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最后成功到好说,肯定会被想尽一切办法保住的,可一旦失败就要面对来自两边的巨大压力,到时候不仅自己遭罪,家里人同样会被连累,一来二去竟然没有一人站出来。

    最主要的是成功与否还是后话,能不能坚持住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到了最后可能会出现连失败都算不上的局面。

    “梁奕,当时在这样的局面下,那些平日一个二个的都想要表现自己的大臣都选择了禁声,只有你,在朕快要放弃的时候,公然在朝堂上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在三个月解决此事,这可是公开对着他们挑衅和宣战,其实朕都替你捏了一把汗,因为当时想得是私下里找到朕就可以,无需要在朝堂上表态,只有你这么做了。”

    “回皇上话,其实当时微臣是想过私下里表明态度,只是这群人已经是明着挑衅朝廷,明着挑战当今圣上,在这样的局面下最好的就是直接站出来公开宣战,一是不担心这些人事后找麻烦,二是要让商人们看见朝廷上下的决定,否则的话这样的消息一直都是传闻,会逐渐的让他们失去信心的,就如同微臣曾经说过的‘狼来了’这则故事,就算后面真的进行改变,恐怕他们都不会再响应的,为了避免这些在朝堂上所做的一切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狼来了’的故事在现代基本上都听说过,不过在这个朝代是会让人惊讶的,其实当时董高逸听完后都觉得很难理解,因为他是站在君王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不会想这么多,直到后面才逐渐的理解。

    其实开始重视商人的消息并非是当时的传言,早在董高逸登基之初,就曾经多次在朝堂上,以及和大臣们的谈话中提及了此事。

    这是皇上亲口说的,传出去之后很多商人们认为很快就会真正的实行下去,至少一半人都做好了准备。

    而刚登基的董高逸还面对朝廷上下的诸多问题,只是一心扑在了此事上面,一开始进展的还算顺利,毕竟都会给新皇帝面子到没有人出面阻止,也没有暗地里使绊子,然而进入到实质性阶段的时候,那些一开始没有任何动静的人全部出现开始在明面上和暗地里出手阻止和制造麻烦。

    本来朝廷上下的事务就非常多,很难再腾出手真正的解决这些事情,转而只能够解决更重要的问题,一来二去的此事进行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迫停止了,而那些做好了准备的商人也被迎了出来,可以说在董高逸没有关注之后遭到了严厉的打击和报复。

    大约两年后,南齐朝的局面已经彻底的稳定下来,这时候的董高逸没有其他的羁绊和牵挂,决定重启这事。

    这一次和第一次完全不同,刚开始的时候就遭到了严厉的反对,甚至这次还没有正式的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打破了商人们的第二次希望。

    前面两次梁奕只是听说不是很在意,在第三次提出来的时候,和第二次一样,刚有苗头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在得知情况后的梁奕知道若是再一次的失约,恐怕会让商人们不会再相信,后面就算有机会这些人都不敢再涉及,到时候就不是有人阻止导致的失败,而是从源头开始失败。

    所以在当日朝堂上表态后,下来就给董高逸讲了‘狼来了’的故事,意思很清楚,就是告诉他这次必须要成功,不允许失败,这才让他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公开的宣战后,贵族们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因为当时的梁奕已经得到了赏识,这些人也知道接下来不会太轻松的解决,也知道这次是来真的。

    对于商人们而言。

    前两次被放了鸽子的确让胆子越来越小,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

    一些胆子大的在得知是梁奕亲自上阵来江南府解决此事,再次的萌发了这样的想法,而行动派甚至在开始准备,只等着梁奕到了后开始解决此事。

    想到这里董高逸不由得笑道:“当时这些人很激动,都等着你的到来,谁知道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必须要你去解决才行,如此一来定然要耽误更多的时间,让贵族们有更多的准备时间,这样的话可能会再次有意外的出现,这让那群商人们非常焦急,据说那段时间江南府的商业差点儿停滞下来,毕竟大部分人的心思都放在此事上面的。”

    “好在你在了解江南府的情况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在这些人没有彻底的准备好前,朕就迅速的让户部发了下去,传到江南府之后世家的人已经来不及进行阻止,而商人们也拿着圣旨当令牌,迅速的开始进行发展,最后才算是真正的抑制了世家的反扑,否则同样会导致失败。”

    “通过这一次的策略,让朕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些不仅是老师不会教授的,就算是南齐朝的历史上也不曾出现过这样的策略,真没想到是从你梁奕脑袋里面想出来的,就凭借这些完全可以做真的老师。”

    “微臣惶恐,也是皇上的抬举和信任,微臣才能做到那样的地步,江南府才能够有今日的局面。”

    对于梁奕而言,当然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可是他可以从之前在史书上看过的办法来借鉴,虽然部分策略可能会比较朝前,也是经过了一些微弱的变化来适应这个时代,最后即便是用了半年的时间才真正的做到,但也算是完成了,没有再次食言,否则就不是今日的局面,要知道原先江南府的区域,现在可是整个南齐朝上交赋税最多的。

