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田哲继续说道“先不管这两万人的队伍是做什么的,如果是阻击我们的应该花费不了太长的时间,几十万大军打过去敌军恐怕连一日时间都坚持不住,所以很大可能是第二种可能,是负责监视我军营地的,如此一来黄水县的敌军可以忽略不计,而黄水县的东侧便是我军的目标柳州城。”

    “至于占领了黄水县后想要从这里北上和南下几乎是没有必要的,北上的话依然还是前面这座大山,南下的话需要依次绕过柳州的花桥县,梅山县和上安县,才能够绕到柳州的南边,然而这里依然是易守难攻之地没有这个必要,想要绕过柳州直接奔袭长宁城更是很难的事情,毕竟如此一来我军就失去了后面的补给,是很容易被包围的。”

    绕过柳州城的事情梁奕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要知道柳州可是有驻军的,同样的长宁城也是有驻军的,一旦大军深入东汉境内,就失去了来自后面的补给,很容易就被柳州和长宁以及丰州赶来的将士给围困,到时候东汉只需要与其周旋,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全歼这整整四十万大军都是可能的。

    “田哲,你还是主要说一说利州城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如何都是要拿下柳州城的,不管到时候是继续攻打丰州,又或者是北上攻打奉天府,以及南下和永州的大军汇合这里都是要必须占领的,再有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打乱汉魏盟军的计划,并不是要攻占长宁城,再有皇上的命令也是尽快拿下柳州。”

    “是,末将明白。”

    这么多次的计划里面,还真的没有提及过直接突袭长宁城一事,毕竟当南齐大军在短时间兵临长宁城下的时候,东汉一定会拼了命的回来阻止,说不定还会给北魏可趁之机,让其趁着这个机会壮大,不仅严重的偏离了制定的计划,还容易给南齐反而带来更大的麻烦。

    其实不用田哲说出来,在梁奕的心里面早就已经全盘的否定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

    2




第七百五十九章 情况汇报(三)
    田哲继续说道:“柳州的守城敌军将领是蒋博,东汉朝的上将军。”

    闻言,梁奕微微点头:“蒋博这人本帅接触过,当初和东汉一战,此人和东汉朝的另外一名上将军冯彧二人率军阻击,最后将这二人全部生擒,只不过当时因为和解的原因又将两人全部放了回去,和此人短暂的接触后发现他的性格是比较激进的这种,领兵的能力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会采取什么样的守城策略,如果还是以前那种性格的话对我大军是有利的。”

    对于两人有过交战这事田哲不清楚,董焱不清楚,就是在场的将领都很少有听闻的,其实梁奕也没有想到会再遇见他。

    当然,这是正常的。

    那一战是帮助南疆国不被东汉朝所侵占,所以南齐朝才不得不派出队伍前去相助,同样是在这一战让东汉惨败,让南齐朝得到了一次很大的发展,不过这一战打的时候董焱那会儿只是二皇子还不是禹王,而田哲和在场的将领以及这两只队伍都没有参与进来,所以是不知道的。

    “梁大人,这些年末将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都城的,而蒋博这人大部分都是待在北魏边境,所以接触是很少的,似乎此人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转变,根据我们探子想方设法得到的消息,他现在的性格是属于很沉稳的这种,和原先有着天壤之别,当然因为探子能够得到的消息不多,是不是真的无法考证,不过推测是真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来在这上面我南齐不会占据太多的好处。”

    “蒋博的事情我们后面再做商议,现在还是详细说一说柳州的情况。”

    田哲点头道:“柳州城修建的时候是按照四方形所修建,所以东,西,南,北长度是极为相似的,城门自西向东而开,我军从黄水县攻入的是西门,和另一侧的东门乃是主门,而南北方向的是两座辅门,因为其坐落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平日里四座城门都是开着的,特殊时候只是开东西两边的主门,现在就属于后者的局面,这也是为何末将不建议从南北两侧攻入的主要原因。”

