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众所周知,这些年正因为有汪大人的存在,兵部所做的一切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就凭借着这一点也是足够理由的,为何不趁着这一次的机会,想必陛下是知道大人做出的功劳的。”

    这时候一旁的吕新则大笑道:“哈哈,梁奕你还是别管汪同了,他不管怎么说结果同样是非常的明显,只是你年后不再去兴元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算你还想去陛下都不会允许的,否则一离开又会是一年半载的,这一次回来升官是必然的结果,你如今本身就是顺元总督兼挂兵部尚书衔,和我们是一个官阶,所以回来之后是很明显的结果,具体的估计也要等到时候才知道,不过你在陛下的眼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该争取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了。”

    “实话告诉你吧,五日前我和陛下最后一次在宫里面见过面后,临行前陛下曾经问题我的意见,最后想了想还是说出了你的名字,虽然我知道这不是最适合你的,但实在是想不到还有谁更合适,至于老汪他不适合,其他人虽然合适但是我不放心。”

    吕新则没有隐瞒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今的户部有多么的重要他是非常清楚的,秉着自己的良心来说都不会允许无能的人出现在这里。

    当然具体的人选不是他可以决定的,那么是不喜欢的只要是董高逸同意了,那就是定局。




第六百九十八章 没有兴趣的原因
    其实一开始董高逸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愣神了一会儿时间,因为他不明白怎么会问他这样的问题,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遭。

    当然并不是没有询问过这方面的事情,只是这一次的询问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才感觉到了好奇。

    那会儿短暂的时间内,想要说出口的名字不多,但也有五六个左右,然而无论是最先想到的还是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都是梁奕,而最后说出口的人选自然还是梁奕没有改变,当时董高逸没有说话,也没有询问,吕新则等了大概半刻钟自觉的离开了大殿,后面的事情就不是他可以知道的了,不过猜测机会是很大的。

    这让梁奕有些惊讶了。

    户部尚书是做什么的他清楚,胜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一点他不会谦虚的,只是无论怎么看都是不适合的。

    户部的事情做起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特别是涉及到国库的时候要更加的认真和仔细,同时时刻都要待在皇帝的身边,因为要做的事情总是不简短的。

    梁奕本身是一个坐不住的人,要是让他一直在皇宫和户部里面待着的话,短时间内还不会有问题,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的。

    “吕兄说笑了,我自认为是极为不合适的,先不说户部要做的事情,就是待在六部的衙门里面都不会适合我的。”

    “哦这么说来梁奕你是不愿意留在六部之中了”

    略加思索后开口回道:“这倒也不是,要说必须要在六部之中选择的话,我首先肯定会选择吏部,其次就是兵部,刑部,最后才会是户部,工部和礼部,所以户部对于我来说无异于是要排在最后的,不是说户部就不行,而是真的不适合。”

    以目前南齐朝的情况加上六部的实际情况来说,户部其实是权力最大的一个,因为如今的南齐朝不同于往日,在这之前国库的开支都要特别的计算过后才能够支出,所以是特别的窘迫,甚至一度被嫌弃,现在的国库开支虽然要计算,但只要是合理的开支都会直接同意的,甚至一些小事只需要记录即可,都不需要上报给董高逸同意才行。

    其次才是吏部,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之前的南齐朝各类人才都非常的稀缺,当时的吏部有掌管着升迁一事,很多人都想要靠近,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地位大不如从前。

    至于剩下的工,礼,兵,刑四部同样如此,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其他大臣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于梁奕来说,谁的用处更大才是最重要的,发挥不出真正的才能来一切都是白费。

    这时候只见吕新则笑了笑说道:“汪兄,我说的没错吧,这小子绝对不会这样选择的,虽然这些年和他之间的联系非常少,但他的想法还是了解一二的。”

    “唉,本以为这会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没想到最后还是我输了。”汪同也是一脸懊悔的说道。

    接着梁奕才明白,原来在到来之前两人其实已经探讨过一刻钟的时间,最后讨论到了他的身上,就有了两人打赌的事情,汪同认为一定会答应此事的,而吕新则认为是肯定会拒绝的,显然现在是后者取胜了,梁奕选择了直接性的拒绝。

    对此,梁奕没有要生气的意思,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已经很少能够找到足够的乐趣,所以说这样的场景是非常难得的一幕,又怎么可能打破这样的局面。

    晚饭三人还是在吕府里面吃的,这一顿都非常默契的没有再提及白日的话题,但都明白这一次讨论过后下次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的有人邀请梁奕到府上一叙,不过只是选择了几位有过联系的人,至于其他的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或者是不愿意去的统统选择了拒绝。

    直到快要过年的前两日,才接到了元于的邀请,这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梁奕和元于二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了拘束,只要是想得到的话题都会拿出来谈论一遍,这里是元府,安全这些不需要担心,再说还有汪历他们在周围监视着,想要偷听是不可能发生的。

    “元兄,不久前我和吕大人还有汪大人二人见过面,对于他们所说的有些事情还是比较好奇的,不知道具体的真伪如何。”