    原因不在于比例提高了,而是在于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




第八百九十八章 亦师亦友 三
    “梁奕,其实除了那次江南府的事情外,还有很多朕都是从你这里学到的。”

    “皇上谬赞了。”

    今天董高逸不知道夸奖了多少次,梁奕一开始还比较小心,到了现在反而觉得有些平常,这让他更加的担心和期待会是什么样的惊喜。

    担心是因为这个惊喜一旦说出来后肯定会引起朝野的振动,甚至可能会带来难以收拾或者是控制不住的局面,而惊喜是送给梁奕的,大臣们到时候在意的是谁接受了,并不会在乎是谁送的,知道是谁送出的惊喜也不敢找任何的麻烦。

    如今的南齐朝稳定下来是极其不容易的,再经历一场生死斗争后情况会变得再次糟糕,不希望这个惊喜会让原本就糟糕的局面更加的恶劣即可。

    期待是想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寻常人口中的惊喜无非是意料之外或者是平日里难以看见的画面,又或者是很难买到的东西。

    而董高逸是当今皇上,什么稀奇的东西没有见过,至于那些画面更不用说。

    反观梁奕同样如此,皇上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宫里面的,而他则是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江陵城,见过的世面更多,见过的东西更多,就算有很稀奇的玩意儿,也称不上是惊喜,更用不着此事过后再送。

    所以梁奕到现在心里大胆的猜测这份惊喜应该不会是物品,最大的可能就是升官或者是爵位,这也是现在能够被称之为惊喜的。

    前者的可能性最小。

    现在的梁奕是右都御史兼任益川总督和兴元省巡抚等职,并且挂兵部尚书衔,因为南齐朝只有武将有正一品的大将军,而文官实际上只有从一品的官职,至于正一品要么是虚职要么就是死后追封的,算不上什么。

    而右都御史本来就是从一品的官阶,再加上益川总督挂兵部尚书衔同样是从一品,至于巡抚反而是可以忽略的,如此一来梁奕已经算得上是正一品,升官无非就是加封正一品的三公罢了,这算不上什么惊喜,只要原因,现在梁奕就可以完全不用等。

    至于爵位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毕竟官位是是没有办法世袭的,意味着做到了自己这里后人是不能继承的,而爵位则完全相反,平日里没有太大的作用,到了某些时候作用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在南齐朝,皇族宗亲的自然分为亲王,就像是现在的景王爷,禹王爷等等,要么是前朝皇帝的儿子,要么就是当朝皇帝的儿子,就算是没有权力的毕竟也是王爷,像是梁奕见到了都要行礼,只是他在南齐朝比较特殊,反过来有时候是王爷对他行礼,哪怕是现在贵为太子的董焱,在见到梁奕的时候都是很恭敬的。

    至于王爷们的儿子则是郡王,同样是需要得到皇上的册封才行,至于继承亲王位的世子地位会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就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皇亲贵族才会有的,其他人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性。

    至于长公主,公主,郡主等爵位,因为随着出嫁以后的变动,所以基本上不会有世袭的说法,不过在南齐朝像是亲王这些爵位同样不会是一成不变,只要不犯大错误一般都不会被剥夺的。

    而其他大臣自然也是有爵位的,在南齐朝一共分为公、侯、伯三等,而每等都分为三级,所以外姓的爵位一共是九级。

    以梁奕的身份其实早在五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是南齐朝的一等公爵,意味着已经到了顶峰,没有办法再继续上升。

    整个南齐朝建立至今两百多年分封的一等公爵仅仅只有五十一人罢了,并且大部分还是在开国之处分封的,当时因为战事较多,凭借着战功晋升的较快,至于到了现在自然不可能做到这样。

    如今的南齐朝一共有两位还活着的一等公爵,其中一位就是梁奕,至于另外一人乃是上一任皇帝分封的,差不多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已经坚持不了多日时间。

    所以董高逸所说的惊喜,在梁奕看来大概率可能就是晋升爵位。

    因为宗亲的爵位并非只能是董姓人。

    非董姓人想要获得宗亲的爵位只有两种办法,而这两种办法都是极其不容易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第一种就是迎娶公主,郡主成为董家的驸马。

    公主分为长公主和普通的公主,后者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的南齐朝都是被册封的公主,而被册封为长公主要么是皇上特别疼爱的女儿,又或者是出使和亲会被册封为长公主以示重视,还有一种就是像刘雨这样特殊的存在,和宗亲没有任何关系,但依然是南齐朝的长公主。

    娶了长公主一般的爵位就是二等侯爵,特殊情况是一等侯爵,若是娶了公主一般就是三等侯爵,当然也有一等伯爵的可能性,至于娶了郡主那就是二等伯爵或者是三等伯爵,这样取得的爵位只能是世袭三代,并且不会有晋升的机会,因为南齐朝娶了公主的驸马爷是不允许参与朝政以及入朝为官的,意味着彻底断绝了所有的退路,当然这些只是地位的对比,至于真正的册封肯定是宗亲的爵位。

