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大殿不远处的位置,高鸿独自一人站在这里,仔细观察的话脸上是有一丝苦笑,关于余进的事情他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知道此事的发生,刚发生一个时辰的时间里就有十多名大臣想要觐见,他得到的命令是不见任何的人,所以只能够站在这个必经之路上等着大臣们到来。
当梁奕和元于二人靠近的时候,吕新则和汪同正好被拒绝了,只能够选择离开,他们不可能为了这事硬闯进去,再说就算是进去了也不会挑明是为了此事而来。
四人相遇的时候都明白了对方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这时候吕新则首先询问道:“梁大人,元大人,你们二位想必也是为了今日那件事而来吧。”
梁奕点了点头道:“没错,看来二位大人也是为了此事而来,只是不知道为何不进去。”
闻言,吕新则转过头看了一眼高鸿,随后转回来摇头道:“我们也想要进去,不过走到这里的时候就被高总管给拦住了,说是陛下现在不见任何人,除非是天要塌下来否则不得进去,甚至都不会通报一声,看来陛下是知道此事发生后我们会找来,所以提前做了准备,据说前面已经有几人被拒绝了,估计后面还会有人来求见的。”
“看来此事的确不是表面的这么简单啊,就是不知道陛下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何。”元于在一旁感叹道。
“谁知道呢,现在是陛下见不着,吏部,刑部和监察院也都进不去,更别说问出有用的消息来,看来此事只有等结束后才知道原因,不过你们二位大人和我们不一样,去试一试或许还是可行的。”
汪同这话说的无可厚非,他们二人的身份的确是不同的,元于不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他大将军的身份。
余进虽然是监察院的官员,其实是属于武官的,毕竟他做的事情就是监察所有的武将以及武官等等,日常接触的都是官兵和将领,和文官接触的并不是很多,由身份大将军的元于前去很合适。
至于梁奕就不用说了,作为陛下身边的红人和陛下最信任的人,很多事情都是他最先知道,或者是唯一知道的一个,身份和地位都是不一样的,其他人见不到不代表他见不到,再说余进和他的关系不大。
随后两人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只能够去试一试,若是失败的话就先回去,陛下不可能一直不见的,到时候总还是有机会存在的。”
第七百零一章 拒之殿外
分开后,两人朝着大殿的方向走过去。
看见走过来的两人,高鸿脸上的苦笑更加的明显,其余的大臣前来拒绝倒也不无所谓,不过他们身份不一样。
不等开口,高鸿上前一步询问道:“梁大人,元将军,两位也是为了那事而来吧。”
梁奕和元于相视一眼笑了笑,前者点头:“没错,还请高总管通报一声,我俩有要事求见陛下。”
“二位大人还是请回吧,陛下不久前就下令今日不见任何人,除非是有天塌下来的事情发生,否则都不会答应的,另外不仅如此接下来三天的早朝会取消,所以明日过后一直到三日内陛下不会见任何人,还请不要为难才是。”
“既然如此,那我们三日过后再来。”元于开口道。
是董高逸亲自下令的,那么此事不可能会发生任何的改变,就算留在这里强求也不会让开让他们进去的,再说本来就是打着其他的幌子想要验证余进一事的具体情况,没有重要的消息汇报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理由进去。
不久,当他们两人也被拒之殿外的消息传出去,大臣们就明白继续去求见都不会有结果了,那些原本想要去试一试的直接选择了放弃,只有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大臣们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没有人求见,也没有人被召见,可以说这是南齐朝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三日后的未时,宫中来人到梁府,很快就看见一顶轿子迅速赶往皇宫内。
这是梁奕时隔多日后再一次见到董高逸,和之前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区别。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梁爱卿起身说话。”
“谢皇上。”
随后,董高逸继续说道:“朕知道这几日朝廷上下都闹开了锅,都想要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然而朕拒绝了所有人的求见,这其中也包括你,目的就是想要更好看一看他们的反应如何,从目前得到的消息和局势的发展来看,比朕想象中的要好很多,今日召见你就是为了这事。”
‘试探。’闻言,梁奕的脑海里面浮现出这个想法来。
原因在于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变动,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虽然前面几次都非常的安稳,但是今日不同往日,该小心和防备的时候是不能够松懈的,才有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这时候大臣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此事上面,对其他的关注就会减少,加上董高逸几天不在朝中出现,就会让一些人按耐不住的想要动手,从他的语气看来应该是有了成果,不过出现的问题应该不会太严重。
其实这两日的时间梁奕也才猜测会不会是这样的情况,还没有来得及去展开调查,董高逸直接将他召进了宫,现在真相一下子就明白了。
“陛下,不知道微臣应该如何做。”
“需要你配合做的事情并不多,同时也不会太困难,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见一个人。”说完对着大殿左侧开口道:“行了,出来吧。”
话音刚落,一个人从里面走了进去,近了一看正是这段时间消失的余进,根据得到的消息他被关押在大牢之中,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只不过是传出去混淆视听的假消息罢了。
“微臣参见皇上。”
“行了,梁奕进宫的消息估计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先将目前的情况简单的说一遍。”
“是。”
