的,瞬间就仿佛是打了鸡血一般,立刻加快了自己的脚步急匆匆的跑了过去。

    “还真的有一文钱一斤的肉”

    隔着几百米的距离,李东阳、谢迁、张懋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顿时一下子就来精神了。




第189章,高效运转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的队伍骑着马很快就来到了修路的地方,只见灾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正在报名,队伍前进的速度非常快。

    前方身穿统一制服的人工作效率极高,有人负责写名字,有人负责登记造册,有人负责分组,犹如负责发放工具,灾民们排着队,一个个走过去,一套流程下来,根本就用不了多久。

    在不远处的地方有人架起了一口口大锅,只要完成了报名的灾民立刻就过来吃饭,吃完饭立刻就去干活修路。

    整个场面虽然人非常多,看起来人山人海,但却是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的慌乱。

    “各位,前方在修路,请绕道这边通过。”

    还没有等李东阳、谢迁、张懋三人反应过来,立刻有人走了上来拦住了三人的队伍,向他们指出了一条新的小路,这小路很显然是临时开辟出来的。

    “大胆我们乃是…”

    三人队伍的前方,负责附送三人过来的侍卫一听,立刻就怒喝道。

    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李东阳就摆手示意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

    李东阳看了看前方热闹的场面,再看看不远处架起的一口口大锅,一阵阵的肉香味已经飘散过来,很显然是真的有肉。

    “周公,张公,我们不妨一起下来看看,反正也是已经到了天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李东阳捏了下自己的小胡子说道。

    “正有此意,我倒是想要看看他们修的到底是什么路,吃的到底是什么肉。”

    周经点点头,一个翻身就跳下马,饶有兴趣的仔细看起来,张懋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意见,同样翻身下马,他的目光锁定在前方的官道上,前方已经修好的官道非常的宽阔,而且非常的平整,这让他很是好奇,这官道到底是如何修的

    三人下了马,非常的随意的看起来,周围的人看到三人衣着不凡,又是骑马还有侍卫保护,显然是非富即贵的人,所以也是一个个都好奇的看着他们,但却没有人上来打扰他们。

    至于这里的管事给他们指路之后,也是继续忙起来,事情太多了,一个个都忙的团团转。

    “这办事的方法倒是别出心裁,每一个人只做一件事情,但效率却是出奇的高。”

    李东阳看着报名处这里,很快,眼睛一亮,立刻就有所收获,忍不住捏着自己的小胡子赞道。

    “确实是独树一帜,仅仅只是靠怎么几个人就完成了如此繁琐的工作,效率还如此之高。”

    周经仔细的看了看点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懋眼睛之中闪烁着光芒,似乎终于想明白了什么事情一样。

    “国公爷,你好像有所发现”

    李东阳听到张懋的话,很是好奇的问道。

    “确实是有所发现,想必你们两位也是知道同样是做蜂窝煤,同样多的人手,可是西山煤业这边的产煤量却是其它煤业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一点,这肯定是出自刘晋的手笔。”

    张懋笑了笑点点头,也没有什么隐瞒的。

    他和成国公朱辅、定国公徐永宁一起搞了一个三公煤业,本以为和西山煤业这边差不多,只要用同样多的人手,他们的三公煤业也是可以年赚百万两银子。

    然而现实是,同样的人手,三公煤业这边的产煤量也好,蜂窝煤炉的生产量也好,质量也罢等等,在各个方面都远远没有办法和西山煤业相比。

    这让张懋一直以来都想不通,也是派人去向西山煤业这边偷师学艺过,可是这蜂窝煤的制造没有任何诀窍,大家都是一样的步骤,一样的配方,但就是远远不如西山煤业。

    张懋对此也是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也学习过西山煤业这边的很多制度,比如给员工三餐管饱,再比如给员工适当增加工钱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操作,始终都当不到西山煤业,产量远远不能相比,现在看到这里的办事方法,他顿时心中就有所感悟。

    “刘晋”

    李东阳一听,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高人子弟确实是不一般。”

    “走吧,去看看他们到底吃的什么肉,闻起来像是鱼肉,但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鱼”

    接着,李东阳微微摇头,没有去想太多,朝着灾民们吃饭的地方走去。

    离的越近,一阵阵的鱼香就不断的飘来,这让他们三个就更加的疑惑了。

    很快,三人来到了一口口大锅煮饭的地方,在这里,一个个大蜂窝煤炉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上面架着一口口大锅。

    同样也是采用了分工协作的、流水工作的方式,划分成了两个区域,有稀饭的区域,有煮鱼肉的区域。

    灾民们一人手里面拿着两个碗,先是来到稀饭的区域,打上一碗稀饭,接着来到煮鱼肉的区域这里打上满满的一碗鱼肉,各自找个地方,美美的吃上一顿,然后带上自己的工具去干活。

    煮稀饭的区域这里,同样进行了分工,有些人负责打稀饭,有些人则是负责洗米,有些人负责煮饭,还有负责干杂务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忙碌,做事的也都是灾民当中的妇女,甚至于有人背上还捆绑着小婴儿,有的人孩子吃饱了在旁边成群结伴的玩耍着。

