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其实这些年来朕不愿意放他离开吏部就是有这个原因,有他在朕放心不少,若是离开的话貌似还真的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不过这样做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你今日倒是提醒了朕。”

    如果不是徐清比较特殊的话,恐怕他早就已经不是吏部的官员,因为根据南齐朝的规定,最长也就五年的时间,现在超出了足足一倍的时间是不符合常理和规矩的。

    梁奕举荐人的标准和其他人就是不一样的,首先第一点与认识是没有任何关联的,有能力的,人品不错的,就算是不认识同样可以举荐,就比如说徐清,甚至还会多说两句好话。

    第二种就是既有一定的能耐,又是稍微认识的,没有其他不良行为的同样会举荐的,只是在说明理由的时候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不会有过多赞赏的话语,算是中规中矩的。

    有能力又认识的比如说李哲,这种是肯定不会漏掉的,同时还会在举荐的时候会多说两句好话,有时候这两句话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要说认识又有这个资格的大臣其实还有那么几位,但是梁奕认为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胜任,或者是不合适做顺元总督,那么无论如何都不会提及半点儿的。

    “陛下,这是目前微臣心中三位最合适的人选,至于其他的在目前来说肯定是不适合的。”梁奕举荐的最后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人符不符合局势的要求。

    作为首任顺元总督,在任上待了两年之久,谁合适谁不合适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

    董高逸心里同样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今日将梁奕留下来就是这个原因,要说顺元总督合适的人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是比较清楚的。

    换做是其他人哪怕是熟悉也不会让他来分析,对于梁奕的话是百分百的相信,今日的分析让董高逸是非常的重视,不出意外的话顺元总督会在这三人里面出现的。

    “梁奕,你是顺元总督,刚才又分析了三个人的优势和弊端,在朕看来若是要做出选择的话,他们三个人之中李哲是最合适的,其次就是徐清,最后是杨柄。”

    “首先第一点,目前的顺天和兴元两府已经趋于稳定,但是不代表着就可以放松警惕,就可以延续之前的做法,那么杨柄这样的性格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要选择的话朕肯定会将他放在最后的,然后就是徐清,他各方面是挺合适的,不过朕还是认为他应该留在吏部,当然其他的几部同样可行。”

    “最后就是如今的大梁知府李哲,他具备了前面两个人各自的性格和做事的方面,结合起来后是非常合适的存在,加上你刚才的分析朕觉得非常有道理,这是朕对顺元总督的看法,而你在这里待了几年时间,对这三人同样也了解,那么朕问你,在他们三人之中你会如何选择。”

    听完董高逸的想法,梁奕明白他们两人的看法是不同的,仅有很少的相同之处,这就导致对三人的排序是不一样的。

    当然,现在梁奕也不会掖着不说,直接开口道:“回陛下的话,微臣的想法可能会有一些出入。”

    “但说无妨。”

    “在微臣看来,其实徐清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其次是李哲,最后就是杨柄,之所以这么排序是有原因的,也是微臣待的这些年再结合他们三位之后得到的结果。”

    闻言,虽然和自己的结论不一样,但董高逸也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他知道这是梁奕实话实说,反而会更加的有帮助。

    “那说说你的结果如何。”

    “微臣之所以认为徐清徐大人更合适,还是觉得目前的顺天府和兴元府最需要的还是防范于未然,顺天府有陆舒陆大人在情况会稍微好一点儿,但是整体的改变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至于兴元府则更加的麻烦一些,而徐大人的性格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不是说另外两位大人不合适,其实也是有这个资格的,如果是李哲李大人的再早两年或许是最合适的,现在不是最佳的,同理杨大人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是再过几年更合适,现在同样不是最佳的一个。”

    董高逸沉默了片刻没有再说话,虽然今日不会直接决定下来,但是梁奕的想法和意见是至关重要的,既然此事肯定要做的话,问清楚是最好的。

    顺天府和兴元府是需要重视的,不可能草草的就作出了决定,哪怕是空着都行,都不可以出现其他的问题。

    说到底,对于梁奕的意见董高逸是非常看重的,然而意见里面偏偏是提到了徐清这个人,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多年来徐清打破的那个规矩朝廷的大臣们都是非常清楚的,也很少会有人去招惹,加上他就是上朝的时候都会保持安静,可以说是比较神秘的。

    不过董高逸也明白,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可能只是和梁奕商议之后就做出决定,还需要和朝中的其他大臣商议过后才能够拿出最终的决定来。

    这个道理梁奕同样是明白的,这对于他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今日如果不是临时让他来做这件事情的话根本不会提出这三个人来,说到底这三个人是刚才思考之后想出来的,也没有指望提出来的就一定会通过,但是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要提点两句的。

    梁奕在情理上肯定要更偏向于李哲一些,毕竟当初没有他根本就不会有今日,只不过顺元总督一事并非儿戏,自然要深思熟虑之后做出决定。

    “好了,这个事情以后再来慢慢的商议,今日梁奕你先回去吧,一路的奔波极为劳苦好好休息一番,这几日早朝你就不必来了,什么时候再来朕会派人告知于你的。”