    “整座柳州城东西长约一千二百丈左右,南北宽约一千一百仗左右,无论是在东汉朝又或者是其他的国家,都是属于面积很大的州城,几乎快要赶上一些比较小的府城,当然这仅仅是内城的面积,在城墙的外墙面积会更大一些,不过一般不会计算在内,根据打探蒋博所在的位置就是城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西门的位置,而柳州的百姓人数在二十万左右,就算是临时征兵能够参战的人数也不会太多,更何况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城外的。”

    先是介绍了柳州城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虽然不是很难弄到,不过这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这些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得不说柳州的面积还是很大的,这里的计量单位和后世的是差不多的,梁奕在心里估摸了一下,柳州城的面积大概在十四平方公里到十五平方公里之间,的确是已经属于很大的州城了,甚至超过了部分的府城。

    就拿南齐朝举例,梁奕当初所在的西州长仅仅一千丈,宽不过才七百丈左右,算下来也就是八平方米左右,可见其差距有多么的大,另外梁奕在兴元府待过几年的时间,看见过记载城池长约一千四百丈左右,宽约九百五十丈左右,算下来也就是十五平方千米左右,意味着柳州的面积和兴元府的面积差不多大,还是挺震撼的。

    “整个柳州驻扎有十万大军,其中外城一共有五万将士,设有两道防线,分别是以丛林为一道防线和以护城河为第二道防线的,城内一共的将士人数也在五万左右,根据打探到的部署,城东,城北和城南的将士共计五千余人,意味着剩下的四万五千余人都集中在城西。”

    这时候田哲起身,从一旁拿出一张地图来,看样子应该是附近的地形图。

    将其摊开之后上面有很多的标注,可以看出来标注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应该就是田哲在这上面进行的标注,当然上面写的东西很清楚,一眼就可以看出。

    随后他再次说道:“梁大人,禹王爷,这是柳州城附近的地图,可能会有些不全,不过这也是两年前才弄出来的,末将派人去看过,所以这里大部分都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我也进行了详细的标注。”

    梁奕简单的扫了一眼,和他所说的差不多,上面很明确的指出了那些地方是有问题的,并且还将正确的信息进行了记录,这是很合格的将领。

    “好,田将军,请。”梁奕知道他接下来要通过这张地图详解,所以稍微退后了一步,将整个地图都清晰的让了出来,让在场的其他几名将领也可以看的很清楚,尽管他们可能知道地图上面的内容,但这个时候还是要看着的。

    田哲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这条道路是从黄水县通往柳州的必经之路,同样是最短的一条路,因为是官道所以修建的比较宽,大约在三十丈左右的样子,道路总的来说比较陡,一些大型的攻城器械可以从这里过去,但容易损坏。”

    “之所以道路不是很平坦,主要原因在于这里其实地势原先就是很高的,而这条路是硬生生的开凿出来的,自然无法和其他的道路相比较,而敌军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设在这条道路上面的。”

    “诸位将领请看这里,在柳州城外是有一片很宽阔的树林,因为道路是开凿出来的,所以在道路的两侧则依然还是山坡,据将士们目测在三丈之高,敌军可以很好的依托这里来袭击我军将士,然而这个山坡是呈很陡峭的趋势,所以想要直接攻占这里不容易,将士们的伤亡势必很大,然而强行通过的话同样会有很大的伤亡,敌军在这里具体人数不知,也没有办法得知,因为将士们想办法抓了几个人都没有问出来,甚至其中一人还是正六品的将领都没有问出太多有用的东西,只知道这第一道防线绝对不会很轻松。”



第七百六十章 情况汇报(四)
    “三丈的高度”

    “回梁大人,三丈的高度仅仅是最低的位置,有的地方可能高度达到了五丈,甚至还有更高的地方,高度越高的就是敌军最容易埋伏的地方。”