    煮鱼肉的区域这里就更忙了,有负责运鱼的,从天津这边将一担担鱼运输过来,运过来的鱼就到了杀鱼的地方,一条条海鱼被这些人非常麻利的清理干净。

    清理干净的鱼堆满一筐又一筐,接着有人挑到下一个区域,在这里,有人将这些鱼剁成块,再然后又有人挑到煮鱼的区域这里,在这里有人做水煮鱼,有人做炸鱼,有人做油煎,各种各样的做法,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前面灾民们的需求。

    这里工作的人同样大部分都是妇女,只有少数一些需要干重活的才用到男丁,所有的一切秩序井然,宛如一台精密的机器,忙碌不停,但却非常高效的运转着。



第190章,海鱼带来的震撼
    看到眼前这一幕,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无法淡定了,也顾不得什么君子远庖厨之类的,径直朝着煮鱼的区域走去。

    “几位大人,这里是工作区域,外人、闲人是不能进来的。”

    王大娘正在忙着杀鱼,见李东阳、周经、张懋等人走了过来,影响自己等人工作,也是提醒道。

    “不好意思,我们只是好奇,就看一看,不会耽误你们工作的。”

    李东阳对着王大娘拱手说道。

    “那你们看归看,但是不要当着路。”

    王大妈看了看三人的衣着,再看看三人身边的侍卫,知道眼前三人非富即贵,所以也是不敢再驱赶他们。

    “好,好。”

    李东阳连连点头答应,接着开始仔细的看起来。

    “这些鱼都好大,随便一条都有几斤重,有些大的甚至有十几斤,几十斤,那条要两个人一起抬的,怕是有上百斤吧。”

    周经同样在仔细的看着,眼前到处都是鱼,一筐筐的鱼,个头都很大,种类也是非常多,周经仔细的看了看,他赫然发现自己好像一种鱼都不认识。

    “这些都是什么鱼既不是鲢鱼,又不是草鱼,更不是鲤鱼之类的,竟然一种都不认识。”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些应该是海鱼。”

    李东阳沉吟一番想了想说道。

    “海鱼”

    周经和张懋眼睛微微一瞪,有些难以置信的,接着再仔细的看了看这一筐筐箩筐里面的鱼,确实不是常见的河鱼。

    “这位娘子,这些应该是海鱼吧”

    李东阳拿出一锭小碎银子抛给王大妈,笑着问道,他的年纪比王大妈自然是要更大,如此称呼倒也合适。

    王大妈看到突然降临到手中的碎银子,整个人眼睛一亮,赶紧将银子收起来,笑着说道:“这位大人说的没错,这些啊都是海鱼,都是从海里面捕捞上来的海鱼。”

    三人一听,顿时就更有精神了。

    周经想了想连忙问道:“看你们这里的海鱼数量,怕是足足有上万斤吧”

    “这算什么,单单是我们这里一天就要吃掉四万斤海鱼来呢,再加上天津其它的像什么造船厂、水泥厂啊、海事学院等等,这一天要吃掉将近十万斤海鱼来呢。”

    王大妈笑了笑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收了别人的银子,她现在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天要吃掉十万斤海鱼”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一听,顿时就被这个数字吓住了,十万斤海鱼,这是什么概念堆放在一起的话,都可以成一座小山了。

    “你们哪里来的如此多的海鱼”

    张懋此时也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了。

    “都说了,是从海里面捕捞上来的。”

    王大妈看了看他们三个说道:“你们去天津港口码头这边看看就知道了,每天早上的时候,出海的捕鱼船就会回来,一艘船一天就可以捕捞到十多万斤海鱼。”

    “每天出去几艘船,这捕捞回来的海鱼根本吃都吃不完,现在都开始晒鱼干了,准备运到其它地方去用来赈济灾民呢。”

    “一艘船一天可以捕捞到十多万斤海鱼”

    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再次傻眼了,仿佛听天书一般,根本就难以置信。

    “都说了,你们早上的时候去天津港口码头这里看一看就知道了,我根本就没有必要骗你们。”

    “这一切都是多亏了刘公子,正是有刘公子想出来去海上捕鱼的办法,所以我们天津这边才能够吸引大量的灾民过来,靠着这海鱼啊,天津这边养活了将近十万人呢。”

    王大妈微微摇头,这些人就好像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般。

    “看来这一文钱一斤肉是真的。”

    听到这里,周经顿时就明白了,这下全明白了,一文钱一斤肉,指的就是这个海鱼肉。

    天津港口这边一艘船一天就可以捕捞到十多万斤海鱼,如果有个十几艘渔船的话,这一天下来岂不是可以轻轻松松捕捞到上百万斤的海鱼。

    “海洋之中的鱼有怎么多吗”

    周经是山西阳曲人,算是内陆人,对于海洋之中的事情知道的很少,而且这个时代禁海,他对这方面了解的就更少了。

    片帆不得下海,连鱼都不让下海捕捞,自然是不清楚这海洋之中的渔业资源是何等的丰富,他能够想到的也不过是在河流、湖泊之中的捕鱼,根本就想象不出这一艘船一天就能够捕捞到十多万斤海鱼。
1...5657585960...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