随后余进转过身来开口道:“梁大人,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不过此事情况有些复杂,所以就简单的从开头说一下,若是有不懂的地方结束之后再解答。”
“好,请余大人明示。”
“大概在十个月前,我秘密得到了一个消息,是安排在各军的巡察传回来的,说是驻扎在利州的卫卲军,以及驻扎在汉州的破晓军都出现了相同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分别是卫卲军的步兵将军和一名大都统,破晓军的一名小都统和一名步兵校尉,根据得到的消息这四人在商量着什么事情,具体的不知道但肯定是对南齐朝不利的。”
“不久后就立刻派人前去调查,发生得到的情况和先前的消息差不多,因为这两军驻扎的位置都在靠近东汉朝的边境,加上这除了这四人外还有其他的将领参与其中,很容易发生更大的问题,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随即我就亲自前往秘密展开了调查,最后发现这些人的确有很大的问题。”
当时的梁奕还在兴元府,对这些不了解,不过现在知道后明白事情是非常的严峻,余进作为监察院的右都御史,主要做的就是监察这些武将,让他亲自出马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会轻松。
一般来说余进是不会亲自参与调查的,都是监察院的人将调查的结果上报,然后根据上报的结果确定事情的真伪即可。
若是假的就会打回去让调查清楚之后给一个必要的结论,若是真的就会立马上报给董高逸,在董高逸同意之后监察院的人就会立刻行动,将其抓起来,整个过程中余进的任务就是确定真伪以及下达命令罢了,像是这样亲自调查的非常少。
接着余进继续说道:“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调查,最后发现这些人和东汉朝的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来往,最后确定他们可能是被收买了,至于收买的目的不清楚,不过就凭借着这些都不能够让事情继续下去,此事想要解决的话肯定不能够太明显,毕竟他们都在边境,一旦察觉到有异常的情况就会想办法离开,甚至还会策反将士们给朝廷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想要彻底的解决就需要用其他的办法。”
“然而此事从得到消息到有准确的结果花费了足足八个月多的时间,若是继续拖延下去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变数,如今东汉和北魏朝结盟在即,根据我们的猜测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暴漏出来,如今朝廷要有大变化的传言已经不是秘密,一旦在这个时候出问题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尽快的解决,想来想去之后便有一个周全的计划,就是如今看到的这样。”
第七百零二章 右都御史
余进话音刚落,董高逸接过话说道:“梁奕,事情的原委就是如此,其实此事就发生在你离开后不久,再晚走一两日的时间,朕就不会再让你去兴元府了,肯定是让你去调查和解决此事,只是当时你在兴元府,赶去花费的时间太长只得作罢。”
“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是万不得已的,余大人这些年在监察院朕非常的放心,并且很少有问题的出现,这次估计是东汉朝给了他们太多的诱惑,让他们到了实在是无法拒绝的地步,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闻言,余进赶紧说道:“陛下,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只见董高逸摆了摆手道:“前年你提出因病要回家休养,但那时候朕还需要你所以拒绝了,这两年来你带病处理事情朕其实是清楚的,所以才会在你去年过年前再次提出的时候选择答应,原本想的是今天过年完就让你风光的回去,只是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得已最后还用出了这样的计划,不过你放心此事结束后朕会还你一个公道。”
“微臣谢皇上。”
“行了,你起来吧。”
“是。”
从余进所说的这些里面梁奕已经明白了一切是怎么一回事儿,还有一些虽然说得不详细,但还是可以猜出来的。
首先东汉朝和北魏朝结盟在即,后者实力非常的强劲不会有任何的担心,然而前者经过这些年的恢复,实力有所上涨不过两者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一旦结盟之后势必会发生一些倾斜不不一样的意见。
实力更强盛的北魏朝肯定想要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对于东汉朝来说这是一次不错的崛起机会自然不会放过的,但是实力不够是一大弊端,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找坚实的后盾,让北魏不得不忌惮,显而易见南齐朝就是最好的选择。
两国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合作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需要从另外的方面去想办法,最后就选择了这种狐假虎威的方式。
接着就想办法给驻扎在边境的南齐将领送去大礼希望在后面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有足够的大礼下加上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答应。
到时候对于东汉朝来说有了这些将领的相助,若是没有和北魏朝翻脸自然是最好的,若是翻脸的了可以拿出这些人的承诺来吓唬,这个时候北魏朝是肯定不会起冲突的,就算最后要打起来,边境的将领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上奏朝廷请求出兵,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朝廷肯定会选择出兵迎战的。
其实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是不会打起来的,之所以董高逸依然会严肃的处理是因为是他们和东汉朝勾结在了一起,如果是南齐朝的人送的无非就是警告一下罢了,然而这是肯定不会原谅的。