    的确如此,最低就意味着反击的时候能够造成更多的伤害,最高就意味着反击很难起到作用,对于敌军而言,高度越高显然是最好的。

    如此一来可不是一个有利的局面,梁奕心里默念道。

    在没有开战前,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只需要心里明白即可,对将士们影响是小,一旦对将领们产生大的影响,问题瞬间就不一样。

    之所以认为是不利的局面,因为清楚的知道这种从下攻上的情况取胜是很困难的,打到最后往往撤退的都是下面被动防守的这方,而不是上面主动进攻的一方。

    这不是现代战争,有着各种各样的热武器,三丈的高度不过才七米左右,只需要站在树林外面对里面进行轰炸即可,打到里面的人不敢反击后再打进去,自然是容易取胜的,毕竟炮弹在这里面炸开威力是相当巨大的,同时还可以引起很大的火灾,给里面的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南齐朝有大型攻城器械不错,但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却是有些无力的存在。

    这座森林的面积非常广阔,就是这条路都需要两三个时辰才能够走完,偏偏这些器械在森林里面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加上不知道敌军具体埋伏的位置,不容易进行专门的针对。

    加上炮弹的主要作用还是掩护将士们攻城用的,可以有效的压制城墙上面敌军的火力,若是在这时候就进行很多的消耗,到了后面攻城的时候就会出现乏力的情况,想要掩护攻城都是问题。

    当然,强行打进去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就算是最后取胜,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东汉敌军的三倍之多,甚至可能达到五倍之上,更何况后面还有一道不知道具体情况的防线,总不能一开始就有这么大的消耗。

    最主要的是最低的山坡都有足足十米之高,甚至还有二十米高,或者是三十米高的位置,一旦敌军在这些地方埋伏,伤亡是显而易见的多,不管怎么说梁奕是不愿意冒着这个风险的。

    尽管董高逸给他下达的命令是在三个月之内攻破柳州乘,如果真是这样的局面,宁愿多花费一些时间了,不会让将士们白白的去受死。

    “田哲,除了这条道路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线路可以通向柳州城的。”

    想了想决定放弃从这里打进去,那么不从这里就只能绕路了,毕竟这里已经是最近的道路了,再无其他的办法。

    闻言,田哲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还是立马指着这条路上面的一条路说道:“大元帅,这里还有一条道路可以通往柳州,不过不能直接到柳州城去,只能三分之二的位置,意味着距离柳州依然还有一段的距离,若是从这里绕路容易被包抄,再有就是这条路和森林是连着的,敌军得到消息后可以在半个时辰赶过来。”

    “第二个,这条路相对于刚才这条大道要狭窄不少,最宽的不过也就十丈的宽度,最短的可能只有两丈左右,大规模的行军很明显是不适合这里的,因为速度慢,还更加的容易被阻击,毕竟前面这条大道反而利于撤退。”

    听到这里梁奕在心里否定了这个计划。

    最宽的位置不过二丈而已,要知道这里攻打柳州有的攻城器械不仅需要几十名将士推着前进,还非常的巨大,估计从这里是很难过去的,就算最后过去花费的时间势必很长,如此敌军早就赶了过来。

    “看来想要采取绕路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梁大人,其实末将是不建议绕道而行的。”

    “这是为何”梁奕想要听听的他见解如何。

    “大人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对前往柳州的地形和道路都不太熟悉,其实从江安县经黄水县到柳州一共有四条道路可以通行。”

    “这第一条道路便是地图上最明显的大道,是最近的一条道路,同时是相对来说是最平坦的,毕竟原先的柳州城就是东汉朝的城池,所以这条路其实是一直从长宁城到利州城都是这么的宽阔,直到靠近我国的五原县时才会变得非常狭窄,一开始的作用是防止我大军突袭的。”