    “是,微臣告退。”随即梁奕离开了皇宫,至于休息他知道最多就今天一天,明天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第六百九十六章 邀请
    这一休息就是两日的时间,和梁奕预想的一天有些许的区别,至少不用过多的费神。

    因为一直到第二日的晚上,吕府才派了人过来,内容很简单就是邀请梁奕到府上一叙,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说起来两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想当初关系也是相当的密切,虽然这些年来往不多,不过良好的关系还是存在的。

    其实梁奕大致猜到了吕新则邀请他的原因。

    他当初离开都城到泾阳府上任的时候就临近五十岁了,再次回到都城出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至今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七十多岁的年龄让他处理事情的时候已经非常的吃力了。

    加上在户部尚书任上快要满五年的时间了了,继续担任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六部中的其他五部没有一个合适他的。

    吏部,工部,刑部和兵部最忌做的都是费劳又费神的事情,肯定是不适合他的,至于礼部的话当初从这里离开,断然没有再回来的道理,至于朝廷其他的部门同样没有合适的,最主要的是身体的原因不允许了。

    根据现在朝廷的形势来看,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波调整,吕新则肯定是在这个范围内,所以这一次的见面可以当做是他以户部尚书身份的最后一个邀请,日后就是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了,梁奕怎么可能会拒绝。

    第二天,在吕府见到他的时候,梁奕有些惊讶。

    吕新则笑道:“怎么梁大人莫非是不认识了”

    “哈哈,怎么可能,谁都可以忘记但吕大人是肯定不会忘记的,只是离别多年未曾相见,再一次的见面有些愣神罢了,勿怪才是。”梁奕赶紧赔礼道歉。

    让他惊讶的是上一次见到吕新则的时候他还是神采奕奕的,说话也非常的利索,然而这一次见面的时候,从远处就看见他走路的时候有些颠簸,甚至需要下人在两边扶着才行,否则的话会直接倒下去,说话的时候明显可以听出来有些迟钝和结巴,差距实在是太过于明显。

    “认识就好,还以为梁大人见到我这个糟老头子吓到了,如今的情况你也看见了就不在门口站着了,进来吧。”

    进了吕府之后梁奕环顾了一圈,发现这里面和当初没有任何的差别,意味着十几年来这座府邸的主人没有想过要对这里进行任何的改变。

    这倒也是,自从吕新则做了户部尚书后,对自己的要求是更加的严格。

    因为这个官差做的不好的话,很容易遭到其他大臣的闲言碎语,若是皇上信任倒也无所谓,担心的就是皇上也产生了怀疑的想法,一旦处在这样的局面下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直到今日吕府都没有翻修过,就是这个目的。

    进入到大堂里面,梁奕才发现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坐着,同时是熟悉的面孔。

    里面的人似乎也察觉到了,目光直接看了过来,随后起身走到两人的身边笑道:“吕大人,梁大人。”

    闻言,梁奕赶紧拱手回道:“汪大人。”

    这时候作为主人的吕新则开口道:“好了,两位大人就不要客气了,今日是老朽邀请二人前来的,要叙旧我们坐下再说。”

    另外一位被邀请的是兵部尚书汪同,两人的关系一直不错,梁奕知道是专门叫过来的,毕竟他们二人随时可以见到,没有必要这么客气,所以说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和他见面的。

    汪同笑了笑点头道:“好,那就听府邸主人的话,我们坐下再说,说起来和梁大人之间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面了。”

    “看来汪大人还是记着我梁某人的,来,坐。”

    梁奕和他们当然有好久没有见面过了,但是时间也就三年多罢了,上次见面还是商议关于顺天府和兴元府的事情在朝廷上面讨论过。

    这些年虽然也回来过,但是每次都是匆忙的回来又要着急的离开,别说是见面叙旧,就是喝口水的时间几乎都没有,因为不是被董高逸在宫中召见,就是回家处理一些事情,最多和元于见了几面罢了,所以和他们没有再见面是正常的。

    坐下之后,吕新则首先开口道:“今日邀请两位到府上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好几年没有见面叙叙旧罢了,所以也不要太过于客气,将这里当做是在自己的府邸也无所谓。”

    “哈哈,吕大人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梁奕笑道。

    随后三人说说笑笑,没有丝毫的隔阂,当然还有正事要说,他们也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的。

    一直到吃过午饭之后吕新则方才开口道:“今日将两位叫来除了叙旧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老朽在这里没有必要说的太多,其实这一天迟早是会来到的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罢了,不过对于老朽来说已经是非常意外和惊喜的,毕竟按照当初的想法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说起来还应该谢谢你梁奕才是,而我的老友在这个过程中的帮助同样很大,老朽很知足了。”