有了第一次的交易那么就不能够保证没有第二次,或者是没有第三次,一旦出现了问题对南齐朝的威胁是很大的,所以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必须要彻底的解决才行。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里面三品及以上的武将就有四人,要知道这八只队伍一共有超过八十多万人,三品及以上的武将一共才六十三人,就有四人出现了问题,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他们没有兵权是不错,但真的要正面抓起来的话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毕竟他们的心腹是有的,到时候将士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会不明事理的出来阻拦,甚至会引发反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悄无声息的将其解决。
如今监察院的右都御史余进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以找个理由将他们召见到都城来,到时候他们想要反抗都不会有机会,至于事后董高逸再给余进的事情找个借口就行。
“梁奕,今日叫你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朕只有交给你才会放心,所以才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召见你进宫,其余的人去做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还请陛下吩咐,微臣一定万死不辞。”
董高逸笑了笑道:“又不是让你去送死,对于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首先第一件事情,刚才你也看见了余进的身份抱恙,多次和朕要求回乡养病,如今朕已经答应了下来,这监察院右都御史的位置想过很多人,但是最后认为都不是最合适的,思来想去还是余进给朕提了意见,梁奕你才是最合适的,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说的这么明显,梁奕怎么可能会不明白。
其实这也是没有想到的事情,知道不会再留在顺元总督的任上,肯定会回到都城来的,对于会可能会出现的安排也进行了详细的猜测,最有可能的就是去兵部或者是刑部,当然也有可能会跟着元于去。
因为接下来东汉朝和北魏朝结盟之后,南齐朝是肯定会参与其中的,在兵部当差的话可以很好的纵贯全局,能够在战术上面给予最大的帮助,同时有了梁奕坐镇兵部,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会减少很多。
第二个会去刑部的主要原因在于,接下来会有一次非常大的调整,而在这个时候也是清理的最好时机,虽然这些事情应该是监察院去做,但是监察院目前没有适合梁奕的,那么退而其次可以选择刑部,这同样是有很大可能的。
最后一个跟着元于去那就是率军出征,直到现在南齐朝的四位上将军仍然还缺少一个,虽然以梁奕的身份去做上将军看着不对劲,但是品阶还是在这里摆着的,只是没想到要到监察院去做这个右都御史。
“回陛下话,微臣明白。”
“好,朕相信你也是会明白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这些人朕不会召见他们回都城的,今日在这里召见你的消息他们会得知的,如果有所防备的话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朕要你接下来亲自前往利州和汉州一趟,务必要将此事解决,朕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能放走任何一个人,二是不能够让东汉朝察觉到此事,如果东汉朝派人来就与其周旋即可,一定不能露出破绽,到时候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是,微臣领命。”
第七百零三章 难题
“皇上原话当真如此”元于不解的询问道。
梁奕白了他一眼,摇头道:“元兄,你觉得我有说谎话的必要吗昨日下午皇上召见,于是匆忙的赶了过去,随后才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并且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及接下来的安排。”
昨日从皇宫回来后梁奕就谢绝见客,他需要理清一下思路,还要想要到了利州和汉州之后应该如何解决才能够达到董高逸的要求。
既然做到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又要做到这个消息不泄露出去,最后还要假装和东汉朝的人继续接触。
抓起来自然是最简单的,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都是可以成功的,然而不能将消息传出去的话那么计划必须要周全,同时参与和知晓的人必须是深得信任的,加上营地里面还有其他的将领还要不打草惊蛇,看上去是非常困难的,结果想了一晚上都没有好的办法。
“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不过陛下说的没错,余进身体不好以及想要回乡养病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只是每次都被陛下给拒绝了,他也就没有再提出来,看来此事是早就有计划的,珠子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放心了。”
其实几乎所有大臣的疑问都在这个地方,余进收藏的这些珠子都是有来源可查询的,甚至有的还是赏赐的,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个被抓起来,是不符合常理的,若不是专门召见梁奕过去说了,估计这个消息不会有人知道的。
“没错,这些全部是陛下的原话,同时昨日下午我在大殿里面也见到了余大人,看上去和传言被关在大牢里面是不一样的,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一处是被关押和抓起来的痕迹,整个人显得还算比较精神,不过知情的人很少,没有陛下的允许应该是不会传出来的,至少在此事彻底解决前肯定不会泄露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