    “说来听听。”

    随后梁奕将那日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丝毫隐瞒的说出来。

    元于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道:“不错,这些基本上都是真的,不知道你的想法如何,陛下这一次弄出来的动静会非常的大,其实在不久前就已经秘密和我商议过,到时候一旦出现问题肯定会直接强行镇压的,绝对不会允许意外的事情出现,至于陛下具体如何想谁都不清楚,包括高鸿和吏部尚书都是一样的,如果连你都不清楚,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要说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也是非常相信的,只是你要明白陛下肯定不会让你歇着的,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我们很快就要拿出针对东汉和北魏联盟的计划来,到时候参与其中的少不了你,所以朝廷的这些事情可以不必放在心上的,等到此事解决后,朝中大事差不多也就完成了。”

    梁奕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一直到离开元府的时候都没有给出任何正确的答案来。

    那日在吕新则的府上之所以没有说的太明显就是因为有此事的存在,作为兵部尚书的汪同其实非常的清楚,那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吕新则没有太多的压力罢了,加上此事必须要保密才行,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不会让吕新则知道。

    哪怕是现在对这些非常的感兴趣,估计董高逸都不会答应和同意的,除非是东汉和北魏结盟的事情不再发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两国的结盟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自从元于邀请过后,一直到过年的时候都没有人再上梁府登门拜访,就连之前的几位王爷都没有在出现过,至于早朝有了董高逸命令更是不用去,也让梁奕好好的休息了一段时间。



第六百九十九章 余进被抓
    这个年,对于大臣们来说都是无比的煎熬。

    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在都城当差的,以及地方官府正四品以上的人,因为接下来的决定和他们有着很大的关系。

    年后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面,除开兴元,顺天,应天,江南四府之外,剩下的泾阳,大梁,苏松和水宁四府均有人收到了圣上要召见的圣旨,并且都是正四品以上的,人数达到了九人之多,圣旨是年前送出的,路途耽误了一些时间罢了。

    这时候的召见意思非常的明显,估计用不了多久的时间,他们的身份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董高逸接下来的动作会有多大。

    另外,圣旨都是从吏部发出去的没错,不过到目前为止,吏部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些人接下来的变动,哪怕是作为吏部尚书的魏启德同样不清楚。

    至于魏启德不知道的原因,可能在于他同样属于接下来要调整的。

    当然,他不是因为犯了错,也是遭到排挤不得不离开,实际上在两年前他就和董高逸提出过致仕一事,只不过当时没有得到同意,希望他能够继续留下来,否则的话早就离开了。

    之所以要离开,和吕新则的原因差不多,是因为身体的情况不支持他在继续做下去,但是没有董高逸的同意他没有办法离开。

    其实自从去年以来,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好几次都差点儿没有再醒来,所以趁着这次可鞥要面临的大调整不久前魏启德再次提出了申请,这段时间对于魏启德的情况董高逸是有了解的,甚至还让太医看过,但是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最后只能够同意,所以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魏启德基本上都处在不管事的状态下,吏部日常的事情都是左右两位侍郎在管着,相当于是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就在大臣们做着准备的时候,和丰十七年二月十六日,从监察院传出来一个让所有人都非常震惊的消息,监察院右都御史余进在刑部的带领下,协同吏部和监察院将其抓了起来,抓起来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董高逸就下令罢免了其一切职位并且关押进了刑部大牢,虽然没有说明理由,但是大臣们都明白他肯定是犯了事。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梁奕放下手里面的事情,朝着元于所在的位置而去。

    看见梁奕急匆匆的赶来,元于仿佛早就知道了一样,很平淡的开口道:“看来你也得到这个消息了。”

    原本以为元于会有情绪上面的变化,现在看到这一幕梁奕是放心了不少,点头道:“没错,我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马赶了过来,余进余大人目前是什么情况,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之所以会这么着急,是因为年前还在他们这里了解到余进应该会致仕,不出意外的话会和魏启德他们一样,今后会继续留在都城里面,该发的俸禄不会少,只是不会再参与朝廷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这才一个月时间不到就出了这个问题。

    “余进是在离开皇宫的路上被半道早就埋伏好的刑部,吏部和监察院的人给抓了起来,根据刚得到的消息应该是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在没有确凿证据和陛下同意的情况下他们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意味着此事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那么说明此事陛下早就有了想法。”

    闻言,梁奕紧皱眉头:“元将军,莫非是余大人做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余大人在右都御史任上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是深得陛下信任的,按理说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提前会有预兆的,只是不曾想到会这么迅速。”

    “不错,这确实是让人始料未及的,陛下从来没有说过此事,就连刑部这边都没有任何的风声传出来,看来估计刑部他们都是临时得到的消息,或者是知道的人很少,刑部尚书宁耿虽然和余进有过一些矛盾,但不至于做到这个程度,看来原因还是出在陛下这里。”元于不由得感叹道。