    “后来柳州城作为东汉朝战败的代价割让给了我国,经过三个月的整修,我军将士重新修通了五原县前往利州的这条道理,也就是经常来往的这条,整条路只是在江安县到黄水县之见有一截很是狭窄,作用和之前是一模一样的,虽然这里比较狭窄,但是地势较为平坦,所以敌军一般是不会选择在这里埋伏,更何况是在这种我众敌寡的情况下更不会这么做。”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条路才是最好的选择。”田哲最后做了一个总结,意思还是不赞成绕路的计划,其实他当然知道走这里会有很大的伤亡情况,但不走这里依然会有很大的伤亡,既然如此为何不走这条康庄大道,或许伤亡反而会更小一些。

    这和梁奕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只是想要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减少伤亡。

    接着田哲继续说道:“这第二条道路就是刚才末将说的从北边可以绕行,不过那里道路十分的狭窄,若是有埋伏对我军的影响是巨大的。”

    “本帅明白了,说说另外两条路。”

    “梁大人,这第三条路说是路,实际上是没有的,不过大军可以从森林中进行绕行,只是林中的环境比较复杂,虽说遇到敌军的机会很少,但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这片森林中实则是有埋伏陷阱的,运气好一点没有遇到到好说,遇到了恐怕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毕竟都是一些暗器。”

    埋伏的暗器和从人手上发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借助了其他的东西来完成的,一般可以造成很大规模的伤亡情况,一般只是适合探子通过不适合大军通过。

    闻言,梁奕点头道:“如此一来这是不适合的,宁愿和敌军交战也胜过这些没有办法及时发现的陷阱。”



第七百六十一章 水路
    田哲所说的最后一条路让人很意外,居然是水路。

    原来柳州城是有护城河的,当然不是以前就有的,而是在利州丢失后,东汉朝足足花费了四年时间才建成的。

    最主要的目的肯定还是防止南齐朝再次打过去,毕竟有了护城河可以给进攻的一方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更大的伤亡,想必这也是柳州城易守难攻的一个原因。

    一条从汉州自北向南流经的河流名为汉江,先后经过利州,柳州,江东府,永州进入到南疆国内,然后会和一条从商州流经云州,西州等城的河流相汇合,最后一块儿流至大海里面。

    柳州的护城河就是依托汉江修建起来的,这样可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水流从这里经过,不至于让护城河干涸起到保护城池的作用,否则干涸了和不修建是一样的没有作用。

    其实一般有护城河的府,州,县都是有河流经过的,若是没有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护城河,碰上一年半载不下雨的情况说干涸就会干涸的,总不能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就修了一个鸿沟,这样的话攻城的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架桥就行了,反正能够看见这条沟的具体情况,重新修一座不费事。

    “梁大人,禹王爷,最后一条路就是汉江的这条水路,因为护城河就是靠着这个才修建起来的,并且汉江是会从利州经过的,具体的线路是经江安县北侧流入黄水县的北边最后就可以到护城河里面去。”

    “若是要选择从水路进攻,最好还是要将黄水县攻占,然后从这里攻进去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这条水路是有较多弊端的。”

    有水路可走让梁奕来了兴趣,从陆地上打进去四处都会有埋伏,而水路往往都能够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

    其实在南齐朝的战事上面很少采取水路的办法。

    因为南齐朝的地势相对是其他的三国是比较低的存在,就像是和西凉朝之间一样,几乎没有上流的河流,南齐朝的全部都是下流,而西凉朝的河流尽头都在北边或者是东边的位置,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田哲,将这条水路好好的说一说。”

    “是。”

    见此,田哲丝毫不觉得意外,在他还没有说出口的时候就知道梁奕绝对会对这样的办法产生兴趣的,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走水路的第一个弊端,我们南齐将士所有的训练都是在地上展开的,几乎没有在水上战斗的训练,同时前面也没有打过水仗,一旦遇袭很容易被打乱阵脚的,并且一部分的将士晕船,就算勉强到了护城河的位置,估计要想继续参战是很困难的。”
1...208209210211212...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