    当然梁奕属于一个特例,虽然娶了贵为长公主的刘雨,但是她是下嫁的并且没有继承爵位,现有的爵位都是通过战功得到的,所以不会受这条规矩的限制,也算数单独为梁奕开的小灶。

    第二种情况就是为朝廷取得了巨大的战功,或者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极其难得的,一般都是死后追封的,可以让他们的儿子世袭三代,也算是给予的赏赐,毕竟爵位每年都是有俸禄的。

    而活着被分封的大臣也是存在的,南齐朝建立至今共计二百四十四年,活着就有宗亲爵位的人一共只有十七人,其中两人被册封为郡王,其他的被分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同样都是世袭三代的。

    以梁奕的战功其实分封这些爵位搓搓有余,只是董高逸一直压着罢了,是担心引起比较大的震动。

    所以梁奕猜测很有可能惊喜就是晋升爵位。

    其实他依靠着刘雨的身份早就是宗亲的爵位,只是那样的爵位只能够世袭三代,且世袭的子孙不得入朝为官,这样的限制对梁奕就是不适用的,所以还是靠着战功取得的爵位。



第八百九十九章 亦师亦友 四
    “郡王”

    梁奕立马在脑海里否定了这样的猜测。

    这两位之所以册封为郡王,是因为给南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挽救于水火之中,这份功劳谁都无法代替,完全有资格取得这样的成就。

    “想来应该是镇国将军的可能性最大。”

    这是梁奕认为最靠谱的猜测,其身份低于郡王,高于辅国将军,以他这些年的战功已经有资格取得这样的爵位。

    严格来说这并不算的上是一个惊喜。

    不过宣布过后还是会让朝中的大臣们大吃一惊的,要知道南齐朝已经有三十多年时间不曾有外姓靠着战功取得了宗亲的爵位,可以说他是第一人,这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惊喜。

    “皇上,这是都是微臣分内之事。”

    闻言,董高逸摇摇头,说道:“梁卿,话可能这么说,朕从来不认为这是你分内之事,也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帮着朕解决了最大的烦恼,同时还解决了一些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其他人为何不主动来做,难道真的是没有这个能力吗朕自然是明白具体的原因。”

    这一切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并非是视而不见。

    接着继续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你给朕的印象是单纯的身手不错,是很好的贴身侍卫人选,可以在朕处于危险的时候出手保护安全,从客栈那刻就能够证明,只是让朕竟然忘记了能够打败有着战神之称的卢不叙是你的计划,否则早就让你入朝为官,又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

    “接着你做的几件事情,让朕看到了你在战事这方面的能力,也让朕看到你头脑聪明的这一面,至此以后朕就暗自决定要好好的培养你。”

    这点梁奕很赞同,一开始虽然比较认可,但还是有戒备的时候,不知道从某一天开始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多次的在朝堂上公开的支持,甚至还给予了一些大臣们都不具备的好处。

    如此说来,应该就是这时候得到了他完全的认同,才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到了后面的时候,证明了朕赌对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据所依,有理所俱,让人找不出丝毫的破绽,而这个过程中你做的一些事情朕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发现看见的东西很有用,学习了之后才发现看似平常的东西其实很有用处,就像是江南府的商业,就因为你开了先例,即便是后面去了别的地方,朕也还是把其他地方的商业都进行了改变,这些无一不是从你这里学来的。”

    “当然,真正学习的东西并非只有这些,朕现在还记得你曾经的一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董高逸一字一句的将梁奕之前无意中说出的一首诗念了出来,表情里面充满了赞赏的意味。

    这时候开口询问道:“梁奕,你可还记得这首诗的出处以及原因”

    略微思考片刻后,梁奕笑道:“回皇上话,当初攻占西凉不久,商议着如何解决兴元府和顺天府的事情,这时候就李大人无意中提到了横在宋州中间的大山和瀑布,正当所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微臣作出了这首诗来缓解当时的气氛,虽然当时也没有去宋州看过这座大山,但是还是根据大臣们的描述想象了出来。”

    其实当时梁奕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是看他们争斗的太厉害,所以才念出这首诗来缓解气氛,但不知道是不是平行世界的原因,这里并没有这首诗出现过。

    “不错,当时正是这首诗,虽然朕不知道你是如何想象出来的,但正好是符合当时的环境,其实朕还有好奇一事,便是这首诗的题目如何,毕竟如此佳句理应有名字流传千古。”

    “回皇上话,微臣只是临时起意所作,至今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记得不是很清楚,便暂时取做无题吧。”

    梁奕不是不知道名字,只是原先的名字在现在已经不合适了,毕竟这首诗的原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能暂时不取名字。

    闻言,董高逸只是微微点头,笑道:“那便如此,”他没有要取名的意思,可能在他看来梁奕自己来取名字才是最合适的,既然没有好的名字,不取也罢。
1...252253254255256...273
猜你喜欢