    “元将军,我和余大人接触的不多,但是你和他的关系非常少,估计会是因为什么事情导致的。”

    余进是武状元出身,虽然没有文状元那么有名,但是在行武这方面实力是不弱的,最开始做的是将领,随后发现他并不适合行军打仗,反而适合做军师一类的,后面的几场胜仗也表明了他在这方面的实力。

    后来一次在战场上负了伤,没有办法再行军打仗,就回到了都城进了监察院里面,这一待就是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光是右都御史这个位置就待了十五年之久,可以说是深得董高逸信任的。

    而元于和他认识完全是因为本领的原因,用余进的话来说就是元于是他见过的将领里面最有实力的一个,正因为这句话让两人的关系非常好,一直到今日都是如此,从来没有发生过红脸的事情,可以说一些想法都是很接近的。

    所以在得知此事后,梁奕才会马不停蹄的赶过来找到原因,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他是明白的,害怕因为这事让元于冲动的去找董高逸问清楚。

    毕竟作为从一品的右都御史,只有董高逸下令之后刑部或者是监察院才有这个资格去查案,否则的话就算调查出来有确凿的证据,不仅被调查的人要受罚,就是调查的人都会以同罪处罚的,这也是董高逸防止大臣们之间相互的调查从而影响到整个朝廷的稳定。

    抓捕余进既然是董高逸下令所为,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有足够的证据,若是这个时候找过去不仅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反而还会有其他的麻烦。

    当然梁奕来的目的除了防止元于有这样的行为之外,主要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想要弄清楚余进被抓起来的真正原因,若是其他人虽然也会注意,但是不会有太多的关注,但是余进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知道一定此事有了定局,会不会对其他的大臣有影响,如果是会影响那么会有多大的波及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总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来了解。



第七百章 原因
    元于摇了摇头道:“目前是什么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以我对他的了解来看,多半是在他的一个癖好上面出现了问题,如果是这个的话还真的有可能出现这个事情。”

    “特殊的癖好”

    “没错,余进这个人做事非常的小心和谨慎,对府上的人要求同样非常的严格,基本上不会做出以权谋私的事情,这些年也没有出现过玩忽职守的时候出现,同时他对银子这些更加的不敢兴趣,你去过他的府邸,从外面看根本不像是一品大臣的府邸,就算是进到里面会更加的不像,甚至还不如一般三品大臣的府邸。”

    “然而他有个一个癖好就是喜欢收集各类的珠子,无论是贵重的夜明珠,佛珠或者是便宜的木珠,只要是他喜欢的都会收入囊中,陛下要赏赐其他的人的时候都会直接接受,然而赏赐他甚至会主动提出要珠子这些东西,对于陛下来说这不是难事都会答应于他,但是南齐朝有几种珠子是明令禁止其他人拥有的,其中就包括夜明珠,一旦发现就是死罪,所以要出问题最大可能是在这上面,并且他只要是想要得到的是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当初我都被他从府上拿走了一些。”

    闻言,梁奕大致的猜测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就是余进在他的这个癖好上面出现了问题,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很容易为了某件事做出极端的事情。

    就在两人在猜测的时候,从外面急匆匆的冲进来一个人,他正要开口的时候发现房间里面还有其他人,立马就停止了。

    元于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无妨,梁大人不是外人,有什么只管说便是。”

    此人领意口开口道:“元将军,我们派人出去打探了一下,但是此事做的非常隐蔽,想要调查难度非常大,我们一时间没有任何的收获,但是在余府派出去的人回来说他看见有官兵不断的出入余府,每一次都会带出几个大箱子来,一直运送到了皇宫里面,至于里面装的东西还不清楚,不过他发现有些箱子非常重,两三个人都抬不起来,有的箱子的非常的轻,一个人就够了。”

    沉默片刻,元于挥了挥手:“行,你先出去吧,另外告诉所有人都撤回来了,不需要再继续打探消息了。”

    “是,属下明白。”说完悄然离开了房间。

    “看来还是真的是因为这个。”元于开口打破了房间里面的沉默,又继续说道:“能让余进装进这么多箱子里面保存的东西除了这些各式各样的珠子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东西,只是有些不明白的是他做这个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自从我认识他之后就曾经在府上见到过很多,按理说陛下是知道的,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此事而这样做的,看来是另有原因的。”

    元于的话里面充满了矛盾,不过还是可以听出不相信就因为这样一件事就让刑部,吏部和监察院一块儿动手,这不符合常理。

    “元将军,你还是别想得太多了,既然此事已经发生几乎没有挽救的机会,还是接下啦看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再说求情一事。”

    “唉,看来也只有这样了。”

    此事发生过后不仅是他们二人感到震惊,每一个对余进有所了解的人都是惊讶的,甚至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余进在有些方面是油盐不进的,无论怎么劝诫都不会有结果,怎么可能会突然被抓起来,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很多人打听过后都没有得到结果,因为无论是刑部,吏部或者是监察院都没有透漏半点儿消息。
1...188189190191192...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