    闻言,梁奕说道:“吕大人话不能话不能这么说,当初我并没有做过任何有用的事情,这一切不过是顺理成章而已,日后见面的机会可能会少一些,不过正常的来往还是应该的。”

    吕新则能够做到这一步梁奕的功劳是很大的,毕竟那会儿的董高逸是没有这个想法的,无非是有意这样做才会有今日的局面出现。

    之所以会说这些,其实也是希望在离开朝廷之后能够维持之前的关系,他做户部尚书的这些年得罪的人虽然不多,也很少会有人选择报复,不过该有的警惕心还是必须要有的,不可能完全的信任别人。

    对于吕新则来说完全相信的其实是一个人都没有,虽然和梁奕之间的关系看上去非常的好,是能够交谈甚欢的这种,实际上戒备心依然是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董高逸对梁奕实在是太看重了,一旦被说了坏话很容易招来麻烦的。

    又愿意在今日的局面做到完全的信任,其根本原因就是日后不会再有太多的利益瓜葛,在这样的局面下防备心是可以放下的。



第六百九十七章 想法
    和汪同之间同样如此,甚至要比粱奕更放心一些。

    两人能有这么好的关系因为是生死之交,在二十多年前的时候汪同曾经救了他一命,否则的话早就活不到今日,因此两人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

    对于吕新则来说,救过他一名的人哪怕是最后被出卖了又如何,反正这条命也是他救下来的,若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可能还有今日的局面,不信任他还能够信任谁。

    当然从汪同的性格,为人处世这些方面来说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至少在他们二人之间是肯定不会的,面对其他人这个变数就是极大的。

    “原本以为你还能够再坚持几年的时间,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汪同不由得感叹道。

    话音刚落,吕新则接话道:“是啊,不久前我同样是这样想的,那会儿根本没有任何的症状,只是不曾想到症状会来的这么迅速,看来当年那位郎中所言是非常准确的,时间也差不多正好是这个时候。”

    梁奕对两人的谈话很是疑惑,询问道:“不知两位所言是为何事”

    接下来的时间里吕新则大致的说了一遍之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二十年前的时候,那会儿两人之间的关系还不错,并且都在都城任职,随时都可以见面,只是偶然的一次吕新则出了事,差点儿就性命不保,最后还是汪同及时发现才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都受了伤,当然吕新则的伤势更加的严重,那会儿他们的官阶很低,实力同样非常的弱,根本不在董高逸的眼里,自然不会让太医来诊治的,最后还是请了城中的一位郎中来看了伤势。

    虽然最后很快的就治好了,但是当时这名郎中告诉他们,身上的伤势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只是身强力壮的时候不会太明显罢了,年龄最大这个情况越明显,这也是为何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突然一下子变成这样的原因。

    不仅仅是做了这样的预测,还预测了吕新则这样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再维持二十年的样子,一开始他们是不相信的,一直到不久前同样如何,然而在此时此刻容不得他们不相信了。

    梁奕已经知道他的伤势应该在腿部的位置,刚才站在门口和走路的时候看的非常的明显,至于身体突然的虚弱,无非是突然伤势爆发的结果罢了。

    “梁奕,汪同,今日将你们二人叫来,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另有原因的,不久前我已经将此事告诉了陛下,不出意外的话结果已经定下来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两人都是聪明人,明白话里面的真正意思。

    对视一眼后梁奕开口道:“吕大人,既然到了这种地步,那结果的确没有再改变的可能,要说想法的话和我自然没有太大的关系,你也知道这些年做的这些其实早就够了,只是认为没有这个必要罢了,虽然年后就不会再离开,但具体的情况现在也是不得而知。”

    闻言,汪同也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情况才会更加的明显,老吕最多能够撑到年后已经是极限了,根据不久前陛下在朝堂上面的意思来说应该会有非常大的变动,毕竟距离上一次的大变动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

    “其实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吕,还有吏部的魏启德魏大人,礼部的刘长生刘大人,监察院的余进余大人,以及我所在的兵部严鹏严大人都在此列,最主要的是这些还是在名面上可以看见的改变,还有更多不知道的改变,毕竟陛下的想法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能够摸清楚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这是董高逸做了皇帝之后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南齐朝的历代先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虽然同样不会和大臣们有过多的商议,但是在调整的时候幅度不会太多,往往都是循序渐进的,等到熟悉了之后再来进行下一步的改变,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完成调整。

    而如今,除了不会有过多的商议外,每一次的调整都是非常庞大的,并且都是一次性就做好的哦,这个过程不会超过半年的时间,可以说速度是非常快的,几乎不会考虑其他的问题,不过幸好这些年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直到这个时候梁奕才接触到这些消息,摇了摇头道:“恕我直言,两位大人知道我刚从兴元府回来,而地方官府的人对这些消息得知的会非常晚,若不是今日二人和盘托出,恐怕会一直到有结果的时候才会知道,在这样的局面下怎么可能有其他的想法,不过汪大人你应该是非常合适的。”
1...187188189190191...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